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采用 HPLC 法测定了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中四种成分(莪术二酮、莪术醇、牻牛儿酮、呋喃二烯)含量.本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为甲醇-水(85:15 V/V),流速为0.8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15 nm.在该色谱条件下,分别建立莪术二酮、莪术醇、牻牛儿酮、呋喃二烯的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该法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RSD<2.0%),平均回收率均大于96 %(RSD< 3.0%,n=5),通过测定得到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中四种主分的含量分别为67,26,20,45 μg/mL.HPLC法准确、可靠、重复性良好,可用于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椒莪合剂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并制订其质量标准。方法:1采用TLC法对制剂中莪术醇、牻牛儿酮、莪术二酮及α-亚麻酸进行鉴别;2采用HPLC法,以Intersustain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0μm),检测波长为216 nm,以乙腈-水作为流动相运用梯度洗脱法分别测定制剂中牻牛儿酮、呋喃二烯的含量;以乙腈-1%醋酸溶液(90:10)为流动相,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00 mm,5.0μm),检测波长为205 nm,测定制剂中α-亚麻酸的含量。结果:1制剂中牻牛儿酮、莪术二酮及α-亚麻酸的薄层鉴别具有较好的专属性;2牻牛儿酮、呋喃二烯及α-亚麻酸的线性范围与相关系数(r)分别为0.0060~0.1200 mg·m L-1、0.9995,0.0120~0.2400 mg·g-1、0.9995,6.90~115.00 mg·g-1、0.9998;3牻牛儿酮、呋喃二烯及α-亚麻酸平均加样回收率与RSD分别为98.65%、0.65%,99.02%、0.55%,98.49%、0.67%;43批制剂中牻牛儿酮、呋喃二烯及α-亚麻酸的平均含量(mg·g-1)分别为18.42、53.87和277.10 mg·g-1,RSD(%)分别为1.18、0.68和1.37%。结论:所建立的制剂中牻牛儿酮、呋喃二烯及α-亚麻酸检测方法科学、合理,可用于其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4个采收月份(即2018年的12月和2019年的1月、2月、3月)广西莪术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性及动态变化规律,该研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运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对相对含量在1%以上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经GC-MS分析均鉴定出34种挥发性成分,不同采收月份广西莪术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存在差异性;主成分聚类分析均分为4类,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发现7个差异性化合物,其中莪术呋喃二烯酮的含量在1月份达到峰值,吉马酮和humulene 2,3-epoxide两个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均在2月份达到最高,莪术烯、萜品油烯、异龙脑和表莪术呋喃烯酮在3月份达到峰值。该研究结果为广西莪术的质量控制、生长过程控制以及其他开发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旨在提高稻米中三烯生育酚的含量,将来源于日本晴尿黑酸牻牛儿基牛儿基牻转移酶(homogentisic acid gerany-lgeranyl transferase,HGGT)基因导入粳稻品种武育粳3号过量表达。经PCR和RT-PCR分析证明外源基因已导入水稻中并能够在水稻胚乳中表达。HPLC测定结果表明,过表达HGGT后,转基因水稻种子糠层及胚乳中γ-三烯生育酚和总三烯生育酚的含量分别是未转化对照的1.52和1.67倍,且三烯生育酚的积累并未导致总生育酚含量的降低,最终糠层及胚乳中总三烯生育酚与总生育酚的比值分别提高到0.82和1.82,极显著高于(P<0.01)未转化对照(分别为0.54和1.27)。  相似文献   

5.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10批不同产地道地性温郁金药材中的吉马酮和莪术二酮的含量,比较不同产地的含量差异,为质量评价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合理依据。运用水蒸气蒸馏法,采用Purospher STAR~LP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8m L/min,检测波长225nm,柱温35℃,进样量10μL。虽同为道地性药材,但不同产地温郁金中化学成分的含量仍有差异,吉马酮和莪术二酮含量最高的产地是均为乐清,平均含量分别为0.020%和0.039%。该方法简便易行,采用重复蒸馏,测量结果相对准确,可作为测定温郁金药材中吉马酮、莪术二酮含量的相对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徐诗伟  孙筱林   《微生物学通报》1989,16(6):354-355
用反相HPLC内标定量方法测定18-甲基-3-甲氧基-8,14-开裂雌甾-1,3,5(10),9(11)-四烯-14,17-二酮微生物不对称还原成具有光学活性17β-羟基化合物的转化率。色谱采用μ-BondapakC14色谱柱;甲醇-水73∶27(V/V)为流动相,流量0.8 ml/min;UV 254 nm检测;雄甾-4-烯-3,17-二酮作内标。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分析测定植物甾醇侧链降解过程中产物雄甾-1,4-二烯-3,17-二酮(ADD)及雄甾4-烯-3,17-二酮(AD).其中液相色谱的条件为色谱柱Alltima C18ODS-2(5μm,250 mm×4.6 mm);流动相甲醇:水(V/V=7:3);流速1 mL/min;柱温室温;紫外检测器的检测波长244 nm.质谱为ZMD Micromass电喷雾质谱仪.结果测得ADD与AD标准样品的保留时间分别为9.70 min与11.13 min,发酵样品的HPLC与MS图谱与ADD与AD标准样品的图谱一致.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ADD与AD的线性范围在0.01 mg/mL~0.09 mg/mL,产物回收率分别为102.6%与105.90%,日内精密度分别为3.02%与3.08%,日间RSD分别为3.50%与3.24%.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定量准确,适用植物甾醇微生物侧链降解过程中产物的分析及产品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假烟叶树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两相溶剂萃取法提取,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茄科植物假烟叶树(Solanum verbascifoliumL.)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其新鲜叶片提取10 h的挥发油得率为0.0611%。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18个峰,共鉴定出17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9.73%;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其主要化学成分为:大牻牛儿烯D(37.07%),咕巴烯(26.29%),1β-(1-甲基乙基)-4,7-二甲基-1α,2,4a()β,5,8,8a()α-六氢萘(13.63%),石竹烯(8.03%),1-β乙烯基-1-α甲基-2,β4-β双(1-甲基乙烯基)-环己烷(5.81%),-γ榄香烯(2.16%),α-筚澄茄油烯(2.06%),异喇叭烯(0.98%)。以上8种化合物占总挥发油含量的90.22%。  相似文献   

9.
利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优化莪术油中吉马酮的提取工艺,并对其进行含量测定。首先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莪术油,选取吉马酮含量为因变量,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浸泡时间、提取时间、液料比为自变量,采用星点设计考察自变量对提取工艺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因素各水平的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运用效应面法优选提取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运用HPLC法以Kromasil C_(18)柱(250×4.6 mm,5μm);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1.0 mL/min为流速,在220 nm处测定吉马酮的含量。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良好,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泡时间2.36 h,提取时间8.19 h,加水量9.98倍;依最佳条件提取的吉马酮平均得率8.13%,与理论预测值的偏差较小。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优选的提取工艺简便合理、预测性良好,为吉马酮的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建立了测定菇柄麦角甾醇的含量测定方法。确定提取过程中皂化剂的种类和醇碱比后,将样品皂化,萃取后蒸干溶剂,乙醇定容测定。采用Phe-nomenex-C18色谱柱,V(流动相甲醇)∶V(水)=98∶2,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2 nm。结果表明:麦角甾醇线性回归方程为Y=9E+9×106X-8919.9(X:质量浓度,mg/mL),R2=0.998 9,0.01~0.3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97.31%~101.95%。与紫外分光光度法所测结果比较,HPLC法测定菇柄中麦角甾醇含量灵敏、快速、准确,适用菇柄中麦角甾醇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莪术油对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培养后分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以125μg/m L浓度的莪术油作用48 h,对照组细胞不进行任何处置。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莪术油对Hela细胞迁移的影响;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莪术油对Hela细胞侵袭的影响。结果:0 h处理后实验组、对照组划痕宽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48 h后实验组划痕宽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的划痕宽度(4.33±0.58 m vs 2.17±0.29 m,P0.05)。实验组48 h后的穿透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组(26.2±1.3个vs 62.2±2.3个,P0.05)。结论:莪术油可抑制宫颈癌细胞的迁移与侵袭。  相似文献   

12.
4种抗真菌药物对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与胰岛素组合使用以及单独使用时对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10组,每组5只。前4组皮下注射胰岛素的同时分别喂食4种抗真菌药物;第5组单独皮下注射胰岛素;第6—9组分别喂食4种抗真菌药物;第10组既不注射胰岛素也不喂食抗真菌药物。定时对糖尿病大鼠尾静脉采血,使用CX5PRO生化检测仪对其血糖进行检测。结果酮康唑、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分别与胰岛素合用时,可使糖尿病大鼠血糖降低(P〈0.05);不与胰岛素合用时,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均可使糖尿病大鼠血糖升高(P〈0.05);特比萘芬无论是否与胰岛素合用,对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均无影响(P〉0.05)。结论唑类抗真菌药物无论是否与胰岛素合用均会影响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特比萘芬无论是否与胰岛素合用,都不会影响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猪油、豆油、氢化椰子油、乳脂四种不同脂肪的高脂日粮分别诱发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RS)大鼠的血液生化指标差异,为此类模型的建立及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给予普通日粮,高脂组给予脂肪热量比相同的高脂日粮。喂养6周,每两周测定空腹血糖、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胰岛素,根据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ln1/(FPG×FINS)评定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结果6周后,猪油组、乳脂组、豆油组血清胰岛素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乳脂组血清TG显著高于其它高脂组(P〈0.05);高脂组血清HDL-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以豆油组下降幅度最大;猪油组、乳脂组IS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各组间血清总胆固醇、血糖及体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4种高脂日粮诱发IRS大鼠模型的综合效果依次为乳脂、猪油、豆油、氢化椰子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芪莪合剂联合西药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诱导的慢性胃炎模型的治疗作用,从胃黏膜血流及Cx32、Cx43表达改变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7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54只,正常对照组16只。模型组采用东亚型CagA’Hpylori菌株造模,其中48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用芪莪合剂1联合西药组(A组)、芪莪合剂2联合西药组(B组)、三联西药(c组)灌胃治疗14d,对照组用生理盐水(D组)。停用治疗后4周观察Hpylori根除率、胃黏膜炎症改变、胃黏膜血流及Cx32、Cx43表达情况。结果A、B、C组Hpylori根除率分别为83.3%、91.6%与75.0%,胃黏膜炎症评分A、B组与c组均低于D组(P〈0.05),且A、B组均低于C组(P〈0.05)。A、B组胃黏膜血流量均增加,高于C组和D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C组Cx32、Cx43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D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芪莪合剂与西药合用在减小西药剂量的情况下仍能有效根除Hpylori,且提高胃黏膜血流量,改善胃黏膜炎症,上调Cx32、Cx43mRNA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白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中的筛查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842例进行糖尿病筛查的个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研究对象HbA1c(糖化血红蛋白)、GA(糖化血清白蛋白)水平,分析HbA1c、GA和糖尿病的关系。结果:参加研究的受检者BMI为(24.32+3.61)kg/m^2,收缩压为(128.11±18.25)mmHg,舒张压为(82.41±11.07)mmHg,空腹血糖(6.05±1.59)mmol/L,餐后2小时血糖(9.97±4.32)mmol/L,糖化血红蛋白(6.17±1.13)%,糖化血清白蛋白(17.82±4.53)%。NGT组、IGR组和DM组三组HbA1c、GA比较不全相等(P〈0.05),且各组间两两比较也存在差异,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显示,研究对象HbA1c、GA、FPG(空腹血糖)、2hPG(餐后2小时血糖)这四个指标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HbA1c和GA联合检测在糖尿病筛查中有应用价值,值得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脂肪乳输注使血浆游离脂肪酸(FFA)升高对大鼠葡萄糖输注率(GIR)的影响。方法分别给大鼠输注脂肪乳2、5、7和48 h,行高胰岛素-正血糖钳夹试验评价葡萄糖输注率,测定血浆葡萄糖、FFA。结果与生理盐水输注组比较,2 h脂肪乳输注使血浆FFA升高了2倍(P〈0.01),GIR下降27%(P〈0.05),脂肪乳输注5 h GIR降低了52%(P〈0.01),7 h GIR降低56%(P〈0.01),输注48 h脂肪乳GIR降低58%(P〈0.01),5 h组7、h组及48 h脂肪乳输注组间GIR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鼠输注脂肪乳使FFA浓度达到基础值的3倍左右,可复制出脂毒性胰岛素抵抗的模型,而且胰岛素抵抗达到一定程度后保持恒定。  相似文献   

17.
李姝玉  柴欣楼  吴莹  苏玮莲  王谦 《生物磁学》2012,(29):5657-5660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KKAy小鼠脑微血管病变的影响,探讨黄芪注射液对糖尿病脑血管病变的保护作用。方法:饲养至14周龄的雄性KKAy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和黄芪注射液治疗组(每日腹腔给药,剂量为3mL/kg),同龄雄性C57BL/6J小鼠作为对照组。血糖仪测量20、24、28周龄时各组小鼠的空腹血糖水平。28周龄时处死各组小鼠,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和血栓素B2(TXB2)的含量。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脑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模型组KKAy小鼠从20周龄开始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小鼠(P〈0.01);黄芪治疗组小鼠从20周龄开始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小鼠(P〈0.01),但低于模型组小鼠(P〈0.05或P〈0.01)。模型组小鼠血清6-Keto—PGF1α水平较正常组降低(P〈0.01),TXB2含量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黄芪注射液治疗组小鼠6-Keto—PGF1α水平升高(P〈O.01),TXB:含量下降(P〈0.01)。透射电镜显示模型组小鼠神经细胞胞核染色质疏松,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缩小,核糖体减少;治疗组小鼠以上病变明显改善。结论:黄芪注射液可以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KKAv小鼠脑微血管病变,保护神经细胞结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比较持续皮下输注赖脯胰岛素与常规注射预混赖脯胰岛素对老年非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5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与对照组(29例),观察组用赖脯胰岛素经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I-I),对照组用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25注射液,2次/d,常规皮下注射。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及适量运动,共治疗2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糖、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持续皮下输注赖脯胰岛素具有较好的疗效与安全性,是控制老年非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较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对糖尿病大鼠海马体造成的炎性损伤。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和葡萄糖制备SD大鼠糖尿病模型(M组)和持续高血糖模型(MS组),并错时腹腔注射给予葡萄糖、胰岛素制备糖尿病血糖波动大鼠模型(MF组)。血糖波动造模第6周时,测定大鼠一般生理学指标,血糖(glucose,Glu)、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等血液生化指标;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海马体中IL-1β、IL-2、IL-6、IL-8、TNF-α等炎性因子mRNA的表达,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血糖波动对糖尿病大鼠学习和空间记忆功能的影响。结果 (1)血糖波动造模第6周时,M组、MS组及MF组大鼠体质量显著低于N组(P〈0.01),M组、MS组及MF组之间在1%极显著水平下无差异(P〉0.01)。(2)尾静脉注射STZ 1周后,M组、MS组、MF组的Glu、TG、LDL-C都有显著性的提高(P〈0.01),HDL-C显著性下降(P〈0.01)。(3)与正常组比较,各模型组海马组织的IL-1β、IL-6、IL-8以及TNF-α均呈现显著性变化(所有P〈0.05),组间IL-2水平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中,血糖波动模型MF组IL-1β和TNF-α水平的变化最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并显著高于M组和MS组水平(P〈0.01)。尽管IL-2水平在各组间无统计学上的差异显著,仍可见血糖波动模型MF组中表达水平最低。(4)M组、MS组、MF组的逃避潜伏期、经过平台的次数以及在平台象限内的游泳距离与N组相比均呈极显著提高(所有P〈0.01),其中血糖波动模型MF组的逃避潜伏期和过平台次数显著高于M组和MS组(P〈0.01),提示MF组空间定位和记忆功能受损最严重,平台象限内的游泳距离在三种糖尿病模型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相较急性高血糖和慢性持续性高血糖而言,波动性高血糖对大脑海马体造成的炎性损伤以及功能影响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应用细针穿刺注射5-FU介入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超声引导下经阴道用18G及22GPTC针对42例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病灶进行穿刺抽吸囊液后,注射5.氟尿嘧啶(5-FU)及氨甲喋呤(MTX)治疗,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应用22G细针穿刺,一次性穿刺成功病例21例,成功率100%;穿刺出血病例3例,穿刺后出血发生率14.2%。对照组18G粗针穿刺,分别为15例、71.4%;9例、42.8%;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注射5-FU术1周病人血HCG测量值及异位妊娠病灶缩小或消失率达到90.4%、治疗方法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注射MTX分别为71.4%、80.9%;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阴道22G细针穿刺注射5.Fu治疗未破裂型宫外孕较18G粗针及注射MIX疗效显著,成功率高、副反应少,为临床保守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穿刺针型号及用药种类的选择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