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Bispecific mono-clonal antibody,BSAb)是已发展起来的免疫治 疗和细胞生物学基础研究的新课题。它是两亲代单克隆抗体(Mab)的杂交抗体,同时具备了两亲代抗体的特异性,因此可与两种不同的抗原分子结合,显示了功能上的单价性。1983年Milstein和Cuello第一次利用两次杂交瘤技  相似文献   

2.
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结合抗原的能力,已被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及治疗领域.但因单克隆抗体的组织渗透能力较差、体内的保留时间较长以及制备过程繁琐,从而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自1993年首次报道在骆驼体内天然存在的单链抗体(HCAb)以来,由于其可变区间VHH(纳米抗体)具有体积小、溶解度高、特异性强以及可在细菌中大量表达等优点,较之传统单克隆抗体,VHH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及药物开发等医学领域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纳米抗体的骨架区及互补决定区与传统抗体重链相应区间的结构比较;纳米抗体库的构建以及运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对VHH库的筛选;纳米抗体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及其用于分子显像的优势,以及纳米抗体作为抗肿瘤免疫偶联物的靶向组分在癌症治疗领域中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用纯化的鸡抗禽流感病毒(AIV)IgG作免疫原,通过单克隆抗体技术制备出1株分泌针对鸡抗AIV和兔抗AIV共有独特型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竞争抑制试验、特异性检验和诱导产生血凝抑制抗体的功能实验证明,此抗体具有AIV血凝素分子的内影象.  相似文献   

4.
张勇 《生物学杂志》2002,18(5):35-37
通过基因工程可以大规模地制备能与人相容的单克隆抗体或片段.其中,噬茵体抗体库技术可以模拟体内抗体产生和成熟过程,不经细胞杂交,甚至不经免疫制备针对任何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就基因工程抗体及噬茵体抗体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5.
单克隆抗体与多克隆抗体配对ELISA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为抗原,制备出对HCG的多克隆抗体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进行抗体纯化和特性分析,利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分别对其进行了标记.采用双抗夹心ELISA试验,探讨了多克隆抗体与单克隆抗体配对的若干事项.结果表明,利用单克隆抗体和酶标多克隆抗体配对,并用含动物血清的稀释液稀释酶标抗体,可实现对检测原的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检测.  相似文献   

6.
自1986年OKT3作为第一个治疗性单克隆抗体获批上市后,抗体技术及抗体药物迅猛发展。单克隆抗体、抗体片段、双(多)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纳米抗体以及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 ADCs)等推陈出新,在肿瘤、血液、免疫、呼吸和代谢等相关疾病的治疗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抗体药物的发现过程,是通过多轮生物学功能评估和可成药性评估,筛选出具有安全、有效、稳定和可工艺放大的最佳候选序列,从而提高药物开发和临床研究的效率及成功率。抗体药物发现阶段的“成药性筛选与评估”已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从药物发现和设计、先导分子筛选到候选分子确认,可及时发现分子潜在的物理化学风险因素,并评估可控性,保证后续药物开发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性。本文对抗体发现阶段的成药性筛选评估流程进行了分类和定义,涉及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纳米抗体和ADCs等相关技术和药物形式,同时总结了成药性筛选评估中应重点关注的质量属性和高通量检测技术;系统性地阐述成药性开发流程和策略,为不断涌现的创新型药物的成药性筛选评估提供参考,大幅提高抗体药物开发的效率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近十几年来,噬菌体展示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通过展示随机肽库可用来筛选与特殊靶分子相结合的配基;模拟非蛋白的配基;也可用作确定抗体表位的工具。展示蛋白;或其功能结构的文库为我们提供了分析结构与功能关系的体系,并能产生具有改变结合位点或新的催化活性的蛋白。展示短的抗原决定簇的融合噬菌体为开发新的疫苗提供了基础,而表达抗体片段的文库则提供了一种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因工程抗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因工程抗体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研究领域,把基因工程技术与单克隆抗体技术结合起来,创造出自然界不存在的各种抗体,如人-鼠嵌合抗体、改形抗体、单链抗体等,大大地降低或消除鼠源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原性,从而可以发挥抗体在肿瘤和病毒病治疗中的潜力。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抗体库技术使人们有可能不经免疫获得任何一种抗体,将对医学和生物学的发展起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将对这两方面的内容作一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把单克隆抗体的技术应用于内分泌学研究仅仅开始,但已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单克隆抗体可提高激素免疫测定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及标准化的程度,并可降低测定的成本.它可提纯某些激素,或使提纯步骤简化.利用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可能对内分泌细胞膜上或者胞质中的成份进行动态的研究.把单克隆抗体作为分子功能解剖刀,可研究激素或其受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有利于从分子水平来了解激素与受体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用纯化的鸡抗禽流感病毒(AIV)IgG作免疫原,通过单克隆抗体技术制备出1株分泌针对鸡抗AIV和兔抗AIV共有独特型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竞争抑制试验、特异性检验和诱导产生血凝抑制抗体的功能实验证明,此抗体具有AIV血凝素分子的内影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