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8例乳腺癌组织和20例癌旁组织中HDAC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ER、PR之间的关系。结果:(1)HDAC1蛋白在78例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8.2%(61/78),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1/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乳腺癌组织中的HDAC1蛋白在ER或PR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高于其在ER或PR阳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P〈0.01)结论:乳腺癌组织中的HDAC1蛋白过度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大肠癌及大肠腺瘤中PTEN和TGF-β1蛋白的表达,了解大肠癌临床病理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PTEN和TGF-β1蛋白在大肠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结果 PTEN在正常黏膜、大肠腺瘤、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70%和51.61%;而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60.87%,与癌组织相似,两者有明显的同步表达性.大肠癌中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非癌组(P< 0.05).TGF-β1在正常黏膜、大肠腺瘤及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40%、83.87%,癌旁组织为67.39%.正常黏膜组织TGF-β1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大肠腺瘤和大肠癌(P< 0.05).PTEN表达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临床分期提高而降低(P< 0.05),TGF-β1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关(P< 0.05);PTEN与TGF-β1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PTEN表达降低和TGF-β1表达升高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可能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3.
细胞周期调控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研究认为P16、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Rb)、细胞周期蛋白(CylinD1)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4)几种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相互作用构成一条重要的细胞周期调节通路,为了解P16、PRb、CyclinD1种调控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作用,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8例原发性NSCLC中上述三种因子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其中54%的肺癌组织出现CyclinD1的过度表达,P16、Rb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4%和76.3%。我们发现,在50%Rb阳性病例中,P16蛋白不表达或表达水平很低,在21%PRb阴性病例中,P16蛋白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本研究结果提示:1.PRb与P16蛋白在NSCLC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16的表达可能受PRb负调控,2.PRb的失活与CyclinD1过度表达共同存在于NSCLC中;3.NSCLC的发生涉及P16-Rb-CyclinD1/CDK4调节通路多个调控因子的异常。  相似文献   

4.
采用检测人脑胶质瘤中CDK4、CyclinD1和P16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G1→S期细胞周期调节蛋白在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对39例近期手术的胶质瘤标本和8例瘤旁正常脑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CDK4蛋白在良性、交界性胶质瘤和瘤旁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没有显性意义(P>0.05),在恶性胶质瘤中的表达却有明显地增高,与前两比较差异均有显性意义(P<0.05)。P16蛋白在恶性胶质瘤中的表达显低于在瘤旁正常脑组织和良性、交界性胶质瘤中的表达(P<0.01),但在后两中的表达差异没有显性意义(P>0.05)。CyclinD1蛋白在三中的表达水平均较低且差异无显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CDK4蛋白的表达增高和P16蛋白的表达下调发生在胶质瘤的较晚期阶段,与胶质瘤的恶性变和恶性胶质瘤的发生有关,而CyclinD1蛋白的表达可能与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BRM1 和P21 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105 例子宫内膜癌组织进 行PBRM1和P21 蛋白检测。结果:子宫内膜癌中PBRM1 和P21 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86%和80%;癌旁组织PBRM1 和P21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71%和34.2%,子宫内膜癌组织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PBRM1 和P53 阳性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浸润 深度、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临床TNM分期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无关(P>0.05)。PBRM1 和P21 的表达呈正相关(P< 0.05)。结论:PBRM1 和P21 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组织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增高,对其进行监测对子宫内膜癌的诊 断、治疗及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4(cyclin-dependent kinases 4,CDK4)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6(cyclin-dependent kinases 6,CDK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73例PTC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CDK4和CDK6的表达,分析两者与PT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CDK4和CDK6在PT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9%和52.1%,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6.8%和11.0%。CDK4和CDK6在Ⅲ+Ⅵ期PTC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Ⅰ+Ⅱ期,在有淋巴结转移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包膜侵犯无关。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显示CDK4和CDK6具有密切正相关关系。结论 CDK4和CDK6在PTC中高表达,且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可能在肿瘤的恶性转化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L型感染C57小鼠致瘤后,CyclinD1、CDK4和P16在小鼠肿瘤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方法动物实验观察发现金葡菌L型感染90只C57小鼠后11.1%(10/90)发生肿瘤;14.4%(13/90)引起癌前病变。革兰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小鼠肿瘤和癌前病变中金葡菌L型感染率和CyclinD1、CDK4和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结果 10只小鼠肿瘤及13只小鼠癌前病变中金葡菌L型检出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CyclinD1、CDK4和P16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呈正相关。结论金葡菌L型感染可能与CyclinD1、CDK4和P16蛋白在小鼠肿瘤发生和发展中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Survivin、CyclinD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Survivin和CyclinD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4例大肠癌组织、30例癌旁组织、10例正常黏膜组织中Survivin、CyclinD1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CyclinD1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正常黏膜组织无Survivin、CyclinD1表达;Survivin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组织类型及组织分级、大体类型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显著相关(P<0.05),CyclinD1表达与大肠癌各临床病理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Survivin阳性生存率显著低于Survivin阴性患者,CyclinD1阳性生存率显著低于CyclinD1阴性患者(P<0.05);Survivin、CyclinD1在大肠癌中表达正相关(P<0.05)。结论Survivin表达与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密切相关,提示预后不良,可作为大肠癌侵袭性和预后评估的生物学指标;CyclinD1表达提示预后不良,是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Survivin、CyclinD1在大肠癌的发生过程中既有独立的功能,又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SCA和Oct-4蛋白在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武汉市中心医院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2002~2009年手术切除及活检的眼睑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标本共20例,另取癌周围组织5例作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细胞内PSCA和Oct-4蛋白的表达.利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PSCA和Oct-4蛋白在以上各组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结果 (1)PSCA的表达在眼睑基底细胞癌中,PSCA呈高表达,而癌周围组织中PSCA呈低表达.经q 检验,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之间PSCA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Oct-4的表达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中Oct-4蛋白呈高表达;癌旁组织中Oct-4蛋白呈低表达.图像分析结果显示: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之间Oct-4蛋白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在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中PSCA和Oct-4蛋白的高表达可能是"癌干细胞",PSCA和Oct-4蛋白也许参与了眼睑基底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γ-谷胱甘肽环酰基转移酶(γ-glutamyl cyclotransferase,GGCT)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GGCT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结直肠肿瘤细胞增殖的关系,进一步探究GGCT表达与CR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29例结直肠肿瘤组织和其中能收集到的167例癌旁正常组织中GGCT、Ki-67和细胞周期蛋白D1 (cyclin D1)的表达水平,应用SPSS 26.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GGCT在CRC和癌旁组织的胞质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4%和75.4%(P=0.792),而在胞核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7%和74.3%(P=0.045);Ki-67在CRC和癌旁正常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7%和60.5%(P=0.040);cyclin D1在CRC和癌旁正常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2%和12.0%(P=0.030)。GGCT在细胞核中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呈负相关,GGCT在CRC组织中的表达与Ki-67、cyclin D1呈负相关。CRC患者中GGCT核阴性表达组生存期低于阳性表达组。结论 GGCT在CRC和癌旁正常组织细胞中的定位存在差异,这一差异主要体现在细胞核上。GGCT在CRC胞核中低表达,癌旁正常组织中高表达。GGCT在CRC细胞中的定位不同,发挥功能不同,胞核上GGCT表达的降低可能与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增加有关,与CRC患者生存预后有关,参与了CRC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yclinD1、CDK4和P16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以及结核菌L型感染率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抗酸染色等方法检测了65例前列腺癌(carcinoma of prostate,PCa)和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prostatic hyperplasia,BPH)中的CyclinD1、CDK4和P16的表达,以及结核菌L型的检出率。并对前列腺肿瘤主要临床资料和病理分级参数进行比较,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CyclinD1、CDK4阳性表达前列腺癌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P〈0.01);并与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呈正相关。P16阳性表达前列腺增生明显高于前列腺癌(P〈0.01);与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呈负正相关。结核菌L型检出率前列腺癌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clinD1、CDK4和P16在前列腺肿瘤中不同程度异常表达以及结核菌L型检出率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转移相关,因此研究CyclinD1、CDK4和P16的阳性表达和结核菌L型感染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可能有协同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检测大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myc,COX-2以及CD44v6的表达水平,探讨这三种基因在大肠癌发生和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10例大肠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c-myc,COX-2以及CD44v6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并探讨了各基因在癌纽织中的表达水平与大肠癌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c-myc,COX-2以及CD44v6在大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癌组织中COX-2和CD44v6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及Dukes分期有关(P〈0.05)。结论:c—myc,COX-2和CD44v6的异常表达均与大肠癌密切相关,三者从不同方面对大肠癌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作为早期诊断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中RAD51和BRCA1基因的表达,探讨二者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及治疗的关系。方法收集结直肠癌癌灶及癌旁正常组织各4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eription-PCR,RTPCR)检测标本组织中RAD51、BRCA1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RAD51、BRCA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在结直肠癌组织中RAD51(33例,78.6%)、BRCA1(30例,71.4%)的表达较癌旁正常组织RAD51(7例,16.7%)、BRCA1(18例,42.9%)高(P〈0.05);结直肠癌中RAD51mRNA(0.51±0.26)和BRCA1 mRNA(O.70±0.96)的值较两者在正常组织中mRNA(0.10±0.22)高(P〈0.01);两者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TNM分期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BRCA1与RAD5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水平成明显正相关(蛋白:r=0.731,P〈0.01mRNA:r=0.572,P〈0.01)。结论BRCA1与RAD5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二者的表达水平呈明显正相关;BRCAl与RAD51的表达异常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甘油二酯激酶α(DGKα)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蛋白激酶C(PK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DGKα、PKC和TNFα在48例结直肠癌、癌旁正常组织和9例腺瘤性息肉中的表达。结果 DGKα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有表达,结直肠癌组织中DGKα阳性表达率(79.2%)显著高于腺瘤性息肉(阴性)和癌旁正常组织(33.3%,P0.05);PKC主要分布在结直肠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结直肠癌组织中PKC阳性表达率(35.4%)显著高于腺瘤性息肉(阴性),与癌旁正常组织(20.8%)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TNFα在三种组织中均表达阳性,结直肠癌组织中TNFα阳性表达率(95.8%)显著高于腺瘤性息肉(55.6%,P0.05),与癌旁正常组织(87.5%)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DGKα与PKC的表达呈负相关(r=-0.437,P0.05),与TNFα的表达没有相关性(r=0.185,P0.05)。结论DGKα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腺瘤性息肉,DGKα可能抑制了PKC的活性,但对TNFα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临床病理鉴别诊断中有辅助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生存蛋白(surviv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 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0例食管癌组织和10例手术切除的远端正常食管组织中HIF-1α、Survivin、CyclinD 1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癌组织中HIF-1α、Survivin、CyclinD 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与肿瘤浸润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分级相关(P〈0.05),HIF-1α与CyclinD 1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检测HIF-1α、Survivin、CyclinD 1的蛋白的表达有助于判断食管癌的恶性程度以及推断其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中氨肽酶N(APN)的表达,并通过分析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关系,探讨APN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40例癌旁正常直肠组织中APN、VEGF和bFGF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例特征进行分析。结果:40例结肠癌组织中APN的阳性率达52.5%(21/40),15例转移淋巴组织中达66.67%(10/15),在结直肠癌组织和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直肠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N、VEGF与bFGF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分化程度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分期和有无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APN与VEGF、bFGF的表达间均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AP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与VEGF、bFGF可能具有协同作用,共同参与调节结直肠癌的发展,对于评估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测患者的预后可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粟芹  曾亮 《生物磁学》2009,(6):1107-1109
目的:探讨AnnexinⅡ和AnnexinⅣ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AnnexinⅡ和AnnexinⅣ在60例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1)AnnexinⅡ和AnnexinⅣ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39/60)和60%(36/60);(2)AnnexinⅡ和AnnexinⅣ阳性和阴性病例的平均生存期、五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3)大肠癌组织中AnnexinⅡ和AnnexinⅣ的表达一致率为68.33%(41/60),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4)大肠癌不同临床时期(Ⅱ、Ⅲ和Ⅳ)AnnexinⅡ和AnnexinⅣ阳性表达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AnrlexinⅡ和AnnexinⅣ与大肠癌的临床分期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P53、PCNA、ki-67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及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为大肠癌临床的诊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53例大肠癌中P53(突变型)、PCNA、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 P53蛋白、PCNA蛋白、Ki-67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67.92%、100%、86.79%,与在相对应的正常大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0%、7.14%、10.71%)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ki-67蛋白的表达和患者性别有相关性.此外,PCNA蛋白和ki-67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在大肠癌中P53蛋白与PCNA蛋白、ki-67蛋白之间表达无相关性.结论 1.P53、PCNA和ki-67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过表达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在大肠癌组织中,PCNA、ki-67和P53之间的表达均无明显相关,提示大肠癌发生过程中肿瘤细胞的增殖与抑癌基因突变是相对独立的致病机制.3.PCNA表达与ki-67表达呈显著正相关,而PCNA表达与大肠癌患者性别无关,ki-67表达则与大肠癌患者性别有关,提示ki-67在大肠癌不同性别患者间表达差异受ki-67不同于PCNA的细胞周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