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比较早期宫颈鳞癌患者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radical hysterectomy,LRH)与开腹宫颈癌根治术(open radical hysterectomy,ORH)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新疆肿瘤医院收治的IB-IIA期宫颈癌患者ORH和LRH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ORH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LRH组[(431.15±126.89)m L vs.(141.83±53.12)m L,P0.001];ORH组淋巴结切除个数明显少于LRH组[(22.91±8.38)枚vs.(26.41±10.24)枚,P0.001];ORH组和LRH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ORH组1、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5.08%、87.23%、72.55%;LRH组1、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8.80%、89.53%、77.30%,两组术后无病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但当肿瘤直径≥4 cm时LRH组的无病生存率高于ORH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早期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下癌根治术时手术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对于肿瘤直径≥4 cm的患者采用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可能会提高患者无复发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对Ib期宫颈癌患者性生活质量及膀胱直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90例Ib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乱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宫颈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性生活质量以及膀胱直肠功能。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长,但住院时间较短(P0.05)。观察组术后残余尿量100 m L、50 m L的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短(P0.05)。术后观察组性生活质量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P0.05)。结论: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治疗Ib期宫颈癌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术后膀胱直肠功能的快速恢复,对患者的性生活质量影响较小,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坚 《蛇志》2010,22(2):125-126
目的观察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行大部分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发生率为1.85%。其中伤口出血1例,低钙抽搐2例,甲状腺功能低下2例,发生率分别为0.37%、0.74%、0.74%。术后石蜡病理证实原发性甲亢并甲状腺乳头状癌2例,发生率为0.74%。随访2.5个月~3年,无病情复发。结论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术式操作简单,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是临床治疗甲状腺疾病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季振涛  王霖  桂成岩  靳虎  杨庆诚 《生物磁学》2011,(13):2522-2524
目的:探讨胫骨上端骨肉瘤保肢手术中使用人工关节重建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2010年6月对21例胫骨上段骨肉瘤患者行根治性切除人工关节重建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21—62岁,平均34.1岁。依据Enneking分期:ⅡA期12例、ⅡB期9例。均采用广泛性边缘切除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术前、术后化疗。结果:1例患者发生术后胫前肌群坏死。所有患者均随访6—72个月,平均45.1个月。ⅡA期12例患者中,1例因肺转移死亡(占8.3%),局部复发1例,行股骨下段截肢,10例无病生存;ⅡB期9例,4例死亡,5例存活;Enneking分期明显影响预后。结论:胫骨上段人工关节重建对胫骨上段骨肉瘤的保肢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宫颈癌治疗后未控或复发135 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宫颈癌治疗后未控、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8月至2003年8月山东省肿瘤医院妇瘤科收治的135例治疗后复发或未控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初治时的发病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生长形态、肿瘤大小以及初治方法和完成情况。结果:发病年龄最小27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49.9岁,发病年龄≤35y的患者18例(13.1%);Ⅰ期3例(2.2%)、Ⅱ期52例(38.5%)、Ⅲ期80例60.0%;鳞癌104(75.6%)、腺癌26例(19.3%)、特殊类型7例(5.1%);高分化14例(10.4%)、中分化88例(53.6%)、低分化33例(24.4%);糜烂型Ⅱ例(0.7%)、菜花型33例(24.4%)、结节型69例(51.1%)、空洞型27例(20%)、颈管型5例(3.7%);肿瘤直径≥4cm患者93例(68.9%);48例患者首选手术治疗,其中外院手术22例、术中有肿瘤残留的10例、术后病理提示具有预后危险因素而未在4周内补充治疗的17例;87例患者放疗为主,其中37例门诊放疗、21例放疗时间超过3个月。结论:宫颈癌治疗后来控、复发的相关因素有临床期别晚、非鳞癌等多种,应争取早期发现、规范治疗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根治性胃癌手术后合并腹腔淋巴漏的相关因素并就其临床经过及处理方法予以初探。方法-对我科室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间408例胃癌根治术后43例(10.5%)发生淋巴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T分期,N分期,TNM分期与淋巴漏发生相关。多因素分析提示与淋巴漏发生相关的独立因素有术式、淋巴结廓清程度、淋巴结清扫数目。淋巴漏的发生与性别、年龄、营养风险评估无关。使用超声刀、生物胶的病例淋巴漏发生率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43例中38例经非手术治疗治愈,5例因非手术治疗无效行手术探查引流区结扎,其中4例术后痊愈,1例术后死亡。结论:腹腔淋巴漏是胃癌根治术后重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与手术方式、淋巴结清扫程度及淋巴结清扫数目有关。多数淋巴漏通过肠外营养支持,生长抑素治疗后可自愈。保守治疗无效时手术治疗可能有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应用价值及及并发症防治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5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手术时间(46±22)min,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3~7d出院,并发症发生率仅1.9%,随访无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是治疗腹股沟疝的最佳术式,熟练的技术和规范化操作是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临床泌尿外科中应用输尿管支架管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优越性以及对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通过对112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在泌尿外科中应用输尿管支架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临床中应用输尿管支架管的疾病类型、手术结果、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进行概括性总结.结果:输尿管支架管在临床泌尿系统疾病中以肾及输尿管结石以及尿路梗阻较多(P<0.05),分别为48例(42.9%)及41例(36.6%);术中输尿管支架管放置均成功,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膀胱刺激、血尿(P<0.05),分别为51例(45.5%)及45例(40.2%).结论:输尿管支架管广泛适用于临床泌尿外科,合理的应用可以有效减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使用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转开腹手术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300例采用腹腔镜行胃癌根治手术患者的资料,总结分析其中11例行中转开腹手术的原因。结果:因腹腔内出血中转4例,腹内脏器损伤2例,腹腔严重粘连3例,气腹造成难以控制的高碳酸血症1例,器械损伤1例。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患者易接受等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中转开腹手术率,主要与患者原因、术者原因和器械原因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固手术期系统综合护理对脊柱损伤并四肢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50例脊柱损伤并四肢骨折患者,按手术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内固定手术及常规治疗,但观察组围手术期配合综合系统护理,对照组不配合,连续观察至出院并随访6个月,比较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及疾病恢复时间的影响。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均较前好转,且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84%(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8%明显低于对照组44%(P〈0.05);术后疾病恢复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综合系统护理有助于脊柱损伤并四肢骨折术后恢复,能显著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缩短疾病恢复时间,临床值得应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1.
范佳颖  董晶  叶明  杜伯涛  杨艳 《生物磁学》2011,(15):2877-2880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ⅠB2~ⅡB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5年9月-2007年1月间ⅠB2~ⅡB期宫颈癌82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42例在根治性手术前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2~3个疗程,为NACT组,40例在术前未行新辅助化疗,为直接手术组。评价NACT组化疗疗效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比较两组手术后的病理结果。结果:NACT的总有效率为76.2%,化疗效果与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病理类型及肿瘤的大小有关,鳞癌的有效率明显高于非磷癌(P〈0.05),肿瘤直径〉8cm的疗效明显低于≤8cm(P〈0.05)。两组术后盆腔淋巴结阳性率及宫旁侵润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ACT组中化疗有效组与无效组术后盆腔淋巴结阳性率及宫旁侵润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可改善宫颈癌的临床分期,提高宫颈癌的手术疗效,成为治疗ⅠB2~ⅡB期宫颈癌一种新手段,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 This study has evaluated urinary tract injuries and dysfunction after Radical Hysterectomy (RH) performed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and has compared the cystometric parameters and urinary complications occurring in these patients with those occurring in patients who had undergone Simple Hysterectomy (SH). PATIENTS AND METHODS: A prospective case-control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urinary tract injuries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and dysfunction in 50 patients undergoing RH for cervical cancer and to compare them with the same parameters in 5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H for benign disease. RESULTS: Mean age in the RH group was 46.3 years and in the SH group was 50.1 (p = 0.63). There were no bladder and urethral injuries in either group of patients. There was one intra-operative ureteral injury in the RH patients but none in those who underwent SH. (p < 0.05). In the two weeks after surgery, 15% of RH patients and 11% of SH patients had experienced a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p = 0.61). Two week after surgery 62% of RH patients had no urinary symptoms, compared to 84% in the SH group who did (p < 0.02). Urinary residual volume, first urinary sensation and maximal bladder capacity were higher in the RH group, but thi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only case of a urinary fistula appeared in a patient who received 5000 cGy radiation therapy pre-operatively, but this spontaneously healed after 3 weeks of catheterization. CONCLUSIONS: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urinary tract complications are comparabl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RH and SH and an expert gynaecological oncologist might be able to further decrease complications. However, radiation therapy before surgery may increase the risk of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较传统手术治疗Ib2、IIa2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1年12月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初治宫颈癌患者120例,临床分期为Ib2期、IIa2期,术前均经病理证实为宫颈鳞癌,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组);对照组(单纯手术治疗组)。研究组给予1~2个疗程的新辅助化疗后评估其化疗疗效,有效者化疗结束后行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直接行手术治疗。结果:新辅助化疗能够使肿瘤体积较化疗前缩小或消失,临床有效率高达81.43%,从而降低了宫颈癌的临床分期,提高手术的切除率,扩大手术适应征,降低术后病理高危因素,同时手术治疗能保留卵巢功能,提高年轻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可以提高手术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系统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患者8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例。观察组行系统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除尿管时间、残余尿量、术后排气以及排便时间以及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术后拔管时间、尿残余量、排气及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或降低(P0.05)。两组的手术并发症主要包括便秘、血便、腹泻、尿路感染、尿失禁、尿频尿急,观察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广泛子宫切除术中系统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有利于保护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膀胱和直肠功能,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术后康复质量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李月桂  黄晨娟  凌寿坚  邓辉  何亚利  梁顺容 《生物磁学》2013,(30):5965-5967,6000
目的:研究由阴性杆菌致尿路感染患者对氧哌嗪青霉素-他唑巴坦钠耐体外药敏情况。方法:选取并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尿路感染患者尿液培养出的195株致病菌的分布及对氧哌嗪青霉素-他唑巴坦钠的耐药情况。结果: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共有128例(65.64%),革兰阳性菌共有59例(30.25%),致病菌对氧哌嗪青霉素-他唑巴坦钠均有明显的耐药性(P〈0.05)。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且对氧哌嗪青霉素-他唑巴坦钠具有较强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保留乳房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2010年5月间收治的92例行保乳手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实施保乳手术并综合后的治疗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接受手术,近期乳房外形保持较好,美容效果好,手术并发症少。术后随访20-44个月,1例局部复发,1例肝转移,无死亡病例。结论: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美容效果好,并发症少,疗效显著;术前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术后规范的综合治疗,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PF 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4 年6 月~2015 年6 月期间收治的ⅡB~Ⅲ期宫颈癌患者,共152 例,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单纯放疗组和同步放化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疗效 和毒性反应。结果:单纯放疗组和同步放化疗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分别对ⅡB 和 Ⅲ期患者进行分析,Ⅲ期患者同步放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放化疗组患者治疗 后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和消化道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皮肤反应的发生情况 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F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Ⅲ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放疗治疗,可有效提高近期总有效 率,毒性反应虽较单纯放疗组有所增加,但经临床支持治疗患者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18.
刘梦颖  段晨阳  周艳荣 《生物磁学》2013,(26):5112-5114,5074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症的高危因素及临床防治。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有低血糖高危因素的267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检出低血糖83例,无特异性临床症状;惠有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及糖尿病母亲娩出的新生儿发生低血糖症的发生率较高。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低血糖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胎儿,P〈0.05。结论:对于有低血糖症的高危因素的患儿应严密监测血糖情况,尽早进行防治,避免因低血糖造成脑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腹膜后腹腔镜手术起步阶段和相对成熟阶段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经验,提高应用水平。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起步阶段腹膜后腹腔镜手术65例患者,及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相对成熟阶段腹膜后腹腔镜手术14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起步阶段:中转开放手术5例,术后发热及切口延迟愈合7例;相对成熟阶段:中转开放手术4例,术后发热及切口延迟愈合6例,无大血管破裂、腹腔内脏器损伤、死亡等并发症。在肾囊肿去顶减压手术及肾上腺手术中,成熟阶段患者的各项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中转开放手术比例、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起步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后腹腔镜技术适于治疗上尿路及肾上腺疾病,具有患者创伤小、安全、术后康复快等优点,早期起步阶段适合选择简单术式,随着手术技术的熟练可逐步开展复杂的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