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8 毫秒
1.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细胞对人重组白细胞介素1β(rhIL-βH)抗血清的免疫反应以及缺氧的影响,结果可见,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对抗rhIL-1β抗血清均呈弱性免疫染色反应,缺氧后免疫染色反应明显增强,经图像分析表明,缺氧后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均较缺氧前增加,尤以缺氧2h增加最明显,继续缺氧4-12h,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又逐渐减弱,以上结果表明,大鼠海马脑区存在抗rhIL-1β抗血清的免疫反应细胞;缺氧使对抗rhIL-1β抗血清的免疫染色反应增强,提示IL-1β与脑缺氧损伤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2.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缺氧诱导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c-fos的表达及人重组白细胞介素-1β(rhIL-1β)的影响。结果显示,缺氧后海马神经元中Fos染色阳性胞核的百分率随缺氧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图像分析的结果显示,缺氧后Fos染色阳性胞核的平均光密度亦随缺氧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经rhIL-1β孵育的神经元缺氧后Fos染色阳性胞核的百分率和Fos染色阳性胞核的平均光密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本结果表明,缺氧能诱导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c-fos表达,rhIL-1β能抑制缺氧神经元c-fos表达。提示rhIL-1β对海马神经元缺氧损伤具有一定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了人重组白细胞介素1 (rhIL1β)、人重组白细胞介素2 (rhIL2)和人重组白细胞介素6 (rhIL6) 诱导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Fos表达。结果显示, 培养12 d 的海马神经元分别与rhIL1β、rhIL2 和rhIL6 培养2h 后, Fos免疫反应(FosIR) 阳性细胞百分率增多。随着所给剂量增加,FosIR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增多。图像分析的结果显示,FosIR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亦随所给剂量的增大而增加。以上结果表明, rhIL1β、rhIL2 和rhIL6 均能诱导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Fos表达。提示rhIL1β、rhIL2 和rhIL6 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具有生物学作用。推测Fos表达可能是rhIL1β、rhIL2 和rhIL6 等细胞因子发挥生物效应的重要中间途径。  相似文献   

4.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缺氧诱导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c-fos的表达及人重组白细胞介素-1β(rhlL-1β)的影响,结果显示,缺氧后海马神经元中Fos染色了性胞核的百分率随缺氧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图像分析的结果显示,缺氧后Fos染色阳性胞核的平均光密度亦随缺氧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经rhIL-1β孵育的神经元缺氧后Fos染色阳性胞核的百分率和Fos染色阳性胞核的平均光密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本结  相似文献   

5.
缺氧对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Bcl—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缺氧对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缺氧2h时Bcl-2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平均光密度较缺氧前明显增强,但缺氧4h和重新恢复供氧后24—72h时,Bcl-2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平均光密度又逐渐减弱。缺氧后Bcl-2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和阳性率亦随神经元存活数的下降而逐渐减少。本结果提示,缺氧早期Bcl-2免疫染色阳性神经元的免疫反应增强可能是脑细胞在缺氧条件下的自我保护机制,Bcl-2可能对海马神经元缺氧损伤具有一定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和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缺氧对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Bcl-2表达及人重组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结果:经rhIL-6孵育的海马神经元缺氧后神经元活存 数、Bcl-2表达阳性神经元数和Bcl-2表达阳性神经元的平均光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rhIL-6能增强缺氧神经元Bcl-2的表达,抑制缺氧后神经元的死亡,提示rhIL-6参与脑缺氧损伤的调控。  相似文献   

7.
低氧预处理对大鼠海巴神经元缺氧耐受性和IL—1β表达 …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低氧预处理对大鼠海巴神经元缺氧耐受性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培养12d的两组(对照组和低氧预处理组)培养神经元,同时置于缺氧环境(0.9L/LN2,0.1L/LCO2)中培养2、4、8和12h。分别观察它们的形态变化和神经元存活数,并用抗rhIL-1β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缺氧对大鼠海马培养神经元IL-1β表达的影响。结果:经低氧预处理的海马神经  相似文献   

8.
白细胞介素对大鼠海马培养神经元膜电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方法研究了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β(rhIL-1β)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rhiL-2)对分散培养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膜电性质的影响。采用压力脉冲微量给药技术将白介素施加于所记录的细胞表面。结果发现:100U/ml浓度的rhIL-1β使受作用的海马神经元超极化4.20±1.86mV;100U/ml浓度的rhIL-2使50%受作用的海马神经元去极化11.12±3.71mV,并伴有强烈的自发放电反应,而1000U/ml浓度的rhIL-2使100%受作用的神经元超极化3.25±0.63mV,这些神经元的膜阻抗均无明显变化。本实验结果提示rhIL-1β和rhIL-2可显著影响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的膜兴奋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揭示星形胶质细胞对大鼠脑内及培养的神经元磷脂酶Cβ1(PLCβ1)的影响及其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马桑内酯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astrocyte-conditioned medium,ACM)注射入正常SD大鼠侧脑室,观察大鼠的行为变化;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大脑皮质、海马内PLCβ1免疫反应的变化;将培养的神经元随机分为2组:1.对照组(无血清培养基组),2.ACM组。各组细胞分别培养4、8、12h后,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培养神经元内PLCβ1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培养神经元PLCβ1含量的变化。结果ACM组大鼠在注射ACM后30 min出现癫痫行为,2 h恢复正常;免疫组织化学显示:ACM作用后4h,大鼠大脑皮质、海马PLCβ1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和平均光密度值显著增高(P<0.05);培养神经元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证明ACM组在作用4h时PLCβ1免疫阳性反应产物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PLCβ1含量在ACM作用4h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马桑内酯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可上调大鼠脑内及培养的神经元内PLCβ1的表达,并导致动物痫性发作。  相似文献   

10.
新生大鼠下丘脑培养细胞LH—RH免疫组化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新生大鼠下丘脑细胞进行全外细胞培养,观察下丘脑神经元的生长分化,并对细胞培养,观察了下丘脑神经元的生长分化,并对培养的下丘脑细胞作了LH-RH和NSE免疫组化观察。结果显示:新生大鼠下丘脑神经细胞可在体外生长发育,对LH-RH和NSE均呈阳性免疫反应。LH-RH免疫组化阳性细胞的图像分析表明,细胞平均光密度和积分光密度在培养早期较低。至第7天时明显增加,以后随培养时间延长又逐渐下降。提示体外培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和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观察缺氧对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Bcl 2表达及人重组白细胞介素 6(rhIL 6)的影响。结果 :经rhIL 6孵育的海马神经元缺氧后神经元活存数、Bcl 2表达阳性神经元数和Bcl 2表达阳性神经元的平均光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rhIL 6能增强缺氧神经元Bcl 2的表达 ,抑制缺氧后神经元的死亡 ,提示rhIL 6参与脑缺氧损伤的调控。  相似文献   

12.
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神经营养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研究了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haFGF)的体外神经营养作用。结果表明,haFGF在体外能明显促进鸡胚(E-8)脊髓组织神经突起的生长,并能明显改变新生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使扁平、多角形紧密联接的细胞转化为具有纤维样突起的胶质细胞,同时对胶质细胞DNA合成也有一定促进作用。实验还证明,haFGF可增加体外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存活,且大大增加神经元胞体体积及突起长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对大鼠脑内谷氨酸(Glu)和γ-氨基丁酸(GABA)的影响及其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马桑内酯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astrocyte-conditioned medium,ACM)注射入正常SD大鼠侧脑室,观察大鼠的行为变化,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及HPLC的方法,观察大鼠大脑皮质、海马内Glu和GABA免疫反应的变化及脑组织匀浆、脑脊液内Glu和GABA含量的变化。结果ACM组大鼠在注射ACM后30min出现癫痫行为,2h恢复正常。免疫组织化学显示:ACM作用后2h,大鼠大脑皮质及海马内Glu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和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增高,4h达高峰(P<0.05),12h恢复正常水平;ACM作用后2h,大鼠大脑皮质及海马GABA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和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减弱(P<0.05),12h恢复正常水平。HPLC方法显示:ACM作用后2h大鼠大脑皮质、海马及脑脊液中Glu含量均开始增加,4h达高峰(P<0.05);ACM作用后2h大脑皮质、海马及脑脊液中GABA含量均开始降低,4h达最低(P<0.05)。结论马桑内酯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可影响大鼠脑内Glu和GABA的表达,并导致动物痫性发作。  相似文献   

14.
Ding AS  Wang FZ  Wu LY  Fan M 《生理学报》2002,54(2):115-120
实验在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中观察了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6,rhIL-6)对缺氧-复氧后Bcl-2、Bax表达和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把培养12d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分为对照组和rhIL-6组,同时于缺氧环境(90% N2 10% CO2)中培养2、4h后,再于常氧培养箱内复氧培养24和72h。于不同时间取出,分别用抗Bcl-2和Bax抗血清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缺氧-复氧后大鼠海马培养神经元Bcl-2和Bax的表达,并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缺氧-复氧对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结果可见,与缺氧前相比,缺氧-复氧后24和72h,海马神经元Bal-2表达明显减弱,Bax表达明显增强,凋亡神经元明显增多。经rhIL-6预处理的海马神经元与对照组相比,缺氧-复氧后24和72h,Bcl-2表达明显增强,Bax神经明显减弱,凋亡神经元明显减少。本实验结果提示,rhIL-6对海马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孤啡肽对海马IL—1β表达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o H  Du LN  Jiang JW  Wu GC  Cao XD 《生理学报》2001,53(3):209-214
采用原位杂交,免疫荧光双标技术及大鼠创伤应激模型,观察孤啡肽对海马白介素-1β(IL-1β)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侧脑室注射抗大鼠IL-1β抗体能明显改善创伤介导的免疫反应,即有效下调巨噬细胞分泌IL-1和TNF-α的能力,侧脑室注射孤啡肽后2h海马IL-1β的表达明显下降,且此作用能反啡肽受体拮抗剂阻断,免疫荧光双标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孤喱肽的受体在神经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小胶质细胞均有表达,实验结果提示,海马的IL-1β参与创伤应激介导的免疫反应,孤喱肽的神经免疫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作用于海马的中枢神经细胞,抑制L-1β的合成及释放而完成的。  相似文献   

16.
PACAP受体激活对抗Aβ25-35致神经元凋亡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和方法:本研究采用体外原代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方法探讨了垂体腺苷环化酶激活多肽(PACAP)对抗淀粉样蛋白(Aβ25-35)致凋亡的作用机理。结果:25μmol/L的Aβ蛋白处理神经元5d即有明显的凋亡特征出现。PACAP27(P27)在正常情况下对海马神经元无明显营养作用,但当Aβ导致神经元凋亡时P27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可以提高神经元的活性,减少细胞凋亡数目,降低基因组小片段DNA含量。PACAP受体拮抗剂PACAP6-27(P6-27)可以逆转P27的保护作用。结论:研究结果说明PACAP通过受体激活参与对抗Aβ的神经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灵芝多糖(GLP)对Aβ25-35诱导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脑组织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海马内一次性注射β-淀粉样多肽25-35片段(Aβ25-35)制作大鼠AD模型,再连续7天腹腔注射GLP,随后进行行为学测定,采用HE染色、透射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海马神经元的结构变化及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程度的影响。结果海马内注射Aβ25-35后海马细胞增生、聚集,核边聚、碎裂,电镜观察显示,锥体细胞胞浆水肿,内质网池扩张,星形胶质细胞增生肥大,GLP组病变显著减轻,超微结构尚属正常,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较AD组显著减少。结论灵芝多糖对Aβ25-35诱导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脑组织内海马退行性变神经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能降低脑组织内的神经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从大鼠大脑皮质分离、纯化星形胶质细胞,再经培养后收集星形胶质细胞的无血清条件培养液。用盖玻片培养法与快速自动比色微量分析法研究了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对小脑皮质神经元生存以及神经元活力的影响。发现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能够明显提高小脑皮质神经元的体外存活率,增强神经元的活力。表明星形胶质细胞具有神经营养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应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技术对海马脑片神经元内钙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ang LH  Zhao P  Huang YL  Cheng JS 《生理学报》1998,50(3):355-358
用微量注射法将荧光剂Fluo-3注入大鼠海马,对神经元进行在体荧光标记,可清晰地标记多个神经细胞。联合应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大鼠海马脑片CA1锥体细胞在青霉素,谷氨酸模拟致痫及缺糖缺氧时胞内钙的变化。结果显示:无镁时,谷氨酸和青霉素可致海马CA1锥体细胞胞内钙的缓慢增加;离体缺糖缺氧时CA1锥体细胞胞内钙亦增多。  相似文献   

20.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NO引起海马神经元毒性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hen XQ  Chen ZY  Lu CL  He C  Wang CH  Bao X 《生理学报》1999,51(5):501-507
本研究采用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观察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对NO引起细胞毒性反应的影响。NO供体硝普钠与S-亚硝基-乙酰青霉胺,NOS底物L-Arg及钙载体ionomycin,均可引起海马神经元存活率下降,LDH漏出增加;提前24h给予不同浓度CNTF,均能提高神经元的存活率,减少LDH漏出,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