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量研究指出,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者存在面部表情识别和理解的缺陷,这是患者社会功能受损的核心来源.对面孔表情具有情绪敏感性是理解与识别表情的先决条件,但ASD患者对面部表情的情绪敏感性迄今尚未得到系统分析.本文将ASD与面部表情知觉的相关研究按照实验任务类型进行了分类,发现该领域研究可划分为3种任务类型:外显表情观察任务、引导注视点观察任务和内隐表情观察任务.由此重点对比了ASD患者在3种任务类型下的行为,外周生理反应与脑激活模式.结果发现,ASD患者对面孔表情的情绪敏感性缺陷主要体现在外显表情观察与引导注视点观察任务中.相比上述两种要求被试有意注意面孔表情特征的任务,ASD患者在内隐表情观察任务中能对面部表情表现出与正常被试相似或更大的注意偏向及杏仁核激活.这提示ASD患者并非完全缺乏对面部表情的情绪敏感性;而很可能是在有意注意表情的条件下,该群体的面孔适应困难使之产生了对面孔情绪特征的回避,故无法有效激活以杏仁核为核心的情感神经环路.据此,本文提出了对ASD患者的表情敏感性缺陷的干预设想,即通过无意识地、内隐地训练ASD患者维持对面孔情绪特征的注意很可能会改善其表情敏感性和面孔适应能力,这种方式对于ASD的临床干预和社会能力的提高或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感染的动物模型。方法 给予小鼠脑内接种隐球菌构建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感染的动物模型。小鼠被随机地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实验组小鼠脑内接种隐球菌菌悬液,对照组小鼠脑内接种生理盐水。结果 从组织病理方面观察到,实验组小鼠脑组织中的蛛网膜下腔、软脑膜表面、脑实质内、侧脑室脉络丛组织内均可见隐球菌菌体,脑膜轻度增生,侧脑室轻度扩大,脉络丛血管轻度扩张充血。对照组小鼠脑组织可见侧脑室轻度扩大,蛛网膜下腔血管、脑实质内血管、脉络丛血管均有轻度扩张充血,而蛛网膜下腔、软脑膜表面、脑实质内及侧脑室和室旁均未见隐球菌浸润。从组织病理观察结果两组具有一定的对比性。结论 小鼠脑内接种隐球菌构建其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感染的模型,为研究人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病提供了一个工具。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探讨类别学习的脑机制。首先介绍类别学习的基本过程及主要研究范式。其次从脑损伤和脑成像两方面探讨此过程中的脑机制,主要包括额区、内侧颞叶、基底神经节的激活。再次,介绍了ERP研究类别学习过程的方法和结果,主要相关成分包括N1、P1、N2、P2、N300、P3、P450。最后对类别学习的脑机制进行小结和展望,认为ERPs和脑成像技术的结合可使此研究深化。  相似文献   

4.
由于无意识调节过程具有节省认知资源的特征,本研究假设无意识接受策略相比有意识接受策略能更加有效地调控负性事件的情绪影响.实验以挫折任务诱发负面情绪同时记录被试的主观情绪体验与情绪相关的生理变化(心率).被试被随机分为控制组、有意识接受组和无意识接受组.结果显示,无意识接受组和有意识接受组在情绪体验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挫折诱发阶段有意识接受组比无意识接受组出现了更多正性情绪指标的下降.此外,相对于控制组,挫折情景下有意识接受和无意识接受都显著降低了被试情绪相关的心率活动水平;但两者的调节水平无显著差异.并且,心率活动水平可预测主观情绪体验强度:控制组的心率变化值与负性情绪变化值存在正相关关系,与正性情绪指标变化值存在负相关趋势.因此,在挫折情景下,无意识接受策略不仅能有效降低情绪相关的生理活动水平,且相比有意识接受策略对主观情绪体验具有更好的调节效果.这提示,无意识接受策略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情绪调节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发展性阅读障碍是一种特殊的学习障碍,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脑机制一直是研究者们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脑成像技术的应用,人们在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脑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脑结构研究发现,发展性阅读障碍者在颞-顶叶、颞-枕叶、额下回、小脑等区域都存在一定的脑结构异常,这些脑结构异常要么表现在某个脑区的结构上,要么表现某个脑区结构的左右不对称性上.脑功能研究发现,发展性阅读障碍者出现脑结构异常的区域也大多表现出脑功能的异常.脑功能连接的研究发现,发展性阅读障碍者脑功能连接的异常不仅涉及到同侧脑区前后部分的连接,还涉及双侧脑区相应部分的连接.另外,中文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研究发现了与拼音文字发展性阅读障碍不同的脑机制.这些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揭示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脑机制以及拓展中文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类别学习过程中,基于类别相似性的不同时间限制下被试分类学习脑激活机制.方法:通过对15名被试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s),使用2相似程度不同(高相似vs低相似)×3呈现时间不同(10ms vs 200ms vs 600ms)的多因素实验设计,探讨不同相似程度及刺激呈现时间不同下的类别学习脑机制.结果:类别高相似的脑激活机制更加复杂,激活的脑区更多;刺激呈现时间为10ms的时候被试的波形图与200ms和600ms类似,但是其潜伏期更短,决策速度更快;三种时间条件下都激活了N400,可能存在语义加工.结论:类别学习在视觉加工阶段就已经发生;类别学习过程并非全或无的竞争机制,而是内隐和外显综合加工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人类独特的脑高级功能.语言发展和脑发育是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深入理解语言发展和脑发育的复杂联系,不仅对破解人脑奥秘意义重大,同时可为理解和促进人类脑智发育提供重要依据.本文概述了语言获得和发展的脑机制、阅读发展与脑发育、二语学习年龄效应及脑机制、语言发展的遗传因素等方面的重要研究进展,并基于当前该领域的主要发展趋势,为我国布局该领域研究提出了建议.当前语言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呈现如下主要趋势:通过方法创新,深化语言不同成分发展的脑机制研究,从而推进语言作为整体系统的研究;将语言发展脑机制的研究向认知、情感、社会行为相互联系的脑机制研究推进,以破解人类脑智发育奥秘;通过整合基因-环境-脑和行为,探索语言脑发育的生物-社会-心理机制;重视基础数据收集和积累,特别重视开展大样本长期追踪的语言脑发育队列研究.基于国际进展、趋势和我国现实需要,建议我国在此领域研究规划中重视研制、推广应用语言发展评估标准化工具,加强先进仪器设备的方法学训练;围绕汉语发展的脑机制,尽快开展脑与语言发展的大规模前瞻性队列研究,强化我国相关研究的优势和特色;重视面向满足国家促进亿万儿童语言发展的重大需求,结合政策、教育与医疗应用的具体需求,在语言发展促进,特别是阅读能力提升和障碍防治等领域,尽快开展有针对性的转化应用研究.此外,为推进语言认知神经科学基础与转化应用研究,还需要大力提倡合作与开放,推动本领域原始和集成创新.  相似文献   

8.
概率类别学习是探讨人们如何习得线索与结果之间的"概率"关系.研究者借助天气预报等任务,探讨了概率类别学习的认知策略、无意识性及其与工作记忆和注意的关系,并借助脑成像技术和脑损伤病人,探讨了基底神经节、内侧颞叶、前额叶和顶叶等脑区在概率类别学习中的作用.但是,由于概率类别学习涉及内隐和外显学习系统的分离问题,目前对其相关研究结果和理论解释还存在很大争议,概率类别学习的认知神经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人类对大脑机制的研究首先在对外在的感知系统中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继而在学习与记忆的脑机制上获得了突破,目前已经迈进到精神领域.情绪不仅使生活多姿多彩,而且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抉择.同时作为社会动物,人的情绪又受到在社会结构中与他人的关系及在群体中的行为的调节.情绪与行为的障碍都可能导致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的发生.近十...  相似文献   

10.
盐生隐杆藻胞外多糖(EPAH)抗衰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检测实验小鼠血清中的SOD、CAT、MDA、GSH的活性,同时检测肝、脑中脂褐素(Lf)的量以及胸腺系数和脾系数等多项指标,研究了盐生隐杆藻胞外多糖抗衰老活性,并通过耐力实验研究了盐生隐杆藻胞外多糖对小鼠增强耐力的作用.结果显示EPAH能明显降低老龄小鼠肝、脑脂褐素的含量,降低老龄小鼠血清中MDA的含量,增强老龄小鼠血浆中SOD、GSH、CAT的生物学活性,同时增强抗应激能力,提示EPAH有提高小鼠抗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