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7 毫秒
1.
利用自然控制因素防治棉花害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崔金杰  马艳 《昆虫知识》1994,31(5):279-281
长期以来,我国对棉花害虫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农药。进入80年代,由于对取代有机氯农药的菊醋类杀虫剂长期不节制高频次单一使用,甚至滥用,棉蚜AphisgossypiiGlover、棉铃虫Heliothisarmigera(Hubner)对其抗性迅速产生,不仅防治费用增加,还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因此研究和探索利用自然控制因素防治棉花害虫有重要意义[1]。我国利用自然控制因素防治棉花害虫有如下几方面情况:1耕作制度的改变大面积种植单一作物,缺乏桥梁食物,昆虫群落结构简单,常发性害虫的大发生频率就高;作物相复杂,混种程度高,昆虫群落组成较复杂,天敌昆…  相似文献   

2.
苏丽  戈峰  刘向辉 《昆虫学报》2002,45(6):777-784
分析比较了化学防治对8种不同类型棉田害虫、捕食性天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化学防治对棉田害虫、捕食性天敌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丰富度及个体数的变化有较大的影响,尤其对捕食性天敌群落的影响显著。但这种作用依不同类型棉田或棉花不同生育阶段而异:化学防治对套作棉田害虫、捕食性天敌群落的影响较小,而对单作棉田和豆间棉棉田害虫、捕食性天敌群落的影响较大;晚播棉田害虫与捕食性天敌群落较早播棉田受化学防治的影响更大;化学防治对免耕棉田害虫、天敌群落的影响更大,非免耕棉田害虫、捕食性天敌群落受其干扰较小;春套棉边害虫、捕食性天敌群落与其它棉田类型相比,受化学防治的影响较少;棉花害虫在棉花生育前期对化学防治较棉花生育后期敏感,而捕食性天敌在棉花整个生育期均对化学防治敏感。  相似文献   

3.
转Bt基因棉田与常规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在棉花生长的早期、中期和后期转Bt(bacillus thuringiensis)基因棉和常规棉两种棉田的节肢动物群落、害虫亚群落和天敌亚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GK-12未防治区的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害虫亚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在棉花生长前期和后期要高于泗棉3号未防治区;GK未防治区的天敌亚群落多样性指数在棉花生长后期高于泗棉3号未防治区,在棉花生长的早期和中期,两者的大小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对影响棉田生态系统3种多样性指数的因子的方差分析表明,棉花品种和化学防治措施的共同作用是影响棉田生态系统节肢动物群落和天敌亚群落多样性指数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4.
<正> 近年来,我场对棉花病虫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尽量保护利用自然天敌,发挥其控制害虫的作用,做到了8月份以前大面积基本不施用化学农药,以保持生态平衡。为了了解棉蚜天敌的数量、种类及其消长规律,近两年对棉蚜与天敌种群消长动态进行了调查,兹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5.
植物-害虫-天敌互作机制研究前沿   总被引:23,自引:8,他引:15  
植物-害虫-天敌之间的三级营养互作关系是当今进化生态学和化学生态学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也是寻找害虫可持续控制途径的重要基础。自2006年以来,我国昆虫学家在973项目《重大农业害虫猖獗危害的机制及可持续控制》的支持下,围绕害虫、植物、天敌协同进化机理的关键科学问题,以棉花-害虫-天敌、水稻-害虫-天敌和蔬菜-害虫-天敌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发现OsHI-LOX参与虫害诱导的水稻茉莉酸(JA)信号途径合成,并通过水稻对二化螟和褐飞虱不同抗性作用的调控;寄主植物烟草受到棉铃虫和烟青虫危害后将被诱导产生化学防御作用,但它们的作用不同;绿叶挥发物(3Z)-hexen-ol是寄生蜂天敌定位寄主的最关键化合物,植物-害虫-天敌之间的互作关系受到光周期和CO2浓度升高而改变;植物对害虫直接的防御和通过寄生蜂对害虫的间接防御存在"权衡"关系;转基因棉花种植加重了盲椿象灾变。这些研究成果在Science,New Phytology,Plant Journal,Plant,Cell and Environment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在作物-害虫-天敌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21世纪以来的20年间我国棉花害虫治理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从Bt棉花害虫种群地位演替、靶标害虫对Bt棉花抗性演化、棉花-害虫-天敌化学通讯三个方面总结了棉花害虫生物学与生态学研究进展,从预测预报、棉花抗虫性利用、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梳理棉花害虫防控关键技术研发概况,以棉铃虫、盲蝽两大主要害虫为例介绍了棉花害虫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创新应用。最后,从我国棉花产业发展现状出发,对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棉花害虫防控研究与实践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在害虫测报和防治工作中,经常要考虑天敌与害虫数量的比例问题,以决定是否需对害虫进行防治或决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如果采取防治措施过早,不能充分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则会浪费人力物力;如采用化防还会加  相似文献   

8.
一种天敌控制多种害虫作用的模糊数学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生物防治的基本思想出发,利用模糊数学和生态经济的原理,探讨天敌的作用,建立了一种天敌控制多种害虫的模糊数学评判方法,文中给出了一种天敌对害虫的影响率和影响强度、一种天敌对害虫影响的大小以及天敌对害虫的控制能力,并进行了控制分析。  相似文献   

9.
用模糊数学理论评价天敌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引言怎样评价天敌的作用是生物防治研究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迄今为止,已有不少评价的方法。这些评价方法都是从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的角度对天敌的作用进行评价的。但是,从生态经济学的观点看,用对害虫种群数量的控制程度作为评价天敌的作用的标准不太合理。因为,决定天敌对害虫控制效果的因子不仅有对害虫种群数量的控制,还有控制所发生的时间,而后者是决定天敌控制害虫是否造成危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张广学 《昆虫学报》1999,42(-1):1-5
人类的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包括环境污染与害虫暴发失控等, 对策应是人类谋求与自然协调共存。人类必须学会既要和众多的非生命物又要和数千万种生物包括100多万种昆虫协调共存。天敌昆虫是大害虫的克星; 人类赖以生存的经济植物是由昆虫传播花粉的; 昆虫是人类的美味佳肴和医病良药; 有些昆虫是重要工业原料。所以人类要锐意合理利用昆虫资源。对于农林害虫要尽可能谋求自然控制; 提倡利用植物的抗害性、利用害虫的天敌、利用昆虫生长调节剂、种间信息物质、昆虫辐射不育技术控制害虫。尽量利用植物性杀虫剂控制害虫。尽量采用不杀伤或少杀伤天敌、不污染环境的化学杀虫剂或方法防治害虫。我国创造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利用农业技术防治害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 棉红铃虫Pectinophora gossypiella(Saunders)为南通地区棉花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为保护利用自然天敌资源,开展综合防治,作者从1978年开始对各代红铃虫幼虫自然寄生蜂种类、数  相似文献   

12.
比较了不同作物布局下转基因抗虫棉田节肢动物的群落结构.结果表明,与单作棉田相比,蔬菜-棉花、果树-棉花及花生-棉花布局的棉田节肢动物群落、植食性害虫亚群落和天敌亚群落的物种数均增加,中性节肢动物的数量均有增加;蔬菜-棉花和花生-棉花布局的棉田植食性害虫个体数量增加;蔬菜-棉花和果树-棉花布局的棉田天敌个体数量增加.花生-棉花和果树-棉花布局棉田的节肢动物群落相似性最大;而单作棉田与蔬菜-棉花布局棉田的节肢动物群落相似性最小.R啨nyi多样性指数表明,与单作棉田相比,蔬菜-棉花布局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较低,害虫亚群落多样性较低;果树-棉花布局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较高,天敌亚群落多样性较高;花生-棉花布局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较高,害虫亚群落多样性较高.果树-棉花布局是值得推广的转基因抗虫棉田布局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近年来,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棉花面积锐减,种植区域向滨海盐碱地或干旱地转移。研究盐碱旱地转基因棉田与非转基因棉田昆虫群落差异,可为盐碱旱地对转基因棉田生物影响和盐碱旱地转基因棉田害虫防治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在山东东营和河北枣强盐碱干旱地转Bt基因棉田分别设置常规施药田和非施药田,进行了系统的田间昆虫种群消长动态的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中轻度盐碱旱地种植转基因棉花对靶标害虫棉铃虫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与非转基因棉花相比,对其他非靶标害虫棉蚜、烟粉虱和盲蝽及自然天敌龟纹瓢虫、草间小黑蛛种群数量无显著影响,草蛉种群数量在转基因棉田低于非转基因棉田;喷施化学农药对棉铃虫幼虫和棉蚜的防治作用较好,对烟粉虱和盲蝽的防治效果年度间和试验点间有差异,对龟纹瓢虫的杀伤力较大,对草间小黑蛛和草蛉未见明显影响。【结论】盐碱旱地对棉田不同的害虫和天敌影响不同,且转基因棉田与非转基因棉田昆虫群落结构与对照棉田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正> 防治棉花害虫,我省历年来一直都是采用常规药剂防治法,致使害虫的抗药性日益严重,防治效果逐年降低。为了控制其为害,广大棉区只好盲目增加喷药次数,提高药液浓度,造成防治成本提高,环境污染严重,加重棉农负担等弊病。为此,我们于1979年进行了溴氰菊酯防治棉花害虫试验,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5.
棉田捕食性天敌种群动态及其对害虫的控制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田中捕食性天敌群落以蜘蛛类为主,天敌优势种因季节和害虫的不同而异,捕食性天敌混合种群的数量在棉花生长季节主要有两个高峰,分别在六月中,下旬和九月上旬后,一个低谷在七、八月间,它和棉田害虫的消长情况相对应。从天敌和害虫功能虫态的数量关系上分析。Y(百株害虫)=324041X(百株天敌)^-2.165%(r=0.928^**);天敌和棉花蕾铃受害关系,其相关式为:Y′(百株蕾铃受害数)=4.8028e^(179.9619/x)(r=0.8467^**)。  相似文献   

16.
<正>戈峰博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昆虫生态学与害虫生态调控研究。近期重点:1)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下"作物-害虫-天敌"的相互作用关系,分析不同类型昆虫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机制;2)探讨华北农区棉花、小麦、玉米等主要作物所组成的农田景观中害虫、天敌的发生动态。  相似文献   

17.
《昆虫知识》2010,(5):I0001-I0002
<正>戈峰博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昆虫生态学与害虫生态调控研究。近期重点:1)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下"作物-害虫-天敌"的相互作用关系,分析不同类型昆虫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机制;2)探讨华北农区棉花、小麦、玉米等主要作物所组成的农田景观中害虫、天敌的发生动态。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评估新型转基因棉花的育种价值, 评价其对棉田生态环境安全性的影响, 2012-2013年连续2年以新型转RRM2基因棉花(Gossypium hirsutum)为材料, 以其亲本‘中棉所12’为对照, 系统研究了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与组成、群落特征参数及其季节性动态变化, 同时结合气候条件分析比较了转基因棉花和非转基因棉花的生长势和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 相同年份新型转RRM2基因棉田昆虫群落、害虫亚群落和天敌亚群落的结构与组成、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及棉花生长期相对丰度动态变化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与2012年相比, 2013年转基因棉田和非转基因棉田节肢动物群落、棉花生长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各项指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转基因棉田和非转基因棉田优势天敌功能团动态均滞后于优势害虫功能团, 因此棉花生长前期应适时防治棉花害虫。  相似文献   

19.
间种牧草对枣园捕食性天敌与害虫群落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有效地管理枣树害虫,2004年在太谷地区对不同处理枣园的捕食性天敌与害虫群落动态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间种牧草枣园捕食性天敌种类明显多于(p<0.05)未间种牧草的枣园,种草综合防治园捕食性天敌种类明显多于(p<0.05)种草常规防治园;在枣树不同发育阶段,种草不防治区害虫物种数、多样性和均匀度明显大于(p<0.05)未间种牧草的枣园;优势度则是未间种牧草的枣园明显(p<0.05)大于间种牧草枣园;捕食性天敌个体数与害虫个体数的比值是间种牧草枣园明显(p<0.05)大于未间种牧草的枣园,种草综合防治区明显大于(p<0.05)种草常规防治区.就捕食性天敌与害虫的时空二维生态位宽度和重叠而言,不同发育阶段的枣园害虫的时空二维生态位平均宽度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捕食性天敌的时空二维生态位平均宽度是种草枣园明显(p<0.05)大于未种草枣园;不同发育阶段种草枣园捕食性天敌与害虫的时空二维生态位平均重叠程度明显(p<0.05)大于未种草枣园;不同处理枣园捕食性天敌群落中主要种类的前二个主分量负荷值,间种牧草枣区明显(p<0.05)大于未间种牧草的枣区,而枣园害虫群落中主要种类前二个主分量的负荷值是未间种牧草枣区明显(p<0.05)大于间种牧草的枣区.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枣园捕食性天敌与害虫参数相关性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可见用捕食性天敌功能团和按枣树生育期划分害虫发生阶段以替代物种进行枣园捕食性天敌与害虫群落学研究是切实可行的.总之,枣园种草不仅提高了捕食性天敌的种群数量,同时也增加了捕食性天敌控制害虫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0.
孙江华  张彦周 《昆虫学报》2003,46(4):466-472
湿地松粉蚧是于1988年传入我国广东省的一种重要林业外来入侵害虫。现在该害虫在我国的分布面积为35.52万公顷,严重影响着我国南方松林的生长健康。该害虫在其原产地美国南方并不造成大的危害,也不是一种主要害虫。只有当大量应用杀虫剂防治其它害虫时,由于杀死了其天敌,湿地松粉蚧种群才会明显增长。为控制这一外来入侵害虫,中美两国于1995年开展了从美国引进天敌防治广东省湿地松粉蚧的林业合作项目。本文报道了1996~1997年间在美国南方三个种子园使用杀虫剂防治球果种实害虫时,杀虫剂对湿地松粉蚧种群及其两种主要天敌有明显的影响,这也间接地说明了寄生性天敌对湿地松粉蚧在自然条件下的控制作用。相关分析显示湿地松粉蚧种群数量与其天敌是密切相关的,但杀虫剂可以打破这种平衡。这一方面说明从美国引进天敌防治湿地松粉蚧是可行的,另一方面也显示在美国采集湿地松粉蚧天敌应在使用过杀虫剂后的林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