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人工养麝研究进展及养麝效益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人工养麝已历经半个世纪,人工养麝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从整体上看,疾病控制、产香量及养麝的整体效益仍是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为进一步推进我国人工养麝研究和养麝业的发展,现就一些主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麝场的经济效益公式,认为在现有的管理体制下,养麝规模越大,经济效益反而越低.鉴于我国养麝业的特殊性及其存在的具体问题,国家应该将养麝业作为一项公益性的事业予以特殊的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扶持.同时,鼓励医药企业积极投身于养麝研究与麝场建设,以共同推进养麝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从而使人工养麝能够为我国麝资源的保护和传统中药的传承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麝香是雄麝腺体的分泌物质,为珍贵的动物药材之一。近十年来,四川省马尔康、米亚罗、南川,陕西省镇平,安徽省佛子岭等养麝场革命职工,遵照毛主席关于“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教导,积极开展放犬活捕、人工养麝、活体取香群众性科学实验,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关于人工养麝和活体取香另有专文介绍,本文只介绍怎样放犬活捕林麝的方法。麝是我国的珍贵动物,应该很好保护,需要捕捉时应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准,有计划的合理捕捉,同时还要注意加强人工饲养繁殖,以保护和发展我国珍贵药用动物的资源。  相似文献   

3.
圈养雌麝社会行为及其对后代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徐正强  徐宏发 《兽类学报》2002,22(2):155-158,86
麝是珍贵药用和香料动物 ,也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从 5 0年代开始 ,我国就开始进行麝的驯养研究 ,为了节省养麝成本 ,饲养方式普遍采用群养方式 ,由 1雄和多雌组成繁殖群进行饲养。但是这种饲养方式下幼麝的死亡率较高[1 ] 。而在野外 ,麝是独居性动物 ,不同性别的个体可能在一定的家域空间上有重叠 ,但同性别的个体间却完全分隔生活[2 ,3] 。据此 ,幼麝的较高死亡率可能与将野外独居生活的麝改为群体饲养有关 ,因为在群养条件下 ,尤其是在繁殖期 ,雌麝群中的个体间常常会因为争夺配偶、食物、空间发生争斗。为了探讨饲养方式对幼麝存活…  相似文献   

4.
1958年四川省医药公司与阿坝州商业局在马尔康县松岗公社办起了我国第一个人工养麝场——马尔康养麝场。在林麝的驯养繁殖、活体取香以及疾病防治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 养麝场位于马尔康以西17公里,距松岗2公里处,海拔2,650米,山高岭峻,陡崖峭壁,地形复杂。场外有木足河从南向北流入大渡河上游。气候高寒,年平均温度8.6℃,1—3月均温为2.5℃;4—6月12.7℃,7—9月15.2℃,10—12月3.9℃,昼夜温差27.6℃。全  相似文献   

5.
在人工养麝和活麝取麝香试养成功的情况下,提高麝的繁殖率和成活率,是扩大麝群、增加麝香产量的一条重要途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批林批孔运动推动下,我场“三结合”科研小组进行了试验。在饲养管理上采取了五项措施,繁殖上注意了五个环节,使全场39只性成熟母麝全配、全孕。1974年繁殖仔麝58只,成活率由50%提高到90%以上,达到了建场以来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6.
麝泌香盛期麝香腺超微结构和麝香分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雄麝特有的麝香腺,由于分泌行使化学通讯机能的信息素(Pheromone)麝香,结构特异。长期以来,国内外对麝香腺的结构和麝香分泌研究甚少,只有解剖学方面的简单描述,故对麝香分泌机理和泌香规律众说纷纭。我国最早(1958)进行过人工养麝和活体取香。随着养麝业的发展,近年对麝香腺进行了解剖、组织学(毕书增等,1980;冯文和等,1981;郑生武等,1984)和泌香机理研究(毕书增等,1980;李复东,1980;颜于宏等,1981),对麝香的分泌、形成与泌香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特别在超微结构的研究方面尚属空白。  相似文献   

7.
雄麝的香腺和香囊在麝香分泌及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于1986—1988年对四川米亚罗养麝场的22头实验雄麝进行了泌香机理实验研究。本文报道了雄麝香腺摘除、香囊容积测定和观察以及雄麝泌香期囊温测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雄麝香腺是分泌麝香香液的器官;香囊不仅是麝香贮存器官,而且也是酶促反应和麝香最终形成的器官。  相似文献   

8.
麝的寿命目前未见报道,一般认为可活15年左右。陕西省镇坪县养麝实验场饲养的林麝(Moschus berezov, kii),其中009号雄麝至少为22年。009号雄麝是1958年捕获的野麝,当时上犬齿(獠牙)露出唇外约1公分,麝香囊内只有少许成熟麝香,体重约是成体麝重量的70%。 009 号雄麝食欲旺盛,爱吃粗饲,体质强健,抗病力强,产香量高。最高年产麝香达17克,第三代雄麝之一最高年产麝香30.09克(千  相似文献   

9.
雄麝年龄与其泌香量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四川米亚罗养麝场1986—1989年212头已知年龄雄性林麝为研究样本,采用生物统计方法,探讨了雄麝年龄与其泌香量的关系。统计结果表明:雄性林麝1岁开始发生初次自然泌香反应,2—6岁为其泌香高峰盛期,其雄麝有效取香率达95%以上,平均麝香产量范围为14.66—16.13克/头;以后随年龄增大,雄麝有效取香率及泌香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2011年、2012年的5~7月每月定期8天,每天00:00~24:00采用行为取样法在米亚罗养麝场观察记录54只林麝(15只成体雌麝,9只成体雄麝,10只亚成体雌麝,5只亚成体雄麝,15只幼麝)的行为。夏季共记录林麝83种行为,分成5种行为类型,即摄食、运动、休息、反刍及其他行为。夏季林麝具有明显的昼夜活动节律性,晨昏出现2个活动高峰期,分别为5:30~8:00和18:00~21:00,白昼活动率低于夜间。根据夏季林麝各行为累计时间和频率比较,表明圈养林麝的休息行为较高,尤其是幼体(65.38%±5.39%vs16.41h/d±1.29h/d),其次是摄食和运动行为。成体雌麝摄食行为比率高于成体雄麝、亚成体和幼体,这与夏季成体雌麝哺乳所需的能量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11.
我国麝养殖是解决麝类野生种群保护和中医药麝香来源的关键环节,是极为重要的野生动物养殖业。通过调查得出,截至2011年全国养殖麝已达8400余头,主要分布于四川、陕西等省份;养殖麝种群雄雌比率为1∶0.97,成幼比率为1∶0.53,表明养殖麝种群处于快速增长状态,种群结构基本合理。结合目前麝养殖业资料的调查,分析了养殖规模、养殖技术、种源管理、产业政策对麝养殖产业发展的作用并提出提升麝养殖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广西壮族自治区麝的生态和活捕方法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麝是我国珍贵的药用动物,应认真贯彻“护、养、猎”并举的正确方针,有计划的合理捕捉饲养。不可随意乱捕,如需捕捉,一定要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在群众性的科学实验运动中,对麝的生态和活捕方法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调查的情况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麝在广西以靖西县、龙州县、那坡县、田东县、田林县、德保县、宜山县、隆林县、河池县、南丹县、大苗山自治县、大瑶山自治县等地分布较多。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最近又为成都制药三厂动物室、四川养麝研究所Beagle狗场、成都中医学院实验动物科、四川制药厂动物室颁发了生产或使用条件合格证。并为四川  相似文献   

14.
于2001年3月—2002年1月,采用焦点取样法对甘肃兴隆山自然保护区麝场圈养马麝的刻板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麝场的圈养马麝有刻板行为的发育,雌麝的刻板行为持续时间少于雄麝,但二者间的差异不显著。野捕马麝幼年期的人工哺乳经历使其刻板行为表达强度相对小于麝场圈养下繁殖马麝。年龄对雌雄麝的刻板行为表达强度的效应相似,亚成体马麝的刻板行为表达较多,成体马麝体的刻板行为表达相对较少,老年马麝刻板行为持续时间最长,2.5和4.5岁是圈养马麝刻板行为发育的关键时期。此外,能顺利繁殖的个体,其刻板行为表达的持续时间少于繁殖失败的个体。  相似文献   

15.
王永奇  盛岩  刘文华  李斐然  唐婕  孟秀祥 《生态学报》2015,35(15):4986-4992
林麝是濒危资源动物,林麝驯养是保育濒危林麝资源及可持续利用麝香的有效方式。基于对2001至2012年间的陕西凤县林麝驯养的监测和调查,分析了其种群动态、性比和年龄结构。结果表明,陕西凤县的林麝驯养在近10余年获得了快速发展,全县共有150余个麝场,麝场数呈指数式增长,增长率达27.33%,但其平均驯养规模无明显增长,平均存栏种群仅为16.38头。凤县的驯养麝种群总体增长近似指数式增长,增长率达27.22%,目前存栏种群已达3712头。区分性别和年龄,各亚群的增长均呈指数式增长,幼年麝的增长率(30.30%)高于成年麝(27.16%),雄麝的增长率(28.30%)高于雌麝(27.78%)。在2001至2012年间,幼麝种群的雌雄性比((102.64±3.15)%,n=12)和成年麝种群的雌雄性比((100.85±2.585)%,n=10)均显著偏雌(P0.01),但幼麝、成年麝种群间的性比差异不显著(P0.05)。在2005年及2010—2012年间,幼麝(0.5岁龄)占种群的比例为31.91%,亚成体麝(1.5岁龄)占种群的比例为21.11%,成麝(2.5—12.5岁龄)比例为42.72%,老年麝(13.5岁龄及以上)仅占种群的4.26%。合并年龄分析,育龄前个体(幼麝和亚成体麝)的平均比例为53.02%,表明凤县驯养林麝属快速增长种群,其增长潜力较大。在林麝驯养实践中,管理部门可制定准入制度或适当重组现有麝场,促进较大的驯养种群构建,并建立通畅的麝香交易渠道,控制林麝种源的过热交易,以利于林麝驯养种群的性比平衡及可持续的繁育、增长。  相似文献   

16.
本场四舍第三组麝群中养林麝一头,年龄3岁,这次为初产。 1980年5月29日在圈舍内有临产症,但无破水和宫缩努责现象,只有不安表现。随后2、3天临产症又不够明显。6月2日上午发现该麝腹部下垂,已破水并努责,却未见胎儿娩出。下午,经检查确定为死胎难产。要施行解体(碎胎)术取胎,对麝无法进行。如再拖延时间,极  相似文献   

17.
马麝的生态研究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麝是一种经济价值较大的动物。雄麝腹部具有麝香腺囊(或香囊),其分泌物称做麝香(或香仁)。麝香的用途较广泛,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名贵药材之一。同时,还是一种高贵的香料。我国的麝香品质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为了顺利地发展麝的驯养业,必须对麝的野外生态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掌握我国圈养麝内寄生虫感染情况,为圈养麝内寄生虫病防控技术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抽样采集圈养麝新鲜粪样,采用循序沉淀法、离心漂浮法和贝尔曼法进行粪样中寄生虫虫卵(或卵囊)和幼虫的检查。从四川、陕西、甘肃和湖北等地24个养麝场中抽样采集了1049只麝的新鲜粪样,共查到9种(类)寄生虫虫卵(或卵囊)和幼虫,总阳性率为71.21%。其中,球虫Eimeria sp.卵囊阳性率达44.61%,卵囊密度(OPG)为800~54 400;线虫卵(未定科属)阳性率次之,为11.73%,虫卵密度(EPG)为300~18 700;而肺线虫(网尾属Dictyocaulus sp.)幼虫、毛细线虫Capillaria sp.卵、毛圆线虫Trichostrongyloides sp.卵、食道口线虫Oesophagostmum sp.卵、绦虫Anoplocephalidae sp.卵、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 sp.卵和毛首线虫(鞭虫Trichuris sp.)卵的阳性率分别为6.01%、2.00%、1.81%、1.53%、0.95%、1.24%和1.33%。调查表明我国圈养麝感染的内寄生虫种(类)多,感染率较高,其中以球虫和线虫感染情况最严重。  相似文献   

19.
杂交麝F1代的形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平 《四川动物》1990,9(1):43-44
1980年以来,安徽省佛子岭养麝场首次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开展了四川林麝(Moschus berzovskii)与安徽原麝(M.moschiferus)的杂交研究试验。经多年的实践和探索,终于成功地繁殖了7头杂种一代麝(以下称F1),其中正交(林麝♂×原麝♀)F14头,反交(原麝♂×林麝♀)F13头。其正交或反交F1的形态特征均与亲代有所不同,但兼具有亲代的某些特点。正交和反交之间也有差异。现将观察结果初报如下。一、外部形态正交或反交F1,1岁以内的体重、体长、肩高、臀高的增长情况见表。成年F1(2.5岁以上)体重8500—12000克,体长75—91厘米,肩高小于56厘米,臀高小…  相似文献   

20.
安徽麝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全长序列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自80年代安徽麝[Moschus (moschiferus/berezovskii)anhuiensis]被发现以来,其分类地位一直众说纷纭。在本研究中,我们对安徽麝模式皮张标本进行了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全长序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安徽麝同麝属中其他种的遗传分化已经相当明显.分子系统学的分析表明,安徽麝是一个单系群,它同麝属其他种的DNA序列差异已达到种间分化的程度。因此,线粒体DNA序列的证据支持将安徽麝列为麝属中一有效种(Moschus anhuiensis),而不是前人认为的原麝或林麝的亚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