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本文研究薏苡茎甲醇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方法:以甲醇为溶剂提取;采用比色法测定薏苡茎甲醇提取物对DPPH·、O-2·两种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及还原Fe3+的能力。结果:薏苡茎甲醇提取物对两种自由基均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对Fe3+也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结论:在一定范围内浓度与清除率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当提取物浓度增加时,对DPPH·、O-2·两种自由基的清除作用随着增强;还原Fe3+能力也随薏苡茎提取物的浓度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夏枯草色素的抗氧化作用进行研究.方法:以蒸馏水为溶剂,从夏枯草中提取色素;采用比色法测定夏枯草色素对DPPH·、O2-·和·OH 3种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及还原能力.结果:夏枯草色素对三种自由基都有明显的清除作用,清除能力为DPPH·>·OH> O2-·;对Fe3+也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结论:清除率与浓度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当色素浓度为0.13 mg/mL时,其清除率O2-·为4.1%、DPPH·为28.3%、·OH为17.9%;还原Fe3+能力随色素的浓度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3.
低聚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性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低聚壳聚糖(COS)经化学改性得到N-苯亚甲基壳聚糖(NBCOS)和O-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OHCOS),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COS及其衍生物对超氧阴离子O2¨、羟基自由基·OH、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以及还原能力.结果表明:当浓度为10 mg/mL时,COS和OHCOS对O2¨的清除率分别为89.6%和85.5%,而同样浓度时NBCOS的清除率仅有6.9%;它们清除·OH和DPPH的活性大小顺序为COS>OHCOS>NBCOS,而还原能力大小顺序为COS>NBCOS>OHCOS.  相似文献   

4.
姜宁  刘洋  朱宴妍  王琦 《菌物研究》2014,(3):160-163
为探索黏菌的抗氧化活性,以总还原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O2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首次对煤绒菌原质团和菌核甲醇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煤绒菌原质团和菌核甲醇提取物均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当质量浓度为0.8 mg/mL时,二者对O2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清除率分别为70.39%和86.83%;当质量浓度为0.4 mg/mL时,二者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清除率分别为57.22%和62.91%,通过比较IC50值,菌核粗提物的抗氧化能力略优于原质团。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ABTS清除体系、DPPH清除体系、H2O2/Fe2+/水杨酸检测体系、亚硝基清除体系、普鲁士蓝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研究了国槐叶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并同芦丁、Vc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国槐叶黄酮对几种自由基均有不同的清除效果,在质量浓度为50μg/mL时,国槐叶黄酮对羟基自由基(·OH)、ABTS、DPPH、亚硝基自由基(NO2-)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率为分别62.09%、47.70%、43.28%、22.11%、21.83%;与芦丁、Vc相比较,国槐叶黄酮清除ABTS、DPPH自由基的能力低于芦丁和Vc,而清除NO2-、.OH的能力高于芦丁和Vc,对O2-·的清除能力低于Vc而高于芦丁,其次国槐叶黄酮具有很好的还原力。由此说明,国槐叶提取物可以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可以应用在医药食品领域。  相似文献   

6.
以大果沙棘浆果黄酮(ZYCFJ)为参照,考察了张掖大果沙棘黄酮(ZYCF)和新疆野生沙棘枝叶黄酮(XJCF)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沙棘浆果黄酮和沙棘枝叶黄酮对不同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均有差异。在黄酮浓度为50μg/m L时,ZYCFJ、ZYCF和XJCF对ABTS+清除率分别为60.8%、42.6%、45.4%;对DPPH-的清除率分别为95.7%、80.6%、88.6%,在黄酮浓度高于40μg/m L时,ZYCFJ对DPPH-和ABTS+的清除效果比ZYCF和XJCF的好。在黄酮浓度为500μg/m L时,ZYCFJ、ZYCF和XJCF对·OH的清除率分别为92.7%、88.9%、98.6%;对O-·2的清除率分别为76.5%、70.6%、82.4%;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分别为98.7%、76.8%、83.7%。就对亚硝酸盐的抑制和Fe3+的还原来说,ZYCFJ明显优于ZYCF和XJCF;对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清除效果ZYCFJ、ZYCF和XJCF的相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茉莉花叶甲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为充分利用茉莉花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茉莉花叶甲醇提取物清除超氧自由基(O-2·)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DPPH·)能力,普鲁士兰法测定其还原Fe3+能力,从而研究茉莉花叶甲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茉莉花叶甲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O-2·和DPPH·自由基能力,并能还原Fe3+。结论:茉莉花叶甲醇提取物具有较强抗氧化作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抗氧化性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8.
采用70%乙醇回流提取,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得到资木瓜总黄酮,进一步研究其体内外抗氧化活性。检测资木瓜对Fe3+的还原力,分析资木瓜对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以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检测对LPS诱导的氧化应激小鼠模型血液中SOD和MDA的影响。结果发现资木瓜总黄酮具有良好的还原能力,对·OH和DPPH·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分别是97.8%、69.8%,但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较低仅为38.3%;在体内实验中资木瓜能增加小鼠血清中SOD活性、降低MDA浓度。说明资木瓜总黄酮通过直接清除自由基、增加机体抗氧化酶SOD的活性、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产生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蓬莪术的药用价值,通过响应面法对蓬莪术根茎总黄酮超声波辅助提取进行工艺优化,并探究粗制黄酮和纯化黄酮的还原力和对DPPH、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在超声功率300 W的条件下,以乙醇浓度80%、液料比40 mL/g、超声时间50 min、超声温度70℃的提取效果最佳,总黄酮得率为1.593%。在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中,蓬莪术根茎粗制黄酮对DPPH、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及还原力的IC_(50)值分别为1.255 mg/mL、0.597 mg/mL、1.041 mg/mL和3.508 mg/mL,而纯化黄酮的IC50值分别为0.333 mg/mL、0.076 mg/mL、0.084 mg/mL和1.477 mg/mL。因此,响应面可以很好的对蓬莪术根茎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进行优化,且粗制黄酮和纯化黄酮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黑灵芝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作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以黑灵芝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方法提取黑灵芝中的有效成分,以BHT和抗坏血酸为对照品,采用DPPH.法研究各种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微波萃取法是最适合提取黑灵芝中有效成分的现代方法,不仅产率高,而且速度快,节能;不同溶剂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强弱依次为95%乙醇>丙酮>水>氯仿,提取物用量与清除能力成量效关系;黑灵芝的丙酮提取物浓度达到1 mg/mL时已超过10 mg/mL BHT的抗氧化效果,相当于0.5 mg/mL浓度抗坏血酸的抗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11.
文章探究川黄连中黄酮类成分的抗氧化性能,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优化川黄连中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工艺,并考查总黄酮提取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阳离子自由基(ABTS+·)的清除率;提取川黄连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75%乙醇、料液比1∶15(g/mL)、回流提取时间1.5 h。在该工艺下,川黄连中黄酮的总含量为0.676 8%。质量浓度分别为0.003 6~0.028 75 mg/m L、0.028 75~0.230 0 mg/mL,川黄连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明显强于VC。川黄连总黄酮对两者均有较好的清除能力,且在一定浓度内体外抗氧化活性明显强于VC。从而得出川黄连黄酮类成分具有一定抗氧化能力的结论,说明生物碱之外的其他化学成分有较好的开发价值,本文为川黄连抗氧化活性的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采用硅胶和反相C18柱层析方法,首次从瓦宁木层孔菌中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运用NMR波谱法分析和鉴定为樱花亭、7-甲氧基二氢莰非素、二氢莰非素、4-(3,4-二羟苯基)-3-丁烯-2-酮、hispolon。并通过建立体外二苯基苦味酰基苯肼自由基(·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以及羟自由基(·OH)发生体系,研究了5个化合物对·DPPH、·OH和·O2?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当浓度达到100μg/mL时,化合物4-(3,4-二羟苯基)-3-丁烯-2-酮和hispolon对·DPPH清除率分别为92%和93%,对·OH的清除率分别为90%和95%,而对·O2?的清除率分别为70%和77%,略低于清除·DPPH和·OH的能力;二氢莰非素对·O2?自由基的清除率为39%,强于清除·OH和·DPPH的能力;而樱花亭和7-甲氧基二氢莰非素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率均低于30%。2个多酚类化合物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均强于3个黄酮类化合物。5个化合物清除自由基能力均表现出一定的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金樱子总黄酮(RLTF)体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并观察其对过氧化氢诱导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抗氧化作用的影响。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水杨酸法、DPPH法分别测定RLTF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的清除率;Hoechst染色法分析各组细胞凋亡情况;MTT法测定细胞活力;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细胞中SOD、CAT、GSH-Px活性。结果显示,在20~200μg范围内,随着样品加入量增大,RLTF对·OH和DPPH·的清除率逐渐增大,而对O-·2的清除率则是先增大后减少;RLTF对O-·2的清除作用偏低,对·OH的清除率与芦丁相当,对DPPH·的清除能力则强于芦丁而弱于Vc。Hoechst染色观察结果表明RLTF预处理细胞后,能明显提高细胞的抗凋亡作用。与H2O2损伤组比较,不同浓度RLTF预处理组的细胞活力均显著升高(P0.01);不同浓度RLTF预处理组细胞中的SOD、CAT和GSH-Px活性均明显增加(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上述结果表明,RLTF具有较强的自由基体外清除能力,能有效提高氧化损伤HUVEC细胞中SOD、CAT、GSH-Px的酶活性,其可能通过清除细胞内自由基和提高细胞抗氧化酶活性来提高细胞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测定了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Lam.)花粗提物和不同极性组分总黄酮含量和各项抗氧化能力指标。结果表明:小叶锦鸡儿花不同极性的黄酮组分的抗氧化活性有明显差别,其总抗氧化能力与溶剂极性之间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但其它抗氧化活性与溶剂极性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同一极性黄酮组分在不同抗氧化体系中的抗氧化活性有较大差别。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的为乙酸乙酯层(EC50=0.11 mg/mL),其次是二氯甲烷层(EC50=0.38 mg/mL)和乙醇粗提物(EC50=0.56 mg/mL)。总抗氧化能力(T-AOC)最强的为水层,在1 mg/mL时为1.482个T-AOC能力单位。清除羟自由基.OH能力最强的为水层,其次为正己烷层和乙醇粗提物,在3.57 mg/mL时清除率分别为86.23%、66.04%和64.63%。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能力最强的为水层,其次为乙醇粗提物,在1 mg/mL时其清除率分别相当于0.15 mg/mL Vc清除率的336.17%和318.20%。可见,小叶锦鸡儿花的粗提物和不同极性黄酮组分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可用于提取、制备抗氧化特性和作用不同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5.
通过响应面法对山茱萸叶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体外抑菌和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经优化后,山茱萸叶黄酮在超声功率290 W、液料比31∶1(mL/g)、乙醇体积分数61%、提取时间23 min的工艺条件下提取得率最高,达到6.31%,与模型预测值相符。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山茱萸叶黄酮对沙门氏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中华根霉有较弱的抑菌作用,说明山茱萸叶黄酮对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真菌有较弱的抑菌作用。山茱萸叶黄酮浓度为1.2 mg/mL时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77.24%,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83.54%;山茱萸叶黄酮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IC_(50)分别为0.699和0.631 mg/L,表明山茱萸叶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青橄榄浸膏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青橄榄浸膏提取工艺,并探讨其抗氧化性。以茂名盛产的青橄榄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法,以总黄酮和总多酚得率为评价指标,考察各因素对青橄榄浸膏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结晶紫法和DPPH清除能力评价青橄榄浸膏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浸膏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18 (g∶mL),超声提取温度50℃,时间6 min(超声提取阶段);单纯有机溶剂提取温度60℃,时间45 min(有机溶剂浸提阶段);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1. 76%,总多酚得率为15. 53%。终产物浸膏在0. 3 mg/mL浓度下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抑制率为22. 74%,相当于同等质量浓度的抗坏血酸抑制效果的23. 47%;在0. 02 mg/mL浓度下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67. 32%,相当于同等质量浓度的抗坏血酸清除效果的112. 58%;在0. 2 mmol/mL的DPPH溶液体系中,0. 15 mg/mL的浸膏对DPPH的清除率为95. 40%,相当于同等质量浓度的抗坏血酸清除效果的140. 83%;总体来讲,浸膏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虽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抑制率弱于抗坏血酸,但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及DPPH清除率均优于抗坏血酸。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柿叶茶的抗氧化活性及其加工过程中的变化,采用DPPH·、ABTS+·、还原能力(Fe3+和Cu2+)和金属络合能力(Fe2+和Cu2+)等方法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检测,同时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加工过程中黄酮、总酚含量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柿叶茶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主要通过清除自由基、络合过渡金属离子这两种途径实现;杀青、浸泡、做形、晾干和炒制等步骤不同程度提高了柿叶茶抗氧化活性,其中炒制后ABTS+·清除和Cu2+还原能力显著提高,DPPH·清除、Fe3+还原、Cu2+络合能力与柿叶无显著性差异,但Fe2+络合能力显著下降;黄酮、总酚含量炒制后与柿叶无显著性差异,且与抗氧化能力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含量越高,抗氧化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18.
电子顺磁共振对五种中草药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子顺磁共振(EPR)技术,通过大黄、香青兰、香茅草、懈寄生和骆驼蓬子五种中草药对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3种自由基清除能力大小的比较,研究了大黄等五种中草药抗氧化活性能力。这五种中草药对3种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其中大黄清除DPP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IC50小于0.5 mg/mL,清除羟基自由基的IC50=1.892 mg/mL。结果表明五种中草药中大黄的抗氧化活性能力最强,为中草药用于生物体的抗氧化应激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薏苡叶丙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通过采用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DPPH自由基和Fe3+还原力的不同体外抗氧化模型,评价薏苡叶丙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不同的体外抗氧化模型显示薏苡叶丙酮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中当自由基清除率为5%时薏苡叶丙酮提取物的浓度(IC50)均接近0.6 mg/m L,且清除效率和浓度均有一定的正相关性;普鲁士蓝法测定也提示其对Fe3+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结论:薏苡叶丙酮提取液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且在一定范围内,其抗氧化能力与浓度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可为薏苡药品的临床应用和研发新型功能食品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滑子菇水提粗多糖(PNP)的体外生物活性,对滑子菇多糖的总还原力、清除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DPPH·)和由Fe2+诱发的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抑制作用进行研究,采用MTT比色法和胎盘蓝细胞计数检测对滑子菇水提粗多糖的体外抑制K562细胞生长作用进行了研究,采用流失细胞术对滑子菇多糖作用人白血病K562细胞后的细胞周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滑子菇水提粗多糖PNP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在高质量浓度(800μg/mL)时具有接近于Vc清除DPPH·的能力,达41.28%;PNP对Fe2+诱发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但总的增长趋势不大;MTT实验表明PNP对K562细胞的体外增长有抑制作用,在质量浓度为800μg/mL和作用时间为48 h时,可达到最高的抑制率35.03%。流式细胞术对细胞周期的检测表明滑子菇多糖能够阻滞人白血病K562细胞于G1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