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叉头框蛋白O1(FoxO1)、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与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分析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8月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36例GDM患者为GDM组,根据妊娠结局分为结局不良组(42例)和结局良好组(94例),另选取55名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收集GDM患者临床资料,检测血清CREB、FoxO1、NLRP3水平并计算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HOMA-IR)。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GDM患者血清CREB、FoxO1、NLRP3水平与HOMA-IR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DM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REB、FoxO1、NLRP3水平对GDM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GDM组血清CREB、FoxO1、NLRP3水平和HOMA-IR升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GDM患者血清CREB、FoxO1、NLRP3水平与HOMA-IR呈正相关(P均<0.001)。136例GDM患者妊娠结局不良发生率为30.8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OMA-IR、CREB、FoxO1、NLRP3升高为GDM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REB、FoxO1、NLRP3水平联合预测GDM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大于CREB、FoxO1、NLRP3单独预测。结论:血清CREB、FoxO1、NLRP3水平升高与GDM患者IR和妊娠结局不良密切相关,可能成为GDM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辅助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皮质抑素(CST)、分拣蛋白(sortilin)、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与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糖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333例GDM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42例妊娠糖耐量正常的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糖代谢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标及血清CST、sortilin、HLA-G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糖代谢、胰岛素抵抗指标与血清CST、sortilin、HLA-G水平的相关性。根据随访期间的妊娠结局将GDM患者分为不良结局组与良好结局组,比较两组血清CST、sortilin、HLA-G水平及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明确导致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糖尿病家族史、合并高脂血症占比及空腹血糖(FPG)、服糖后1 h血糖(1hPG)、服糖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sortili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CST、HLA-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GDM患者血清CST、HLA-G与FPG、2hPG、HbAlc、FINS、HOMA-IR均呈负相关(P<0.05),血清sortilin与FPG、2hPG、HbAlc、FINS、HOMA-IR均呈正相关(P<0.05)。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15.32%。不良结局组年龄≥35岁、孕前1个月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有不良孕产史、糖尿病家族史、合并高脂血症、血糖控制不佳占比及血清sortilin水平均高于良好结局组,血清CST及HLA-G水平低于良好结局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孕前1个月BMI≥24 kg/m2、血糖控制不佳、血清CST低水平、血清sortilin高水平、血清HLA-G低水平为GDM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GDM患者血清CST、sortilin、HLA-G与糖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及不良妊娠结局关系密切,提示临床在加强血糖监测和控制的同时,检测血清CST、sortilin、HLA-G可能有助于评估GDM患者病情和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胰腺衍生因子(PANDER)、肥胖抑制素(Obestatin)与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286例GDM患者,根据分娩前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分为血糖控制达标组(HbA1c<7%,173例)和血糖控制不达标组(HbA1c≥7%,113例),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入组时血清Hcy、PANDER、Obestatin、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HOMA-IR)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Hcy、PANDER、Obestatin与FPG、FINS、HOMA-IR的相关性。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妊娠结局不良组(90例)和妊娠结局良好组(196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DM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血糖控制不达标组血清Hcy、PANDER、FPG、FINS、HOMA-IR水平均高于血糖控制达标组,而Obestatin水平低于血糖控制达标组(P<0.05)。血清Hcy、PANDER水平与FPG、FINS、HOMA-IR水平均呈正相关,Obestatin水平与FPG、FINS、HOMA-IR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妊娠结局不良组年龄、入组时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家族史、血糖控制不达标比例以及血清Hcy、PANDER、FPG、FINS、HOMA-IR水平均高于妊娠结局良好组,Obestatin水平则低于妊娠结局良好组(P<0.05)。血糖控制不达标、血清Hcy、PANDER水平是GDM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而Obestatin水平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GDM血糖控制不达标患者血清Hcy、PANDER水平增高,Obestatin水平降低,且与胰岛素抵抗和妊娠结局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Ferritin)、组织蛋白酶S(Cat S)、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与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并分析影响GDM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12月期间来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产检并诊断为GDM的产妇154例纳为GDM组,另取同期来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产检的健康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对比两组的血清Ferritin、Cat S、MCP-1水平以及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Cat S、Ferritin、MCP-1与HOMA-IR的相关性以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分析。GDM组患者根据妊娠结局分为正常妊娠结局组和不良妊娠结局组,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GDM组血清Ferritin、Cat S、MCP-1水平及HOMA-IR均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GDM患者的血清Cat S、Ferritin、MCP-1水平与HOMA-IR均呈正相关(P<0.05)。154例GDM患者中,有58例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占比37.6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GDM患者的妊娠结局与糖尿病家族史、GDM确诊时孕周、年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孕前体质量指数(BMI)、血清Ferritin、Cat S、MCP-1水平以及HOMA-IR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孕前BMI≥24 kg/m2、OGTT结果>2项异常、血清Ferritin、Cat S、MCP-1水平偏高是GDM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GDM患者的血清Ferritin、Cat S、MCP-1水平异常升高,且与胰岛素抵抗有关。GDM患者的妊娠结局受到血清Ferritin、Cat S、MCP-1水平、年龄、孕前BMI、OGTT结果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ANGPTL8)与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1年3月期间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GDM孕妇136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时期来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检的健康孕妇12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组患者的人口学及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孕妇的血清VCAM-1、PAI-1、ANGPTL8水平,观察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情况。研究组孕妇根据妊娠结局情况分为妊娠结局不良组和妊娠结局良好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DM孕妇妊娠结局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的血清VCAM-1、PAI-1、ANGPT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妊娠结局不良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GDM孕妇妊娠结局不良与年龄、产前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尿病家族史、分娩史、居住地、VCAM-1、PAI-1、ANGPTL8水平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产前BMI≥28 kg/m2、HbAlc水平较高、居住地为城镇、VCAM-1、PAI-1、ANGPTL8水平升高均是GDM孕妇妊娠结局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GDM孕妇血清VCAM-1、PAI-1、ANGPTL8水平异常升高,且三者均为GDM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患者血清脑钠肽(BNP)、25-羟维生素D[25(OH)D]、半乳糖凝集素-3 (Gal-3)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HDP患者114例纳入研究组,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组39例,轻度子痫前期组44例,重度子痫前期组31例,另选择同期在我院产检的健康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BNP、25(OH)D、Gal-3及左心室舒张功能,分析患者血清BNP、25(OH)D、Gal-3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根据妊娠结局将患者分为妊娠结局良好组65例、妊娠结局不良组49例,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HDP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各组血清BNP、25(OH)D、Gal-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P患者随疾病严重程度的升高血清BNP、Gal-3水平逐渐升高,25(OH)D水平逐渐降低。各组左心室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E峰)、左心室舒张晚期充盈峰速度(A峰)、E/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DP患者血清BNP、Gal-3水平与E峰、E/A呈负相关(P<0.05),与A峰呈正相关(P<0.05),血清25(OH)D水平与E峰、E/A呈正相关(P<0.05),与A峰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158.02 mmHg、舒张压≥104.32 mmHg、血清BNP≥406.42 ng/L、血清25(OH)D≤14.94 μg/L、血清Gal-3≥16.17 ng/mL是HDP妊娠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HDP患者血清BNP、Gal-3水平异常升高、25(OH)D水平异常降低均为HDP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三者水平与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相关,检测三者水平有助于对患者妊娠结局的临床判断。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Flt-1)、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患者分类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204例HDP患者(HDP组),根据指南分类原则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n=88)、子痫前期组(n=66)、子痫组(n=50),根据妊娠结局分为结局不良组和结局良好组,另选取同期100名于我院产检健康孕产妇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DP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影响因素及血清VEGF、sFlt-1、IL-4水平对妊娠结局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DP组血清VEGF、IL-4水平降低,sFlt-1水平升高(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子痫前期组、子痫组血清VEGF、IL-4水平依次降低,sFlt-1水平依次升高(P<0.05)。204例HDP患者妊娠结局不良发生率为29.90%(61/204)。单因素分析显示,妊娠结局不良与年龄、不同疾病分类、SBP、DBP、尿蛋白、VEGF、sFlt-1、IL-4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DP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与独立保护因素分别为子痫、sFlt-1升高与VEGF、IL-4升高(P<0.05)。血清VEGF、sFlt-1、IL-4水平单独与联合预测HDP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6、0.774、0.770、0.905,VEGF、sFlt-1、IL-4联合预测HDP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AUC最大。结论:HDP患者血清VEGF、IL-4水平降低,sFlt-1水平升高,与HDP分类和妊娠结局不良有关,VEGF、sFlt-1、IL-4联合对HDP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糖化白蛋白(GA)、内脂素(Visfatin)、摄食抑制因子-1(Nesfatin-1)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并分析导致妊娠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GDM患者作为观察组,同一时间段选择来我院行孕检的9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血清中Visfatin、Nesfatin-1、GA、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Visfatin、Nesfatin-1、GA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结局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的GA、Visfatin、Nesfatin-1、HOMA-IR高于对照组,HOMA-β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GA、Visfatin、Nesfatin-1与HOMA-β呈负相关,而与HOMA-IR呈正相关(P<0.05)。观察组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妊娠不良结局与分娩年龄、居住地、糖尿病家族史、产前体质量指数(BMI)、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流产史、分娩史、甲状腺功能情况、产次、FPG、FINS、GA、Visfatin、Nesfatin-1、HOMA-IR、HOMA-β有关(P<0.05),而与文化程度、单/双胎妊娠、孕次无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为城市、产前BMI≥28 kg/m2、分娩年龄≥35岁、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GA≥13%、Visfatin≥82mmol/L、Nesfatin-1≥9 μg/L、流产史、甲状腺功能异常是导致GDM产妇妊娠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GDM患者中存在GA、Visfatin、Nesfatin-1高表达,且与胰岛素抵抗明显相关。GDM产妇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较高,受分娩年龄、居住地、产前BMI、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流产史、GA、Visfatin、Nesfatin-1、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多种因素影响,可考虑针对上述患者采取相关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研究燕麦β-葡聚糖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调节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08月至2021年01月在本院产科门诊规律产检并确诊为GDM的孕妇,按照是否服用燕麦β-葡聚糖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取医学营养治疗,观察组为自愿服用燕麦β-葡聚糖的患者,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空腹血糖变化以及胰岛素需求量、孕期BMI增加量、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体重、母婴不良妊娠结局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观察期间平均空腹血糖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空腹血糖水平的差异,治疗4周时P>0.05,治疗8周后P<0.05;观察组患者孕期BMI增加量(4.56±2.00 Kg/m2)显著低于对照组(5.34±2.21 Kg/m2,P<0.05);观察组患者剖宫产率(64.62 %)低于对照组(70.77 %),两组患者的剖宫产率、新生儿出生体重、胰岛素需求量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母婴不良围产期结局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燕麦β-葡聚糖可以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控制孕期体重增长的同时不影响胎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对母婴不良妊娠结局无改善作用,不会产生除已知结局之外的其他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再次妊娠患者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sTim-3)与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免疫失衡和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于湖南省妇幼保健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就诊的62例URSA再次妊娠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进行孕检的正常早孕妇女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早期血清1,25(OH) 2D3、sTim-3及外周血Th17细胞、Treg细胞水平、Th17/Treg比值。Pearson法分析URSA再次妊娠患者血清1,25(OH) 2D3、sTim-3与外周血Th17细胞、Treg细胞水平、Th17/Treg比值平的相关性。根据URSA再次妊娠患者妊娠结局的不同分为妊娠成功分娩组和妊娠再次流产组,比较两组孕早期血清1,25(OH) 2D3、sTim-3与外周血Th17细胞、Treg细胞水平、Th17/Treg比值。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1,25(OH) 2D3、sTim-3与外周血Th17细胞、Treg细胞水平、Th17/Treg比值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sTim-3、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Th17/Treg比值高于对照组,血清1,25(OH) 2D3、外周血Treg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URSA再次妊娠患者血清1,25(OH) 2D3与血清sTim-3、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Th17/Treg比值呈负相关,与Treg细胞水平呈正相关(P<0.05);血清sTim-3与外周血Treg细胞水平呈负相关,与Th17细胞水平、Th17/Treg比值呈正相关(P<0.05)。妊娠再次流产组血清sTim-3、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Th17/Treg比值高于妊娠成功分娩组,血清1,25(OH) 2D3、外周血Treg细胞水平低于妊娠成功分娩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1,25(OH) 2D3、sTim-3及外周血Th17细胞、Treg细胞水平及Th17/Treg比值均可预测URSA再次妊娠患者妊娠再次流产的发生风险,且上述指标联合检测的预测效能更高。结论:血清1,25(OH) 2D3水平异常降低、sTim-3水平异常升高可导致Th17/Treg免疫失衡,导致URSA再次妊娠患者再次发生流产。上述指标联合检测对URSA再次妊娠患者妊娠再次流产的预测效能更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丙基硫氧嘧啶(PTU)影响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孕妇甲状腺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0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10例妊娠合并甲亢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对照组52例。观察组予PTU每天300 mg口服,对照组确诊后未能定期检测甲状腺功能而自行停药,或拒绝PTU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TT3、TT4、FT3、FT4、TSH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早产或流产、剖宫产、妊娠高血压、心力衰竭、重度子痫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足月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围生儿发生胎儿窘迫、低体重儿、新生儿甲亢、转入NICU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规范的PTU治疗能很好地改善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孕期甲状腺功能,减低甲亢对孕妇及新生儿的危害,改善妊娠结局,且对新生儿畸形率无显著的影响,是一种相对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复发情况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71例妊娠合并尖锐湿疣(观察组)及86例非妊娠合并尖锐湿疣患者(对照组)采用二氧化碳激光进行治疗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疣体直径≥0.5 cm、疣体≥10个、合并念珠菌感染及合并2种及以上病原体感染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复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无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新生儿预后情况好.结论: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妊娠期尖锐湿疣安全有效,尖锐湿疣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对妊娠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从2011年1月到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妊娠合并甲亢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作(40例未治疗,70例接受治疗)和90例正常健康孕妇的临床资料,记录三组孕产妇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比较其结果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未治疗组妊娠不良结局及围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均高于治疗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甲亢可给母婴带来严重危害,早期进行规律化治疗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恶性肿瘤在诊治过程中的临床表现,探讨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查阅2005年至2011年9月于我院住院治疗患者病历,收集妊娠合并恶性肿瘤疾病患者10例在入院诊断、治疗经过中的相关资料.结果:10例患者中9例在终止妊娠前确诊,3例孕妇死亡,5例在随访中,2例失访;10例胎儿中有生机儿5例,其中1例放弃,在可随访的3例新生儿生存状态良好.结论:妊娠合并恶性肿瘤疾病的临床确诊及及时治疗对妊娠结局会造成影响,妊娠结局与肿瘤分期及孕周相关,应在产前进行常见恶性肿瘤疾病的筛查,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病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参数检测的临床价值及其妊娠结局。方法:2017年2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疾病严重程度的不同分为轻度组45例、中度组40例以及重度组35例。分别比较三组患者的各项凝血指标、血小板参数、产妇不良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结果:重度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较轻度组和中度组缩短,而纤维蛋白原(FIB)较轻度组和中度组升高(P0.05),且中度组FIB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血小板数量(PLT)低于轻度组和中度组,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0.05),中度组PLT低于轻度组,而MPV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胎盘早剥、剖腹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且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新生儿窒息、早产、呼吸窘迫的发生率高于中度组、轻度组,且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结论:临床工作中可通过联合检测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参数,从而有利于评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同时有助于预测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6.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HCM) is increasingly being diagnosed in pregnant women. Women with HCM generally tolerate pregnancy well. The risk is however higher in women who are symptomatic before pregnancy or in those with severe 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obstruction. The incidence of arrhythmias does not appear to be increased during pregnancy and maternal mortality is low. Prior to conception, women with HCM should have a risk assessment as well as genetic counselling. During pregnancy beta-blockers should be continued and the judicious use of diuretics may be required to treat symptoms of dyspnoea. A vaginal delivery with regional anaesthesia is usually appropriate. Women should be managed by a specialist multidisciplinary team.  相似文献   

17.
Women with pulmonary hypertension have a high risk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during pregnancy. The inability to increase cardiac output leads to heart failure while further risks are introduced with hypercoagulability and decrease in 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 There is no proof that new advanced therapies for pulmonary hypertension decrease the risk, though some promising results have been reported. However, pregnancy should still be regarded as contraindicated in women with pulmonary hypertension. When pregnancy occurs and termination is declined, pregnancy and delivery should be managed by multidisciplinary services with experience in the management of both pulmonary hypertension and high-risk pregnancies.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干预治疗对不同TSH水平的妊娠期亚临床甲减合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Ab)阴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产科分娩孕妇诊断为亚临床甲减且TPOAb阴性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根据2011年(S1标准)及2017年(S2标准)美国甲状腺协会(ATA)指南对妊娠合并亚临床甲减推荐诊断的TSH水平不同分组,A组(4 m IU/LTSH10.0 m IU/L)131例,B组(TSH4 m IU/L,在T1期TSH2.5 m IU/L,T2、T3期TSH3.0 m IU/L)326例,根据是否接受左甲状腺素钠片(商品名:优甲乐)治疗,分为治疗组(295例)、未治疗组(194例),同时选取TPOAb阴性且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孕妇(306例)作为对照组。结果:(1)依据S1、S2诊断标准,妊娠合并亚临床甲减的发生率分别为13.57%、3.6%,治疗率分别为39.67%、51.34%,不同诊断标准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孕妇中,未治疗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贫血、流产、早产、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均高于治疗组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治疗组胎盘早剥、胎膜早破、胎儿畸形、低体重儿的发生率虽高于治疗组及对照组,但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B组孕妇未治疗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贫血、流产、早产、胎儿窘迫、胎盘早剥、胎膜早破、胎儿畸形、低体重儿的发生率虽高于治疗组及对照组,三组及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青岛地区TPOAb阴性的妊娠期亚临床甲减孕妇,4.0 m IU/LTSH10.0 m IU/L时,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能明显改善其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9.
张超  韩洁  苏妍  崔颖  高慧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25):4951-4953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发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期为HDCP的诊断和早期预防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11月到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HDCP患者,设为实验组,同期选择120例正常孕产妇作为对照组。自制调查问卷调查受试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妊娠结局,分析HDCP的危险因素,对比观察两组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1)单因素分析显示,HDCP发病的危险因素可能有:年龄、体质指数(BMI)、月收入、高血压家族史、孕期并发症、负面情绪、文化程度(均P0.05)。(2)进一步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DCP发病的危险因素有:BMI、高血压家族史、负面情绪及文化程度。(3)实验组患者胎儿窘迫、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及胎儿畸形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导致HDCP发病的危险因素较多,主要有BMI、高血压家族史、负面情绪及文化程度等,这些因素极易导致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0.
妊娠妇女阴道菌群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31例非妊娠健康妇女、31例早期妊娠妇女、31例中期妊娠妇女和31例晚期妊娠妇女的阴道菌群,就乳杆菌、酵母菌、葡萄球菌和肠杆菌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同时测定阴道分泌物的PH。结果表明,妊娠妇女的阴道乳杆菌和酵母菌多于非妊娠妇女,而葡萄球菌和肠杆菌却少于非妊娠妇女。乳杆菌是阴道菌群中最重要的成员,妊娠时的生态优势地位更加突出。乳杆菌在阴道的生物屏障和酸性环境的维持方面起主要作用。乳杆菌可能是预防和治疗产道感染及新生儿感染的理想的生态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