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谢才德  邹华兰  罗学斌  李循律  秦蓁 《生物磁学》2013,(24):4727-4729,4709
摘要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positiveairwaypressure,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ex—acerlationof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148例经诊断为AEc0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7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感染、祛痰、平喘、吸氧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BiPAP呼吸机治疗,8h/天,分析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及生命体征,抽取治疗前及治疗后24h、72h股动脉血液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包括pH、PaCO2、PaO2、Sa02等),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及生命体征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H、PaCO2、PaO2、SaO2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pH、P02、PC02、Sa02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的住院天数显著缩短(P〈0.05)。结论:采用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AECOPD合并II型呼衰的患者疗效较常规治疗更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杨国宏  张晓  王丽娜  刘乐斌 《生物磁学》2011,(16):3143-3145
目的:观察细辛脑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4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82例),对照组予低流量吸氧、抗炎、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细辛脑、多索茶碱静脉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血气分析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9%、81.7%(P〈0.05),观察组在发热、咳嗽咳痰、喘息症状消失时间,以及肺部罗音减少50%以上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在FEV1、FEV1/FVC、PEF、PaO2、PaCO2等指标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细辛脑、多索茶碱可以有效提高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导入疗法对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5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本保肝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进行超声导入,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变化及影像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及影像学指标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超声导入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具有改善肝功能,减少肝细胞外基质的增生与沉积的效用,能够减轻或延缓肝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热敷疗法对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应。方法:选取50例F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与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热敷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的改善及治疗效果,并在干预前后检测血液胃动素(motilin,MTL)的浓度。结果:试验组实施干预后,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对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大便性状的改善及缩短排便时间亦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前两组患者MTL浓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MTL浓度上升,与干预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中药热敷疗法能有效的改善FC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体内胃动素的浓度,增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消栓通络胶囊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8例(68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34例(34眼),给予基础治疗;试验组34例(34眼),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栓通络胶囊口服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视网膜改变、视力的改善及自觉症状改善情况,并检测两组患者视网膜黄斑厚度及血流变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自觉症状的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视网膜改变、视力改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视网膜黄斑厚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血流变指标的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栓通络胶囊辅助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疗效好,能改善患者的眼底血液循环,促进出血点、黄斑吸收。  相似文献   

6.
李广  练状  程泽星  魏毅玲  徐敏  钱明 《生物磁学》2013,(26):5067-5070
目的:评价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的临床疗效,探讨提高AR疗效的治疗措施。方法:选择同期门诊及住院治疗的AR患者76例,在患者自愿的前提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例)和观察组(n=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行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治疗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变异性鼻炎症状评分、变异性鼻炎体征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变异性鼻炎症状评分与体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变异性鼻炎症状评分与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变异性鼻炎症状评分与体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为87.5%和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治疗AR,其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吸氧、化痰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连续治疗14d后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80.0%),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评分和呼吸困难评分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FEV1、FEV水平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显著上升,肺功能改善显著,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AECOPD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顺尔宁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经2周洗脱期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顺尔宁治疗,共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参数、血气分析、生活质量以及血清LTB4、IL-8浓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参数、血气分析指标和生活质量均有改善,研究组肺功能参数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LTB4、IL-8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顺尔宁能降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LTB4、IL-8含量,改善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剂量乙酰半胱氨酸(NAC)对高龄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肺问质纤维化(PIF)急性加重期的干预作用,并对干预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年龄大于80岁COPD合并PIF患者18例,分为对照组(8例)和观察组(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乙酰半胱氨酸颗粒600mg/次,3次/d,连用30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液中细胞因子(IL-2和TNF—α)和影像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细菌培养转阴率显著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FVC、FEV1、FEV1/FVC、PaO2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血液中IL-2和TNF—α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胸部CT见感染明显控制。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合用大剂量NAC可以有效治疗急性加重期COPD合并PIF的老年患者,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因子表达、减少细菌在呼吸道内的附着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结合沙美特罗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将93例COPD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称为A、B、C组),A组给予中药参苓白术散口服和沙美特罗喷雾剂吸入治疗,B组给予中药参苓白术散颗粒剂口服治疗,C组给予沙美特罗喷雾剂吸入治疗,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中医症状评分以及肺功能包括FEV1、FVC和PEF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给予中药参苓白术散剂口服和沙美特罗喷雾剂吸入治疗的A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中医症状评分以及肺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FEV1和FVC分别提高了0-3L和0-37L,PEF也增加了44L/min,并且这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疗效也明显优于B、c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结合沙关特罗治疗能明显改善COPD患者临床表现和肺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收集2012 年1 月至2013 年7 月我院收治的80 岁以上COPD 患者(高龄组)和80 岁以下COPD 患者(非高龄组)各50 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合并症、实验室检查和临床治疗结果。结果:①与非高龄组比较,高龄组既往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和平均住院天数均显著延长,因急性发作的入院率、死亡率和平均住院总费用均显著增高,喘息、呼吸困难和下肢浮肿的发生率均显著增高(P〈0.05)。②高龄组患者合并基础疾病者更多,以高血压、心功能不全、冠心病、心律失常和脑血管病后遗症为主,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高龄组C 反应蛋白、B型尿钠肽前体、肌红蛋白和高敏肌钙蛋白均显著升高,总蛋白、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④高龄组胸腔积液和左心室舒张功能显著降低的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但两组咳嗽、咳痰、发热及合并呼吸衰竭、糖尿病和肿瘤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钙素原、肌酸磷酸激酶、血气分析包括PH 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氧饱和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肺部炎症、肺气肿、肺大泡、陈旧性肺结核、左心室收缩功能降低的发生率和心电图检查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⑤两组治疗方法和治疗结果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龄COPD 患者急性发作临床症状不典型,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升高亦不显著,需要重视出现的喘息,呼吸困难和下肢浮肿症状。患者症状隐匿,常因病情突然加重而急诊入院;高龄COPD患者合并症多,基础疾病与COPD急性加重症状易重叠,导致病情复杂、危重使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明显延长。高龄COPD 患者更易合并心血管疾病,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是其预后不良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比较应用NIPPV与PSV两种撤机方法在治疗AE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进行机械通气撤机困难患者中的优越性。方法:达到撤机标准但经两小时自主呼吸试验(SBT)失败的患者被分为两组:PSV组和无创通气组。观测有创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再插管率、住呼吸重症监护室时间和VAP发生率等指标。结果:NIPPV组较PSV组气管插管时间显著缩短,VAP发生率、再插管率及住院费用均较PSV通气组显著降低。结论:采用无创通气撤机法治疗AE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较传统的机械通气方式在有效缩短有创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方面更优越。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与高氧吸入方法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于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衰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高氧吸入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呼吸系统改善情况、血压波动情况、心功能变化、血气分析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72.50%,对照组为52.5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iditz=15.328,P=0.000);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RR、SBP、DBP、心率、心功能变指数及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zjection Fraction,LVEF)等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气分析Pa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O2和Sa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和血气指标,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对急诊急性左心衰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魏娜  唐焕新  杨雪梅  冯力  吴蔚  佟达 《生物磁学》2013,(35):6933-6936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用于治疗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6月在我愿接受治疗的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参麦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参麦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加以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住院时间、肺功能指标(FEVl)及血气分析情况等相关指标。结果:参麦组的治愈率为91.18%,与对照组的53.12%相比较,差异显著(X^2=10.8800,P〈0.05)。参麦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其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结果包括氧分压值和二氧化碳分压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疾病不失为一种优良的治疗方案,不仅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病情好转加快,还可以调节患者的免疫力,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尼可刹米与纳洛酮分别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尼可刹米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给予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命体征、动脉血气以及临床结果进行考察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8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及动脉血气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各指标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变幅度更加明显(P0.05)。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气管插管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尼可刹米与纳洛酮分别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并发呼吸衰竭疗效及安全性相当,但纳洛酮对于患者生命体征及动脉血气改善均有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序贯机械通气联合尼可刹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64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组患者给予序贯机械通气联合尼可刹米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24 h和48h的pH值、PaO2、PaCO2以及VAP、总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总住院时间,再插管率以及死亡率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H值改善明显、PaO2明显增长、PaCO2下降显著,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ICU时间,总住院时间,再插管率以及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序贯机械通气联合尼可刹米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