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因工程抗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因工程抗体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研究领域,把基因工程技术与单克隆抗体技术结合起来,创造出自然界不存在的各种抗体,如人-鼠嵌合抗体、改形抗体、单链抗体等,大大地降低或消除鼠源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原性,从而可以发挥抗体在肿瘤和病毒病治疗中的潜力。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抗体库技术使人们有可能不经免疫获得任何一种抗体,将对医学和生物学的发展起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将对这两方面的内容作一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基因工程抗体的获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抗体结构和抗体基因 1.抗体结构 抗体分为五类,即IgG、IgM、IgA、IgD和IgE,其理化性质各不相同,在体内的比例、分布及代谢速率也很不一样。IgG是最重要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分为四种亚型:IgG1是主要的亚型(占IgG总量的67%),其次是IgG2、IgG3、IgG4。IgA是主要的分泌型Ig,分为IgA1,IgA2两个亚型。IgM是一五聚体分子,由10条H链、10条L链和一条J链通过二硫键连接而成。它是一个多价体。在B细胞膜上的IgM作为抗原受体与B细胞成熟、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4.
自从七十年代杂交瘤技术问世以来,人们获得了多种抗肿瘤的单克隆抗体(McAb),用单克隆抗体为载体,接上药物、毒素或放射性同位素而形成免疫交联物,用于肿瘤的导向诊断和导向治疗,一直是一个极有吸引力的前景。McAb标记上同位素用于肿瘤定位诊断的实验与临床研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但导向治疗的临床研究结果却远远低于人们的期望值,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首先是所用的小鼠单位往往导致人抗鼠抗体反应,一次注射抗体有50%的病人产生抗抗体;其次是  相似文献   

5.
单链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链抗体(ScFv)是抗原与抗体结合的最小单位,是由连接肽将抗体重链可变区(VH)与轻链可变区(VL)连接而成的单链抗体可变区片段,本文从单链抗体的结构、特性、构建、表达方式,用途及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基因工程抗体的性质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基因工程抗体的理化 及生物学性质 如果需要全抗体分子,目前仍主要选用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的,而抗体片段则主要用大肠杆菌或噬菌体所表达的。在诊断及治疗,特别是肿瘤的诊断及治疗上,功能抗体片段显示其特殊的优越性。小鼠IgA PMC 603在与抗原结合时或不与抗原结合时的晶体结构已研究得很清楚。通过对这个抗体的研究,掌握了抗体各个区段的基本特征。 1.嵌合抗体(Chimeric antibodies) 嵌合抗体的制作通常是把分泌高亲和力抗体的鼠杂交瘤细胞林中分离到的V基因(VH和VL)连接起来,在骨髓瘤或杂交瘤细胞内表  相似文献   

7.
基因工程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Xiao C  Zhu X 《生理科学进展》1997,28(4):341-344
基因工程抗体以其独特的优点(免疫原性低、可按人的意愿加以改造等)正逐渐取代动物源性单抗。随着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等生物技术在抗体研制领域的广泛应用,适应不同需要的基因工程抗体的种类日趋多样化,构建日趋合理化,在体内的生物学效应与日臻完善,使之较天然单抗的治疗效果更好,范围更广,并在初步临床试用中展示了光辉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9.
基因工程抗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治疗中人抗鼠抗体反应的出现使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的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为降低其免疫原性,人们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鼠源抗体进行改造,以减少其鼠源成分。简要概述了目前研究比较多的几种基因工程抗体及其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抗体技术历经动物血清多克隆抗体、杂交瘤单克隆抗体,以及重组基因工程抗体等不同发展时期,尤其是后者使得治疗性抗体的生产进入产业化阶段.在已上市的抗体药物中,人源化抗体、全人源抗体由于免疫原性小,临床药效好,目前已经成为抗体药物的主流.随着抗体药物在癌症、免疫调节等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抗体产业已经成为国际制药行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抗体产业由于品种不足、技术落后,尚处于起步阶段,其行业发展受限于诸多技术瓶颈,如:工程细胞系构建与筛选、大规模培养工艺开发,单抗的纯化与质控等,上述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突破可加快我国抗体产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1.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和出现标志着抗体技术从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休进入基因工程抗体的时代,这一技术具有省时,省力,筛选容量大,可直接接得到抗体,便于构建筑各种基因工程抗体及在原核系统中进行表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双链抗体--一种新型基因工程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链抗体(Diabody),是一种新型基因工程抗体。“Diabody”一词最早由Holiger等于1993年提出[1],他们的解释是,双链抗体乃是一种小分子的双价双特异性抗体片段。我们将“Diabody”试译为“双链抗体”的理由有二:(1)前缀“Di...  相似文献   

13.
用ABA多克隆抗体(Ab_1)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SPA)作为载体,免疫家兔,制备的抗独特型抗体(Ab_2)初步纯化后用ELISA试验鉴定其特异性的结果表明,该抗独特型抗体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能阻断ABA抗体对ABA的结合反应,并与ABA结合蛋白结合,暗示其有模拟抗原的作用。 Jerne的免疫网络学说认为,特异性抗体(Ab_1)可变区中的独特型决定簇(Id)可诱导抗独特型抗体(Ab_2)的产生,Ab_2中的一部分可以模拟抗原的作用。Sege和Peterson提出,  相似文献   

14.
基因工程抗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5.
傅俐 《生物技术》1992,2(1):45-46
抗体治疗癌症、自身免疫紊乱、病毒和细菌感染是具有很大的可能性.抗体可以中和微生物及其毒素,破坏癌细胞以及调节其免疫体系.鼠单抗是比较容易生产,但是对于应用治疗,受到严重的限制,因为它在患者体内所产生免疫原性.人的单抗可以有较好地治疗功能,但且很难生产.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法就是使用遗传工程技术构建人源性  相似文献   

16.
抗体基因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锡蕴  田华松  田波   《微生物学通报》1995,22(1):42-44,17
抗体基因工程阎锡蕴,田华松,田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100080)自从1975年杂交瘤技术问世以来,单克隆抗体在临床诊断和基础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疾病治疗方面还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其主要原因是目前所获得的单克隆抗体绝大多数都来源...  相似文献   

17.
重组分子抗体是一类潜在的治疗用药物,约占目前进入临床试验的生物制品类药物的三分之一,FDA批准上市的抗体药物有近十种,其中多数为重组的完整人源抗体(包括人鼠嵌合抗体和人源化抗体),本对基因工程完整抗体的有关实验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将鼠源性抗CD3抗体HIT3a的可变区和人源抗体(IgG)的完整的恒定区连接起来,构建全抗型抗CD3嵌合抗体,该型抗体具有较低的免疫源性可作为免疫抑制剂应用于器官移植,减少受体产生免疫排斥,提高移植器官的存活率。利用PCR方法从抗CD3 ScFv重组噬菌体表达载体pCANTAB 5E上扩增抗CD3抗体的轻链和重链可变区,将轻链和重链可变区组装到含有人抗体(IgG)恒定区的表达载体中,构建抗CD3嵌合抗体IgG的轻链和重链表达载体PKN100和PG1D105,并用脂质体法共转染CHO细胞。结果证明,抗CD3嵌合抗体的VL和VH与HIT3a抗体的VL和VH完全相符,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证实转染细胞的培养上清中含有抗CD3嵌合抗体IgG的表达,表达产物能与Jurkat细胞结合,并能竞争性抑制HIT3a抗体和Jurkat细胞结合活性,3H-TdR掺入实验表明, 抗CD3嵌合抗体与亲代抗体HIT3a一样,具有促进外周血单核细胞增殖的作用。我室构建的全抗型抗CD3嵌合抗体分子表达载体可在CHO细胞中稳定表达,表达产物有较好生物活性,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应用兔抗雌二醇抗体、兔抗孕酮抗体,鼠抗雌激素受体和鼠抗孕激素受体抗体来检测乳腺癌等病例,结果显示,兔抗雌二醇抗体和兔抗孕酮抗体所标记的病例的阳性物主要见于癌细胞胞浆,应用石蜡切片且不经任何方法处理的结果为最好。应用鼠抗雌激素受体抗体和鼠抗孕激素受体抗体和鼠抗孕激素受体抗体的病例,阳性物见于癌细胞的胞核上,但需要用隔水热抗原修复法经较长时间的处理后,方能获得最佳结果。  相似文献   

20.
植物抗体     
田金龙  侯静 《生命世界》1992,19(6):38-39
抗体结合抗原的高度亲和性和特异性,以及抗体近乎无限的多态性,使得抗体成为蛋白质中的一个异常有用的类别。单链抗原结合蛋白及催化抗体的设计研究进展,为抗体应用性及新的性能的提高提供了保证。因此,Hiatt,Cafferky和Bowdish报道的在植物体内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