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实验通过观察高血糖小鼠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糖耐量、血清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变化,探讨人参与刺五加配伍药物降糖的初步机制。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的方法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根据随机分组对照法,对各组小鼠进行不同干预处理。结果表明,给药组小鼠空腹血糖和糖耐量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血清胰岛素敏感性及SOD活性显著回升(P0.01或P0.05),血清MDA含量明显下降(P0.01或P0.05)。这表明人参与刺五加配伍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水平并增强其抗氧化能力,同时提示其降糖机制可能与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提高抗氧化能力等有关。  相似文献   

2.
探讨黔产毛蒟水提物(PTE)对四氯化碳(CCl_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中将5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各组10只,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0.01 g/kg的0.15%CCl_4菜油溶液造模)、PTE组(低剂量组0.5 g/kg和高剂量组1.0 g/kg)和阳性对照组(联苯双酯0.15 g/kg)。检测各组小鼠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测定肝组织匀浆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计算肝脏的湿重指数;HE染色法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学变化。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ALT、血清AST、肝脏指数、肝组织MDA含量以及血清TNF-α明显增高(均P0.01),肝组织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肝组织病理损伤明显。与模型组相比,PTE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血清ALT显著降低(P0.01),PTE低、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血清AST、肝脏指数、肝组织MDA含量以及血清TNF-α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肝组织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并减轻了肝组织病理损害。PTE可减轻CCl_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抑制TNF-α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蛇志》2018,(1)
目的研究蝮蛇粉不同配伍方对老龄小鼠体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10月龄ICR雄性小鼠按4%溶血液中丙二醛(MDA)水平随机分为蝮蛇粉(78mg/kg)组、蝮蛇粉+姜黄提取物(52+15.6mg/kg)组、蝮蛇粉+姜黄提取物+茶多酚(52+15.6+65mg/kg)组、阴性对照组,每组10只。各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阴性对照组给予相应溶剂,每天1次,连续给药30天。采用试剂盒法检测4%溶血液中MDA水平、全血中谷胱甘肽(GSH)含量、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蛋白质羰基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变化。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小鼠4%溶血液中MDA水平显著降低,全血中GSH含量增加,血清蛋白质羰基含量明显降低、T-AOC含量和SOD活力显著提升(P0.05,P0.01);与蝮蛇粉组比较,蝮蛇粉+姜黄提取物组小鼠4%溶血液中MDA水平显著降低,全血中GSH含量增加,血清蛋白质羰基含量明显降低、T-AOC含量和SOD活力显著提升(P0.05,P0.01);与蝮蛇粉+姜黄提取物+茶多酚组比较,蝮蛇粉+姜黄提取物组小鼠各指标变化无明显差异。结论蝮蛇粉与姜黄提取物合用可有效改善老龄小鼠体内抗氧化能力,可起到延缓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土人参提取液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的抗氧化作用的影响。取昆明种小白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土人参提取液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每天于颈背皮下注射D-半乳糖125 mg/kg,连续42 d,造成亚急性衰老模型。在注射D-半乳糖的同时,三个不同剂量实验组每天分别灌胃土人参提取液5、10和15g/kg,正常对照组及衰老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42 d后测定小鼠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等酶的活性,及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的含量。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衰老模型组小鼠心脏、肝脏组织SOD及血清中GSH-PX活性降低(P0.01),MDA含量增加(P0.01)。与衰老模型组相比,土人参提取液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心脏、肝脏组织SOD及血清中GSH-PX活性明显升高(P0.01);中、高剂量组小鼠心脏、肝脏组织中MDA含量降低明显(P0.01),低剂量组小鼠肝脏的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上述结果表明:土人参提取液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有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5.
银耳多糖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银耳多糖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抗氧化能力影响。将ICR小鼠腹腔注射D-半乳糖建立衰老模型,同时给予不同剂量的银耳多糖(TP),8周后获取小鼠心、脑,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差异。结果:TP各剂量组SOD和GSH-Px活力高于对照组(P<0.05),且高剂量组SOD、GSH-Px活力均高于低剂量和中剂量组(P<0.05);中、高剂量TP组MDA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且高剂量组MDA含量低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银耳多糖对于衰老模型小鼠抗氧化能力具有一定正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旨以研究杜仲绿原酸对高脂高胆固醇诱导的高血脂模型小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昆明小鼠为实验动物,随机分成5组:阴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低剂量(25 mg/kg BW)、中剂量(50 mg/kg BW)、高剂量(100 mg/kg BW)杜仲绿原酸组,每组10只.后4组饲以高脂饲粮,同时小鼠灌胃杜仲绿原酸4周,实验结束,分别测定各组小鼠血液流变学参数、血清和肝脏的抗氧化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及其总抗氧化能力和羟自由基清除率.高脂血症小鼠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刚性指数和聚集指数显著降低(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提高(P<0.05),小鼠血清和肝脏SOD、GSH-Px水平、总抗氧化能力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均显著升高(P<0.05),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在高脂膳食条件下,杜仲绿原酸能有效提高血液的抗氧化防御功能(包括抗氧化力、抗氧化酶活性)、改变血液流变学参数等,降低血液粘度、红细胞刚性和聚集,增强变形能力,使细胞膜的流动性增高,其中以中剂量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五鹤续断总皂苷抗皮肤衰老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8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五鹤续断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n=8)。采用5%D-半乳糖(0.025 ml/(g·d))颈背部皮下注射制备皮肤衰老小鼠模型,五鹤续断低、中、高剂量组灌服五鹤续断总皂苷水溶液(50 ml/(kg·d)、100 ml/(kg·d)、200ml/(kg·d)),阳性对照组灌服维生素E(50 mg/(kg·d)),连续给药42 d后,检测各组小鼠皮肤组织羟脯氨酸(HYP)和脂褐质(LF)的含量,血清和皮肤组织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与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模型组小鼠皮肤组织HYP含量明显减少,LF含量明显增多,血清和皮肤组织CAT、GSH-Px、SOD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五鹤续断低、中、高剂量和阳性对照组皮肤组织HYP含量明显增多,LF含量明显减少,血清和皮肤组织CAT、GSH-Px、SOD活性显著增强,MDA含量明显减少;与低剂量组比,高剂量和阳性对照组皮肤组织HYP含量明显增多,LF含量明显减少,血清和皮肤组织CAT、GSH-Px、SOD活性显著增强,MDA含量明显减少;血清和皮肤组织SOD活性与皮肤组织HYP呈显著正相关,与LF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五鹤续断总皂苷具有明显的抗皮肤衰老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抗氧化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灵芝提取液延缓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小鼠皮肤衰老的作用。方法以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小鼠为模型,同时背部涂抹灵芝提取液,治疗42 d后,测定小鼠背部皮肤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脂褐质(LF)含量、羟脯氨酸含量。结果灵芝提取液低、中、高剂量均能不同程度提高皮肤中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减少LF含量,提高小鼠皮肤中羟脯氨酸的含量(P0.01,P0.05),且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灵芝提取液具有延缓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的皮肤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复合天然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性能,抗运动疲劳及抗神经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方法:①采用光照核黄素生成O.2-,采用Fenton反应生成.OH,采用脂类过氧化反应生成L.,用顺磁波谱仪记录电子自旋共振ESR波谱。②建立力竭游泳运动模型,测定各组小鼠力竭性游泳的持续时间。③用氮蓝四唑NBT法测定肝脏和骨骼肌中SOD活力。④用硫代巴比妥酸TBA荧光比色法测定肝脏和骨骼肌中MDA的生成量。⑤测定经FeSo4处理后的脑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率。结果:①各实验组较对照组的电子自旋共振ESR波谱峰值显著降低,复合天然抗氧化制剂对O.-2和.OH有极强的清除作用,有效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②实验组较实验对照组游泳时间显著延长(P0.01);③实验组肝脏中SOD活力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实验组骨骼肌中SOD活力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对照组肝脏、骨骼肌中SOD活力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P0.05);实验组肝脏、骨骼肌中SOD活力显著高于实验对照组。④实验组肝脏和骨骼肌中MDA含量显著低于实验对照组(P0.01,P0.05);实验对照组肝脏和骨骼肌中MDA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⑤实验组的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实验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细胞的凋亡率低于实验组,实验组细胞的凋亡率低于实验对照组。结论:复合天然抗氧化制剂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抗运动疲劳及抗神经细胞氧化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0.
藻蓝蛋白的抑瘤活性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藻蓝蛋白(phycocyanin,PC)对接种S180肉瘤小鼠的肿瘤生长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10只/组)。即模型组、PC低、中、高、最高剂量组(25,50,100,200mg/kg·d)、环磷酰胺组(CY对照组)。各组小鼠右前腋窝皮下接种S180肉瘤细胞,第二天除模型组外,其余5组分别以不同剂量的PC灌胃、CY(40mg/kg·d)腹腔注射,15天后处死,完整剥离出肿瘤,称重,计算抑瘤率;测定血浆中SOD活力、MDA含量及红细胞溶血度。结果:1.除PC低剂量组外,中、高、最高剂量组肿瘤生长比模型组显著缓慢(P<0.01),抑瘤率分别为34.8%、56.9%、68.4%、61.9%。2.PC高、最高剂量组可升高小鼠血浆中SOD酶的活力(P<0.05);PC各剂量组均能降低小鼠血浆中MDA的含量,最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C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3.除PC低剂量组外,中、高、最高剂量组均能降低红细胞溶血度(P<0.05),其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PC各剂量组可以抑制小鼠S180肿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物种差异对NAFLD模型复制的影响,探讨不同鼠种NAFLD形成及其机制.方法 长爪沙鼠、SD大鼠、ICR小鼠各20只,按种属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模型组,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16周后,观察肝脏HE及Mallory三色染色病理变化,计算肝指数,检测血清血脂(CHO、TG、LDL-c、HDL-c)、肝功能(GOP、GPT)及肝组织中抗氧化酶(SOD、GSH-PX、CAT)活性及羟脯氨酸(Hyp)、丙二醛(MDA)、游离脂肪酸(FFA)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各模型组:沙鼠Hyp、CHO、TG、LDL-c、HDL-c、肝指数、GOP、GPT、MDA、FFA均升高,SOD、GSH-PX、CAT活性降低(P<0.05,P<0.01),肝脏出现纤维化;大鼠CHO、肝指数、GOP、GPT、FFA、SOD活性升高,MDA含量、GSH-PX、CAT活性降低(P <0.05,P<0.01),有局灶性脂肪肝炎;小鼠CHO、LDL-c、HDL-c、肝指数、CAT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P <0.05,P<0.01),肝脏病理正常.结论 三种动物在脂质代谢、肝功能、氧化应激等方面有显著的差异,并形成了不同的NAFLD模型:沙鼠形成伴高TG、CHO血症的肝纤维化模型、大鼠形成伴高CHO血症的局灶性脂肪肝炎模型、小鼠形成高胆固醇血症模型但肝脏未发生明显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唐古特大黄多糖组分1(RTP1)对急性电离辐射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辐射对照组(Irradiation Control,IC)以及RTP1低剂量组(200 mg/kg)、中(400 mg/kg)和高剂量组(800 mg/kg),采用灌胃给药方式,连续14 d,NC组和IC组则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第14 d除NC组外,各组小鼠均接受2.0 Gy/只60Coγ射线照射1次,照射后24 h,检测小鼠胸腺和脾脏指数,测定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酰二醛(MDA)水平以及小鼠外周血象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数。结果:RTP1能够升高小鼠的胸腺、脾脏指数,增加肝脏SOD和GSH-Px活性,降低MDA水平,升高外周血中白细胞数并降低骨髓PCE微核数,与I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RTP1对辐射所致的小鼠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蕨菜黄酮对染矽尘小鼠的抗氧化应激及肺纤维的影响,采用超声雾化石英粉尘混悬液,使小鼠染尘,蕨菜黄酮(Pteridium aqulinum flavonoids,PAF)连续灌胃染尘小鼠3周,取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0D)、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并测肺组织中SOD、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计算肺质量系数,取右肺下叶做病理组织观察;结果显示蕨菜黄酮组血及肺组织MDA值显著下降、SOD活力显著升高,肺组织GSH-Px活力显著升高,肺Hyp含量及肺指数显著下降,肺纤维化进程延缓,表明蕨菜黄酮对染矽尘小鼠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应激效应,延缓了肺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烧伤膏对烫伤小鼠皮肤创面修复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烧伤膏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组和模型组外,烧伤膏实验组小鼠每天外涂烧伤膏治疗,连用15天。治疗结束后,采用Masson染色技术检测各组小鼠皮肤厚度及细胞病理形态;采用生化法检测皮肤中羟脯氨酸(Hyp)含量;采用ELISA技术检测皮肤中的TNF-α,IL-1β、Collagen I、EGF和TGF-β1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皮肤烫伤创面可见表皮细胞脱落,结构模糊,细胞变性坏死,表皮和真皮厚度明显减少,胶原纤维变薄,排列紊乱无序,呈断裂状;烧伤后创面局部组织中Hyp、TNF-α、IL-1β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P0.01,P0.01),而EGF、TGF-β1和Collagen I含量均明显减少(P0.01,P0.01,P0.01),而应用烧伤膏治疗15天后,上述各项实验指标明显得到改善。结论:烧伤膏抑制创面早期感染,减少胶原蛋白的分解和促进后期创面修复的作用可能与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和增加皮肤相关生长因子表达的作用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普罗布考(Probucol)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30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糖尿病组(DM)、糖尿病普罗布考治疗组(DP)。8周末称取体重、肾重、计算肾肥大指数(肾重/体重),检测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测定各组生化指标包括血糖(BG)、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检测肾组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肾组织切片行PAS染色分析肾小球面积及肾小球体积。结果 DM组大鼠肾重、肾重/体重、UAER、TC、TG、SCr、BUN、肾小球面积、肾小球体积较NC组均明显增加,DP组上述改变较DM组均明显减轻(P〈0.05)。DP组肾组织中MDA含量明显低于DM组,SOD、CAT、GSH-Px活性明显高于DM组(P〈0.05)。结论普罗布考可能部分通过减轻肾组织氧化应激反应实现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药熊果苷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细胞的影响,为中药熊果苷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成4组,即空白组、模型组、药物预防组和药物治疗组。根据缺血时脑损伤原理制成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以TTC染色、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检测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药物预防组和药物治疗组分别TTC染色缺血区域都不如模型组坏死明显,HE染色显示细胞损伤程度减轻,SOD、GSH—Px活性提高有显著性差异,MDA含量减少(均P〈0.05)。结论:药物熊果苷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有效地预防和保护脑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7.
林辉  常徽  糜漫天 《生物磁学》2009,(8):1416-1418,1474
目的:观察2’-羟基二氢黄酮诱导白血病细胞HL-60凋亡过程中胞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并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ASY-TT亚流式细胞术测定2’-羟基二氢黄酮对HL-60细胞存活率的影响;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细胞凋亡变化;化学比色法测定2’-羟基二氢黄酮作用后,HL-60细胞胞内抗氧化酶SOD、CAT、GSH—Px的活性变化。结果:2’-羟基二氢黄酮显著降低HL-60细胞存活率,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凋亡分析结果显示,20μM的2’一羟基二氢黄酮作用HL-60细胞后,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并在12h后显著高于作用前水平;酶活性检测表明,20μM2’一羟基二氢黄酮作用后,HL-60细胞胞内抗氧化酶SOD、CAT、GSH.Px活性均显著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显著升高。结论:2’-羟基二氢黄酮显著降低白血病HL广60细胞存活率并诱导细胞凋亡,其中伴随着胞内抗氧化酶活性的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8.
严善春  王雷  李勍  付勇 《昆虫学报》2009,52(7):820-824
为了评价洋虫Martianus dermestoides成虫和幼虫水提液的抗衰老作用,用高级饲料红花、枸杞、大枣、核桃仁的混合饲料)、大米、麦麸饲料饲养洋虫成虫和幼虫,并用幼虫水提液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灌胃, 测定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3种饲料饲养的洋虫成虫水提液均能提高小鼠血清中SOD,GSH-Px和CAT活力(P<0.05或P<0.01),且显著降低MDA含量(P<0.05);高级饲料组作用优于大米及麦麸饲料组,但三者差异不显著。高级饲料饲养组,其幼虫水提液对小鼠血清中SOD和CAT活力作用显著强于成虫水提液(P<0.05);对GSH-Px活力及MDA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揭示洋虫成虫和幼虫水提液均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是一种有效的抗衰老保健食品,且幼虫抗氧化作用优于成虫,饲料种类对洋虫的抗氧化作用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富硒大豆多肽改善高脂所致脂肪肝大鼠肝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分成4组(n=10),分别饲喂标准饲料+水(NC)、标准饲料+富硒大豆多肽液(SeN)、高脂饲料+水(HC)、高脂饲料+富硒大豆多肽液(SeH),10周后处死,用苏丹Ⅲ染色肝脏组织切片观察脂肪变性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肝组织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肝功能、血脂及血清和肝匀浆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HC组在血清TC、TG水平、肝脏脂肪化程度、GRP78表达情况都明显高于NC、SeN、SeH组(P〈0.01)。SeH组血清和肝组织中MDA含量较HC组降低(P〈0.01),GSH-Px、SOD活性升高。NC和SeN两组各项指标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富硒大豆多肽能有效提高脂肪肝大鼠肝内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肝组织内GRP78表达。  相似文献   

20.
红葡萄酒对大鼠肝脏抗氧化酶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雄性SD大鼠,分别灌胃红葡萄酒、酒精及水。实验90 d中每隔30 d处死一批动物,测定大鼠肝脏匀浆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活性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变化。观察摄入红葡萄酒后大鼠肝脏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及对肝脏脂质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葡萄酒能提高SOD活性,且SOD活性与灌胃时间、剂量有一定关系;长期红葡萄酒和酒精摄入可诱导CAT活性增强,加剧肝脏的脂质过氧化(LPO)作用;红葡萄酒组、酒精组0.63、1.25 g/kg剂量GSH-Px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酒精组1.88 g/kg剂量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试验初期,红葡萄酒大剂量显著降低肝脏中MDA的含量。试验中期,红葡萄酒中大剂量显著降低MDA含量。试验末期,红葡萄酒大剂量和酒精中大剂量显著升高肝脏中MDA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