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本文介绍了由人发制备L-胱氨酸的生产工艺。为提高L-胱氨酸生产收率,对原工艺有些工序进行分析研究。作者为了能获得理想水解终点,因而作了不同盐酸浓度对L-胱氨酸收率影响曲线,认为用8.8N~9N盐酸浓度制备L-胱氨酸收率最佳;也做了不同时间水解人发对L-胱氨酸收率影响,对从人发中制备单一L-胱氨酸采用6.5小时水解时间,对L-胱氨酸收率最佳、最经济;水解浓缩液经中和后马上采用连续搅拌结晶;粗制时先采用液碱后用饱  相似文献   

2.
《生物资源》1977,(4):11-12
<正> 以毛发为原料酸水解生产 L-胱氨酸已在我国许多单位进行,如何提高 L-胱氨酸的收得率,降低成本是生产中关键问题。L-胱氨酸的收得率与水解条件,中间提取条件是密切相关的,但在水解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来源的毛发酸水解液中 L-胱氨酸含量有无差别,对 L-胱氨酸收率有什么影响呢?我们1976年在广东省东莞县拷胶厂,对不同来源毛发酸水解液中 L-胱氨酸含量和产量进行了分析和试验。  相似文献   

3.
采用L-胱氨酸为原料,以浓硫酸为消旋剂,在消旋温度为130~150℃、L-胱氨酸和硫酸的摩尔比为1:8的条件下,经过消旋转型、水解、中和、结晶等步骤,可获得平均收率达到62.02%、消旋率100%的DL-胱氨酸,其主要质量指标均达到日本理化株式会社的产品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介了毛发水解制(?)-胱氨酸得率在6~7%的生产工艺,并对工艺中影响效率的水解温度、水解时间,脱色时活性炭用量,中和时间,盐酸浓度,水洗等几个重要环节及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了较为理想的工艺控制参数,该工艺达到目前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5.
《生物资源》1975,(2):12-16
<正> 我们是以酸水解法从猪毛中提取胱氨酸的。因此猪毛角蛋白质被水解成氨基酸的过程,受酸的浓度,水解的温度和时间这三个因素的影响。关于如何应用酸的浓度,控制水解的温度和时间,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为了取得第一手材料,摸清在常压下水解猪毛,酸的浓度、温度、时间三因素对胱氨酸得率的影响,我们在数学系同学的大力支援下,应用了\"正交设计法\"——这个能从多因素中找出最适条件的试验方法,进行了提高胱氨酸水解得率的试  相似文献   

6.
对清酒酵母高密度发酵生产S-腺苷-L-蛋氨酸(SAM)代谢过程中的相关氨基酸进行了考察。分别考察了十二种氨基酸对生物量和SAM产量的影响。实验发现L-胱氨酸、L-半胱氨酸、L-赖氨酸、L-组氨酸和L-蛋氨酸对SAM的积累有利,其中L-赖氨酸和L-组氨酸可以提高生物量,进而提高SAM的产量;L-胱氨酸、L-半胱氨酸和L-蛋氨酸可以提高SAM的含量,但是会抑制生物量的增长。通过3种补加方式的比较,得到最优的补加方式为:L-赖氨酸和L-组氨酸在培养基中加入,L-胱氨酸,L-半胱氨酸和L-蛋氨酸采取在发酵过程前24h流加。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补加量为:L-赖氨酸为1g/L,L-组氨酸为1g/L,L-胱氨酸为1.5g/L,L-半胱氨酸为1g/L,L-蛋氨酸为1g/L。将此结果应用于5L发酵罐培养,SAM最高产量为5.53g/L,生物量为128g/L。  相似文献   

7.
微波水解制备鱼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微波水解的方法制备鱼蛋白水解液,结果表明:微波可以明显增加蛋白质回收率,正交实验得到微波酸解的最适条件,即HCl浓度4 mol·L-1、微波功率450w、作用时间为30min,其水解液的蛋白质回收率可达到91.02%,相当于酶解的效果,且腥苦昧较小。  相似文献   

8.
蛋白质中胱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在用盐酸水解时损失较大,常用过甲酸氧化法和碱水解法处理。采用文中方法分析时间短,分辨率高,半胱磺酸、甲硫氨酸砜和色氨酸的保留时间分别为5.3、11.6和20.4分钟。每分析一个样品需26分钟,且基线平稳、重复性好、色谱图清晰。  相似文献   

9.
《生物资源》1978,(5):94-99
<正> 日方工厂生产胱氨酸的详细工艺参数及操作过程一胱氨酸及氨基酸液工程图(调味液) 二各工序详细今数(一)水解1.配比:人发:盐酸二1; I.s c w/ir)(每料人发400ogg); HC16000L)2.水解缸:F.R.P或H.R I3mex23.工艺操作:先将人发直接投入水解缸内(投料时间约2小时)然后将所需盐酸经\"石墨交换器\"予热至60℃送至水解缸内,立即用吹入蒸汽方式(5Kg}/cm2)在40分钟内将缸内水解液温度上升至103 C,待液温稳定在I08℃---110℃,水解6小时,然后停止吹入蒸  相似文献   

10.
1975年—1979年总目录(第2期一一第7期)学大庆精神走自力更生道路大搞综合利用加强科学研究为把国民经济搞上去贡献力量204招18 n16日4一了 一研究成果树脂交换基的型式和上柱液的PH对精氨酸生产的影响发酵液中L一色氨酸的提取眺氨酸生产设备防腐I’q题的探讨从废羊毛中提取胧氨酸的生产小结猪毛水解条件对胧氨酸水解得率影响提高恍氨酸生产率的初步探讨不同来源毛发酸水解液中胧氨酸含量的差异人发渣提取L一胧氨酸水解时间的探索 二综合利用研究棉子渣粕制备L一精氨酸盐酸盐磺化煤层离法生产L一盐酸组氨酸工艺简介应用离子交换树脂分离…  相似文献   

11.
以红心番石榴果肉的冻干粉末为实验材料,先提取游离多酚,剩下的残渣分别采用酸水解和碱水解法提取结合多酚。两种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浓度、温度、时间这3个影响因素进行响应面设计。采用Design Expert 8.0.6.1软件进行响应面试验设计及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对结合多酚的得率影响显著,而且酸水解比碱水解获得的结合多酚多。最终确定为:碱水解最佳提取条件:Na OH浓度为7.24 mol/L,温度98.22℃,时间24.88 h,此条件下结合多酚得率为1.238%;酸水解最佳提取条件:HCl浓度为4.05 mol/L,温度94.87℃,时间29.95 h,此条件下结合多酚得率为2.002%。  相似文献   

12.
《生物资源》1976,(3):14-17
<正> 毛发角蛋白中氨基酸含量分析早已有报导,方法是脱脂毛发用6NHCl,在110℃下,按照各个氨基酸最佳水解时间,水解24—72小时。在酸水解时遭到部分破坏的氨基酸,如胱氨酸、酪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等,则采用外推法分别计算出时间为零时的各个氨基酸含量。但是目前工业生产胱氨酸,所用原料猪毛中含有10—15%猪皮杂质,其水解条件是依  相似文献   

13.
碱性蛋白酶提取变性脱脂豆粕中蛋白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亚丽  徐忠 《生物技术》2002,12(3):12-14
以高温变性脱脂大豆粕为原料,用正交实验法对变性豆粕在蛋白酶作用下的水解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选用国产胰蛋白酶为水解酶对变性豆粕进行水解,研究了变性豆粕中蛋白质溶出率随温度,pH值,时间,低物浓度及用酶量的变化规律,找到了水解变性豆粕的最佳实验条件,结果表明,胰蛋白酶水解高温变性豆粕的最佳条件为,温度50℃,时间60h,底物浓度11%,用酶量10000u/g,pH值8.0,在此条件下,变性豆粕中蛋白质可有69.34%水解溶出。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利用秸秆水解产生的五碳糖发酵产壳聚糖,以米根霉为研究对象,研究水解温度、水解时间、酸浓度等不同预处理方式获得的半纤维素水解液对米根霉发酵产壳聚糖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解温度、水解时间对水解液中木糖含量以及甲酸、乙酸、糠醛等抑制剂浓度具有显著影响,并进一步影响后续发酵产壳聚糖的生成量。利用响应曲面对稀酸水解预处理条件进行优化,获得最佳工艺条件:H_2SO_413.6 g/L,99.5℃,水解时间1.91 h,在此条件下预测壳聚糖发酵产量为0.79 g/L,实验验证产量为0.82 g/L,占菌体生物量的15%~18%。研究结果为秸秆资源的高效利用及发酵生产壳聚糖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木瓜凝乳蛋白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瓜凝乳蛋白酶是一种从木瓜乳汁中提取的半胱氨酸酶,具有凝乳和蛋白质水解特性,其最主要的用途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本文对其特点和应用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11种非必需氨基酸对离体植物生长的胁迫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11种非必需氨基酸对小麦、水稻等植物离体胚植株以及拟南芥、白菜等植物种子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L-半胱氨酸、L-酪氨酸和L-丝氨酸在浓度达到3mmol&#183;L“时开始抑制植株生长,而L-谷氨酸、L-谷氨酰胺、L-甘氨酸和L-天冬氨酸4种氨基酸在5—7mmol&#183;L^-1时才有轻微抑制作用;L-胱氨酸、L-天冬酰胺和L-丙氨酸3种氨基酸,在5.7mmol&#183;L^-1内没有抑制作用。脯氨酸的3种异构体在9mmol&#183;L^-1浓度下没有抑制作用发生,且还表现出有约1个生长级别(3.4cm左右)的生长促进作用。丝氨酸和丙氨酸的D-异构体在3mmol&#183;L^-1浓度即有强烈的生长抑制作用。这些结果表明非必需氨基酸胁迫植物的途径有多态性,这些多态性对研究植物氨基酸代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正交实验法,优化从栀子黄色素中提取制备藏红花酸的碱水解工艺,以期可以简单高效地获得高纯度藏红花酸。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藏红花酸含量,以藏红花酸的含量和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碱水解工艺中的料液比、NaOH浓度、水解温度和水解时间对产品中藏红花酸含量和得率的影响。确定栀子黄色素碱水解的最佳条件:料液比1∶6 g/mL、NaOH浓度3 mol/L、水解温度55℃、水解时间60 min。在该条件下制备获得的藏红花酸得率可达15.33%±1.25%;含量可达到97.24%±0.78%。优化后方法步骤简单易行,绿色无污染,一步制得高纯度藏红花酸,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8.
对以DL-2-氨基-?2-噻唑啉-4-羧酸(DL-2-amino-?2-thiazoline-4-carboxylic acid, DL-ATC)为底物原料, 经微生物酶法催化合成L-半胱氨酸, 并进一步氧化和分离纯化产物L-胱氨酸的生产工艺和条件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以恶臭假单胞菌TS1138 (Pseudomonas putida TS1138)全细胞为酶源, 反复多次催化底物合成L-半胱氨酸, 并以2.0%二甲基亚砜(DMSO)为氧化剂氧化生成L-胱氨酸, 进而通过001×7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纯化胱氨酸的新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该方法L-胱氨酸的总收率可以达到78.55%, 纯度为99.12%。该方法简单高效, 解决了酶稳定性差不能重复使用, 而固定化酶方法繁琐成本高的问题, 为我国L-半胱氨酸和L-胱氨酸的生产开辟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枇杷果实多酚氧化酶活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温度、pH、几种还原剂对枇杷果实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邻苯二酚为作用底物,该酶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6.3,抗坏血酸、L-半胱氨酸、亚硫酸钠等还原剂对该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恶臭假单胞菌TS1138转化生产L-胱氨酸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以DL-2-氨基-△2-噻唑啉-4-羧酸(DL-2-amino-△2-thiazoline-4-carboxylic acid,DL-ATC)为底物原料,经微生物酶法催化合成L-半胱氨酸,并进一步氧化和分离纯化产物L-胱氨酸的生产工艺和条件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以恶臭假单胞菌TS1138(Pseudomonas putida TS1138)全细胞为酶源,反复多次催化底物合成L-半胱氨酸,并以2.0%二甲基亚砜(DMSO)为氧化剂氧化生成L-胱氨酸,进而通过001×7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纯化胱氨酸的新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该方法L-胱氨酸的总收率可以达到78.55%,纯度为99.12%.该方法简单高效,解决了酶稳定性差不能重复使用,而固定化酶方法繁琐成本高的问题,为我国L-半胱氨酸和L-胱氨酸的生产开辟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