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学及医学工作者在研究工作中经常要对染色体进行配对及编排其核型图,用传统的方法须进行繁复的测量及计算,最后人工剪贴或绘图。工作周期长,且可能产生一些人为的错误。目前,国内外市场上有一些图象处理设备配有交互式染色体配对软件,但效果尚不够理想,且一套图象处理设备价值数十万元,使许多实验室望而却步。为此,我们合作研制了“染色体自动配对  相似文献   

2.
西藏巨柏核型的图象自动分析与识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应用图象自动分析和识别的原理和方法,建立了植物染色体自动分析CHROMHUK软件系统,并首次对西藏巨柏进行了核型自动分析,抽取了染色体多个特征多数:相对长度、臂比、着丝点指数、相对体密度和次缢痕相对长度.对247个巨柏体细胞进行多参数数据统计和分析,并设置95°.置信判别区域和树分类判别.实现了染色体自动配对和分类,并由计算机直接输出染色体的组型图和核型模式图.分析结果表明:巨柏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22,按Levan的分类标准,其核型公式为2n=4m(SC)+16m+2sm.据Stabbins分类为1A型.  相似文献   

3.
应用数字图象处理以及纹理识别等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八邻域算法,充分考虑了植物染色体形态和结构特点,避免了繁杂的数学公式和庞大的运算量,显著提高了分析速度和精度,而且较好得克服了传统分析方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着丝点和次缢痕位置判决的不精确性,染色体图象细化的分叉现象等。应用于西藏野生黑稃大麦(HordeumagriocrithonAbergvar.nigrum)染色体图象的分析,实现了在微机上对其核型和N带带型参数的准确、快速的自动提取,结果表明西藏野生黑稃大麦与栽培大麦亲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应用数字图象处理以及纹理识别等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八邻域算法,充分考虑了植物染色体形态和结构特点,避免了繁杂的数学公式和庞大的运算量,显著提高了分析速度和精度,而且较好得克服了传统分析方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着丝点和次缢痕位置判决的不精确性,染色体图象经轮的分叉现象等,应用于西藏野生黑稃大麦(HordeumagriocrithonAbergvar.nigrum)染色体图象的分析,实现  相似文献   

5.
运动红细胞形变结构的图象自动定量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运动目标图象自动分析MCELL应用软件和方法,并用于微血管中运动红细胞变形参数的定量分析。该图象处理主要特征功能包括压缩数字图象的灰度窗口设置,运动目标的抽取,形态相似性判决和运动目标的跟踪。同时给出运动图象处理的主要算式、动态曲线和应用结果。此外,还抽提和录取在微血管中红细胞快速运动情况下,所呈现拖鞋形的二值图象。研究结果证明红细胞具有可变性生理功能,这对于心脑血管的发病机理、早期病变的预测和有关药物疗效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细胞图象分析仪的研制及其对细胞DNA含量测定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在微机上开发的细胞图象处理分析系统,该系统图象处理功能强,细胞测量参数多,操作简便,实用性强。可用于生物医学图象的处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西藏野生大麦染色体N带带型的图象纹理自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图象自动分析和纹理识别的原理,建立了染色体带型自动分析软件系统对西藏野竹黑稃大麦带带型进行了计算机自动分析,准确,快速地获得染色体的带型图和带型模式图。  相似文献   

8.
边银丙  罗信昌   《微生物学通报》1997,24(6):359-361
细胞遗传学的主要问容是研究生物在染色体形态、结构、功能和行为等方面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与生物遗传变异和进化的0系[1].大多数真菌的细胞核较小,许多种群的染色体数目不清楚,真菌细胞遗传学的研究远远落后于动植物细胞遗传学的研究水平。随着各种显微技术、生物化学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真菌细胞遗传学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三染色体组型研究的发展早期对染色体的研究受技术上的限制,主要局限于少数染色体粗大的动植物材料。五十年代以后,先后诞生了低渗处理技术、秋水仙素处理技术和高分辨显带技术[2],一些…  相似文献   

9.
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了一套针对cDNA或EST文库的高通量、自动化分析体系,CLASP(cDNA Library Analysis SystemPrimary)。CLASP基于Linux操作系统,主要由Perl程序构成。它以cDNA文库(ESTs)序列为分析对象,具有自动查找序列同源基因并进行染色体定位(包括细胞遗传学定位和SIS定位)、EST自动延伸等功能;并对不同来源序列进行聚类分析。应用该体系对3对肺癌相关抑制性消减杂交(SSH)cDNA文库进行了分析。结果在所有3对文库的2083条EST中有1492条找到了同源基因,其中1365条得到染色体定位。对所余591条未知基因的EST进行了电子延伸,其中有214条EST得到不同程度的延伸。对上述cDNA文库中已知基因的EST以及电子延伸后的EST再分别进行聚类分析,而后综合两个聚类分析的结果,由此可发现不同文库间的共同与差异表达基因,可用于特定性状相关的基因功能预测。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直接法制备28例鼻咽癌活检组织的染色体标本进行G带分析。结果表明,鼻咽癌染色体畸变具有类型广泛、畸变率高等特点。14、22、3及15号染色体丢失和额外19号的出现频率较高反映了染色体数目畸变的非随机性。染色体结构畸变主要集中在1、2、3、5、7、12和14号染色体上,其中以1号受累最为突出。在发现的7种标记染色体中1q-的出现频率最高。1q断裂的热点分别在1q21—1q25和1q32。此外,过去在鼻咽癌活检组织中发现的3种异常染色体本实验均重复见到。显带分析结果表明,“巨A”的形成有多种来源,主要由A、B组染色体参与的易位和重组所形成。  相似文献   

11.
刘莉 《生物学通报》2012,47(12):28-29
染色体组是目前高中生物学课程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是学生存在认知和理解难度的概念.本文从构建模型让学生认知染色体组内的染色体种类组成特点、设置序列问题引领让学生体悟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特点、利用染色体模型组合游戏引导学生充分体验染色体组的遗传功能3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引领学生自主构建染色体组的概念,为突破染色体组概念教学提供了一种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2.
对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及人类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来源、形态结构、功能以及减数分裂中的行为等进行了讨论.X染色体与Y染色体虽然在形态、大小以及所含的基因等方面有差别,但从综合分析看,二者属于同源染色体,或者属于特殊的同源染色体.  相似文献   

13.
新技术开发事业团从事染色体工程的池田穰卫等与浜松??公司共同开发了用一种激光设备,能自动切割染色体特定部位.该氏结合PCR技术研究了仅由单拷贝染色体建立DNA库的方法.以此为工具开始研究人类遗传病亨廷顿氏舞蹈病和肌紧直性营养不良等致病基因.研究结果已在11月的京都日本分子生物学会上发表. 要分析人染色体和探讨遗传病的原因就有必要建立染色体特定位置上每个基因群的DNA库.以前利用人和小鼠的融合细胞能建立人染色体特异的DNA库,但是所有方法得到  相似文献   

14.
1 教材分析本章主要讲述细胞分裂的方式、特点和过程。细胞分裂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本章着重讲述有丝分裂的过程。主要说明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有丝分裂的几个不同分裂时期及各个时期染色体变化。在细胞周期的间期主要完成组成染色体的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这些知识与学习后面有关遗传物质基础知识有紧密联系,有丝分裂的过程和分裂期特点与讲述减数分裂知识有直接关系。所以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和有丝分裂过程既是重点又是难点。2 课件设计21 导言复习提问:真核细胞的细胞结构分为…  相似文献   

15.
"染色体粉碎"是最初在肿瘤细胞中发现的一种复杂的基因组重排现象.在该事件中,细胞的一条或几条染色体在短时间内发生大量的DNA双链断裂,形成小的DNA碎片,之后这些碎片被细胞的DNA修复机制随机地拼接起来,形成新的染色体.染色体粉碎事件会造成大量的基因组重排,引起DNA拷贝数的变异和基因融合,从而导致正常细胞向肿瘤细胞的快速转化.这与传统的癌症发生理论不同,传统理论认为肿瘤的发生是由基因突变逐步积累而导致的,因此染色体粉碎现象可能揭示了一种肿瘤发生的新机制.目前,该现象的内在机制还不完全清楚,其判别标准也存在争议.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染色体粉碎现象的判别标准和产生机制,探讨了该现象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染色体粉碎事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传统显带分析技术以每条染色体独特的显带带型为依据,提供染色体形态结构的基本信息,用于染色体核型的初步分析。然而有些染色体重排由于涉及的片断太小或具有相似的带型,用该方法难以探测或准确描绘。多元荧光原位杂交(M-FISH),光谱核型分析(SKY),FISH-显带分析技术是染色体特异的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mFISH)。它们能够探测出传统显带分析不能发现的染色体异常,提供更准确的核型。M-FISH和SKY均以组合标记的染色体涂染探针共杂交为基础,二者的不同在于观察仪器和分析方法上。它们可对中期染色体涂片进行快速准确分析,描绘复杂核型,确认标记染色体,主要用于恶性疾病的细胞遗传学诊断分析。FISH-显带分析技术以FISH技术为基础,能同时检测多条比染色体臂短的染色体亚区域。符合该定义的FISH-显带分析技术各有特点,其共同特点是都能产生DNA特异的染色体条带。这些条带有更多色彩,能提供更多信息。FISH-显带分析技术已经成功地被用于进化生物学、放射生物学以及核结构的研究,同时也被用于产前、产后以及肿瘤细胞遗传学诊断,是很有潜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
黑麦染色体的带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染色体分带技术,对2个黑麦品种的Giemsa C-带带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黑麦染色体的基本带型。可以看出,黑麦染色体的Giemsa C-带具有以下特点:在所有染色体的短臂末端具有染色深,大而明显的末端带;一部分染色体的长臂末端带较小;着丝点带较浅,在一对染色体上有明显的核仁缢痕带;有的染色体有染色较浅的中间带,这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信息自动化、智能化采集能力,全面提升监测预警水平,笔者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技术,研发了一款农作物病虫害移动智能采集设备——智宝,主要实现了3个方面的功能:一是病虫害发生信息自动采集上报.通过该产品进行人工拍照,可实现对田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图像、发生位置、发生数量、微环境因子等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上报.二是自动识别计数.基于植保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构建病虫害自动识别系统,可实现重大病虫害精准识别与分析,只要拍摄照片,即可快速、精确地识别病虫害种类,并自动计数、上报到指定的测报系统.三是自动分析判别分级.针对拍摄采集上报的重大病虫害发生信息,系统可在自动识别和计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病虫害发生严重程度进行智能判别分级,甚至根据相关预测模型,对病虫害的发生趋势进行辅助分析预测,提出预测建议.通过2016—2019年组织多地植保机构进行试验改进,该技术产品日趋成熟,有望在未来的农作物病虫害发生信息采集和预测预报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天兰冰草染色体形态和带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铁矾苏木精染色法分析了天兰冰草的染色体组型。结果表明,天兰冰草(2n=42)染色体都是中部和近中着丝点,有两对染色体带随体。根据染色体大小、着丝点位置、有无随体等特点排列了染色体组型图。 用修改的Vosa(1972)Giemsa C-带方法研究了天兰冰草和普通小麦的C-带带型。发现天兰冰草有两组染色体的带型相似。其余的一组染色体和普通小麦B组染色体,在形态和带型上有某些相似之处。它们和小麦B组染色体一样也有两对带随体的染色体,这两对染色体的带型也与1B和6B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似的。因此,作者用B_2X_1X_2表示天兰冰草的染色体组。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葡萄早期应答生长素基因SAUR(Small auxin-up RNA)家族,本研究利用全基因组信息鉴定了葡萄64个SAUR家族成员,并对SAUR家族成员的基因结构、氨基酸特性、染色体定位、基因进化、基因功能以及组织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葡萄全基因组上64个SAUR家族成员在19条染色体中的8条染色体上呈现簇状分布,主要分布在3、4号染色体上,其中3号染色体上数量最多为37个;葡萄SAUR家族基因长度较短,有59个基因是无内含子基因;蛋白理化特征分析显示,多数SAUR蛋白呈碱性,结构稳定性较差,蛋白脂溶指数高,呈亲水性;基因功能预测结果表明,葡萄SAUR基因主要担当生长因子、结构蛋白、转录、转录调控以及响应胁迫应答和免疫应答6种功能,其中更多参与生长调节功能;根据系统进化分析将其分为10个分支,另外不同组织表达谱的分析结果表明SAUR基因家族成员具有不同的组织表达模式,对于非生物胁迫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这些信息为葡萄SAUR基因家族功能分析奠定了一定的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