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3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中毒的危险因素及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68例急性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268例急性中毒中男孩占60.45%,1-3岁儿童占49.25%,消化道中毒占90.67%,药物中毒142例,占53%,农村儿童164例,占61.19%,家中中毒224例.结论:儿童急性中毒中男孩多于女孩,幼儿期儿童多见,以误服药物为主,农村儿童多于城市儿童,家中误服高于户外误服.其预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加强健康知识宣教,提高对基本医疗知识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统计我院1-7岁住院儿童肺炎发病情况并进行病毒病原学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河北省人民医院1-7岁住院儿童8532例的临床资料,统计不同年龄段的肺炎患儿、重症肺炎患儿的发病情况及不同季节肺炎分布特点,统计不同病毒病原体住院肺炎儿童入院时的症状或体征情况,记录住院肺炎儿童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8532例住院儿童中,肺炎患儿2476例。1岁患儿肺炎、重症肺炎的发病率均最高,分别为54.67%(703/1286)、1.14%(8/703);7岁患儿肺炎发病率最低,为12.52%(126/1006);6岁和7岁重症肺炎发病率均为0.00%。冬季肺炎发病率最高,为33.38%(724/2169),春季、夏季、秋季发病率相当。病毒病原学显示,至少1种病毒检测阳性的有2061例,阳性率为83.24%。腺病毒和偏肺病毒阳性患儿出现发热、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的比例高于其他病毒感染;各种病毒阳性病例中,咳嗽、咳痰、流涕等呼吸道症状出现的频率相当。住院肺炎患儿中出现并发症以呼吸衰竭为主,占比为21.16%,其次是心力衰竭,占比为14.82%,脓毒血症的发生率为8.72%,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结论:2015-2017年我院1-7岁住院儿童肺炎和重症肺炎的发生率以1岁最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冬季最多见,病毒病原体中以腺病毒和偏肺病毒感染导致的发热、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症状较多,并发症以呼吸衰竭为主。  相似文献   

3.
谭丽琴  梁茜  张敏 《蛇志》2011,23(1):31-36
目的 探讨小儿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了解小儿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方法 对我院2002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426例消化道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6例患儿中,男孩多于女孩;婴幼儿期发生率最高,其中以新生儿期多见;农村儿童发生率高于城市儿童.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以呕血多见,下消化道出血以便血多见....  相似文献   

4.
分析2017-2021年山东省手足口病流行趋势及其病原学特征,探讨新冠疫情形势下山东省手足口病疫情发展变化趋势,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获取2017-2021年山东省手足口病病例数据和实验室检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共采集28 367例病例标本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2017-2021年山东省共报告手足口病324 658例,年均发病率为64.65/10万,2018年发病率最高(101.30/10万),其中重症759例,占总病例的0.23%,死亡7例,病死率为0.15%;山东省实验室共检测了28 367例手足口病的病例标本,其他肠道病毒为15 486例(54.59%),EV-A71为5 519例(19.46%),CVA16为7 362例(25.95%)。病例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9月;高发年龄组为0~6岁,占总病例数的90.94%;高发人群以散居儿童、学生、幼托儿童为主,在人群分类里占比分别为67.65%、26.17%以及5.24%;主要病原型别为肠道其他型病毒,占比为54.59%;16地区中济南市发病数最多,占比为16.69%。2...  相似文献   

5.
何丹 《蛇志》1999,11(2):77-78
急性中毒是儿科常见的急症。毒鼠强毒饵中毒占我科急性中毒总人数的三分之二,我科从1997年1月至1998年6月共收治26例急性重型毒鼠强毒饵中毒患儿,现将并发症预防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26例,男12例,女14例,年龄2~13岁,所有患儿...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我国近五年来急性中毒的文献进行荟萃分析,了解我国急性中毒的临床特点.方法:查阅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2006-2011年发表的急性中毒的相关文献,分析近五年急性中毒患者在性别、年龄、毒物类型、中毒途径、转归情况等方面的临床特点.结果:在查得的845篇文章中,有15篇文章符合要求,9篇文章统计了年龄段分布,10篇文章统计了中毒途径,10篇论文统计了转归情况,15篇文章均进行了性别和毒物类型的统计.结论:急性中毒在性别分布方面无明显差异;以20~39岁为高发年龄;中毒途径主要是经消化道;引起急性中毒的前五位的毒物分别是酒精、药物、农药、食物和CO;急性中毒的死亡率约为1.095%.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儿童意外吸入磷化铝中毒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死亡原因。方法:对本院儿科2014年5月~2018年8月收治的55例意外吸入磷化铝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31例)和重度(14例),统计患儿的年龄、性别、发病季节、中毒吸入时间、中毒就诊时间、临床症状、实验室及心电图检查。结果:55例吸入磷化铝中毒患儿中,死亡10例,存活45例,死亡患者均为重度中毒者,死亡原因为循环衰竭。轻度中毒毒素吸入时间平均为25.1 h,中毒后平均就诊时间14.6 h;重度中毒毒素吸入时间平均为185.4 h,中毒后平均就诊时间38.5 h;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55例(100%),头晕、面色苍白14例(25%),心悸16例(29%),呼吸衰竭14例(25%),严重的心律失常8例(14.5%),低血压、心源性休克10例(18%);心电图检查: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室性心动过速4例,II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1例,窦性心律不齐5例,窦性心动过速26例;实验室检查中心肌酶升高19例(34.5%);肝功能异常12例(21.8%);肾功能异常6例(10.9%);代谢性酸中毒14例(25%)。治疗上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结论:儿童意外吸入磷化铝中毒以重度中毒病例死亡率高,多为循环衰竭所致,目前无特效解毒药物,早期诊断和早期综合性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中国河北省卢龙县儿童轮状病毒腹泻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轮状病毒是我国儿童重症腹泻的主要病原。按照WHO轮状病毒监测方案,于1999年7月至2003年6月,在河北省卢龙县开展了医院和社区为基础<5岁儿童轮状病毒腹泻的监测。结果表明:卢龙县<5岁儿童腹泻的发病率为1 3次/人/年。4年中全县共有2350名<5岁急性腹泻患儿住院,占所有住院儿童的38%(2350/6213)。住院的腹泻患儿每年有两个高峰,一个是夏季(6~8月),占全年腹泻住院病例的22%;另一个在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占58%。住院的轮状病毒腹泻只有一个高峰,是在冬季(12月至次年2月),高峰期的轮状病毒腹泻住院患儿数占全年轮状病毒腹泻患儿住院数的86%。按全年统计,轮状病毒腹泻占住院腹泻患儿的46%,轮状病毒腹泻的住院率为11/1000儿童/年。在门诊腹泻患儿中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占28%,在社区腹泻患儿中轮状病毒腹泻占10%。轮状病毒毒株的分布,G3型(45%)最常见,其次为G1型(35%)、G2型(8%)、G4型(3%)、G9型(0 6%),混合感染较少(1%)。还有8%的毒株未能分出型别。在轮状病毒腹泻患者中,9~11月龄的儿童检出率最高(53%),其次是12~17月龄(51%)、18~23月龄(36%)和6~8月龄(30%)。在4年研究期间共有5~10名1~59月龄儿童可能因为轮状病毒腹泻死亡,其中有1例确诊为P[8]G1型毒株感染。初步估计,该县1~59月龄儿童轮状病毒腹泻的死  相似文献   

9.
儿童中毒相关因素分析与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宪才  缪英年  吴志光 《蛇志》2009,21(1):21-22
目的探讨儿童意外中毒的原因.以寻求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2月至2009年2月急诊科诊治的150例儿童意外伤害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儿童为意外中毒,其中药物中毒(过量)35例,占58.3%;1~3岁20例,占33.3%;城市儿童药物中毒(过量)26例,占43.3%,乡村儿童药物中毒(过量)9例,占25.8%.灭害药及农药中毒8例.占13.3%。结论儿童意外中毒以药物中毒为首要因素,家中的意外中毒发生率明显高于户外;1~3岁小儿是意外中毒发生的主要年龄,与这一年龄段的小儿发育特点有关,儿童意外中毒应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呼吸道感染儿童呼吸道病毒病原学检出情况及其流行规律,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28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患儿呼吸道分泌物中呼吸道病毒的检出情况,并分析呼吸道感染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与年龄、季节、疾病类型的关系。结果:28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共检出98份阳性标本,阳性率为35.00%,其中有2份标本中检出2种病毒感染,混合感染阳性率为0.71%;在所有病毒类型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病毒感染阳性率最高。1岁患儿的病毒感染阳性率最高,与其他年龄段病毒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感染患儿春季、冬季的病毒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夏季、秋季(P0.05)。不同呼吸道感染疾病类型患儿病毒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喘息性肺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患儿病毒感染阳性率较高。结论:RSV是呼吸道感染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主要致病病原体,1岁的婴幼儿较易感染,春季、冬季为其高发季节,且以肺炎、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肺炎患儿的病毒感染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平顶山市百日咳发病流行规律,为有效防控百日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对平顶山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近年对百日咳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对百日咳的时间分布、疫苗效果等进行比较。结果自实施计划免疫以后,百日咳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年均发病率由20世纪60~70年代的93.08/10万降至目前的1/10万以下;流行范围逐步缩小,春夏为高发季节,主要集中在5~8月份,病例10岁以下儿童共88例,占病例总数的98.88%,主要集中在7岁以下的为57例,占64.05%。城市高于农村,两者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多于男性。职业以散居、托幼儿童为主,占发病总人数的57.30%;其次为学生,占41.58%。结论防治百日咳应进一步提高和保持高水平的百白破混合制剂常规免疫接种率,控制局部地区的爆发,并加强监测和传染源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宾为胜 《蛇志》2010,22(3):248-249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较合理的依据。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86例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中毒患者占同期全部急诊病例的2.8%。男34例,女52例;年龄3~79岁,平均34岁,其中20~29岁23例,30~39岁20例。致病毒物主要有:酒精21例,动物毒素15例,植物毒素12例,化学药物类10例,农药9例,灭鼠药4例,食物7例,其他8例。中毒原因为有意接触毒物者51例,防护不周6例,意外事故29例。19例因病情严重转上级医院救治,其余病例在本院治愈。结论急性中毒在基层医院是比较常见的急诊急症,了解本地的中毒种类及临床特点,对提高防治能力,减少意外死亡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莫祖玲 《蛇志》2011,23(2):144-146
目的 了解我院2006~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因及特点与趋势,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6~2010年我院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死因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006年为10.73‰,2007年为11.91‰,2008年为9.93‰,2009年为5.60‰,2010年为12.58‰.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年龄分布,以婴儿死亡最高,占总死亡人数的44.09%;其次是新生儿,占总死亡人数的30.11%;1~5岁儿童占总死亡人数的25.8%.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原因,前五位分别为意外事故占21.51%,肺炎占15.05%,腹泻占11.82%,出生窒息占10.75%,败血症占8.60%.结论降低婴儿、新生儿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防止意外发生,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基层产科、儿科医疗质量是降低儿童死亡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人鼻病毒(Human rhinovirus,HRV)在甘肃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患者中的流行特征。2011年1月至12月,从甘肃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患者中采集咽拭子标本286份,用多重PCR方法对常见呼吸道病毒性病原体进行筛查。多重PCR结果中HRV阳性的标本再用nested-PCR分别扩增HRV的VP1和VP4/VP2结合区基因片段,阳性结果进行序列测定和基因分析。286份咽拭子标本中,27份标本多重PCR检测结果显示为HRV阳性,检出率为9.44%。本研究中,HRV感染病例的平均年龄为3岁,其中,1岁以内儿童感染比例最高,占总阳性数的44.4%(12/27);在27例HRV阳性病例中,男性占16例(16/185,8.64%),女性占11例(11/101,10.89%),两者无显著性差异;HRV感染的高峰出现在5月份(6/27,22.2%);从HRV感染的疾病构成看,普通感冒的比例最高,占12.24%(12/98);其次为肺炎,占8.50%(13/153);剩余2病例均为支气管炎。基因序列特征分析发现:A组HRV是甘肃地区2011年的优势流行基因型,占阳性病例的84.62%(22/26),其次为C组HRV,占11.54%(3/26),B组HRV仅发现1例。HRV感染在2011年甘肃地区全年均可发生,主要感染以1岁以内儿童。A组HRV是该地区2011年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患者中的主要流行基因型,并存在多个基因型和多个HRV血清型共同流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503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7种常见病毒[流感病毒A、B型(IVA、IVB),腺病毒(ADV),副流感病毒1、2、3型(PIV1、PIV2、PIV3)及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检测,了解本地区2013年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病毒感染状况。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法对503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进行7种常见病毒的检测。结果 503例患儿中有55例检出病毒阳性,总阳性率为10.93%,均为单一病毒感染。7种常见病毒中,RSV的感染率最高,为76.36%。在各年龄组中,〈1岁组的病毒检出率最高,为29.41%,随着年龄的增长,检出率逐渐降低。从季节分布来看,春季的感染率最高,为23.08%,其次为冬季,感染率10.13%。结论 RSV是2013年本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1岁组患儿的病毒检出率最高,春季为感染的高发季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浅部真菌感染的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10月~2019年9月在我院皮肤科就诊的8343例0~14岁儿童的浅部真菌检测结果,并结合患儿的性别、年龄、季节及外环境温湿度等因素,分析儿童浅部真菌的感染情况和发病特征。结果就诊儿童浅部真菌感染率为17.20%(1435/8343),其中头癣144例、体癣235例、手癣27例、甲癣183例、股癣55例、足癣791例,足癣占比最高,达55.12%。经χ2检验,患儿菌丝总体检出率高于孢子(P 0.001),头癣患儿孢子检出率高于菌丝(P0.001),甲癣、股癣和足癣患儿菌丝检出率高于孢子(P0.001);就诊儿童浅部真菌感染率男性高于女性(P0.001),0~3岁儿童感染率最低(P0.001),夏季感染率最高而冬季感染率最低(P=0.002),不同性别、年龄和季节浅部真菌感染部位具有一定差异。经相关性分析,儿童浅部真菌感染率与月均温度明显相关,温度越高,浅部真菌感染率越高(P 0.001);儿童浅部真菌感染率与相对湿度之间不存在相关性(P=0.966)。结论浅部真菌感染是引起儿童皮肤症状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类型浅部真菌感染的菌丝和孢子检出率具有一定差异,性别、年龄、季节和温度是影响儿童浅部真菌感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113例儿童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近5年至我院就诊的113例儿童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患儿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临床特点、真菌学检查结果及菌株对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5种药物的体外敏感性。结果 113例患儿年龄范围3个月~16岁,平均年龄10.96岁,其中76.1%的患儿为10~12岁。临床症状主要为外阴瘙痒(47.8%)及外阴分泌物增多(36.3%)。共培养出念珠菌108株,以白念珠菌为主(91.7%),其次为光滑念珠菌(5.6%),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均为1%。所有的白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均敏感,对伊曲康唑、氟康唑、伏立康唑耐药率分别为11.1%、10.1%、8.1%,对氟胞嘧啶耐药率为1%。治疗上以外用抗真菌药物为主。结论 113例儿童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以白念珠菌所致多见,不同念珠菌的耐药情况具有差异,规范的治疗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上海地区社区获得性腹泻儿童致病菌流行病学情况,对2007年度就诊于我院的2871例社区获得性腹泻患儿进行粪便弯曲菌、志贺菌、沙门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致腹泻大肠埃希菌、气单胞菌、耶尔森菌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及部分菌株的血清分型。结果发现,弯曲菌在腹泻患儿粪便中的分离率为11.1%(172/1556),4月份感染率最高(P<0.001),多见于1~4岁儿童(P<0.05);其次是志贺菌,分离率为3.2%(91/2871),其中福氏志贺菌占63.7%;第3位是致腹泻大肠埃希菌,分离率为1.0%(30/2871),其中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占70.0%,以O55/K59血清型为主。沙门菌、气单胞菌分离率不超过0.5%,未检测到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和耶尔森菌。本次调查显示,弯曲菌、志贺菌、致腹泻大肠埃希菌是目前上海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腹泻的3种主要致病菌。弯曲菌感染率明显高于志贺菌及致腹泻大肠埃希菌,提示临床微生物室应将弯曲菌、致腹泻大肠埃希菌作为儿童社区获得性腹泻常规监测的病原微生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不同季节及不同年龄段腹泻患儿感染轮状病毒(RV)与腺病毒(Eads)情况,为临床提供早期、快速、准确、可靠的依据,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使患儿早日康复。方法采用杭州艾博医药有限公司提供的轮状病毒(A组)/腺病毒检测试剂盒(乳胶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门诊和住院就诊的3 368例腹泻儿童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和腺病毒抗原检测。结果 3 368例腹泻儿童粪便中,RV阳性578例占17.16%,Eads阳性106例占3.15%。11月至次年1月为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月份,1~3岁为儿童感染的高发年龄;腺病毒感染阳性率低,呈散发性。结论杭州地区近年1~3岁婴幼儿的腹泻主要是由轮状病毒和腺病毒引起,其中轮状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腺病毒,且有明显的季节性;而腺病毒感染呈散发流行,未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及年龄分布。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与x线表现.方法:对65例(男35例,女30例,3-13岁)MP-IgM阳性的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特征和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过90%的患儿有发热和咳嗽,67.7%患儿有啰音.31例患儿外周血白细胞升高(47.7%).25例患儿血沉增快(38.5%).46例患儿C-反应蛋白(CRP)升高(70.8%).胸片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形式:大片状阴影(n=32,49.2%),斑片状阴影(n=18,27.2%),肺门影增浓(n=10,15.4%),肺纹理增粗(n=5,7.7%).大片状阴影组患儿血清CRP水平最高(P<0.05),肺门影增浓组患儿血清CRP水平最低(P<0.05).结论:本组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和肺部哆音为最常见;胸片以大片状阴影最多见;较高的血清CRP水平暗示肺部炎症反应激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