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5 毫秒
1.
胶质细胞衍生的神经营养因子与神经退行性性疾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胶质细胞衍生的神经营养因子(GDNF)是多巴胺神经元及运动神经元的营养因子,对由于损伤引起的多巴胺神经元及运动神经元的变性有保护及修复作用,因而可能用于临床治疗PD和ALS这类神经退行性疾病。  相似文献   

2.
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陈哲宇何成王成海(第二军医大学神经生物教研室,上海200433)关键词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多巴胺能神经元运动神经元神经营养因子是指能够促进神经细胞存活、生长和分化的一类蛋白质。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GDNF),因其最初从大鼠...  相似文献   

3.
Synergen Inc.公司(Boulder,CO)分离出一种新的、特异性刺激中脑多巴胺生产细胞的神经营养因子。公司打算用这种因子来治疗帕金森氏病。帕金森氏病的病因是由于这类多巴胺吸附和分泌细胞的降解。这种因子称为神经胶质细胞系衍生的神经营养因子(GDNF),是从大鼠中提取后用一种基因探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胎儿胰岛源性Nestin(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阳性干细胞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潜能。方法: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胎儿胰岛,贴壁培养后获得增殖力旺盛的细胞;用免疫组化法、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神经干细胞标志物Nestin的表达;用流式细胞术测定Nestin阳性细胞的比例;经N2培养液筛选后,分别用SHH(sonichedgehog)蛋白、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8、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定向诱导,检测诱导细胞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标志酪氨酸羟化酶(TH)和芳香左旋氨基酸脱羧酶(AADC)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荧光显示,从胎儿胰岛分离的干细胞表达PCNA和Nestin;流式细胞术检测Nestin阳性率达13.74%;筛选后向神经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细胞表达TH和AADC。结论:从胎儿胰岛中可以分离出Nestin阳性的神经干细胞,该细胞具有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定向分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神经营养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经营养因子范明蒲小平(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850)近年来,在基础与临床研究中常遇到“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营养素”等名词混用的情况,有必要加以澄清。这里,笔者仅提出几点看法,供国内同行讨论。神经生长因子(ner...  相似文献   

6.
叙述了新近纯化的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生物功能及其在鼠胚中的分布,着重介绍了该因子对损伤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及运动神经元促进存活、修复损伤及再生的活性.  相似文献   

7.
GDNF对多巴胺能神经元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an J  Chen SD 《生理科学进展》2006,37(3):247-251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是神经保护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一种神经营养因子,越来越多的在体和离体实验研究显示GDNF是中脑多巴胺(dopaminergic neuron,DA)能神经元的有效存活因子。GDNF受体是由结合在细胞质膜外的糖基化磷酯酰基(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GPI)和GDNF功能性孤儿受体酪氨酸激酶Ret蛋白质组成。特异性的GDNF与其受体结合后,激活其胞内部分c-Ret,经由不同的第二信使来传递信号发挥作用。主要可能的机制有顺式作用和反式作用。而探索GDNF促进中脑黑质DA能神经元再生修复的可能机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GDNF的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叙述了新近纯化的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生物功能及其在鼠胚胎的分布,着重介绍了该因子对损伤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及运动神经元促进存活,修复损伤及再生的活性。  相似文献   

9.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能够促进多种神经元的存活,在神经系统发育、分化和损伤修复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与白血病抑制因子、白细胞介素6有相似的空间结构,它们的受体组成也相关。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的神经营养作用研究为临床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0.
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唐剑闻(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上海200062)刘健郑仲承(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上海200031关键词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帕金森病基因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一种常...  相似文献   

11.
唐丽莉  唐希灿 《生命科学》2005,17(4):328-335
神经营养因子是神经元在胚胎期及成熟发育期存活和发育所必需的分泌型肽类物质。由年龄、基因突变或其他因素导致的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改变可以导致神经元退行性变。神经营养因子能阻止阿尔采末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胆碱能神经元的退行性变,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开发神经营养因子用于治疗AD是极具前景的治疗策略。本文就各种相关的神经营养因子NGF、BDNF、NT-3、FGF及IGF的功能,以及它们在AD发病中的机制及治疗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能够促进多种神经细胞特别是多巴胺能神经元及运动神经元存活。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信号传递受体是RET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α亚基是它与RET相互作用的媒介。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生物学活性的发挥需要RET与受体α亚基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通元针法对肝气郁结型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血清神经营养因子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9月-2022年11月期间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PSD患者102例分为对照组(n=51,接受常规治疗)和观察组(n=51,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通元针法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抑郁情况、血清神经营养因子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相比,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本(HAMD-24)评分更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8周后相比,观察组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更高,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更低(P<0.05)。结论:肝气郁结型PSD患者采用通元针法治疗,抑郁症状可得到显著缓解,能够调节血清神经营养因子,改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功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神经再生过程中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表达的变化甘思德,杜方勇,范明(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850)根据现有资料,在众多的神经因子(neurokines)中,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与神经营养素家族(neurotrophines)完全...  相似文献   

15.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Neurturin的新受体:TrnR2最近,Neurturin(NTN)———一种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相关的神经营养因子被发现,于是产生了一个由GDNF和NTN所组成的转化生长因子(TGF)β相关...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氟西汀联合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代谢、认知中记忆维度和血清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纳入病例110例,选取自2018年3月~2020年8月期间我院接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就诊奇偶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研究组给予氟西汀联合利培酮治疗,均治疗12周。对比两组治疗12周后的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12周后的血脂代谢、认知中记忆维度、血清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及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2周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较治疗前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降低较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12周后简易视觉空间记忆测验-修订版(BVMT-R)、韦克斯勒空间广度测验-Ⅲ(WMS-Ⅲ)、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修订版(HVLT-R)评分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2周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2周后阳性症状评分、一般病理评分、总分、阴性症状评分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氟西汀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有效改善认知功能,改善血清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且不加重血脂紊乱程度,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神经营养因子临床给药的新方法神经生物学家们一直希望有朝一日神经营养因子能为许多神经变性疾病提供有效的治疗,但在这之前,必须先解决给药途径问题。神经营养因子不可能以片剂形式口服,因为营养因子作为蛋白质在消化道会被迅速破坏。对于外周神经性疾病,可将营养因...  相似文献   

18.
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mesodiencephalic dopamine,mdDA,neurons)由于涉及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和药物成瘾等多种神经疾病的病理过程而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发育机制将给这些疾病的治疗带来希望。近来的研究表明多巴胺能神经元轴突的导向由各种诱向因子决定,诱向因子主要由相应投射部位的细胞所分泌,其中研究得最多的是ephrins,netrins,semaphorins,Slits及它们各自的受体。介绍胚胎期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轴突导向过程及其主要诱向因子。  相似文献   

19.
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何晓龙,路长林,王成海(第二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上海200433)关键词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克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ic…i。血。tor,BD贾助是Bade等人...  相似文献   

20.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3的抗伤害性刺激作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注入大鼠中脑,可明显延长甩尾反应的潜伏期。注药后24h出现镇痛作用,第5天达到最高水平,并可继续维持至少6天,表明长期治疗不形成耐受。中脑注入BDNF也能明显延长热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