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引致河蟹颤抖病的病毒的核酸定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河蟹(中华绒螯蟹)"颤抖病"病毒及其核酸进行了电镜观察.纯化病毒经负染后由电镜观察显示,病毒粒子呈球状,有囊膜和纤突,直径约为150nm.纯化病毒经核酸酶降解杂核酸后,加入8mol/L尿素释放病毒核酸,经水相法展开后,用覆有碳膜的铜网取样,再经染色和真空镀膜,于电镜下观察.病毒核酸呈单股线状,底片经光学精确放大后,测定了核酸分子的长度,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出病毒核酸分子量为5.05×106.抽提的病毒核酸在0.8%琼脂糖凝胶电泳中呈单一条带,大小为15~16kb,经核酸酶酶切显示,核酸对DNase I不敏感,对RNase、Mung Bean Nuclease敏感,根据以上特性判断,该核酸为ssRNA.  相似文献   

2.
图1.胃粘膜表面扫描电镜(SEM)图像:图为人胃粘膜表面,衬有单层柱状上皮细胞,且被纵横交错的小沟分为许多小区(胃区),整个胃粘膜分布着许多胃小凹(↑)。每一小的半球状隆起,为一柱状上皮细胞的顶部。×4,500 图2.胃粘膜纵断面SEM图像:图下方为粘膜表面,可见大量与粘膜表面呈垂直方向的胃腺。这些胃腺多呈单管状平行排列。Sm为粘膜下层。×300  相似文献   

3.
为了配合《生理卫生》的“生殖和发育”和高中《生物》的“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两章教材的教学,直观地了解生殖器官的结构,提供下面几张扫描电镜(SEm)照片。图1 曲细精管(横断面)SEm图像曲细精管的外面有基膜(BM)包绕,其管壁较厚,管腔狭小。管壁系由8—10层生精上皮组成,由基底膜向内依次为精原细胞(SC)、初级精母细胞、精母细胞。上述细胞间夹有界限不明显的支持细胞。放大×1,200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两株环状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云南省采集的中华(?)蚊和棕头库蚊中,分离到两株对3周鼠致死的病毒。血清学鉴定表明,该病毒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黄病毒科、布尼亚病毒科病毒的免疫腹水,以及呼肠孤病毒科环状病毒(M14)的免疫腹水均不发生反应。电镜观察病毒为球形,具双层壳体的颗粒,直径为70.35±3.07nm,毒粒常常和颗粒状包涵体及管状结构相连;核衣壳具有环状病毒特有的20面体对称结构,直径为56.06±2.42nm。在负染标本中能观察到直径为38.36±2.42nm的核心颗粒。该病毒对乙醚相对抵抗,对酸,热敏感。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病毒基因组由10条RNA片段组成,分子量在0.3~2.5×10~6道尔顿之间,病毒基因组RNA带形分布(3-3-3-1)类似环状病毒,但与已知环状病毒RNA带形分布都有不同。  相似文献   

5.
负染法及其相关的电子显微镜技术(如图彖分析技术),是研究病毒超微结构的主要方法,本文拟简介这些技术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6.
在病毒领域中已知最大的病毒要算痘病毒 (Poxvirus)中的天花病毒 (Variolavirus或Smallpoxvirus) ,此病毒已于 2 0世纪 70年代在全世界灭绝 ,它的形体大小呈小点状 ,0 3mm ,相当 3 0 0纳米 (nm) ,在放大高倍光学显微镜 (放大率 1,0 0 0x)下可以看到它。据美国《科学》 (2 0 0 3 )报道 ,法国地中海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的病毒比天花病毒大得多 ,有巨型病毒之称。研究者在研究空调冷却水循环系统中 (曾发现有引发军团病的致病因子即军团菌 (Legiontlla的存在 )栖息着变形虫(Amoeba) ,从其体内发现一种新的病毒 ,同样用放大光学显微镜可见…  相似文献   

7.
对河蟹(中华绒螯蟹)“颤抖病”病毒及其核酸进行了电镜观察。纯化病毒经负染后由电镜观察显示,病毒粒子呈球状,有囊膜和纤突,直径约为150nm。纯化病毒经核酸酶降解杂核酸后,加入8mol/L尿素释放病毒核酸,经水相法展开后,用覆有碳膜的铜网取样,再经染色和真空镀膜,于电镜下观察。病毒核酸呈单股线状,底片经光学精确放大后,测定了核酸分子的长度,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出病毒核酸分子量为5.05×106。抽提的病毒核酸在0.8%琼脂糖凝胶电泳中呈单一条带,大小为15~16kb,经核酸酶酶切显示,核酸对DNaseI不敏感,对RNase、MungBeanNuclease敏感,根据以上特性判断,该核酸为ssRNA。  相似文献   

8.
从枣刺蛾(Iragoides conjuncta Walker)幼虫虫尸中分离到一株颗粒体病毒,颗粒体为椭圆形、卵圆形,约200—250×300—400毫微米,颗粒体在2%NaOH溶液中降解,能游离释放出杆状病毒粒子,病毒粒子两端圆滑,多数微弯,约150—200×30—35毫微米。室内感染3龄幼虫的LC_(50)为1×10~(-4·36),野外用3000—5000倍病虫尸匀浆液喷洒,枣刺蛾幼虫下降可达86—100%,杀虫效果比化学农药马拉硫磷好。此株病毒对扁刺蛾、褐边绿刺蛾、枣尺蠖、家蚕、柞蚕和瓢虫无致病性,该病毒的分离获得为枣刺蛾的综合防治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罗氏沼虾苗肌肉白浊病病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收集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典型病虾苗 ,进行细菌分离、除菌组织悬液制备及人工感染试验、超薄切片、病毒粗提取 ,结果表明 :从白浊病病虾的肌肉、肝胰腺中分离到的细菌以5× 1 0 8CFU/mL浓度浸泡感染正常沼虾苗不能复制疾病 ;病虾除菌组织过滤液以 1∶5 0、1∶2 5 0浓度浸泡感染正常虾苗 ,7d后可发病 ,并出现典型的肌肉白浊病症状 ,氯仿处理不能破坏病毒的感染力 ;病虾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发现肌肉间隙组织中存在 2 1— 2 3nm大小的球状病毒 ,病虾组织浆经氯仿处理、PEG沉淀、磷钨酸负染后可见到大量 2 2— 2 4nm大小的球状病毒颗粒。上述结果表明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疾病。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复眼透镜光学信息编译码的技术原理,实现了对二维图像进行分解编码记录以及综合译码再现.一幅m×n个目标单元的二维图像,通过1×k阵列的复眼透镜,得到(1×k)(m×n)个像元.经过一个特制的掩模板,得到一幅随机分解编码像,并根据透镜的物、像共轭原理,综合再现了原始图像.进而还实现了同时记录多幅二维图像信息的互补编码像,以及将互补编码像分离重现了每一幅原始目标图像.此互补编码像携带了更大的信息量,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保密性能.  相似文献   

11.
图1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175;图2构巢曲霉(Aspergillus nidulans)×1650;图3构巢曲霉×3200;图4常现青霉(Penicillium frequentans)×5100。 Br 面包 My 菌丝体 CB 孢子间联接 PS 初生小梗 CO 分生孢子 St小梗 CP 分生孢子梗 SS 次生小梗 CT 孢子生殖管 Ve 顶囊  相似文献   

12.
郭志平 《植物研究》2002,22(3):333-336
经三年连续试验,用试管保存含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Y病毒(PVY)、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毒源烟草,结果证明毒源烟草可在试管中正常生长发育。负染法和免疫电镜捕获法检测结果证明,试管毒源烟草不同生育期,体内的病毒含量不同;试管毒源烟草在管外土壤中栽培可正常生长发育,并表现出相应的症状,接种指示植物试验证明其侵染力与温室内保存的毒源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工作中,建立了一个有效的甜菜坏死黄脉病毒的分离提纯程序,解决了该病毒粒体易于聚集难以提纯的问题,其操作要点是,(1)通过Sepharose 2B柱层析代替超离心,有效地除去一些小分子量核酸杂质;(2)经PEG再次沉淀浓缩后,调整pH至酸牲(pH3.0),使病毒充分悬浮以减少凝聚;(3)在病毒等电点(pH4.8~4.9)条件下,进一步沉淀以纯化病毒。根据病毒提取物的OD260/OD280比值,算出核酸含量约4.5%。核酸电泳出现4条带,分子量分别为:2.25×10~(?),1.8×10~(?),1.05×10~(?),0.75×10~(?)道尔顿。病毒提取物经超速离心出现4个界面,沉淀系数分别为,200.8S,165S,125.8S,100S。说明甜菜坏死黄脉病毒可能是4组分病毒粒体。病毒粒体含一蛋白亚基,分子量约为2.05±0.05×10~4道尔顿,由16种共199个氨基酸组成。  相似文献   

14.
在莲的种子或马铃薯块茎等植物贮藏组织中的淀粉质体,含有丰富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图1,显示生长后期的莲胚子叶细胞中的淀粉体DNA。孚尔根反应后与固绿对染,淀粉体为白色,部分淀粉体中显红紫色的为孚尔根正反应物质(DNA),放大倍数1630。图2,材料同图1,用锡夫试剂染多糖(淀粉粒),然后用  相似文献   

15.
新技术,新方法在孢粉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几年来,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微机(Computer)和荧光显微镜(Fluorescence microscope)等新技术、新方法,在孢粉学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一、扫描电镜孢粉样品的制作方法 扫描电镜与普通光学显微镜比较,它有放大倍数范围大、分辨率高、立体感强,和样品的制备手续简便等特点。所以,从扫描电镜问鼎到现在,虽然才仅仅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时间,但它却像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世界各地,在孢粉学中获得了极为广泛的运用,从而使孢粉学这门新兴边缘学科,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构建HCV la/1b嵌合型全长cDNA克隆,进行体外转录,脂质体法转染HepG2细胞,以RT-PCR法检测HCV正、负链RNA,Western印迹检测HCV蛋白表达.结果表明,细胞在转染后8代(约35d)内,能间断检测到HCV正、负链RNA以及相对分子质量约70000的HCV NS3蛋白,证明该HCV嵌合体可以在细胞中复制和表达.本研究表明含有该嵌合型全长cDNA的质粒可以为后续HCV的研究提供大量可重复的性质均一的病毒模板,有助于深入了解HCV的复制机制.  相似文献   

17.
应用小鼠巨细胞病毒(MCMV)Smith株,经腹腔感染我国繁殖的C57BL/6近交系小鼠,在高剂量感染组(10~(5.33)TCID_(50))、中剂量感染组(2×10~(4.33)TCID_(50))、低剂量感染组(2×10~(3.33)TCID_(50))均可引起感染。自感染后第5—14天,所有感染组鼠脾脏均可100%分离到病毒。自第14天开始,高、中剂量感染组唾液腺中已可100%分离到病毒;低剂量感染组唾液腺中到21天亦可全部分离到病毒;中剂量感染组小鼠追踪至第102天,唾液腺中仍100%可分离到病毒。MCMV感染后第21天的小鼠唾液腺切片中,还可见到腺体细胞核增大,核质疏松,有些细胞可见核内包涵体。本研究中全部对照小鼠均未分离到MCMV,说明本研究所用的C57BL/6小鼠可进行实验MCMV感染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为评价蛋白质负染方法在蛋白质组学分析中的应用,采用负染和考马斯亮蓝染色两种方法对同一样品的双向电泳胶进行染色,取相对应的8对蛋白点,并进行胶内酶解及MALDI-TOF/TOF分析,比较两种方法与质谱的兼容性。图像分析显示,负染方法展示出的蛋白点更多,但三维峰图不如考染明晰;质谱结果显示,8个负染蛋白点中有7个鉴定结果有效,8个考染蛋白点鉴定结果均有效。因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负染的灵敏度高于考染,与质谱的兼容性良好,适用于建立双向电泳参考图谱的研究;但负染后的胶图不适于进行蛋白点丰度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9.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我国石蒜属Lycoris Herb.11种植物花粉形态进行系统地研究,并对其中6种具有代表性植物花粉进行了透射电镜观察。该属植物花粉舟形或肾形;萌发孔为远极单槽;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外壁具网状纹饰;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外壁包括外壁-1和外壁-2两层,外壁-1由半覆盖层、柱状层和基层组成,外壁-2很薄。根据花粉形态及其他器官特征,对本属植物分类地位也进行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20.
河蟹颤抖病病毒的分离纯化及其动物致病性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将人工复制发病的河蟹(中华绒螯蟹)组织匀浆,离心上清经聚乙二醇(PEG 6 000)沉淀,再经分子筛层析,分部收集分别测定256~300nm的吸光值.各收集峰用PEG20000,于4℃浓缩,制作负染标本经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在第一峰浓缩液中存在大量球状病毒颗粒,大小50~100nm.用纯化的病毒进行动物致病性试验,接种石蟹(锯齿华溪蟹)发生"颤抖病",并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进行检测,显示感染石蟹较对照石蟹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