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脂质过氧化对细胞与机体的作用   总被引:109,自引:0,他引:109  
脂质过氧化作用是指发生在不饱和脂肪酸共价键上的一系列自由基反应。近几年来,关于脂质过氧化作用的研究涉及面相当广,包括某些疾病的病理过程如肿瘤、化学中毒、感染、炎症反应、自身免疫病、辐射损伤及心血管系统疾病等以及衰老、吞噬杀菌等生理过程。人们试图从分子水平探讨这些过程的机理。本文将要讨论脂质过氧化的产生、对机体的作用、生物体抗氧化作用,及其与衰老、细胞损伤和某些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脂质过氧化作用是指发生在不饱和脂肪酸共价键上的一系列自由基反应。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涉及面相当广,包括某些疾病的病理过程如肿瘤,化学中毒,感染,炎症反应,自身免疫病,辐射损伤及心血管系统疾病等以及衰老、吞噬杀菌等生理过程。 自由基的损伤作用主要是引发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作用而造成机体细胞的损伤,脂质过氧化反应可以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传代培养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以Fe~(2 )/维生素C为诱发脂质过氧化的体系,研究了脂质过氧化对细胞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低水平的脂质过氧化可以明显改善细胞形态,延缓细胞退变性形态特征的出现,并使细胞存活期延长2—8天。随着细胞传代数的增加,对照组和处理组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下降,但处理组细胞中SOD活力并不高于对照组,说明SOD至少在某些情况下对延缓细胞衰老并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脂质过氧化对细胞衰老的延缓作用(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传代培养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以Fe^2+/维生素C为诱发脂质过氧化的体系,研究了脂质过氧化对细胞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低水平的脂质过氧化可以明显改善细胞形态,延缓细胞退变性形态特征的出现;并使细胞存活期延长2-8天。随着细胞传代数的增加,对照组和处理组细胞中超氧物歧化酶活力下降,但处理细胞中SOD活力并不高于对照组,说明SOD至少在某些情况下对延缓细胞衰老并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证明胆红素自由基对细胞造成的直接损伤,探讨胆红素对细胞表现毒性的机理以及在色素类结石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我们以胆红素自由基作用于人红细胞,用TBA法研究了完整人红细胞的脂质过氧化,用SDS-PAGE法研究了红细胞膜的损伤以及用荧光法研究了膜损伤后某些性质的改变。结果表明:胆红素自由基能引起人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使膜蛋白发生降解,从而直接可测氨基减少,而溶液中游离氨基的含量却相应增加。根据以上事实,重点讨论了胆红素对细胞表现毒性的可能原因以及与色素类结石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碘乙酸抑制SeGSHPx观察其对RBC膜的脂质过氧化速率的影响以及硒甲硫氨酸和V_E的保护作用。结果说明,同一V_E含量的RBC随着SeGSHPx抑制程度的增加脂质过氧化速率增加;同一SeGSHPx抑制状态的RBC随着V_E含量的降低脂质过氧化速率增加,反映了V_E和SeGSHPx在协同地保护细胞免受脂质过氧化损伤,当细胞的抗氧化保护系统处于低能状态时,不论是由于V_E含量降低或SeGSHPx活性降低或二者兼有,补充V_E和应用能提高SeGSHPx活性的含硒制剂,都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脂质过氧化作用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65,自引:1,他引:64  
本文根据新近文献和作者工作,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和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动物的抗氧化能力变化以及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有关的某些环节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因素,说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与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8.
[3H]花生四烯酸标记的肝细胞,经FeCl2-DTPA启动脂质过氧化后,细胞DNA出现放射性,并随保温时间增加而逐渐增高,表明在细胞内脂质过氧化产物与DNA发生相互作用,生成了一种DNA加成物,经测定它具有特征荧光光谱,显示较低的增色效应和Tm值。用高度敏度荧光图象显微镜直接观察发现丹参酮Ⅱ-A经细胞摄取后主要滞留在细胞膜与胞浆中。它能有效地抑制细胞脂质过氧化,减少脂质-DNA加成物的产生,并阻止了细胞存活率和O6甲基鸟嘌呤转移酶活性的降低,其抑制率与VitE,BHT相近,但显著高于NaN3,甘露醇和SOD。上述结果提示丹参酮Ⅱ-A是一种新的有效的细胞内脂质过氧化产物与DNA相互作用的抑制剂。它对DNA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清除脂类自由基而阻断脂质过氧化的链式反应,抑制DNA加成物的生成,从而减少了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9.
营养缺乏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如含硫氨基酸、维生素A、B_2、C、E、辅酶Q等以及微量元素铜、锌、锰、硒等均有抗氧化作用;果糖能加重脂质过氧化作用,葡萄糖或淀粉则有减轻脂质过氧化作用。这些抗氧化营养素缺乏时,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多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脂质过氧化而导致组织、细胞等损害。因此,在治疗这些营养缺乏病时,不仅要补给所缺乏的营养素,而且还要给予其他抗氧化剂,以协同作用,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将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的萝卜磷脂氢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RsPHGPx)及其底物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联合作用于H2O2、过氧化叔丁基(t-BHP)以及磷脂氢过氧化物(PLPCOOH)损伤的小鼠NIH3T3成纤维细胞,研究其对于细胞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发现单独加入10 μg/ml RsPHGPx并不能明显保护细胞应对过氧化损伤,但是10 μg/ml RsPHGPx与3 mg/ml GSH共同作用,可显著提高GSH对细胞过氧化损伤的保护效果,提高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水平和胞内活性氧(ROS)水平,保护细胞维持形态完整和抑制细胞凋亡。这一联合作用结果说明RsPHGPx的催化作用可以快速清除细胞内多种过氧化物,高效地保护细胞免受过氧化损伤,为RsPHGPx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生物体系中,脂质过氧化和糖基化总是与应激醛的形成有关。但直到最近几年才证明这些脂质过氧化和糖基氧化产生的应激醛产物有很强的生物毒性,能对细胞造成种种与衰老过程相关的急性或慢性伤害。例如,当血浆和各种器官处于氧化应激过程中,脂质过氧化产生的4-羟基壬烯醛(HNE)和另外几种应激醛产物的含量显著增加,而HNE有细胞毒性、诱变和基因毒性等特性。大量的研究表明,生物组织中产生的应激醛与脂质过氧化和糖基化造成的病理生理后果有关,即应激醛是旨质过氧化或糖基化过程中的第二毒害信使和重要媒介。因此,有必要了解脂质过氧化和糖基化中应激醛的形成机理、种类、在生物体中的代谢以及它们对生物体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以中国苍鼠卵巢成纤维细胞(CHO)为材料,通过HA光敏诱变,乌本甙(ouabain)筛选研究了竹红菌甲素光敏反应对细胞Na+/K+ATP酶基因的诱变致灾作用。结果表明HA光敏反应可造成细胞Na+/K+ATP酶基因点突变,并具有遗传稳定性。另外通过测定光敏反应细胞脂质过氧化程度及其产物与细胞DNA形成的荧光产物表明脂质过氧化在细胞DNA的损伤突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枸杞子提取物的抗衰老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鼠连续45d口服枸杞子提取物后,血清SOD活力明显增加,血清过氧化脂质以及心、肝组织中的脂褐质含量显著下降,指示枸杞子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脂质过氧化和延缓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鼠肝脏的四种抗过氧化酶类的活性与鼠龄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的研究证实不少疾病的起因和老化的发生均与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的作用有关,因而一些与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的正常代谢密切相关的抗过氧化酶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生物学家和医学家们的重视。虽然对于抗过氧化酶类的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及与某些疾病发病的关系都作了较为详尽的研究,但对于生物年龄与这些酶类活性的关系的研究还很少报道。本文报道了四种抗过氧化酶类与鼠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耐盐的大麦和不耐盐的小麦幼苗在 NaCl 胁迫下叶片脂质过氧化作用、膜系统伤害、叶肉细胞超微结构变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在盐胁迫初期,叶肉细胞能维持较高的 SOD 活性,脂质过氧化作用较弱,膜系统基本完整;随着胁迫强度加大,SOD 活性下降,脂质过氧化作用加强,膜透性增加,细胞内的电解质和紫外吸收物质大量外渗,细胞器破坏,甚至整个叶肉细胞结构崩溃。试验结果表明盐胁迫下超微结构的变化反映了细胞内膜系统的紊乱和伤害,而膜系统的伤害可能是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文中综述了灵芝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灵芝对各种因素引起的脑、心脏、胰腺、肝脏、胃肠道、肾脏和其他重要脏器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灵芝可显著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增强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以及其他抗氧化酶的活性。稹灵芝对体外培养的巨噬细胞(小鼠)、胰岛细胞(小鼠)、大脑皮层细胞(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大鼠、人)和皮肤角质细胞(人)的氧化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灵芝在体内外对不同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可能与其免疫调节、抗肿瘤、降血压、降血糖、保肝、心血管保护和抗衰老作用的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7.
膜脂过氧化产物在光敏诱发细胞突变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选用CHO细胞,通过竹红菌甲素(HA)光敏诱变及oua选择性培养液的筛选,证实甲素光敏反应对细胞Na^+/K^+ ATP酶基因具有诱变致突作用。对其突变效应与脂质过氧化反应及DNA加成物形成关系的分析表明,TBA反应产物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同时DNA加成物生成迅速增加,突变频率也随之增高。维生素E可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并减少DNA加成物生成,阻止细胞突变率的增加。提示光敏诱发细胞脂质过氧  相似文献   

18.
竹红菌甲素(HA)光敏致实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苍鼠卵巢成纤维细胞(CHO)为材料,通过HA光敏诱变,乌本甙筛选研究了竹红菌甲素光敏反应对细胞Na^+/K^+ATP酶基因的诱变致突作用。结果表明HA光敏反应可造成细胞Na^+/K^+ATP酶基因点突变,并具有遗传稳定性。另外通过测定光敏反应细胞脂质过氧化程度衣其产物与细胞DNA形成的荧光产物表明脂质过氧化在细胞DNA的损伤突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自由基引发的生物膜不饱和脂肪酸脂质过氧化反应涉及多种疾病过程,多年来检测脂质过氧化反应一直沿用生物化学(如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或生物物理技术(如分光光度法测定共轭双烯)。自从冷Schiff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用于自由基研究以来,使形态学方法研究脂质过氧化反应成为可能,当前,应用冷Schiff组织化学法进行组织细胞的脂质过氧化反应检测大多限于动物实验研究,本研究对多种人体离体新鲜组织的冰冻切片应用冷Schiff组织化学法进行检测,未发现被组织存在组织化学水平上的脂质过氧化反应;胆对被测组织人为施加氧化攻击(用Fe-NADPH促氧化剂孵育)后,肝、肾及胃的泌酸细胞与其它组织相比呈现较明显的脂质过氧化反应;皮肤、脂肪组织几科不出现脂质过氧化反应;甲状腺C细胞、肌肉、骨骼等与钙代谢、贮存及利用相关的组织也出现较明显的脂质过氧化反应。结论:冷Schiff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人体组织脂持过氧化反应具有简便易行、同时可以形态学定位的优点,在医学生物学、肿瘤学及老年医学研究中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应用自旋捕集方法和化学发光方法研究天然抗氧化剂丹参酮(Tanshinone)对心肌肌质网膜脂质过氧化过程中产生的脂类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发现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丹参酮对脂质过氧化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在丹参酮浓度大于1mg/mg蛋白时,对脂类自由基清除率可达60%。丹参酮对肌质网膜脂质过氧化的保护机理可能是通过清除脂类自由基而阻断脂质过氧化的链式反应,而不是清除氧自由基而防止脂质过氧化的启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