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郑秋琼  赵莉莉  陈燕翔 《蛇志》2011,23(1):41-42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7年11月~2010年11月收治的76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胚胎停育或难免流产6例,阴道分娩12例,剖宫产58例,其中53例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孕妇及胎儿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要加强孕期监测,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剖宫产术中尽量剔除子宫肌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68例(实验组)及同期行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58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其临床表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最高体温、术后应用抗生素时间、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应用抗生素时间、住院平均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两组术后放置引流、术后最高体温比较无差异(P0.05)。多发、直径≥5 cm的肌瘤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出血、手术时间较单发、直径5 cm的肌瘤(P0.05)显著增加(P0.05),肌瘤部位对术中出血及手术时间无影响(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术中出血及手术时间与肌瘤类型及大小有关,与肌瘤部位无关,是一种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3.
子宫肌瘤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降低复发率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途径.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北京市怀柔区第一医院妇科门诊收治的445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子宫肌瘤术后复发随访情况,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随访的445例患者复发94例,复发率为21.12%,复发距手术时间6~96个月,平均(38.5±12.8)个月.年龄、BMI、肌瘤数目、肌瘤大小、肌瘤部位、既往分娩史、术后用药与肌瘤复发显著相关,其中年龄、BMI、肌瘤数目是子宫肌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妊娠是子宫肌瘤复发的保护因素.结论:年龄、BMI、肌瘤数目是子宫肌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妊娠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分析24例子宫肌瘤伴月经过多患者入介治疗疗效和子宫动脉栓塞安全性。方法:选择24例子宫肌瘤伴月经过多患者进行子宫肌瘤供血动脉的栓塞。结果:插管栓塞动脉率100%,随访20年。治疗后1月,24例患者经月经明显减少,B超随访,3个月子宫肌瘤体积平均缩小30%,随访2年,其中2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经阴道摘除术,6例子宫肌瘤消失,16例子宫肌瘤体积平均缩小80%,结论:子宫肌瘤行介入治疗疗效肯定,对粘膜下子宫肌瘤及子宫肌瘤伴月经过多患者尤为适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悬吊式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6月我院实施的改良悬吊式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100例,为观察组)、同期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者(98例,为对照组1)及气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98例为对照组2),比较不同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病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80.45± 10.60 mL,78.45±15.50mm,6.2± 1.5 days)明显少于对照组1(110.55± 16.80 mL,89.85±14.45min,13.3±1.0 days)及对照组2(90.50±15.58mL,85.25±15.05 min,8.5±1.1 days)(P<0.05).观察组中术后病率的发生也明显降低(P=0.03).结论:改良悬吊式腹腔镜子官肌瘤切除术是一种较好的治疗妇科疾病的微创技术,可能会成为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标准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25例经临床,B超证实的子宫肌瘤患者,平均年龄43.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量增多21例,贫血16例,有压迫症状4例,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插管造影,用聚己烯已醇海绵(PVA)颗粒栓塞该动脉。结果:UAE后第3,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月经量均恢复正常,15例贫血,4例压迫症状者均缓解,第3,6个月B超复查子宫肌瘤体积分别缩小47.37%和51.31%,与UAE产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缺血性盆腔疼痛(92%)是最常见的副反应,UAE后卵巢体积均无显著缩小(P>0.05),结论:介入性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微创,安全的手术,可保留子宫及其功能,其近期疗效显著,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米菲司酮不同剂量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米菲司酮不同给药剂量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子宫肌瘤患者分成两组,A组25例,每天服用米菲司酮25mg,B组21例,每天服用米菲司酮10mg,均从月经第一天开始服用,连续三个月。治疗期间每月复查肝、肾功能,治疗开始和结束分别测量子宫和子宫肌瘤的体积和内膜厚度。结果A组肌瘤体积缩小了42.58%(P<0.01),B组肌瘤缩小了41.55%(P<0.01),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的药物副作用也无显著差别。结论每日口服米菲司酮10mg可以有效的缩小子宫肌瘤,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研究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糖类抗原(CA125)、性激素[卵泡雌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6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8例每组。对照组使用米非司酮完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完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VEGF、MMP-9、CA125、E2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9.47%(34/38)比60.53%(23/38)](P<0.05);两组患者血清FSH、LH、E2、VEGF、MMP-9、CA125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以上指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可能与其能有效降低子宫肌瘤患者血清VEGF、MMP-9、CA125、FSH、LH、E2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月300例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治疗前后瘤体大小、病灶内部回声、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流的变化及超声造影图像改变。结果:HIFU治疗后1、3、6及12个月,瘤体体积均较治疗前显著缩小(P〈0.05),显效率80.33%(241例),有效率19.33%(58例),无效率0.33%(1例),肌瘤所致的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瘤体内部回声增强,彩色血流均消失,超声造影瘤体内无灌注。治疗期间,患者出现治疗部位疼痛、骶尾部酸胀及肛门坠胀,治疗结束时症状消失;治疗过程中出现腿部疼痛、麻木症状,经过重新定位后症状消失,少数出现阴道少量流血,给予止血药;治疗后出现血尿,经大量喝水排尿后消失。结论:HIFU治疗子宫肌瘤是安全有效的,在妇科领域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0.
分析和比较腹腔镜和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0例腹腔镜和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腹腔镜后患者的质量效果比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并且住院时间也更短。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和疼痛小等优点。因此,研究腹腔镜和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对比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子宫肌瘤非手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美秋 《蛇志》2010,22(2):140-142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据统计,至少有20%育龄妇女患有子宫肌瘤。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使很多女性难以接受,而药物治疗的疗效不确定性使其在临床应用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近年来,保留子宫和生殖功能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对子宫肌瘤病因的探索愈加深入,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射频治疗、高强度超声聚焦刀治疗等方法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子宫肌瘤非手术治疗备受关注,并取得了一定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剔除术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7例子宫肌瘤患者中,单发肌瘤47例(含壁间肌瘤32例、阔韧带肌瘤7例、浆膜下肌瘤8例),多发肌瘤20例,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2.3±32.6)min,术中出血(58.7±39.2)ml,术后住院时间为(8.7±1)d,,无中转开腹和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9例在1-2a内怀孕,无腹壁粘连及子宫破裂后遗症。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能维持正常生育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提高对子宫腺肌病术前确诊率.方法:选择5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和63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临床症状、妇科检查、B超结果及血清CA125水平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发病年龄和临床症状相近,但子宫腺肌病的痛经症状明显(P<0.01);妇科检查子宫腺肌病的子宫常均匀性增大,且一般增大<12孕周,而宫体压痛明显高于子宫肌瘤(P<0.01);两组B超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9.6%和91.2%,有显著差异(P<0.05);子宫腺肌病组血清CA125阳性率79.8%,子宫肌瘤组血清CA125阳性率4.1%,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综合分析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妇科检查、B超所见和血清CA125水平有助于提高子宫腺肌病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14.
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巧燕  蔡石兰 《蛇志》2009,21(1):19-21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及经阴道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通过对45例子宫肌瘤和30例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资料及声像图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特征及声像图特点。结果两者在临床表现及超声图像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容易相互误诊,但是掌握了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各自的声像图特点,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结论阴道超声是诊断与鉴别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的有效手段,应全面、多方位仔细探查及结合临床特点综合分析,减少误诊漏诊,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张庆兵  杨宁  张雪刚  沈燕  赵雅萍 《生物磁学》2011,(23):4504-4505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剔除术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7例子宫肌瘤患者中,单发肌瘤47例(含壁间肌瘤32例、阔韧带肌瘤7例、浆膜下肌瘤8例),多发肌瘤20例,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2.3±32.6)min,术中出血(58.7±39.2)ml,术后住院时间为(8.7±1)d,无中转开腹和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9例在1-2a内怀孕,无腹壁粘连及子宫破裂后遗症。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能维持正常生育功能。  相似文献   

16.
李惠芬  林荣 《蛇志》2011,23(2):202-203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包括非糖尿病性血糖增高和真性糖尿病.由于子宫肌瘤须通过手术治疗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因此加强对患者的护理,使其能够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已成为妇科疾病护理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2009年3月~2010年3月我科收治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23例,经精心护理后,全部接受手术治疗,并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梁微 《蛇志》2009,21(2):112-113
目的探讨无痛自凝刀微刨技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肿瘤直径〈5cm的子宫肌壁间肌瘤51例,使用多功能射频自凝刀在B超介导下经宫腔插入肌瘤中心凝固肌瘤组织;对9例黏膜下肌瘤患者,采用自凝刀绕肌瘤蒂部凝切取出瘤体。结果51例壁闯肌瘤体积平均缩小70.1%,月经量明显减少;9例黏膜下肌瘤患者全部治愈,月经恢复正常。结论多功能射频自凝刀微创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可重复治疗,且为患者保留了子宫,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赵晓棠 《蛇志》2017,(2):148-149
目的探讨宫腔镜与腹腔镜手术剔除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实施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子宫肌层愈合情况以及术后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肌层完全愈合率以及首次妊娠距手术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转开腹率、术后发热率、月经改善率以及术后妊娠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均安全可靠,但宫腔镜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恢复更迅速,是有生育要求患者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9.
何树玲 《蛇志》2006,18(1):50-51
近年来,我院开展了穹窿部子宫肌瘤剔除术,此术具有保留阴道,手术不开腹,患者损伤小,痛苦少,康复快,体态美的优点,且不影响子宫的功能,为妇科手术开创了一种新的术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2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23例,均已婚,年龄25~40岁,平均32岁。婚后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研究腹腔镜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有生育要求子宫肌瘤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及术后妊娠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80例有生育要求的子宫肌瘤患者,其中接受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40例归为经腹组,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40例归为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手术疗效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妊娠率。此外,80例患者根据出院后1年是否妊娠分为妊娠组和未妊娠组,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妊娠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在术后失血量、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比较,腹腔镜组均优于经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经腹组(P<0.05),两组术后妊娠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肌瘤数目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是否妊娠有关(P<0.05),而孕次、肌瘤类型、肌瘤最大直径以及穿透宫腔与否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是否妊娠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以及肌瘤多发是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未妊娠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腹腔镜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有生育要求子宫肌瘤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程度相当,但腹腔镜术式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此外,年龄较大和肌瘤数目较多会使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妊娠难度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