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酒精依赖的产生机制是由特定的GABAA受体亚单位介导的,并且能够影响其它GABAA受体亚单位,使其对一定剂量的酒精敏感.此外酒精还可以通过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影响GABA在大脑不同区域及核团单元的表达.焦虑、抗惊厥、镇静催眠、认知功能障碍等由酒精依赖产生的现象或者机制,均与GABA受体的介导有关.这些机制包括酒精对GABAA受体的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以及GABA的合成和释放.因此对GABAA受体功能的研究,将有助于人们关注酒精依赖现象及其治疗手段,为寻找酒精依赖治疗药物和治疗酒精中毒的机制的提供新线索.  相似文献   

2.
采用制霉菌素穿孔膜片箝技术,研究了锌离子(Zn2+)对急性分离的大鼠骶髓后连合核神经元GABAA受体介导电流的作用.结果表明:(1)在箝制电压为-40mV时,GABA可通过GABAA受体介导产生内向电流;(2)此电流可被Zn2+呈非电压依赖性可逆地阻断;(3)在Zn2+存在的情况下,GABA的浓度-效应曲线平行右移.上述结果提示,Zn2+可能通过变构调控机制对GABAA介导的反应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褪黑素受体和GABAA受体在褪黑素延长小鼠睡眠时间中的作用。方法:以翻正反射消失为睡眠开始的指标,至翻正反射恢复作为睡眠时间。观察不同受体激动剂或拮抗剂对褪黑素催眠作用的影响。结果:褪黑素3型受体拮抗剂盐酸哌唑嗪对褪黑素延长小鼠睡眠时间的作用无明显影响。GABA受体内源性激动剂GABA能明显增强褪黑素延长小鼠睡眠时间的作用,而GABAA受体上的印防己毒素结合位点的配基,即氯离子通道阻断剂印防己毒素能明显拮抗褪黑素的催眠作用,GABAA受体上的GABA结合位点的拮抗剂荷包牡丹碱则对褪黑素延长小鼠睡眠作用无明显影响。结论:褪黑素延长小鼠睡眠时间的作用与褪黑素3型受体无关,而与GABAA受体关系密切,其作用主要由印防己毒素结合位点介导。  相似文献   

4.
杨晓华  张华峰  赖江华 《遗传》2014,36(1):11-20
酒精依赖是以失去控制地饮用酒精为特征的慢性、复发性脑疾病, 业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包括多巴胺、5-羟色胺等)在酒精依赖症的发生、发展和系统功能失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探讨了单胺类神经递质关键调控点多巴胺受体、5-羟色胺受体、转运体、酪氨酸羟化酶、色氨酸羟化酶及单胺氧化酶基因等在酒精依赖中的作用机制, 结合本实验室在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酒精依赖分子机制的研究策略。在系统评述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介导的酒精依赖分子作用机制的基础上, 结合本实验室在酪氨酸羟化酶激活剂钙调蛋白依赖的蛋白激酶Ⅱ方面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可用于酒精依赖症治疗的作用靶点, 提出通过调整基因调控区的甲基化程度和改变pre-mRNA的选择性剪切等表观遗传学策略预防和治疗酒精依赖症, 同时根据基因多态性研究结果提出对酒精依赖症患者进行个性化预防和治疗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5.
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 GABA)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它主要通过GABAA、GABAB和GABAC三种不同的受体介导其作用。GABAA和GABAC为离子型受体,而GABAB为G蛋白偶联受体。大量研究表明,GABAB受体与脑缺血后焦虑密切相关。本文对GABAB受体、GABAB受体与脑缺血后神经功能的关系、脑缺血后焦虑、GABAB受体与脑缺血后焦虑的关系及其相关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氨基丁酸(GABA)及其拮抗剂荷包牡丹碱和2-hydroxysaclofen对家鸽中脑扁豆核神经元视觉反应的影响. 结果指出, GABA能明显减小扁豆核神经元的自发活动和视觉反应, 其GABAA拮抗剂荷包牡丹碱则能增强视觉反应, 并可消除无效方向上的抑制性反应, 但GABAB拮抗剂2-hydroxysaclofen对视觉反应和抑制反应均无效. 由此可见, 家鸽中脑扁豆核方向敏感神经元无效方向上的抑制主要由GABA和GABAA受体介导. 这种抑制作用至少部分是视动震颤方向不对称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GABA对大鼠海马脑片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研究GABA对大鼠海马脑片急性缺氧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成年大鼠离体海马脑片,用胞外记录的电生理技术,观察GABA对急性缺氧后海马脑片诱发电位的影响。结果:(1)GABA可明显延迟PV的消失,但对PS却无影响;(2)给予GABAA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bicuculine)以及Cl^-通道阻抗剂NPPB可阻断GABA的保护作用。结论:GAB可提高海马脑片耐缺氧能力,其机制可能与GABA通过GABAA受体提高Cl^-内流有关。  相似文献   

8.
苍白球γ-氨基丁酸能神经传递及其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en L  Yung WH 《生理学报》2004,56(4):427-435
苍白球是基底神经节间接环路的重要核团,在机体运动功能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苍白球在基底神经节正常及异常功能调节中的重要性已日渐受到重视。然而,目前对苍白球内各种神经递质系统的功能活动了解较少。GABA是苍白球主要的神经递质。采用电生理记录、免疫组织化学及行为测试等实验方法,人们对大鼠苍白球GABA能神经传递系统的受体分布及功能活动有了新的认识。形态学研究揭示,苍白球存在GABAA受体及其苯二氮卓结合位点和GABAB受体。在亚细胞水平,GABAA受体主要位于对称性突触(GABA能突触)的突触后膜,而GABAB受体则位于对称性突触和非对称性突触(兴奋性突触)的突触前膜及突触后膜。功能学研究进一步揭示,激活苍白球突触前膜GABAB自身和异源性受体可分别减少GABA和谷氨酸释放;激活突触后膜GABAB受体,可引起苍白球神经元超极化。除GABAB受体外,激活苍白球GABAA受体苯二氮卓结合位点及阻断GABA重摄取可延长GABA电流持续时间,从而改变苍白球神经元兴奋性。与离体实验结果相一致,激活苍向球GABAB受体和苯二氮卓结合位点及阻断GABA重摄取可引起整体动物旋转行为。苍白球GABA神经递质系统与帕金森病病因学及癫痫发病有关。已证实,苍白球神经元放电频率的降低及簇状放电的产生与帕金森病运动减少及静止性震颤等症状直接相关。此外,电牛理及行为学实验发现,新型抗癫痫药物替加平可调节苍白球神经元功能活动.这为进一步了解苍白球与癫痫发病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及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A型γ氨基丁酸受体结构及其有关药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型γ氨基丁酸(GABAA)受体是中枢神经系统内最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的受体,是配体门控离子通道超家族成员之一。本文对国内外有关GABAA受体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与其相互作用的有关药物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酒精诱导突触发生期神经元凋亡的分子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莹  骆嘉  柯尊记 《生命科学》2008,20(1):111-115
在突触发生时期,酒精诱导的神经元凋亡可能是胎儿酒精综合征产生的原因之一。酒精可能通过增加自由基的产生,影响神经递质受体的功能、干扰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激活内源性的细胞凋亡信号途径等分子机制,促进发育过程中的神经元凋亡。酒精影响发育的另一个重要机制是抑制蛋白质合成。新近的研究显示,双链RNA激活的蛋白激酶介导酒精引起的蛋白翻译受阻和神经元死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合成具有酸敏特性的叶酸-氨基己酸-阿霉素连接物,并观察其抗肿瘤活性以及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性。方法:首先将叶酸与氨基己酸连接,然后利用腙键与阿霉素连接,采用核磁共振、质谱等方法鉴定其结构;采用MTT法观察连接物对叶酸受体表达阳性的口腔表皮样癌细胞KB细胞及叶酸受体表达阴性肺癌A549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在氮羟基琥珀酰亚胺和二环己基碳二亚胺的催化作用下,合成了叶酸-氨基己酸-阿霉素连接物,波谱分析提示为目标产物。与游离阿霉素相比,连接物对KB细胞具有更强的细胞毒性,而且细胞毒性作用可被外源性叶酸抑制;而连接物对A549细胞的毒性弱于游离阿霉素,而且外源性游离叶酸对其细胞毒性没有显著影响。结论:叶酸-氨基己酸-阿霉素连接物能经叶酸受体介导靶向于叶酸受体丰富的肿瘤细胞,是一种潜在的新型抗肿瘤药物。  相似文献   

12.
封迎帅  林亚平  易受乡 《生物磁学》2011,(Z1):4753-4757
本文阐述了关于针灸治疗胃炎的研究概况,从治疗方法和机制两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针灸治疗胃炎的方法比较多,如毫针刺法、艾灸、温针法、穴位注射等;研究认为针灸治疗胃炎是通过调节神经通路,提高免疫功能,调节胃肠激素和胃分泌功能,调节运动功能和保护胃黏膜等方面来实现的。目前针灸治疗胃炎的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沙鲁里山系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脉的腹心地区,也是中国“横断山南段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生态环境类型复杂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且独特。从古至今,沙鲁里山系地区的藏族多信奉藏传佛教,其教义中的基本理论”戒杀生“、“因果轮回”、“众生平等”和“万物有灵”深刻地影响当地信教藏族群众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行为规范。为了解这些信仰和习俗如何影响沙鲁里山系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以及现代化对当地传统信仰和文化的影响,我们在七个沙鲁里山系所辖县域和邻近城市进行了为期三年的民族生物学实地调查。在这个相对偏远的地区,传统的世界观深刻地塑造了当地虔诚守信的藏族人的生活方式、习俗和行为规范。这些信仰影响了他们对自然世界的看法,总体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长期保护具有积极作用。尽管沙鲁里山系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对这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造成了一些威胁,但该地区的藏传佛教寺庙和僧侣在促进环境保护、森林资源管理和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发挥着积极对作用。此外,我们发现,现代化压力和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条件对这些传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导致生物入侵和污染当地土壤和水源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14.
石变  修丽娟  魏品康 《生物磁学》2011,(Z1):4772-4774
脓毒症是内外科危重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全球发病率明显增高,且以每年1.5%-8%的速度增加,成为危重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随着其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胃肠道的屏障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的治疗措施未能明显改善病死率,且大量以抗炎症介质的实验以失败告终。而近年来中医药在危重症患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病死率远远低于目前国际病死率,本文对中医药治疗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进展及现状做如下综述,并简单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PARγ配体罗格列酮联合糖皮质激素对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和对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的影响,为治疗肺纤维化提供新方向。方法: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模型组(M组)、罗格列酮干预组(R组)、地塞米松干预组(D组)、罗格列酮+地塞米松干预组(R+D组),每组动物6只。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5 mg/kg)的方法构建大鼠肺纤维化模型,C组气管内注入同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各组于造模24小时后分别给各组大鼠生理盐水、地塞米松、罗格列酮、罗格列酮+地塞米松灌胃干预;第21天以心腔抽血法处死,左肺做病理切片行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肺纤维化情况、免疫组化测GR表达情况,右肺用比色法测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1)造模后第21天M组和R组体重均小于C组(P<0.01)但大于D组(P<0.01)。(2)M组肺组织Hyp含量较C组增高(P<0.01);R组和D组肺组织Hyp含量较M组减低(P<0.01),但高于R+D组(P<0.05)。(3)Masson染色示M组肺组织纤维化程度较C组增高(P<0.01),R组和D组肺纤维化评分较M组减低(P<0.01),但高于R+D组(P<0.05)。(4)M组GR表达较C组下降(P<0.01);R组和D组GR表达较M组增强(P<0.01),但低于R+D组(P<0.01)。结论:罗格列酮和小剂量地塞米松均可上调大鼠肺组织GR的表达减轻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罗格列酮对体重的影响明显小于地塞米松,二者联合使用有协同效应,提示罗格列酮和地塞米松联合有望成为治疗肺纤维化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蔡同建  姚婷  陈景元  骆文静 《生物磁学》2011,(Z1):4758-4760
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环境污染物,尤其对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以及学习记忆等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铅毒性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以及早期治疗尤为重要。生物标志物是公共卫生领域尤其是环境医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选择合适的生物标志物对于开展铅毒性的生物监测,实现铅生物效应的早期预警、早期干预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现有的主要铅暴露生物标志物的现状作一归纳。  相似文献   

17.
程志健  何斌  邱洪清  卢娅萍 《生物磁学》2011,(Z1):4693-4695
目的:观察复方嗜酸乳杆菌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诱导和维持缓解作用的疗效。方法:第一阶段将102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A组(34例)、B组(34例)和C组(34例),分别服用美沙拉嗪片、复方嗜酸乳杆菌、美沙拉嗪+复方嗜酸乳杆菌治疗12周后观察3组临床疗效,缓解率及缓解时间。第二阶段将各组缓解者随访1年,观察3组维持时间及复发率。结果:3组临床疗效评价,临床缓解时间、缓解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见(P>0.05),3组患者维持临床缓解时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所以由中国株嗜酸乳杆菌,日本株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和枯草杆菌等四种菌粉组成的复方片剂是值得推荐的维持治疗缓解期UC的有效药物;两者联合用药并未增效,联合使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和美拉沙嗪作为溃疡性结肠炎的联合维持治疗是没有必要的。结论:复方嗜酸乳杆菌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诱导和维持缓解作用的疗效与美拉沙嗪比较无差异,没有必要联合使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和美拉沙嗪作为溃疡性结肠炎的联合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18.
王志鸿  李鲁  周乃康  邵壮  解华杰  杨帆 《生物磁学》2011,(Z1):4672-4674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术(RFA)联合吉非替尼(Gefitinib)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6例晚期NSCLC(III、IV期)患者用RFA联合Gefitinib治疗,与23例单独使用RFA治疗的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之间有效率、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根据疗效、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进行评价,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65.4%,高于单纯RFA治疗组的34.8%,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所有接受RFA和Gefitinib联合治疗组中有71.3%的病人生活质量良好,而接受单纯RFA治疗组中只有47%的患者生活质量良好,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是疼痛、发热、腹泻等,只需对症处理。结论:RFA联合Gefitinib综合治疗NSCLC方案优于单纯采用RFA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碘甲腺原氨酸(T3)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骨组织块法原代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颅骨成骨细胞,然后配置含不同浓度(10-7mol/L、10-8mol/L、10-9mol/L)T3的培养基,与大鼠成骨细胞共培养4d,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细胞化学染色法测定成骨细胞ALP活性。结果:T3可促进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随T3浓度的增高,成骨细胞表达ALP活性增强(P<0.05)。结论:10-7mol/L~10-9mol/L浓度的T3可通过刺激成骨细胞的增殖,对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胃镜鼻空肠置管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血糖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3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18例)和肠外营养组(PN,14例)。详细记录治疗期间的血糖波动,第4d、10d营养指标和淀粉酶等变化,并观察临床恢复情况。结果:早期肠内营养组血糖水平波动较肠外营养组平稳(P<0.01)。入院第4天EEN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和淀粉酶指标恢复明显高于PN组患者(P<0.01)。并发症发生率EEN组少于PN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经胃镜鼻空肠置管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营养支持的较好方法,方便血糖调控,同时可促进机体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