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营养基本知识讲座(六)──合理膳食刘绣云(北京医科大学营养教研组100083)(续1995年第30卷第7期第23页)我们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六大类,有些类中还有很多种。一般情况下营养素来源于食物,任何一种天然食...  相似文献   

2.
营养基本知识讲座(一)──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刘绣云(北京医科大学营养教研组100083)前言就目前所知,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40余种,可分成6大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包括膳食纤维)、无机盐(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水。世界上没有一种天然食...  相似文献   

3.
为了让消费者通过包装正面(FOP)标签选择整体营养价值高的植物性食物,本研究借鉴瑞典Keyhole标签、新加坡较健康选择标志、荷兰选择标识的营养评价标准,选取膳食纤维和全谷物、钙、膳食纤维分别作为谷物制品、豆制品、蔬果制品的鼓励性营养素/食物组,并根据《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的膳食纤维与钙来源的含量要求以及《全谷物及全谷物食品判定及标识通则T/CNSS 008—2021)》关于全谷物原料含量要求设置阈值,再结合《预包装食品“健康选择”标识规范(T/CNSS 001—2018)》的阈值规定,初步完成谷物、豆类、蔬果及制品的营养评价标准设计,但未来还要构建分门别类、动态更新以及考虑推广效果的营养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16—2017年中国12~17岁儿童青少年能量及宏量营养素摄入状况,为引导中国12~17岁儿童平衡膳食和合理营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数据来源于2016—2017年中国儿童与乳母营养健康监测数据,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国31省抽取275个监测点开展营养健康监测。膳食调查采用连续3 d 24 h膳食回顾法收集食物摄入信息,采用食物秤称重记录家庭或学校食堂连续3 d食用油和调味品的摄入量,依据《中国食物成分表》计算能量和三大宏量营养素的摄入量。结果:2016—2017年中国12~17岁儿童青少年膳食能量、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平均每人日摄入量分别为1 995.0 kcal、253.8 g、84.5 g、61.4 g。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供能比分别为50.6%、37.1%、12.3%。72.9%的儿童青少年脂肪供能比高于推荐值30%、48.0%的儿童青少年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低于推荐值50%、22.6%的儿童青少年蛋白质供能比低于推荐值10%。儿童青少年膳食脂肪来源于食用油、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的比例分别为43.9%、36.6%、19.6%。12~17岁儿童青少年平均每人日膳食能量、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量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男生高于女生,能量、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存在城乡差异,城市高于农村(P<0.01)。城市儿童青少年蛋白质供能比达到中国居民膳食宏量营养素可接受范围(AMDR)的比例高于农村(P<0.01)。结论:中国12~17岁儿童青少年每人日膳食能量基本满足,三大宏量营养素供能比不合理。能量、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存在城乡差异,农村儿童脂肪供能比增幅过快亟待关注。  相似文献   

5.
营养基本知识讲座(三)──人体需要的营养素(续)刘绣云(北京医科大学营养教研组100083)(续1995年第30卷第4期第30页)5矿物质人体需要的营养素除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等有机化物外,还有无机的矿物质。随着人的体重增加体内矿物质含量不断增多...  相似文献   

6.
He ZQ 《生理科学进展》2000,31(2):181-184
目录一、背景二、膳食营养素的需要量三、膳食营养素的推荐供给量  (一 )供给的照顾面问题  (二 )供给量转换成为日常食物四、膳食营养素供给量的解释与普及五、膳食营养素推荐供给量的进展———膳食参考摄入量膳食营养素推荐供给量 (recommendeddietaryallowances,RDAs) ,是依据营养科学的知识和实践 ,为居民集团指定的为使机体处于最佳状态的各种已知营养素摄入量。这一量值考虑到居民集团中不同年龄、性别及生理状况的差别 ,以便指导人们的饮食实践 ,并不断改善人们的健康与生活质量 ;同时也为全民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武威市结核病(TB)患者膳食多样化水平及各类营养素摄入情况。方法:选取武威市结核患者826名,由统一培训的结核病防治科医生,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应用食物频率表收集调查对象消费的食物种类;24小时膳食回顾法收集调查对象膳食营养素摄入情况。采用9大类食物评价膳食多样化,每周食用一种食物计1分,最多为9种食物计9分。结果:膳食多样化评分(DDS)结果显示,分值为7分及以上的人群达到了51.5%,其中得分7分的人群达到总人数的33.3%,有48.5%不足7分,即没有达到膳食多样化。鱼虾类和豆类消费率最低,分别仅为6.7%和44.3%。能量及营养素分析结果显示:结核病患者每日能量和蛋白质摄入量分别为1563.9kcal和60.6g,仅达到推荐摄入量(RNI)的65.16%和80.67%,除了铁、锰、磷元素的摄入量达到了RNI之外,其余维生素及矿物质每日摄入量均不足,尤以视黄醇(122.2μg)和钙(224.7mg)最低,分别为RNI的15.28%和28.09%。膳食纤维、抗坏血酸和核黄素的摄入水平均不足RNI的50%。结论:武威市结核病患者膳食结构不均衡。建议积极改善营养、调整膳食结构,加强膳食营养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有效防治结核病。  相似文献   

8.
营养基本知识讲座(四)──人体需要的营养素(续)刘绣云(北京医科大学营养教研室100083)(续1995年第30卷第5期第29页)6维生素及水维生素是近百年才陆续发现的一组有机的营养素,它们的结构和理化性质互不相同,其共同点是:(1)它们都不供应能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患者的膳食营养状况及膳食模式特点,为预防和控制慢性胃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于山东某医院内镜室选取427名(18~69岁)完成胃镜检查者,根据胃镜检查报告结果和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205名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组222名。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相关临床检查指标;采用24h膳食回顾法收集研究对象近期膳食情况,分析两组人群营养素摄入水平及供能来源。根据食物频率表收集研究对象过去约6个月内的食物种类及平均每天的食物消费水平,并累计每位研究对象1周内消费的食物种类来计算DDS,每消费1类食物计1分,两类食物计2分,最高为9分。结果:慢性胃炎低体重率为4.7%,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患者低体重率达5.9%,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为3.4%,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膳食能量及营养素摄入情况显示,慢性胃炎患者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摄入量分别为1 887kcal/d、268.94g/d、68.33g/d、60.42g/d,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组能量、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水平分别为1 940kcal/d、278.77g/d、61.92g/d,显著高于非萎缩性胃炎组(1 831kcal/d、258.64g/d、58.85g/d)(P均<0.05);而蛋白质摄入量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人群达到68.42 g/d,显著低于非萎缩性胃炎组(72.66 g/d)(P<0.05)。膳食食物种类分析,慢性胃炎人群膳食多样化程度为7.22分,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的膳食多样化程度为6.96分,显著低于非萎缩性胃炎组的7.52分(P<0.05)。慢性萎缩性胃炎组蔬菜和水果的平均摄入量(275.19、99.53g/d)显著低于非萎缩性胃炎组(303.91、119.99 g/d)(P均<0.05)。结论:慢性胃炎患者膳食结构不合理,每周食用的食物种类较少,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较高,而蔬菜和水果摄入量明显不足。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更为突出,故应加强慢性胃炎人群的营养干预评价,及时有效地改善其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收入水平提升,居民保健意识逐渐增强,营养素补充剂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我国因维生素、矿物质等人体必需微量营养素缺乏造成的“隐性饥饿”问题凸显,营养素补充剂未来市场潜力巨大。本研究对营养素补充剂精准化应用技术进行了展望,重点介绍了现有膳食调查方法、人体健康监测技术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营养素补充剂精准、个性化使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营养基本知识讲座(五)──不同生理状况的人群营养需要刘绣云(北京医科大学营养教研组100083)1孕妇营养妊娠期妇女体内各系统均发生剧烈的变化,孕期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都增加。孕期营养不良对母亲健康,胎儿的身体、智力、畸形有重要影响,与优生、优育提高人...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的膳食营养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营养改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连续3d 24h膳食回顾法,调查首都医科大学166名本科生日常膳食摄入情况。分析膳食能量、营养素摄入情况,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能量及多种营养素摄入不足,甚至有严重缺乏的情况。男生食物净重、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硫胺素、尼克酸、磷和铁的摄入量均明显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级比较,食物净重、能量、脂肪、维生素C和钙的摄入量有统计学差异。脂肪(男生27.78%、女生29.05%)、蛋白质(男生17.10%、女生15.66%)提供能量比例偏高,碳水化合物(男生55.12%、女生55.29%)提供能量比例偏低。三餐能量分配基本合理,男女生间差别较小。结论:大学生营养素的摄入不够合理,应提高奶、蛋、瘦肉、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加强对大学生的营养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类、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五大类,有人将水和膳食纤维也包括到营养素范围之内。目前所知,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总共42种,包括糖类、水、8种氨基酸(婴幼儿9种)、2种脂肪酸、15种矿物质(常量元素7种和微量元素8种)和14种维生素。这些人体所需的各类营养素在正常情况下都来自于每天的膳食,由于每种食物的营养价值不同,因此任何一种单一的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只有由多种食物组成的平衡膳食才能保证人体的健康。  相似文献   

14.
营养不良可使胸腺、脾脏、淋巴结等免疫器官萎缩,对细胞和体液免疫、补体功能及吞噬杀菌活力有明显的不良影响。食物营养素如维生素A、E、C等维生素,锌、铁、铜、硒等微量元素以及脂类、蛋白质和氨基酸对免疫功能均有显著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营养基本知识讲座(二)──人体需要的营养素(续)刘绣云(北京医科大学营养教研组100083)(续1995年第30卷第3期第28页)3碳水化物3.回碳水化合物的化学组成碳水化合物是由C、H、()组成,其中H、O比例为2:卫与水相同,所以叫碳水化合物。包...  相似文献   

16.
食补维生素     
维生素也称维他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素,由波兰科学家丰克命名,丰克称它为“维持生命的营养素”。维生素位列人类六大营养素之一,命名虽晚,但意义重大,随着人类的认识,它已成长为一个大家族。绝大部分维生素是人类自身无法合成的,必须通过食物获取。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比较南京市居家与机构养老老年人膳食营养素摄入特点。方法:随机选择南京市181名60岁以上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老年人作为被调查对象,采用24h膳食回顾法对其连续3d的食物摄取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比较其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结果:与机构养老者相比,居家养老者谷类、豆类、根茎类外的蔬菜、水果、禽肉、奶类、坚果、酒的摄取量明显较高,而蛋类、油类、糕点、盐的摄取量明显较低。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C、钙、铁、锌、硒的摄入量明显较高,胆固醇摄取量较低。食物摄取出现中高度失衡的较低,出现中高度过量的比例较高。结论:机构养老者易出现膳食营养素摄入不足,而居家养老者则易出现膳食营养素摄入偏高的倾向。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国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营养改善计划”)学校食堂的生均膳食能量和营养素供应水平,为做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699个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每个县内随机抽取20%~30%的小学和初中,通过记账法对2013年学校食堂的食物供应进行调查,计算出营养素供应情况。结果:调查的9 346所供餐学校中,每日生均供应量中位数分别为能量1 560kcal、蛋白质48.2g、维生素A 75.2μg RE、维生素C 30.7mg、钙230.7mg、铁14.0mg、锌8.1mg。经比较,小学和初中(P值均<0.000 1)、不同供餐模式学校(P值均<0.000 1)的膳食能量和各营养素生均供应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除能量和铁外,不同季节的生均供应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我国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学校的膳食能量和营养素生均供应水平总体偏低,建议学校食堂增加动物性食物的供应,预防学生营养缺乏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神经营养素激活的细胞内信号传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神经营养素首先与细胞表面的Trk受体结合,诱导受体酪氨酸激酶激活。酪氨酸磷酸化的Trk通过与许多信号传递分子形成复合物而介导信号向下游传递。Ras的激活与神经营养素诱导的细胞分化密切相关。不依赖Ras的信号传导通路可能在神经元的存活、电兴奋性和细胞间粘连中具有重要作用。神经营养作用的特异性可能源自于神经营养因子信号传递过程和差异。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了解我国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营养改善计划”)的学校食堂的膳食营养素供应状况,为做好农村学校食堂营养改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在699个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每个县内随机抽取20%~30%的小学和初中,通过记账法对2013年学校食堂的食物供应进行调查,计算出营养素供应情况。 结果:调查的9 346所供餐学校中,蛋白质、钙、铁、锌的供应情况相对较好,供应不足学校比例分别为48.4%、45.7%、44.5%、34.3%;能量、维生素A、维生素C供应情况相对较差,比例分别为61.0%、82.3%、65.7%。除维生素A和铁外,小学和初中的膳食能量和主要营养素供应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季节的膳食能量和各类营养素供应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除钙和锌以外,不同供餐模式学校的膳食能量和主要营养素供应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 结论:我国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学校食堂能量和营养素供应状况有待改善,建议各地学校增加食堂动物性食物的供应,进一步落实学生营养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