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胃镜检查患者58例,其中肝硬化患者17例(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2例(慢性乙型肝炎组),普通患者19例(普通组),根据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型(5例)、中型(7例)和重型(5例),比较各组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结果: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及普通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分别为23.5%,22.7%,21.1%,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872,P=0.072);肝硬化轻、中、重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分别为20.0%、28.6%、20.0%,三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1.892,P=0.082)。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及普通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相似,且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介导的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诊治的胃部疾病患者110例,采用qPCR检测NF-κB相对表达情况,采用免疫印记法检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110例患者中,病理诊断为胃癌9例(胃癌组)和良性胃部疾病101例(良性组,其中浅表性胃炎52例、萎缩性胃炎26例、不典型增生23例)。胃癌组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88.9%,显著高于良性组的10.9%(P0.05)。胃癌组的NF-κB表达阳性率为77.8%,显著高于良性组的14.9%(P0.05)。在110例患者中,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NF-κB表达阳性与胃癌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NF-κB表达阳性鉴别诊断胃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9和0.713。结论:NF-κB在胃癌中呈现高表达状况,也多伴随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两者存在显著相关性,共同介导胃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颈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在安康市中心医院治疗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冠心病患者(感染组)50例,以及同时期未被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冠心病患者(非感染组)50例。对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颈动脉硬化程度进行评估。结果幽门螺杆菌感染组患者TC、TG及LDL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HDL水平显著低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幽门螺杆菌感染组患者TNF-α、IL-8及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颈动脉膜厚度指标CCA-IMT、CB-IMT及CCT-IMT均显著大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者稳定斑块的检出率分别为12.00%和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不稳定斑块的检出率为48.00%,显著高于非感染组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能显著升高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加重机体炎症反应,并增加患者颈动脉中膜厚度及斑块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并探讨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本院门诊患儿412例,行血常规、血清铁、血清铁蛋白、HP-IgG抗体检测。结果:HP感染患儿IDA26例,IDA患病率为20.4%(26/127),HP未感染患儿IDA19例,IDA患病率为6.7%(19/28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21,P=0.00)。对比两组患儿MCV、MCH、MCHC指标,差异具有显著性(P均0.05)。45例IDA患儿中26例有HP感染,感染率为57.8%(26/45),367例非IDA患儿中有101例HP感染,感染率为27.5%(101/36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21,P=0.00)。结论:HP感染同IDA发病有显著相关性,HP感染可以是导致IDA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埃索美拉唑的三联疗法根治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到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高剂量组(n=50)和低剂量组(n=50),低剂量组给予阿莫西林(1 g/次)+克拉霉素(0.5 g/次)+埃索美拉唑(20 mg/次)治疗,而高剂量组埃索美拉唑改为40 mg/次,疗程均1个月。比较两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及治疗前后发生反酸、上腹痛和腹胀的临床症状评分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高剂量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92.0%,显著高于低剂量组的70.0%(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高剂量组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较低剂量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能更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OX-2和MMP-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部转移侵袭的关系.方法: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及Warthin-Starry银染色法检测45例胃癌标本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OX-2和MMP-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对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①幽门螺杆菌感染组胃癌中浆膜侵袭和淋巴结转移卒均高于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组(P<0.05).②胃癌浆膜侵袭组和淋巴结转移组中COX-2、MMP-9蛋白表达阳性率均分别显著高于无胃癌浆膜侵袭组、淋巴结转移组(P<0.05).③幽门螺杆菌感染与COX-2和MMP-9表达具有相关性.结论:幽门 螺杆菌感染能够增加胃癌的侵袭转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COX-2和MMP-9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与肠道定植菌的关系,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n=38)和未感染组(n=22)。收集患者痰和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比较两组患者痰和粪便细菌检出情况,并对痰培养及粪便培养结果进行直线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感染组患者痰标本中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及大肠埃希菌检出率高于未感染组(均P0.05)。感染组患者粪便标本中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高于未感染组,肺炎链球菌检出率低于未感染组(均P0.05)。感染组患者粪便中各细菌检出率与痰培养细菌检出率呈正相关(r=0.745,P=0.009)。未感染组患者粪便中各细菌检出率与痰培养细菌检出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老年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与肠道定植菌具有一定相关性,临床治疗中应重视COPD患者肠道微生态平衡以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窦胃癌组织中人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分析二者在胃窦胃癌发生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胃窦胃癌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另随机选择10例胃窦胃炎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UBT)检测各组患者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定量逆转录PCR检测观察组患者及对照组患者组织中MIF mRNA表达。统计分析不同组织中MIF mRNA表达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组织中MIF mRNA的表达为(1.09±0.11),高于对照组组织的(0.21±0.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亚组分析,观察组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组织中MIF mRNA的表达为(1.24±0.14),高于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1.09±0.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F mRNA在胃窦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幽门螺杆菌感染促进了MIF mRNA的表达,共同促进了胃窦胃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联合四联方案在抗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临床疗效,为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完成治疗的480例H.pylori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各120例。A组患者采用标准四联方案(雷贝拉唑+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标准四联方案+酪酸梭菌活菌片进行治疗。C组患者采用标准四联方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进行治疗。D组患者采用标准四联方案+复合乳酸菌胶囊进行治疗。分别记录各组患者疗效以及治疗第10天、14天、21天、28天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于治疗后停药3个月时用碳14呼气试验复查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症状评分情况、H.pylori根除率、不良反应及成本—效果情况差异。结果治疗后,4组患者H.pylori总根除率为92.5%(444/480),临床有效率为87.92%(422/480),上腹胀、上腹痛、嗳气、纳差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0.38,P0.001)。治疗第21天和第28天时,微生态制剂联合四联方案的患者无不良反应率高于同期标准四联方案治疗的患者(χ~2=9.47,11.56,P=0.024、0.009)。4组患者不同阶段成本—效果(无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显示治疗21 d时△C/△E值均为最低。结论微生态制剂联合四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与标准四联方案相当,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率高,不良反应少,但与具体益生菌菌株无明显相关性。治疗21 d时各方案性价比最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pylori)根除治疗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的影响,为该病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120例H.pylori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H.pylori分型结果进一步分为HPⅠ型组和HPⅡ型组,观察组患者接受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选择同期入院的40例非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胃镜检查结果、H.pylori清除情况及血清胃泌素、IL-10、IL-17水平。结果HPⅠ型组、HPⅡ型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75%、96.08%、97.50%,χ2=1.384,P=0.051)。HPⅠ型组、HPⅡ型组、对照组患者胃镜检查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30%,96.08%,97.50%,χ2=1.384,P=0.051)。HPⅡ型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于HPⅠ型组(98.04%vs 85.51%,χ2=4.129,P=0.042)。HPⅠ型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胃泌素、IL-10、IL-1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HPⅠ型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10、IL-17水平均高于HPⅡ型组(均P<0.05)。HPⅠ型组与HPⅡ型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胃泌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18,P=0.058)。HPⅡ型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10、IL-1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HPⅡ型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胃泌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2,P=0.170)。结论不同类型H.pylori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后临床效果无显著差异。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可降低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胃泌素、IL-10、IL-17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的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后的根除率,选择可以有效弥补传统三联疗法的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措施的四联疗法。方法:选择2010年8月到2012年8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采取序贯疗法,对照组的患者采取标准四联疗法。对比两组的根除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根除率为86.7%,对照组患者根除率为51.0%;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77.8%;实验组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4.4%,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序贯疗法对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后的根除率以及疗效高于标准四联疗法。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PG)感染对慢性牙周炎(CP)患者牙周指标、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通路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1年11月在本院进行拔牙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06例为CP组,根据是否感染PG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另选择因阻生齿、错位牙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牙周健康患者63例为对照组。记录所有对象的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附着丧失(AL),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PG感染率,采用RT-PCR技术检测牙周膜组织中NLRP-3 mRNA,接头蛋白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 mRNA、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1(Caspase-1) mRNA的表达量,采用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h17、Terg 水平并计算Th17/Treg,比较两组各检测指标水平。结果:对照组PG感染阳性率为17.46%,低于CP组的79.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PD、PLI、BI、AL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NLRP-3 mRNA、ASC mRNA、Caspase-1 mRNA表达量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外周血Th17细胞、Th17/Treg水平高于非感染组,Treg水平低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患者多数存在PG感染,PG感染对患者的牙周健康、炎症及免疫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对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 HSP)患儿肠道菌群、疗效及疾病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HSP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时段于我院体检的10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13C同位素呼吸试验法检测H.pylori感染情况,根据H.pylori感染情况进一步将观察组患儿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收集观察组患儿粪便样本,采用Illumina MiSeq平台对患儿肠道菌群的16S rRNA V4序列进行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组成,同时分析患儿疗效及疾病复发情况与H.pylori感染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儿H.pylori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7.00%vs 30.00%,χ2=6.100,P=0.015)。治疗后非感染组患儿有效率明显高于感染组(92.45%vs 78.72%,χ2=3.900,P=0.048),复发率显著低于感染组(24.53%vs 44.68%,χ2=4.510,P=0.034)。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儿肠道菌群多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门、科水平上肠道菌群结构相对丰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感染组患儿肠道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感染组,同时其拟杆菌科、瘤胃菌科、链球菌科、双歧杆菌科、巴斯德菌科相对丰度也显著高于感染组(均P<0.05)。结论 H.pylori感染与儿童HSP的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H.pylori感染可影响HSP患儿肠道菌群组成,同时降低疾病治疗效果以及增加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手术部位发生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干预对策,为临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3年11月因喉癌而在我院行喉切除术的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SSI将患者分为感染组(n=12例)和非感染组(n=71例)。分析两组患者术后SSI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结果:83例患者中,12例术后发生SSI,发生率为14.46%;单因素分析显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在临床III期以上、术前气管切开、手术时间4 h、全喉切除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临床分期、术前气管是否切开、手术时间及手术切除方式是术后发生SS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喉癌术后感染与临床分期、手术时间及切除方式等因素有关,采取有效的干预对策可减少术后SS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采用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感染结局将2013年3月~2014年9月在我院分娩且有宫内感染高危因素的179例新生儿分为感染组(34例)和无感染组(145例),检测两组的PCT、IL-6及CRP水平,并比较各项指标对宫内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感染组脐带血PCT、IL-6、CRP水平均高于无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各单个指标阳性率、两指标联合的阳性率高于无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中PCT、IL-6阳性率高于CRP,PCT+IL-6的阳性率高于PCT+CRP、IL-6+CR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IL-6的灵敏度、准确率高于单个指标及其他两个指标联合检测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指标检测的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宫内感染采用脐带血PCT检测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特点,联合IL-6检测是临床诊断新生儿宫内感染的最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营养状态及感染的相关关系。方法:按照是否发生感染将2013年2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238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感染组(118例)和非感染组(120例),对两组患者的血清CRP、营养状态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并分析CRP水平与营养状态及感染的相关性。结果:感染组的体质量指数(BMI)、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水平低于非感染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血清CRP水平高于非感染组,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低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血清CRP与BMI、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呈负相关关系(r=-0.81、-0.93、-0.85、-0.79、-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RP与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呈负相关关系(r=-0.76,P0.05),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呈正相关关系(r=0.89,P0.05)。结论: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清CRP水平可作为评估患者营养状态及感染的重要指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肺功能指数与肺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15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72 h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n=28)及未感染组(n=87)。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术后6 h血清s TREM-1、降钙素原(PCT)水平及术前肺功能指数[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变化,记录感染组患者痰细菌培养结果,采用Logistic分析肺癌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 TREM-1、FEV1、PEF在肺癌术后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感染组术后入住ICU比例大于未感染组,感染组TNM分期为IV期的比例大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术后6 h血清s TREM-1、PCT水平高于未感染组,术前FEV1、PEF水平低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痰培养结果提示G-菌为17例,占60.71%;G+菌10例,占35.71%;真菌1例,占3.57%。二元多因素Logistic分析提示术后6 h血清s TREM-1水平升高、术前FEV1下降及PEF下降、术后入住ICU为肺癌患者术后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三者联合预测曲线下面积为0.850(95%CI:1.350~1.745,P=0.000),敏感度与特异性分别为91.3%与80.6%,优于s TREM-1、FEV1、PEF的单独预测效能。结论:s TREM-1水平升高,术前FEV1、PEF水平降低与肺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密切相关,对s TREM-1、FEV1、PEF三者联合分析对于预测肺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对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感染结局将2013年3月-2014年9月在我院分娩且有宫内感染高危因素的179例新生儿分为感染组(34例)和无感染组(145例),检测两组新生儿的PCT、IL-6及CRP水平,并比较其对宫内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感染组新生儿脐带血PCT、IL-6、CRP水平均高于无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新生儿各单个指标阳性率、两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无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新生儿PCT、IL-6阳性率高于CRP,PCT+IL-6的阳性率高于PCT+CRP、IL-6+CR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IL-6的灵敏度、准确率高于单个指标及其他两个指标联合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指标检测的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宫内感染采用脐带血PCT检测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特点,联合IL-6检测是临床诊断新生儿宫内感染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应用ROC曲线评价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及免疫球蛋白对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1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68例老年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另选取同期未并发肺部感染的46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作为非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CGRP、MMP-9和T细胞、NK细胞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1)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种、基础疾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染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均P<0.05)。(2)感染组患者血清hs-CRP、PCT、IL-6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CD3+、CD4+、CD4+/CD8+、CD16++CD56++NK细胞水平均显著低于非感染组(均P<0.05),两组患者CD8+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IgG水平显著低于非感染组(P<0.05),两组患者IgA、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染组患者血清CGRP水平显著低于非感染组,MMP-9水平则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均P<0.05)。(3)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GRP、MMP-9、PCT和CD16++CD56++NK细胞对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诊断效能较高,4个指标联合检测的AUC为0.937,其灵敏度和特异度为92.5%和96.3%。结论 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IL-6、PCT、hs-CRP、MMP-9水平升高,CGRP、T细胞、NK细胞及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血清PCT、CGRP、MMP-9和CD16++CD56++NK细胞对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诊断效能较高,4项指标联合检测能显著提高疾病早期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