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该文旨在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istone deacetytase 6,HDAC6)通过调控热休克蛋白90(heat shock protein 90,HSP90)影响体外培养Aβ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功能及形态的变化。取孕18天SD大鼠胎鼠,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细胞,7天后用β-tubulin III抗体鉴定海马神经元纯度。用寡聚体Aβ1-42干预24 h,随后分别加入HDAC6抑制剂TSA、HDAC6激动剂Theo、HSP90抑制剂Gane或生理盐水;细胞不加Aβ1-42干预作为对照。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活力,免疫荧光法观察神经元细胞突起的长度及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检测HDAC6和HSP90蛋白表达,qRT-PCR检测hsp90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应用HDAC6抑制剂可下调HDAC6水平,同时促进了hsp90 mRNA和HSP90蛋白的表达,也提高了海马神经元活性、突起长度和分支数目,HDAC6激动剂则引起相反的效应;而应用HSP90抑制剂后则降低了神经元活性和突起长度以及分支数目,但HDAC6没有变化。因此,推测HDAC6可能通过调控HSP90水平影响Aβ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功能和形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omplexin蛋白对神经母瘤细胞分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神经母瘤细胞(N2a)作为实验材料,在其中过表达Complexin蛋白以及其突变体后,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拍照并利用Image J软件对N2a细胞的分化比率、突起数量以及突起生长长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N2a细胞中过表达Cpx蛋白后,细胞分化率比对照组(即转染空白对照质粒)增加约2倍。Cpx1-86和Cpxpoorclamp突变体可促进N2a细胞的分化,而Cpx27-134突变体对N2a细胞分化无明显影响。随着时间的延长,过表达野生型Cpx蛋白和其N端缺失突变体都不能显著增加细胞突起的数量;但在转染4天后,过表达野生型Cpx蛋白能显著增加分化细胞的突起长度,而其N端缺失突变体不能引起突起长度的增加。结论:Complexin蛋白主要通过其N端序列促进神经母瘤细胞(N2a)的分化,增加分化后突起的长度,但对突起数量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P38/JNK信号通路在海马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为神经退行性疾病(ND)的发病机制与防治研究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体外培养7 d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免疫荧光双标法鉴定海马神经元纯度。用TLR4配体脂多糖(LPS)或TLR4抗体预处理海马神经元,以激活或阻断TLR4的作用。实验1设正常对照组、LPS组及TLR4抗体+ LPS组;免疫荧光法检测P-P38,P-JNK的表达。实验2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LPS组,TLR4抗体+ LPS组,SB202190(抑制P38) + LPS组,SP600125(抑制JNK) + LPS组,PD98059(抑制ERK) + LPS组;分别用TLR4抗体、P38、JNK及ERK的抑制剂预处理海马神经元后再给以LPS刺激24 h,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Bax,Active-caspase-3的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率。结果:LPS组海马神经元P-P38、P-JNK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 0. 01),TLR4抗体+ LPS组P-P38,P-JNK表达显著低于LPS组(P <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组海马神经元Bcl-2/Bax表达减少、Active-caspase-3表达增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增加(P < 0.01)。而TLR4抗体+ LPS组、SB202190 + LPS组、SP600125 + LPS组Bcl-2/Bax显著高于LPS组、Active cas-pase-3显著低于LPS组(P < 0.01),海马神经元凋亡率显著低于LPS组(P < 0. 05,P < 0. 01)。PD98059 + LPS组与LPS组海马神经元凋亡率无明显差异。结论:①海马神经元中有TLR4介导的P38/JNK信号通路。②海马神经元TLR4激活后,P-P38、P-JNK表达增加,使Bcl-2/Bax的比例降低和Active-caspase-3表达增加,从而促进海马神经元的凋亡。海马神经元凋亡过程中有TLR4介导的P38/JNK信号通路的参与。  相似文献   

4.
在初级糖尿病脑病中海马神经元细胞的凋亡与认知能力相关.在本研究中,研究桃叶珊瑚苷在初级糖尿病脑病大鼠中的神经保护机制.实验大鼠被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STZ诱导糖尿病组及STZ诱导糖尿病桃叶珊瑚苷治疗组.除空白对照组以外,所有大鼠接受60mg/kg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桃叶珊瑚苷治疗组的大鼠在第65天开始连续腹腔注射5mg/kg的桃叶珊瑚苷,共注射15天,利用Y迷宫检测动物行为学变化.在第87天进行脑组织的组织学检测,用光学显微镜进行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细胞计数,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CA1区神经元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和凋亡细胞数量计数.为了弄清桃叶珊瑚苷的神经保护机制,应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方法对Bcl-2和Bax两种凋亡蛋白的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桃叶珊瑚苷抑制了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凋亡,并起到降低血糖浓度、增加体重、改善糖尿病大鼠的学习状况,最终使Bcl-2和Bax两种凋亡蛋白的表达比例得到了平衡.结果暗示桃叶珊瑚苷抑制神经元细胞的凋亡可能是通过调控Bcl-2和Bax两种凋亡蛋白的表达来完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BDNF/TrkB神经营养信号在运动疲劳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与螺旋藻改善运动致脑海马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正常+螺旋藻灌胃组(NS组)、运动模型组(EM组)、运动+螺旋藻灌胃组(ES组)、阳性对照组(PC组),每组12只。EM组、ES组和PC组采用3周的递增式跑台训练建立运动疲劳模型。NC组不施加任何干预,用作对照。NS组和ES组按每天300 mg/kg体重灌胃螺旋藻,PC组以同等体积的人参提取物(1.92 g/kg)灌胃,连续灌胃3周。实验末,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BDNF、TrkB、p-TrkB蛋白表达水平,并用尼氏染色法观察海马CA1区形态结构的变化,同时观察大鼠体重等一般情况。结果:与NC组比较,EM组大鼠的体重降低,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形态异常且排列紊乱,部分细胞固缩呈不规则变化,部分神经元消失不见,海马BDNF、TrkB和p-TrkB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与EM组比较,ES组大鼠的体重增加,海马神经元损伤得到明显改善,神经元数目和尼氏小体数量增加,神经元排列渐趋规则,形态较完整,ES组海马BDNF、TrkB和p-TrkB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或P< 0.01),且与PC组相比,已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BDNF/TrkB神经营养信号可能参与运动致疲劳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修复过程;螺旋藻补充能改善运动疲劳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其原因可能与其上调BDNF和其受体(TrkB)及其受体磷酸化(p-TrkB)蛋白表达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神经营养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研究了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haFGF)的体外神经营养作用。结果表明,haFGF在体外能明显促进鸡胚(E-8)脊髓组织神经突起的生长,并能明显改变新生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使扁平、多角形紧密联接的细胞转化为具有纤维样突起的胶质细胞,同时对胶质细胞DNA合成也有一定促进作用。实验还证明,haFGF可增加体外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存活,且大大增加神经元胞体体积及突起长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海马血脑屏障结构关键蛋白紧密连接蛋白(ZO-1)、基底膜蛋白(CoIV)、周细胞蛋白(a-SMA)的表达情况及其损伤机制。方法:采用高脂灌胃14 d后,再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8mg/kg),随机分为2组(n=15):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组;正常大鼠随机分为2组(n=15):空白对照组和抑郁症组。糖尿病组与空白对照组正常饲养,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组和抑郁症组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28 d。检测各组大鼠血糖值的变化,Open-field及Morris实验评价大鼠行为学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海马血脑屏障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血脑屏障关键蛋白ZO-1、CoIV、a-SMA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组大鼠血糖异常升高,自主活动次数减少,逃避潜伏期延长,空间探索时间减少(P < 0.05,P < 0. 01);海马血脑屏障内皮模糊,毛细血管管腔狭窄,周边胶质细胞终足水肿,ZO-1、α-SMA表达显著减少(P < 0. 05),CoIV的表达显著增加(P < 0.05);与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组大鼠自主活动次数显著减少(P < 0. 01),逃避潜伏期延长(P < 0.05),海马血脑屏障毛细血管管腔更为狭窄、胶质细胞终足水肿更为明显,a-SMA表达显著下降(P< 0.05)。结论:糖尿病并发抑郁症血脑屏障关键蛋白ZO-1、CoIV、α-SMA表达紊乱可能是其结构损伤发生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川芎嗪(TMP)在体外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与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原代提取孕14 d雌性大鼠的胎鼠大脑皮层分离培养,并作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取传代培养第3代的NSCs进行实验。实验分为对照组、β-巯基乙醇阳性对照组、TMP诱导组和TMP+EGTA组(n=4)。采用BrdU法和MTT法观察川芎嗪对NSCs增殖数量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NSCs的分化表达情况。结果:实验成功分离纯化原代NSCs,培养3~5 d可见部分神经球形成,具备典型的NSCs形态并表达NSCs特异抗原巢蛋白;BrdU法和MTT法结果均显示,与对照组和β-巯基乙醇阳性对照组相比,TMP组NSCs增殖数量明显增多(P<0.05);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TMP组和TMP+EGTA组NSCs的神经元分化率明显增高,TMP+EGTA组分化率增高更明显(P<0.05)。结论:TMP能显著增强NSCs的增殖和神经元分化率。减少细胞外Ca2+可促进TMP诱导NSCs向神经元分化,Ca2+信号在TMP诱导NSCs向神经元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Li YK  Chen XC  Zhu YG  Peng XS  Zeng YQ  Sheng J  Huang TW 《生理学报》2005,57(2):154-160
为研究人参皂甙Rb1(ginsenoside Rb1)对冈田酸(okadaic acid,OA)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元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实验随机分为正常组、溶媒对照组、OA模型组和Rb1预处理组。正常组不作任何处理;Rb1预处理组大鼠分别用5、10、20 mg/kg的Rb1预处理,每天一次,共14 d,于第13天向海马背侧注射1.5μl OA[0.483 μl,溶于10% 二甲基亚砜(dimethysulphoxide,DMSO)];OA模型组大鼠于第13天时海马背侧注射OA,溶媒对照组则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各组均于第15天收取标本。通过Biescbowski’s染色、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分别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胞体和突起内神经原纤维的改变和磷酸化Tau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蛋白磷酸酯酶2A(protein phosphatase-2A,PP2A)活性以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1)OA模型组与溶媒对照组及正常组比较,海马神经元胞体和突起着色较深,染色不均匀;神经元中Thr231和Sei396位点磷酸化的Tau蛋白和总Tau含量增多;PP2A活性则明显下降(P<0.01):(2)Rb1预处理组大鼠海马神经元胞体和突起染色均匀,神经原纤维走行规则;海马神经元中Thr231和Ser396位点磷酸化的Tau蛋白和总Tau 含量较OA模型组减少,而PP2A活性明显增高(P<0.01)。以上观察结果表明,人参皂甙Rb1可以减轻OA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元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其机制可能与提高PP2A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神经再生素对PC12细胞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索神经再生素(nerve regemration factor.NRF)诱导PCl2细胞神经元性分化的潜在能力。方法以NGF为阳性对照,采用细胞培养方法,观察NRF在低血清的情况下,诱导PCI2细胞发生的形态学改变;同时,使用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神经元标志性物质低分子量神经丝蛋白(NF-L)在NRF诱导分化的PCI2细胞中的表达。采用RT-PCR方法观察NRF对无血清培养的PC12细胞即早基因c—fos的表达变化。结果加药后第14天,NRF、组以及NGF组的PCI2细胞呈现明显的形态学改变:细胞胞体皱缩,且有明显的突起生长。空白对照组、NRI:、组(0.01μg/ml、0.1μg/ml、1μg,/ml)、NGF组(0.05μg/m1)具有明显突起的分化细胞占总细胞的比例分别为5.169%、25.718%、43.325%、73.038%、85.286%。免疫荧光细胞化学结果显示NRF、、NGF组的分化细胞基本都为NF-L标记阳性的细胞;NRF能使c-fos的表达上调,作用2h后达峰值。结论神经再生素具有诱导PCl2细胞的神经元性分化作用,且能使c—fos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发育过程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受体激酶B(Trk B)信号通路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从新生的大鼠分离出海马神经元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将细胞接种于96孔板,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1μmol/L DEX处理组、5μmol/L DEX处理组、50μmol/L DEX处理组),每组设置6复孔,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右美托咪定1、5和50μmol/L处理,于处理后2、4、6、8、10 d检测细胞活性,于处理后10 d检测细胞凋亡情况、q-PCR检测突触素(SYN)和突触后密度蛋白95(PSD95)的mRNA表达水平,分析BDNF、Trk B及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DEX处理组的神经元细胞活力无显著差异,1μmol/L和5μmol/L DEX处理组中SYN和PSD95 mRNA的表达和Trk B蛋白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50μmol/L DEX处理组中SYN和PSD95 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BDNF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上调(P<0.01),p-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的表达增加(P<0.01)。结论:50μmol/L DEX对大鼠海马神经元有一定的作用,其可能通过上调BDNF的表达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的磷酸化水平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信号通路ELK-1/JNK/c-Fos在左归降糖解郁方(ZGJTJYF)对模拟糖尿病并发抑郁症(DD)环境下抗海马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加入高糖(150 mmol/L)+皮质酮(200μmol/L),构建DD体外细胞模型;将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细胞随机分为5组:空白血清组、正常组、左归降糖解郁方含药血清组、阳性药(二甲双胍+氟西汀)含药血清组和模型组(每组3个复孔)。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等量培养液,其余组加入相应体积分数10%的相应血清,均干预18 h。分别采用Hoechst染色、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技术和RT-PCR技术分别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及检测凋亡相关ELK-1、JNK和c-Fos蛋白和基因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凋亡明显,其海马神经元凋亡数量明显增多,ELK-1、JNK和c-Fos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左归降糖解郁方含药血清组和阳性药含药血清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可见局部亮点明显减少,凋亡细胞数显著减少,ELK-1、JNK和c-Fos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且神经网络及树突连接情况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左归降糖解郁方可以减低DD环境下海马神经元中Elk-1、JNK、c-fos表达而起到抗凋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培养不同时间鸡卵泡颗粒细胞孕酮和雌激素的分泌水平,促卵泡素受体(FSHR)和促黄体素受体(LHR)的基因表达水平,推断体外培养时间对颗粒细胞激素分泌及相关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分别于0 h、24 h、48 h、72 h、96 h收集鸡卵泡颗粒细胞上清液,采用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内的孕酮及雌激素分泌水平,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颗粒细胞内FSHR和LHR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在培养初期0 h~48 h孕酮和雌激素分泌量显著降低(P < 0.05),随着培养时间增加到72 h两种激素的分泌量又开始增加,并达到培养初期水平,培养至96 h细胞内孕酮和雌激素分泌量再次降低;颗粒细胞FSHR和LHR mRNA的表达水平则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降低(P < 0.05)。结论:体外培养的卵泡颗粒细胞内孕酮和雌激素的分泌量随体外培养时间的延长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可能与体外培养细胞的生长状态相关,从整体上看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内孕酮和雌激素的分泌量均降低,可能与两种促性腺激素受体FSHR和LHR基因表达量下降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阻断和激活氯通道对葛根素注射液致家兔溶血反应的影响,探讨氯通道在葛根素注射液溶血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葛根素注射液(0.75、1.5、3、6、12 mg/ml)与家兔红细胞悬液共孵育6 h,使用细胞图像记录系统观测葛根素注射液是否诱导红细胞溶血,酶标仪、流式细胞仪检测红细胞溶血率,并观测激活和阻断氯通道对葛根素注射液溶血作用的影响。结果:葛根素注射液可引起家兔红细胞体外溶血,在所观察的1.5 mg/ml~12 mg/ml范围内,溶血效应呈浓度依赖性增强(n=3,P<0.01)。氯通道阻断剂Tamoxifen (20 μmol/L)、ATP (10 mmol/L)可有效抑制葛根素注射液的溶血作用(n=3~5,P<0.01);而使用低浓度ATP (50 μmol/L)激活氯通道,则显著增强葛根素注射液的溶血作用(n=4,P<0.01)。结论:葛根素注射液的体外溶血效应呈浓度依赖性,氯通道激活与葛根素注射液诱导的溶血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檗碱(berberine)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方法:6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 假手术组10只、造模组48只。造模组大鼠行双侧颈动脉结扎术制备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模型,造模后大鼠又随机分为血管性认知功能障模型组、小檗碱低剂量(20 mg/kg)组、中剂量(40 mg/kg)组和高剂量(60 mg/kg)组(每组大鼠10只)。治疗组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小檗碱,其余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每天1次,共34 d。给药28 d后,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水迷宫实验后,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以及前脑皮层TNF-α、IL-1β、5-HT的含量与单胺氧化酶(MAO)的含量。 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通过平台次数显著减少(P<0.01),海马或前脑皮层SOD、GSH和5-HT水平明显降低(P<0.01),MDA、TNF-α、IL-1β和MAO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小檗碱各治疗组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P<0.05),通过平台的次数显著增加(P<0.01,P<0.05),海马或前脑皮层SOD、GSH 和5-HT水平明显升高(P<0.01),MDA、TNF-α、IL-1β和MAO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小檗碱显著提高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小檗碱调节大鼠的海马抗氧化应激、抗炎性反应和前脑皮层单胺类神经递质系统的作用有关。小檗碱60 mg/kg组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鞘氨醇激酶1 (SphK1)和1-磷酸鞘氨醇受体2 (S1PR2) 在癫痫大鼠海马中的表达,探讨SphK1和S1PR2在癫痫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108只,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n=48)和癫痫(PILO)组(n=60)。癫痫组腹腔注射氯化锂(127 mg/kg),18~20 h后注射匹罗卡品,首剂量为30 mg/kg,发作<IV级的大鼠重复注射匹罗卡品(10 mg/kg);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代替匹罗卡品。根据造模后观察时间和行为学改变,随机分为3个大组,6个亚组:急性期组(E6 h、E1 d、E3 d)、潜伏期组(E7 d)和慢性期组(E30 d、E56 d),每个亚组中对照大鼠和癫痫大鼠各8只。每组取4只大鼠麻醉取海马,另4只取大脑组织。运用Western blot检测SphK1、S1PR2在大鼠海马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免疫荧光检测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增生情况及SphK1、S1PR2在星形胶质细胞中的定位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SphK1在造模后急性期(E3 d)、潜伏期(E7 d)和慢性期(E30 d、E56 d)海马中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S1PR2在急性期(E3 d)、潜伏期(E7 d)和慢性期(E30 d、E56 d)海马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癫痫大鼠(E7 d)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增生明显(P<0.05),SphK1和S1PR2在E7d的表达到位为海马星形胶质细胞中。结论:SphK1和S1PR2可能通过调控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增生和影响神经元兴奋性参与了癫痫的发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β3肾上腺素受体(β3-AR)对心衰大鼠心脏MicroRNAs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冠脉左前降支结扎造成心衰模型,假手术大鼠只穿线不结扎。造模成功大鼠再随机分为:心衰组(CHF control group)和心衰+SR 59230A组(CHF+SR group);假手术大鼠也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 group)和假手术+SR 59230A组(Sham+SR group)。Sham+SR组和CHF+SR组每天两次腹腔注射SR (85 mmol/L,1 ml),连续注射7周。结果:①miScript miRNA PCR Arrays显示,在体阻断β3-AR后,假手术组与心衰组有18种MicroRNAs共同表达下调;经文献比对,与NF-κB相关的MicroRNAs有6种,分别为miR-125b-5p,miR-143-3p,miR-145-5p,miR-26a-5p,miR-30a-5p和miR-320-5p。②大鼠心脏组织切片观察到NF-κB在心衰大鼠心肌细胞核与细胞质中均有分布,而p53在心肌细胞质分布较多,NF-κB和p53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阻断β3-AR后,心衰组心脏NF-κB和p53表达显著减少(P<0.05),而假手术组NF-κB和p53表达略增加(P<0.05)。③Western blot结果发现心衰大鼠NF-κB p65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0.05),给予β3-AR阻断剂后,心衰组心脏NF-κB p65和p53-Phospho-Serine 15表达均下降(P<0.05),而假手术组心脏阻断β3-AR后,NF-κB、p53和p53-Phospho-Serine 15表达均增加(P<0.05)。结论:阻断β3肾上腺素受体有利于缓解心衰大鼠心脏的损伤;β3-AR可引起MicroRNAs表达变化且与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和谷氨酰胺(Gln)对二型糖尿病(T2MD)大鼠抗氧化应激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6周龄,随机分为5组(n=10):包括安静对照组(N)、糖尿病对照组(D)、糖尿病施加有氧运动组(DE)、糖尿病施加谷氨酰胺组(DG)、糖尿病施加有氧运动+谷氨酰胺组(DEG)。6周后,检测干预后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抗氧化应激及炎性因子等相关指标,并探讨影响炎症反应的可能机制。结果:与N组相比,D组大鼠血清MDA、血糖、TC、TG、胰岛素、瘦素、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血清中SOD、GSH-Px、脂联素、HDL-C的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与D组相比,三个干预组血清中MDA、血糖、TC、TG、胰岛素、瘦素、TNF-α水平降低,血清中HDL-C、SOD、GSH-Px、脂联素的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0.01),且两者联合对上述指标的改善作用更为明显(P<0.01)。结论:有氧运动和Gln均能缓解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及紊乱、氧化应激损伤及炎症反应,两者联合对其作用优于单一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