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安徽淮南早寒武世蠕虫化石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天瑞 《古生物学报》1995,34(4):505-508
Palaeoscolexhuainanensissp.nov.是我国华北地区寒武纪地层中首次发现的蠕虫化石,也是我国寒武纪地层中所发现的蠕虫化石的最高层位。  相似文献   

2.
基因沉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因沉默 (genesilencing)是指生物体中特定基因由于种种原因不表达。一方面 ,基因沉默是遗传修饰生物 (geneticallymodifiedorganisms)实用化和商品化的巨大障碍 ,另一方面 ,基因沉默是植物抗病毒的一个本能反应 ,为用抗病毒基因植物工程育种提供了具有较大潜在实用价值的策略———RNA介导的病毒抗性 (RNA mediatedvirusresistance ,RMVR) [1~ 3] 。基因沉默现象首先在转基因植物中发现 ,接着在线虫、真菌、昆虫、原生动物以及老鼠中陆续发现。大量的研究表…  相似文献   

3.
贵州台江凯里动物群中的非钙质藻类化石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贵州台江凯里组的非钙质藻类化石在我国中寒武统尚属首次发现。国外主要见于北美。描述的非钙质藻类化石Marpolia spissa. Bosworthia simulans ,Alga gen. et sp. indet, A,Alga etsp. indet, B等常见于北美布尔吉斯页岩动物群。当前中武寒武非钙质藻类化石的发现不仅填补了我国中寒武统非钙质藻类的空白,而且对于凯里动物群与布尔吉斯页斯  相似文献   

4.
神经退化性疾病生物能量代谢和氧化应激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衰老是导致几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化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 PD),肌萎缩性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早老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 AD)和亨廷顿氏病(Huntington’s disease HD)。最近研究表明,神经退化性疾病涉及到线粒体缺陷,氧化应激等因素。在脑和其它组织中,老化可导致线粒体功能的损伤和氧化损伤的增强。PD病人中,已发现线粒体复合酶体Ⅰ活性降低,氧化损伤增加和抗氧化系统活性的改变。在几例家族性ALS病人中,也发现Cu、Zn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OD)基因的突变,导致Cu、Zn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减低;散发的ALS病人氧化损伤增高。在HD病人中已发现能量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5.
Caspases和Caspases抑制剂控制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关于细胞凋亡的概念,基因克隆,基因敲剔,基因调控,信号传导及其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得到较为深入的研究,在哺乳动物中发现至少有12种Caspases家族成员,它们具有两种酶催化活性,参与打靶,激活及调控起着级联反应,在执行和控制细胞凋亡的过程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发现Caspases抑制剂对控制Caspases联级反应具有重要价值,将为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和控制疾病的认识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双歧杆菌、寡糖和健康周涤平(上海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上海200233)关键词双歧杆菌,寡糖,健康双歧杆菌是1900年巴斯德研究所Tissier首次在婴儿粪便中发现的,定名为Bacilusbifiduscommunis。在当时的条件下,这种G(+)产乳...  相似文献   

7.
染色体的发现及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宗 《生物学杂志》1998,15(2):12-15,9
染色体的发现及研究概况文宗(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生物组,610015)1染色体的发现背景染色体是Hofmeister(1848)在紫鸭跖草的花粉母细胞中首先发现的,当时他看到核的消失和球状小体的出现,1870年Woldeyer。提出“Chromoso...  相似文献   

8.
浙江普陀山岛晚更新世的两种木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普陀山岛飞沙岙晚更新世湖泊相沉积地层中发现的槐树属Sophora japonica和枫杨属Pterocarya stenopteta化石。在其邻近层位还发现Euryale ferox;Nelumbo nucifera;Scleria oryzoides;Patamogeton distinctus;Eleochatris plantagineifomis和昆虫化石Chysomelideae,。  相似文献   

9.
本报道北京自然博物馆馆藏膜壳蟹Hymenosomatidae共5种,其中篦额滨蟹Halicarcinus messor Stimpson与中华拟薄板蟹Elamenopsis sinensis(Shen)曾发现于中国东海,这次标本检查中发现中华拟薄板蟹在广东沿海也有分布。其它三种均为新种,分别定名为长指薄板蟹Ekamena longidactylis sp.nov.,长足滨蟹Halicarcinu  相似文献   

10.
云南中甸发现高寒水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张宪春、张钢民、深圳仙湖植物园陈珍传、台湾中山大学刘以诚和云南格桑花卉公司方震东等单位的有关人员组成的蕨类植物考察队,在位于横断山腹地的云南迪庆高原的中甸县,首次发现了水韭属珍稀蕨类植物——高寒水韭Isoeteshypsophila。水韭属Isoetes植物是古老的原始拟蕨类植物,全世界约有150种,但迄今在中国只发现有4种分布。其中台湾水韭I.taiwanensis特产于台湾岛北部阳明山。中华水韭I.sinensis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  相似文献   

11.
12.
中心体蛋白Cenexin是成熟中心粒的唯一标志分子。为阐明中心粒在大鼠精子发生过程中的成熟以及功能,我们首先通过RT-PCR技术从大鼠睾丸组织中扩增出了Cenexin cDNA片段,原核表达重组蛋白后,用其免疫小鼠制备了高滴度的抗Cenexin的多克隆抗体,然后利用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和半定量RT-PCR方法,研究了大鼠精子发生过程中Cenexin蛋白和基因的表达特征。结果显示Cenexin mRNA水平在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中较高,随后表达水平下降,而蛋白质分子在精原细胞到精子细胞中都定位于细胞的一个中心粒上,表示有成熟中心粒的存在,在长形精子细胞中该蛋白位于鞭毛的基体部。附睾的绝大多数成熟精子中Cenexin免疫染色消失。中心体蛋白Cenexin在精子变态期的表达变化可能与精子鞭毛形成的起始有关。  相似文献   

13.
Bill Arnold is a great scientist in whose laboratory I was privileged to work during the years he discovered the thermoluminescence and the electroluminescence of green plants. I reminisce about Bill's influences on me, scientific and otherwise, during those years.  相似文献   

14.
灌木状竹,有时附生于树干基部。地下茎短颈粗型。秆单丛;节问圆筒形;每节分枝单一,与主秆近等粗。秆释宿存性,革质;滓耳大,镰刀状;滓舌较低;算片外展。叶耳镰刀状;  相似文献   

15.
1985—1986年,从福建漳州,浙江杭州,上海,江苏南京,苏州,扬州,常州等地采集100多种植物进行分离,在雪松(Cedrus deodara),倒挂仙人鞭(Cereus flagelliformis),冬青卫茅(Euonymus japonieus),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蓖麻(Ricinus communis),柑桔(Citrus reticulata),带叶兜兰(Paphiopedilum hirsutissimum),芋(Colocasia esculenta),鳄梨(Persea americana),山茶(Camellia sp.),珊瑚樱(Solanum pseudo-capsicum),百合(Lilium brownii var.viridulum),蔓常春花(Vinca major),西瓜(Citrullus lanatus)等14种寄主植物上分离到51个疫霉菌株,鉴定为9个种:烟草疫霉(=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 B.de Haan(=P.parasitica Dast.),掘氏疫霉P.drechsleri Tucker,樟疫霉 P.ciunamomi Rands,棕榈疫霉P.palmivora(Butl.)Butl.,柑桔褐腐疫霉P.citrophthora(R.et E.Smith) Leon.,苎麻疫霉P.bochmeriae Saw.,蜜色疫霉P.meadii McRae,簇囊疫霉P.botryosa Chee,隐地疫霉P.cryptogea Pethyb.et Laff.。其中,烟草疫霉,掘氏疫霉,樟疫霉出现频率较高,分布较广,初步认为是上述地区植物疫病的主要病原菌。簇囊疫霉、蜜色疫霉是国内新记录。  相似文献   

16.
河北曲阳灵山下石盒子组植物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庆之 《古生物学报》1993,32(2):218-226
研究河北曲阳灵山地区下石盒子组植物化石约18种,分析了当时的气候环境特点及变迁.并对主要植物化石进行属种描述和讨论,建立了1新属新种.  相似文献   

17.
Three new cytotoxic diterpenoids reniformin A, B and C, have been isolated from the leaves of Rabdosia latifolia var. reniformis Z. W. Xue et X. W. Wang. Their structures were established as (1), (2), and (3) by spectroscopic and chemical data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8.
19.
对中国云南百合科一新种———粗穗球子草Peliosanthes pachystachya W.H.Chen&Y.M.Shui进行了描述和绘图。该新种的匍匐茎具长约18cm的节间,与匍匐球子草P.sinica Wang&Tang接近,但因叶具9-13条叶脉,花梗长9-10mm,无小苞片,花被片卵状三角形而明显不同。该新种因花被片卵状三角形,苞片披针形,也近似于长苞球子草P.ophiopogonoides Wang&Tang,但匍匐茎长,叶具9-13条叶脉,花梗长9-10mm,花葶和花序均较短而不同。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