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裂解气相色谱法是将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在惰性环境中迅速加热,使构成细胞的大分子化学物质在瞬间被裂解成小分子碎片并气化。将这些气化了的裂解产物经过气相色谱柱进行分离,从而得到每种微生物组分所特有的“指纹图”。由于裂解产物的组成及其相对含量与被测物质的结构有一定对应关系,因此可做为鉴别微生物种类的一种依据。用裂解气相色谱法鉴定微生物,是六十年代出现的一项不断发展着的微生物鉴定技术。由于这一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等特性使微生物鉴定技术向自动化、电子计算  相似文献   

2.
裂解气相色谱法对不同株的肠膜状明串珠菌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裂解气相色谱法已成为一种灵敏、快速、简单而又特异的新技术,它已日益广泛地应用于检出和鉴别微生物。Reiner等制作并研究了数千份生物、医学材料的裂解色谱图,他们的结论是各图谱均存在3—5个可作为鉴别依据的“特征蜂”。国内,周方亦发表了八种杆菌的裂解色谱结果。  相似文献   

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其在代谢组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代谢组学是以高通量、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现代仪器分析方法为手段,对细胞、体液、组织中所有代谢物进行无偏向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的一门学科。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和鉴定准确度,通过标准谱图库的比对可对代谢物进行快速的鉴定,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样品的代谢产物的检测中。文中对近年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发展以及在代谢组学研究中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分类和常用的样品衍生化方法;继而从样品预处理、定性与定量分析、数据分析三方面介绍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代谢物的方法,并系统地对该技术在微生物、植物、疾病诊断领域的应用实例进行了评述;最后提出了当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代谢组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后续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中药质量控制中的联用技术,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HLC-MS),色谱与紫外、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的联用技术;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技术(CE-MS)等进行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索了裂解气相色谱法作为植物种子分类表征方法的可能性。对豆科植物中不同属、不同亚属及相同亚属的共10种种子的裂解色谱图,用分区编码法进行区别,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子最少有一个编码不同,方法简易快速,可为高等植物种子的区分提供一种佐证手段。  相似文献   

6.
羊蹄甲属植物种子的裂解色谱鉴定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索了裂解气相色谱法作为植物种子分类表征方法的可能性。对豆科植物中不同属、不同亚属及相同亚属的共10种种子的裂解色谱图,用分区编码法进行区别,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子最少有一个编码不同,方法简易快速,可为高等植物种子的区分提供一种佐证手段。  相似文献   

7.
裂解气相色谱法和聚类分析在病毒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裂解气相色谱法和系统聚类分析对56株不同地方分离株昆虫病毒(其中NPV29株,CPV11株,GV16株)进行了识别分析.利用欧氏距离系数的8种系统聚类算法所得聚类树状图谱,结果表明,通过裂解指纹图特征峰的分析,可明显地区分NPV、CPV、GV彼此间的差异和相同亚群的不同分离株间的异同.用聚类分析进一步证明裂解气相色谱法对昆虫病毒识别的可行性,从而为病毒的分类鉴定提供了准确、快速、重复性好的一种现代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
蛋白质糖基化修饰的鉴定是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分析中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近几年尤其受到关注.快速发展的质谱技术为规模化的蛋白质糖基化修饰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与其他基于质谱技术的翻译后修饰鉴定相比,糖基化鉴定的难点在于糖链是大分子而且存在微观不均一性,另外糖链本身可以在串联质谱中碎裂且与肽段的碎裂规律不同,导致蛋白质组学的质谱解析方法和软件难以完整地鉴定肽段序列和糖链结构.完整N-糖肽的鉴定是糖基化分析的热点内容之一,针对N-糖肽的鉴定,近年来,人们开发了多种多样的质谱解析方法,其中包括用N-糖酰胺酶切除糖链后鉴定N-糖基化位点的方法、基于电子转运裂解的糖肽肽段鉴定、基于高能碰撞裂解与电子转运裂解联用或碰撞诱导裂解与三级谱联用的完整N-糖肽鉴定等等.本文对这些质谱解析方法进行了整理和综述,简要指出了目前完整糖肽鉴定软件存在的一些不足,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采用Sherolock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测定了4株诺卡氏菌型放线菌分离菌株的脂肪酸成分和含量,结果表明,该法具有分辨率高,稳定、重现性好,简便易行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与16S rRNA基因序列比较结果相一致,能在种及菌株水平上反映出放线菌的基因型,系统发育和分类关系,是一种较好的脂肪酸定量测定方法,尤其适用于分析大量的菌株或分离株,可应用于放线菌种水平的分类和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对比三种常用的蛋白提取裂解液,建立适合少量卵丘颗粒细胞液质联用分析的蛋白提取方法.收集的卵细胞质内精子注入术患者的卵丘颗粒细胞,分别采用SDT、UED、RIPA裂解液提取卵丘颗粒细胞总蛋白,通过蛋白浓度测定检测蛋白提取效率,SDS-PAGE检测蛋白提取质量,并对酶解后的蛋白进行单针液质联用分析其表达谱,进而对蛋白的检测效果进行评估.蛋白浓度检测表明RIPA裂解液提取的卵丘颗粒细胞蛋白得率较UED裂解液高,蛋白凝胶条带则最为清晰,条带数量最多.液质联用检测发现UED裂解液提取的蛋白鉴定效率最高,RIPA裂解液提取的蛋白质谱峰图质量最佳,通过对鉴定蛋白亚细胞定位分析,发现RIPA裂解液对于膜蛋白鉴定效率上有明显优势,而UED裂解液可能有利于细胞核蛋白的检测.该研究表明三种方法中UED提取法更适合卵丘颗粒细胞的液质联用分析,为临床少量卵丘颗粒细胞的蛋白提取与液质联用分析提供方法依据,并为其他不易获得的少量样本的蛋白质组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裂解气相色谱法(Pyrolysis Gas Chromatography,PGC)在微生物学的应用中曾多侧重于细菌的鉴定,Mayer最早用PGC做植物病毒的快速鉴定,80年代国内开始开展了病毒的PGC研究。本文报道用PGC分析流感病毒和新城疫病毒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2.
利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rolysis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Py-GC/MS)分析技术测定黑木耳新品种‘农黑2号’黑色素裂解产物组分的种类及含量,为解析黑色素的结构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通过碱溶酸沉法提取黑色素,并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傅立叶红外光谱、有机元素分析鉴定黑色素,采用Py-GC/MS技术分析其热裂解产物。结果表明,‘农黑2号’黑色素的最大吸收峰值在波长220 nm处,傅立叶红外光谱符合典型的黑色素特征;经有机元素分析,C、H、N、O元素的含量分别为43.47%、5.24%、11.71%和39.58%,不含硫元素,为真黑色素;检出的热裂解产物主要有苯类、苯酚类、吲哚类、苯基腈类、烃类、酸类等物质,其中苯、苯酚、吲哚等化合物为真黑色素的裂解产物。综上所述,‘农黑2号’黑色素为真黑色素,其基本骨架为苯环和吲哚,本研究为精准解析黑木耳黑色素结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颗粒体病毒中单糖的气相色谱分析法,对所得病毒单糖色谱图中的主要组分进行了分析鉴定,证明组成病毒的单糖成分有:鼠李糖、核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阿拉伯糖。并用相应单糖峰高比值,区分了它们间的异同。病毒单糖分析结果。能与血清学和裂解气相色谱法分析鉴定病毒的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菌群失调腹泻的造模方法,研究超微七味白术散对其疗效。【方法】采用抗生素联用、中药复方等不同方法进行腹泻造模,通过超微七味白术散进行治疗。【结果】中药大承气汤能快速致泻,腹泻程度最严重,久灌能出现脾虚症候,但对肠道微生物影响不大(P>0.05)。抗生素联用组中,硫酸庆大霉素和头孢拉定联用组造模效果最好,两者联用,抗菌谱达到最大互补,且混用不使药物失效。经超微七味白术散灌胃治疗后,中药组迅速治愈,脾虚症候消失。抗生素联用组小鼠肠道乳酸菌、真菌数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建立了一种菌群失调腹泻的造模方法,七味白术散中存在促使乳酸菌、真菌生长的益生元。  相似文献   

15.
元素分析法鉴定细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菌分类鉴定的方法,越来越趋向于与现代化的分析仪器相结合,如细菌裂解气相色谱法(PGC),细菌DNA中G+C mol%测定法等,已成为现代细菌分类鉴定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重金属污染黑土中固氮菌及反硝化菌作用强度的测定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了重金属Cd、As、Pb和Cu污染黑土中固氮菌及反硝化菌的作用强度。为准确、快速地提出土壤中Cd、As、Pb和Cu等重金属毒害土壤微生物临界指标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茶毛虫、蓖麻蚕,棉铃虫、斜纹夜蛾、黑点银纹夜蛾以及美国白蛾等6种昆虫的11株核型多角体病毒裂解色谱图的绘制方法。通过指纹图的分析,可明显地鉴别(区分)相同亚群的不同毒株。11株核型多角体病毒既有峰群的特异性,亦有峰高比值的特异性。指纹图分析结果表明,它们是各不相同的毒株,证明了裂解气相色谱法分析鉴定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花椒气相色谱指纹图谱共有峰的GC/MS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13个居群花椒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17个共有峰进行了定性分析,初步鉴定了各成分的结构。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原理、特点及相关性能,重点阐述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检验领域的应用,并且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检测分析方面的应用提出改进意见,以保证其在食品检验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几种微生物絮凝剂的裂解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带C-R3A数据处理机的岛津GC-9A气相色谱仪和PYR-2A型管式炉热裂解器对四种微生物产生的絮凝剂进行了裂解气相色谱鉴别。通过时指纹图的分析,较好地区分出生物大分子性质及结构上的差异,证明了裂解气用色谱分析法用于微生物絮凝剂等生物大分子性质及分子结构鉴别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