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的成瘤性及其对荷瘤鼠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hUCMSC,取第6代细胞裸鼠皮下移植,观察其成瘤性;对荷瘤鼠尾静脉注射移植hUCMSC,观察其对肿瘤生长的影响;体外共培养hUCMSC和MCF-7肿瘤细胞,观察hUCMSC对MCF-7细胞克隆形成率的影响。结果:hUCMSC裸鼠皮下移植30 d,未观察到有肿瘤形成;尾静脉注射移植hUCMSC对荷瘤鼠肿瘤的生长无明显影响;体外共培养结果表明,hUCMSC对MCF-7肿瘤细胞的克隆形成无明显影响。结论:hUCMSC体内移植无成瘤性;静脉移植后对肿瘤生长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抑癌基因Keap1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用携带EGFP-Keap1慢病毒感染NSCLC细胞系A549细胞,以空载EGFP慢病毒感染的A549细胞为对照;采用细胞计数法建立细胞生长曲线和倍增时间,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建立BALB/c裸鼠荷瘤鼠NSCLC模型,观察肿瘤大小,对肿瘤组织切片进行Ki67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过表达Keap1明显抑制细胞生长,显著延长细胞倍增时间,阻滞细胞周期阻滞,并明显抑制荷瘤鼠肿瘤的生长,降低肿瘤组织Ki67阳性细胞。结论抑癌基因Keap1具有明显抑制NSCLC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小鼠Mig基因对BALB/c裸鼠肾细胞癌的抗肿瘤效果,探讨肾细胞癌治疗的新途径.方法:利用786-O肾癌细胞皮下注射BALB/c裸鼠建立肾细胞癌模型,应用携带Mig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Mig)直接进行瘤内注射治疗,观察裸鼠皮下肿瘤生长情况和荷瘤裸鼠的生存期;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CTL和NK的杀伤活性.结果:Mig基因能显著抑制荷瘤裸鼠皮下肿瘤的生长,并使鼠生存期明显延长,还能显著增强鼠脾细胞NK和CTL杀伤活性.结论:重组腺病毒Ad-Mig基因对鼠肾细胞癌有显著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GFP标记的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整体荧光成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Fugene 6脂质体介导pEGFP-C1转染人源肺癌细胞(SPC-A1),经G418抗性筛选和96孔板有限稀释获得稳定高表达GFP的单克隆细胞株SPC-A1-EGFP。裸鼠腹腔注射SPC-A1-EGFP细胞建立自发转移模型;裸鼠尾静脉注射SPC-A1-EGFP细胞建立实验转移模型。利用整体光学成像系统(wllole-body optical imaging system)对荷瘤鼠整体荧光成像。结果表明,整体光学成像系统可实时非侵入监测腹腔肿瘤生长和扩散过程,通过胸腔皮瓣窗chest—wall skin-flap window)可低侵入检测肺转移。该研究为在体监测原位移植瘤的自发转移和发现抗肿瘤新药物提供了良好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5.
李志杰  李贵生 《生态科学》2012,31(2):197-201
建立荷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SCID小鼠模型,用脂质体介导进行基因转染,流式细胞术检测TCRVβ7.1基因表达,分别以尾静脉注射,肿瘤周围皮下注射以及腹腔注射三种方式给予荷瘤免疫缺陷小鼠(SCID鼠)转染TCRVβ7.1基因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24h后处死小鼠取各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来检测淋巴细胞在小鼠体内的分布的情况.通过检测瘤重、肿瘤体积大小,并计算肿瘤抑制率,观察该基因对SCID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为该基因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动物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病毒载体介导的靶向survivin基因小干涉RNA(survivin-siRNA)对裸鼠移植人肺腺癌的体内抑瘤活性。方法:构建表达survivin-siRNA的慢病毒载体和移植人肺腺癌裸鼠模型,肿瘤组织局部注射survivin-siRNA慢病毒载体,观察肿瘤体积及随时间生长变化;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周期变化。结果:慢病毒载体介导survivin-siRNA对裸鼠肺腺癌的抑瘤率为46.07%;30~35%的肿瘤细胞凋亡;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S期细胞比例则明显减少。结论:靶向survivin的RNAi能有效抑制裸鼠移植人肺腺癌的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改变。  相似文献   

7.
干扰素β(IFN-β)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是有效抗癌药物。腺相关病毒(AAV)为目前最有应用前景的基因转移载体之一。利用AAV携带IFN-β和TRAIL基因并置于hTERT启动子控制下分别构建成肿瘤靶向病毒AAV-hTERT-IFN-β和AAV-hTERT-TRAIL,且单个IFN-β或TRAIL基因治疗发挥了一定的抗癌效果。将AAV-hTERT-IFN-β和AAV-hTERT-TRAIL进行联合,旨在研究其对A549肺癌细胞体内外的生长抑制效应。ELISA法检测了AAV-hTERT-IFN-β感染A549细胞后分泌型IFN-β的表达;MTT法检测AAV-hTERT-IFN-β联合AAV-hTERT-TRAIL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凋亡细胞染色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了AAV-hTERT-IFN-β、AAV-hTERT-TRAIL及其联合对A549细胞的凋亡效应;进一步评价了联合AAV-hTERT-IFN-β和AAV-hTERT-TRAIL对A549裸鼠移植瘤的抑癌效果。结果显示,联合治疗优于任一单独治疗并且导致了增强的肿瘤细胞毒性和凋亡诱导效应。更进一步显示,联合AAV-hTERT-IFN-β和AAV-hTERT-TRAIL治疗发挥了重要的抑制裸鼠移植瘤效果甚至消除全部移植瘤,为探究IFN-β和TRAIL联合抗癌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通过观察MTHF纯体对C57BL/6鼠移植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初步探讨MTHF抗肿瘤作用的机理。将42只接种Lewis肺癌LL2细胞的C57BL/6鼠随机分成对照组、MTHF组和顺铂组。分别处理后观察各组肿瘤生长情况,于接种22 d后处死荷瘤鼠,收集肿瘤标本后测量瘤体质量,并进行电镜以及组织学分析,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PCNA、Bcl-2及Bax的表达。结果表明MTHF组、顺铂组抑瘤率分别为46.2%、54.5%。电镜显示MTHF组出现细胞凋亡。MTHF处理Lewis肺癌细胞后,PCNA和Bcl-2基因下调,Bax基因上调。MTHF可显著抑制C57BL/6鼠移植瘤肺癌细胞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诱导Lewis肺癌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增殖有关,是一种有前景的抗肿瘤药物。  相似文献   

9.
构建了表达GM-CSF的非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RV△11β75GMCSF。Southern blot证实重组病毒C-K片段间基因缺失,同时插入GM-CSF 基因,GM-CSF可以分泌形式良好表达。Wistar大鼠Walker‘s瘤内注射重组病毒RV△11β75GMCSF后,可以延长荷瘤鼠的生存时间,重组病毒RV△11β75GMCSF修饰的肿瘤细胞裂解物(WRC256)的肿瘤免疫治疗,可以抑制荷瘤大鼠的肿瘤生长,瘤重较对照组减轻,此结果提示,非复制重组痘苗病毒表达的GM-CSF可作为有效的肿瘤免疫治疗佐剂。  相似文献   

10.
我们用超声法制备了内部包裹阿霉素,表面带有抗人胃癌细胞M85的单克隆抗体3Hll的阿霉素靶向脂质体,研究了这些脂质体经腹腔注射入荷瘤裸鼠之后的组织分布和抑瘤效果.结果表明,靶向脂质体组阿霉素在肿瘤组织的含量明显高于游离阿霉素组,而在心脏中的含量,前者则比后者有所降低。分别在接种M85细胞后5天、13天和25天,按4mg/kg的剂量注射阿霉素靶向脂质体和游离阿霉素,在40天时观察结果。我们发现,无论在动物存活数、肿瘤发生率还是在肿瘤生长速度方面,阿霉素靶向脂质体的抑瘤能力都明显地优于游离阿霉素。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通过PCR技术克隆了猪β干扰素全基因,设计引物亚克隆猪β干扰素成熟蛋白编码基因并对,5'端1个稀有密码子进行了大肠杆菌偏嗜性改造.构建了猪IFN-β原核单纯表达载体pRLC-poIFNβ,实现了poIFN-β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表达产物约占菌体总蛋白的17.3%.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用含6mol/L盐酸胍的变性液溶解及含GSH-GSSG复性液复性处理,复性后的表达产物经凝胶层析纯化后,MDBK细胞-VSV病变抑制法测定结果表明,重组猪β干扰素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活性,约为5.6x105U/mg.用重组猪β干扰素处理猪肾传代细胞PK-15后,细胞病变抑制法(CPE50)测定结果表明重组猪β干扰素可显著抑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感染.  相似文献   

12.
Wu T  Huang XH 《生理学报》2011,63(6):555-564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 1,MEN1)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肿瘤综合征,患者常表现出多发性的内分泌器官肿瘤,包括垂体瘤、甲状旁腺瘤和胰岛瘤.抑癌基因Men1的突变导致MENl的发生,其编码的蛋白为核蛋白menin.Menin可以抑制包括胰岛β细胞在内的...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过PCR技术克隆了猪β干扰素全基因,设计引物亚克隆猪β干扰素成熟蛋白编码基因并对,5’端1个稀有密码子进行了大肠杆菌偏嗜性改造。构建了猪IFN-β原核单纯表达载体pRLC-poIFNβ,实现了poIFN-β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表达产物约占菌体总蛋白的17.3%。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用含6mol/L盐酸胍的变性液溶解及含GSH-GSSG复性液复性处理,复性后的表达产物经凝胶层析纯化后,MDBK细胞-VSV病变抑制法测定结果表明,重组猪β干扰素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活性,约为5.6x105U/mg。用重组猪β干扰素处理猪肾传代细胞PK-15后,细胞病变抑制法(CPE50)测定结果表明:重组猪β干扰素可显著抑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感染。  相似文献   

14.
Angiostatin是一种新发现的对肿瘤生长有特异抑制作用的抗血管生成因子,实验已证实其对多种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文报告构建了含Angiostatin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AG3,通过建立荷瘤小鼠模型来研究Angio-statin对人黑色素瘤B16的原位生长,植入及与化疗药物DTIC的联合作用等来探讨Angiostatin裸DNA肌肉注射的体内抗瘤效应.实验结果表明Angiostatin可明显抑制C57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人黑色素瘤B16细胞植入前5天肌肉注射pAG3能显著阻止正常C57小鼠新肿瘤的形成;但在pAG3与DTIC联合化疗实验中,两者未表现出明显的增强效应.本实验为拓展非病毒介导的Angiostatin抗血管生成基因治疗途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证明胃癌血管靶向肽GX2能够与胃癌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结合,在体内对胃癌血管具有靶向性。方法:体外实验,合成GX2与FITC的复合物FITC-GX2,分离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将HUVEC与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共培养,建立共培养血管内皮细胞模型来模拟胃癌血管,利用免疫荧光的方法观察GX2与共培养内皮细胞Co-HUVEC的结合情况;体内实验,构建99mTc标记的GX2分子示踪探针,SPECT显像观察GX2的胃癌血管靶向性。结果:免疫荧光结果显示GX2能与Co-HUVEC特异性结合,而与人胃癌细胞SGC7901不结合;SPECT显像结果证明了GX2在荷瘤裸鼠体内能够浓集到肿瘤部位,具有良好的靶向性。结论:GX2能与胃癌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结合,且具有在体靶向到胃癌血管的能力;GX2具有胃癌诊断的潜在价值,并能应用于胃癌血管抑制治疗。  相似文献   

16.
为观察重组基因疫苗PVAX-MAGE-1的抑瘤效应,构建黑色素瘤抗原-1(melanoma antigen-1,MAGE-1)真核基因表达载体--PVAX-MAGE-1.以重组质粒免疫C57BL/6小鼠后,ELISA法检测表明,与对照鼠(PVAX-1和生理盐水注射小鼠)比较,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上清液中的细胞因子IL-2和IFN-γ明显升高(P0.05);淋巴细胞-肿瘤细胞混合培养证明,免疫小鼠外周血CD8+T细胞对靶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明显增强(P0.05).体内实验证明,PVAX-MAGE-1免疫C57BL/6小鼠,可显著延缓移植性H22腹水瘤及实体瘤在小鼠体内的生长.实验结果提示,重组基因疫苗PVAX-MAGE-1有明显的延缓肿瘤生长的作用,其抑瘤作用与提高T淋巴细胞IL和IFN表达,增强对肿瘤杀伤作用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7.
存在于骨髓中的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也称为间充质基质细胞)可以被募集到肿瘤部位并构成肿瘤微环境。细胞代谢在癌症进展中起重要作用。在癌症微环境中间充质细胞和肿瘤细胞发生代谢方式的转变。然而,尚不清楚肿瘤细胞和BMSCs细胞的相互作用如何影响细胞代谢和肿瘤进展。在本研究中,通过将BMSCs和小鼠肺癌细胞LLC细胞共同注射到C57BL/6小鼠,构建了皮下瘤模型;随后在原位瘤分离BMSCs和LLC细胞,进行RNA测序,以获得肿瘤微环境下BMSCs和LLC细胞的转录组。结果显示BMSCs中上调的基因富集于代谢途径。进一步根据差异表达的分子构建相互作用网路,发现BMSCs网络中的核心预测途径是代谢途径、MAPK信号通路和HIF-1信号通路。然而,在肿瘤微环境中LLC细胞的代谢途径受到抑制。体内动物实验证实抑制糖酵解可以减少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以上结果提示,BMSCs增加了糖酵解,通过反式Warburg效应促进癌细胞的生长,在肿瘤微环境下BMSCs的代谢重编程影响肿瘤细胞的转归。  相似文献   

18.
新的抑癌基因TSLC1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位于人染色体11q23.2。TSLC1编码的蛋白质参与细胞间黏附、细胞运动、信号转导及免疫调节。研究显示,TSLC1在多种肿瘤中表达异常,它对肿瘤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抑制瘤细胞增殖及诱导凋亡、改变瘤细胞的生长特性及基因表达,和抑制上皮间质转化。TSLC1的缺失与启动子甲基化关系密切,但其发挥抑癌作用的分子机制及信号转导途径尚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法尼基硫代水杨酸(farnesylthiosalicylic Acid,FTS)与七甲川菁(heptamethine carbocyanine)近红外(near infrared,NIR)荧光染料共轭化合物的肿瘤靶向性及其在活体成像中的应用,明确该化合物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将人乳腺癌细胞MCF-7、胶质瘤细胞U251和前列腺癌细胞PC3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FTS和FTS-IR783,观察两种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培养的三种肿瘤细胞中加入FTS-IR783(20μmol/L),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染料在肿瘤细胞中的聚集;将三种肿瘤细胞(每只1×10~6个)皮下移植裸鼠,两周后荷瘤鼠腹腔注射FTS-IR783(每只10 nmol/L),活体成像分别测定肿瘤部位近红外荧光信号和肿瘤体积的相关性。结果与FTS相比较,FTS-IR783可显著抑制MCF-7、U251和PC3的生长;三种肿瘤细胞可特异性识别FTS-IR783,呈现近红外荧光集聚;皮下荷瘤模型注射FTS-IR783后,活体成像显示肿瘤部位荧光强度与生物发光强度相关性分别达到0.987,0.998和0.971。结论 FTS与近红外荧光染料IR-783共轭结合后可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用于肿瘤模型的活体成像,同时该化合物具有的肿瘤靶向性可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有望成为新型的靶向药物。  相似文献   

20.
1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type1,HSV-1)感染效率高且易于通过基因工程改造,己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研究和临床实验。溶瘤HSV-1可通过基因工程改造或从HSV-1自发突变株中筛选获得。研究证实溶瘤HSV-1能够有效抑杀肿瘤细胞,可通过多种机制靶向肿瘤细胞,溶瘤HSV-1与放化疗联合使用治疗肿瘤的研究也取得了理想的结果。目前,已有多个溶瘤HSV-1进入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