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报道一种可以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下显示铁还原酶活性的细胞化学方法。其化学原理是:当铁还原酶将铁氰化钾还原为亚铁氰化钾时,亚铁氰化钾与铜离子迅速结合生成浅棕色不溶于水的电子致密沉淀。为了便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酶反应的结果,可用硫化物-银放大法将暗淡的棕色沉淀转化为强反差的黑色银沉淀。实验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专一性。在电子显微镜下,酶反应产物呈微细的颗粒覆盖在质膜上,这与其他研究者用生物化学方法获得的铁还原酶位于质膜上的观点是一致的。用该方法定位铁还原酶比以前报道的普鲁士蓝法要更为精确,后一种方法反应产物较粗并且沉积在质膜与细胞壁之间。此外,在本法中酶反应基质的pH为6.6,更接近铁还原酶的生理pH(5.5~6 .5),而普鲁士蓝反应液的pH仅为3。  相似文献   

2.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中各磷脂组分对缺氧的反应是不同的。急性缺氧时,肺泡冲洗液中溶血卵磷脂、神经鞘磷脂、磷脂酰乙醇胺及磷脂酰甘油均下降(p<0.05);间断适应性缺氧后,基本回复到缺氧前水平。而急性缺氧时,肺组织中除磷脂酰乙醇胺变化不明显外,其它各成分均有明显增加(p<0.05)。间断缺氧时,肺组织中各脂质成分持续下降。该变化可能与肺组织中ATP等能量物质在缺氧时代谢异常有关。从肺泡冲洗液的脂质分析结果来看,适当地以间断减压作缺氧适应,能有效地解除急性缺氧对肺泡表面磷脂含量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文武  邓立普 《蛇志》2013,(4):412-414
肺表面活性蛋白(surfactant Protein,SP)是分布于肺泡内气液表面,主要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lveolar typeⅡepithelialcells,AT-Ⅱ)合成和分泌的一种脂蛋白复合物。其中约90%为磷脂,包括饱和磷脂酰胆碱(DSPC)、磷脂酰甘油(PG)等50余种;10%为肺表面活性蛋白,包括SP-A、SP-B、SP-C、SP-D。  相似文献   

4.
孙明雪  宿蕾  李江涛 《微生物学报》2022,62(6):2119-2135
铁元素是深海热液活动产物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热液喷口处化能自养微生物生态系统的重要驱动元素。以Zetaproteobacteria为典型代表的嗜中性微需氧铁氧化菌是海底喷口及其周围环境中生物介导的Fe2+氧化这一生物矿化作用的主要驱动者。这些铁氧化菌通过氧化Fe2+获取维持自身代谢所必需的能量,同时分泌有机质将氧化后的不溶铁(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沉淀于细胞外,形成具有螺旋丝带状、中空长杆状、分叉管状以及其他具有特殊形貌特征的显微结构体,进而堆积成广泛分布于海底的富铁氧化物/氢氧化物。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编码细胞色素孔蛋白的cyc2基因是Zetaproteobacteria铁氧化菌进行Fe2+氧化的关键基因,而细胞色素c或其他周质细胞色素则是Fe2+氧化过程中的关键电子传递载体。基于宏基因组分析的系列研究揭示了Zetaproteobacteria普遍具有多种与氮、硫、氢以及砷元素循环密切相关的功能基因与代谢途径,暗示了其在上述元素循环过程中的潜在作用。本文系统地总结了海底热液喷口及其周围环境中发现的嗜中...  相似文献   

5.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Ⅱ型肺泡细胞分泌的一种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它的发现是近代呼吸生理学的一项重大进展。其分泌受许多因素的调节。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嗜铁素介导的铁摄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伟  肖明 《生物学杂志》2005,22(4):11-13,15
嗜铁素是好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一种产物,它是微生物在低铁条件下产生的小分子的、特异性的Fe^3+螯合因子。大多数的好氧和兼性厌氧微生物至少合成一种嗜铁素,由嗜铁素介导的铁摄取可能是细菌最普遍的一种获取铁元素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是磷脂酰肌醇代谢过程中一种重要的酶,通过其代谢产物参与了对多种细胞生理活动的调节,如囊泡运输、细胞骨架重组、细胞存活、吞噬作用、细胞凋亡等.为研究其对细胞分泌功能的作用,使用磷脂酰肌醇-3激酶家族的特异性抑制剂渥曼青霉素(wortmannin)阻断磷脂酰肌醇-3激酶的活性,以EGFP-2xFYVE融合蛋白与磷脂酰肌醇-3-磷酸(PtdIns-3-P)的结合为指征,使用荧光显微成像技术检测渥曼青霉素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的抑制作用,采用膜片钳膜电容测量方法及光解钙离子释放技术检测渥曼青霉素对PC12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wortmannin阻断了磷脂酰肌醇-3激酶的活性,抑制了磷脂酰肌醇-3-磷酸(PtdIns-3-P)的产生,并使FYVE与PtdIns-3-P解离,但渥曼青霉素处理之前和处理30 min后的PC12细胞分泌反应的幅度、动力学特性和分泌的钙依赖性均无显著差异,表明磷脂酰肌醇-3激酶对PC12细胞的分泌无显著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红细胞膜为材料,通过测量磷脂过氧化荧光产物的产生,磷脂组分的损伤以及膜蛋白二级结构的破坏,内源荧光的下降和蛋白SDS-凝胶电泳分析,探讨了甲素光敏作用中蛋白和磷脂的损伤。结果表明:甲素存在时红细胞膜样品照光,使磷脂产生过氧化荧光产物和丙二醛,磷脂组分受到破坏(其中PE与PS较敏感),在膜状态的磷脂比提取的磷脂脂质体中的损伤来得剧烈。同时,膜蛋白二级结构遭到破坏,内源荧光下降。在膜状态中spectrin的损伤比提取出的spectrin的损伤来得严重。据此,我们认为,在甲素光敏作用产生的蛋白和磷脂的损伤过程中,蛋白与磷脂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使损伤加剧。  相似文献   

9.
为更好地了解勤奋金属球菌(Metallosphaera sedula)作用下沉淀的累积进程及沉淀的特性,将一株在我国首次分离鉴定的勤奋金属球菌(YN23)接种在以Fe~(2 )为能源的培养基中,于该菌最佳生长条件(pH1.5,53℃,0.2g·l_(-1)酵母提取物,30g·1_(-1)Fe_2SO_4·7H_2O and 170rpm)下培养。接种25h后,当Fe~(2 )氧化率达到90%时,开始出现沉淀,pH也达到1.92的最高值;到第95h,当沉淀累积到7.9g·1~(-1),时,沉淀反应停止,此时pH达到1.32的最低点。菌群密度随着Fe~(2 )的氧化,前期快速增长;当沉淀出现以后,随着沉淀的累积,逐渐降低。X衍射图谱、红外吸收光谱、能谱和扫描电镜数据揭示,YN23菌株合成的沉淀是黄钾铁矶和黄铵铁矾的混合物,形态特征更接近于后者。  相似文献   

10.
佛波酯诱导一种新的磷脂酶D酶解产物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人肺癌表面细胞株A-549中检测到佛波酯诱导的丁醇化鞘脂分子的产生。用[^3H]-丝氨酸标记细胞,其放射性在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乙醇胺极性头部的分布很容易被检测到,而在磷脂酸及其直接代谢衍生物中并不存在,提示这种磷脂酶D的酶解产物来源于鞘脂分子的水解,而不同于以甘油磷脂为底物的磷脂酶D的酶解产物。蛋白激酶C的抑制剂或通过佛波酯长时间处理下调细胞内蛋白激酶C水平,可抑制佛波酯诱导的丁酯化鞘脂分子的产生,表明导致这种磷脂酶D的活化需要蛋白激酶C的参与。  相似文献   

11.
肺泡巨噬细胞对肺表面活性物质分泌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观察肺泡巨噬细胞(AM)对肺表面活性物质(PS)分泌的影响,本实验以激活的AM培养上清液对离体非灌流肺进行持续灌洗,观察肺内PS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由调理酵母多糖(OPZ)激活的AM上清液,能使肺磷脂释放量(PL)和肺磷脂释放指数(b)增大,与激活物(OPZ)对照组及细胞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用消炎痛预处理AM 30min后,再用OPZ激活AM,PL值和b值减少;而用细胞松弛素B预处理AM30min后,再用OPZ激活AM,则PL值和b值增大。以上两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这表明激活AM增强肺PS分泌的作用能被消炎痛所抑制,而被细胞松弛素所增强,提示激活AM增强肺PS分泌可能是以前列腺素为中介的。激活AM能使PS分泌增加,这对于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稳定肺泡表面张力和增强肺的防御机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们用双抗体免疫沉淀法,从牛垂体多聚核糖体中分离出牛生长激素特异多聚核糖体,由此多聚核糖体纯化的牛生长激素Poly(A)~+RNA,可以在麦胚体外翻译系统中和兔网织红细胞体外翻译系统中促进~(14)C-亮氨酸的参入。合成的含~(14)-亮氨酸的翻译产物中有91%可以被牛生长激素抗体沉淀。用SDS-11%PAGE对翻译产物进行鉴定表明,翻译产物在25KD处呈一条放射自显影带,与报导的牛生长激素前体分子量相吻合。  相似文献   

13.
棕色固氮菌固氮酶钼铁蛋白结晶,经酒石酸解离后得到一个含钢铁小分子组分,与棕色固氮菌突变株uw_(45)无细胞提取液的重组比活为6.8nM Mo natom~(-1) min~(-1)。它是由二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其分子量分别为2100和1850道尔顿,分子量为2100道尔顿的成分含钼铁。酒石酸处理后的沉淀,再用N—甲基甲酰胺抽提得到的含钼铁组分具有恢复突变株uw_(45)乙炔还原活性的能力。经纸层析鉴定与用Shah法制备的铁钼辅因子相类似。由于Shah和Smith法制备的两种铁钼辅因子还原乙炔和氰化钾的比活不同,而且分子量也有大小,说明这两种铁钼辅因子结构可能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4.
本文概括了近年来肌醇磷脂的研究状况,着重介绍了肌醇磷脂的代谢及其代谢产物(IP3)和甘油二脂(DG)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阐述了肌醇磷脂与神经信息跨突触传递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口服潘生丁(DPM)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小鼠肺组织分泌细胞的影响。40只RSV肺炎小鼠随机分组,DPM组用DPM50mg·kg-1·d-1灌胃三天。感染后第5、7、9、12天通过ANAE组织化学染色和透射电镜检查Clara细胞与Ⅱ型肺泡细胞。结果显示下呼吸道上皮肿胀、脱落,尤其以呼吸性细支气管持续时间长。感染后5~7天,肺炎组Clara细胞与Ⅱ型肺泡细胞内出现许多分泌小泡,可能为炎性细胞因子。DPM组二种分泌细胞中分泌小泡少,出现短暂,有较多磷脂被持续释入血液,其磷脂可能与抑制脾淋巴细胞增生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从紫色非硫光合细菌Rhodopseudomonas capsulata分离纯化的铁氧还蛋白,经固体硫酸铵分级盐析沉淀和透析进一步纯化的样品,通过循环伏安法检测其对温度的敏感性,所引起的蛋白变性;然后应用定电位电量法和电位阶跃电量法,研究它的电量-电位关系,根据Nernst公式进而计算铁氧还蛋白的中点电位分别为-378mV和-375mV,在其参与氧化-还原反应时,每分子铁氧还蛋白传递电子数目≈2。并对不同菌种来源的铁氧还蛋白的标准氧化-还原电位及其传递电子数目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从紫色非硫光合细菌Rhodopseudomanas capsulata 分离纯化的铁氧还蛋白,经固体硫酸铵分级盐析沉淀和透析进一步纯化的样品,通过循环伏安法检测其对温度的敏感性,所引起的蛋白变性;然后应用定电位电量法和电位阶跃电量法,研究它的电量-电位关系,根据Nernst 公式进而计算铁氧还蛋白的中点电位分别为-378mV 和-375mV,在其参与氧化-还原反应时,每分子铁氧还蛋白传递电子数目≈2。并对不同菌种来源的铁氧还蛋白的标准氧化-还原电位及其传递电子数目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提取豆油后的大豆残渣(简称大豆油渣),用1—12%的碱溶液提取数次,油渣和碱溶液的比例(W/W)为1/10,混合物在50℃的温度下搅拌30分钟,减压过滤,合并几次滤液(滤渣保留待分析),用0.5N的HCl溶液中和,用饱和(NH_4)_2SO_4溶液沉淀,减压过滤,用无离子水洗沉淀几次,真空干燥,粉碎过筛,得到有香味的褐黄色的粉末状产物.得率23.54%;产物的蛋白质的平均含量为71.46%. 分别用IR,UV,HLC和电泳等现代技术对上述产物进行了分析鉴定. 本文还讨论了pH,温度,时间和“配比”等因素对提取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线粒体内膜中含有特异的心磷脂是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的必需脂。本工作测定了心磷脂脂质体对细胞色素C溶液园二色(CD)谱的影响,发现心磷脂可引起血色素铁的氧化,并使其轴向配位场强的对称性下降。提示心磷脂可能参与酶和底物之间的电子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20.
《要吃,就吃好的》———动物磷脂与植物磷脂的区别磷脂(phospholipid,PL)是一种脂类。脂类是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的天然产物。磷脂类主要包括:1.磷脂酰胆硷;2.磷脂酰乙醇胺;3.神经磷脂;4.缩醛磷脂。现在市面上出售的磷脂绝大多数是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