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Fe2 -H2O2体系能够有效地降解壳聚糖,反应介质的pH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Fe2 浓度及H2O2浓度等实验因素对壳聚糖的降解效果都有程度不同的影响,其中以反应介质的pH值和H2O2浓度对降解反应的影响为最大.在pH值为3~5时Fe2 -H2O2体系降解壳聚糖的活性最高.适当增大H2O2的用量可以增大壳聚糖的降解程度,但当其用量增大至一定程度后,壳聚糖降解产物分子量的下降趋势明显变缓.合理的Fe2 -H2O2体系降解壳聚糖的实验条件为:介质pH值3~5;温度,室温;时间60~90 min;壳聚糖:H2O2:Fe2 =240:12~24:1~2(摩尔比).  相似文献   

2.
家蝇幼虫壳聚糖的抑菌活性及影响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昆虫壳聚糖的抑菌活性及影响因子, 由家蝇Musca domestica幼虫制备了10个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在不同条件下分别对6种细菌作抑菌实验, 并通过测定细菌细胞膜和细胞壁的透性初步探讨了壳聚糖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分子量在21~251 kD的壳聚糖有很强的抑菌活性,抑菌活性呈现随pH的降低而增加的趋势,pH 5.5时最低抑菌浓度在0.03%~0.06%之间,Ca2+和Mg2+能够显著降低壳聚糖的抑菌作用。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方差分析表明,壳聚糖的不同分子量、pH值和金属离子等外界因素都是壳聚糖抑菌活性的极显著影响因素,而菌株本身也是极显著影响因素之一。壳聚糖能够增加细胞膜通透性,造成细胞内容物的外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pH值条件下大鼠胸主动脉对多巴胺反应性的变化。方法:采用离体血管灌流方法,观察①胸主动脉对不同浓度多巴胺的反应。②检测不同pH值备件下血管对多巴胺反应性的变化。结果:①不同浓度多巴胺(10^-6mol·L-1,10^-5mol·L^-1,10^-4mol·L^-1)均能增加正常大鼠胸主动脉收缩力。②pH值依次降低(7.4,7.3,7.2,7.1,7.0,6.9,618,6.7),大鼠离体胸主动脉对多巴胺10^-5mol/L反应性下降,血管在pH6.6时完全失去对多巴胺的反应性。结论:大鼠胸主动脉对多巴胺刺激的反应性随环境pH值的变化而变化,表现为随着环境pH值的下降,离体动脉对多巴胺刺激的反应性也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4.
酶法制备壳寡糖及其生物学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正交试验方法考察温度、酶浓度、pH对蜗牛酶降解壳聚糖的影响,筛选蜗牛酶降解壳聚糖的最佳反应条件,采用SDS-PAGE方法分析降解产物,制备具有生物学功能的壳寡糖。用不同浓度的壳寡糖处理人肝癌HepG2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法检测壳寡糖对其增殖的影响,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AR)。结果表明:蜗牛酶降解壳聚糖的产物主要是聚合度为4以上的寡糖,更多的接近壳六糖。最佳反应条件为pH 4.0、温度40℃、酶和底物质量比为4∶50;壳寡糖质量浓度在2~4 mg/mL时,对HepG2细胞增殖有抑制效应,细胞经壳寡糖处理48 h后,开始空泡化,DNA出现明显的凋亡条带,AR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最佳反应条件下蜗牛酶能较好地降解壳聚糖,制备的壳寡糖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通过诱导HepG2细胞发生凋亡而抑制其增殖,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自制绿色木霉粗纤维素酶液降解壳聚糖制备低聚壳聚糖.采用粘度法、乙酰丙酮法和还原糖浓度分析,研究了温度、pH值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壳聚糖水解程度和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并采用质谱法对水解产物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粗纤维素酶液水解壳聚糖作用的最适pH为5.0、最适反应温度为50 ℃、最适反应时间为12 h.粗纤维素酶...  相似文献   

6.
不同载体固定化胰蛋白酶酶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以壳聚糖、复合硅胶、阴离子交换树脂为载体固定化胰蛋白酶的酶学特性。方法:通过测定不同载体固定化胰蛋白酶的活力得其最适反应温度值、最适反应pH值和米氏常数(Km)值。结果:以壳聚糖、复合硅胶、阴离子交换树脂为载体制备固定化胰蛋白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70℃、60℃、60℃;最适反应pH值分别为7.5、8.0、8.0;表观米氏常数K’m分别为22.72mg/ml、25.12mg/ml、29.04mg/ml。结论: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胰蛋白酶均表现出一定的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利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尼莫地平壳聚糖-海藻酸钠水凝胶释药系统.方法: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尼莫地平水凝胶,通过高效液相分析方法考察其对尼莫地平的缓释作用;用转蓝法研究所制水凝胶的释放度,通过改变释放介质的pH值,考察该缓释系统对pH的敏感性.结果:尼莫地平水凝胶在人工胃液中几乎不溶解,累积释放度较低,4h仅释放47%,而人工肠液中具有较高的释放度,可达91%.结论:所制尼莫地平水凝胶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和pH敏感特性.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对本实验室从泡菜中筛选到的植物乳杆菌ZS2058完整细胞生物转化共轭亚油酸的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方法】探讨底物浓度、细胞浓度、反应体系pH值等因素对生物转化共轭亚油酸反应速度的影响,并通过双倒数和Hanes-Woolf作图法拟合反应初始阶段的速度方程。【结果】生物转化共轭亚油酸时存在明显的底物抑制现象,当亚油酸浓度为0.4 mg/mL时产c9, t11-共轭亚油酸的反应速度达最大值15.99 μg/(mL?h);反应速度随细胞浓度增加而上升,当细胞浓度为5×1010 cfu/mL时反应速度达到最高;最适pH值和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6.5和40 ℃。利用双倒数和Hanes-Woolf作图法求得米氏常数和最大反应速度,在低底物浓度下,反应初始阶段的反应规律与经典的米氏方程相符,而在高底物浓度下,存在明显的底物抑制现象。【结论】通过对植物乳杆菌ZS2058完整细胞催化合成共轭亚油酸各因素的考察,在得到最佳反应条件的同时建立了不同底物浓度范围内的反应速度方程,这对于实现共轭亚油酸的生产和研究其生理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9.
海洋发光细菌产生的荧光素酶在PEG/盐双水相系统中的分配系数(K)的对数值与PEG分子量成线性关系。低分子量PEG亲水性较强,有利于酶分配于PEG上相中,而高分子量PEG疏水性较强,有利于酶分配在下相盐溶液中,PEG/三价盐与PEG/二价盐系统不同,前者有一折点。在使用单一分子量PEG组成的PEG/硫酸铵系统中,K值随系统中使用的硫酸铵浓度增加而增加,硫酸铵达到一定浓度后,其浓度继续增加对K值的增加影响减小;但在两种不同分子量的PEG混合物组成的PEG/硫酸铵系统中,K值随硫酸铵浓度的增加有一最小值,在此硫酸铵浓度之外,增加或减小硫酸铵浓度,K值均会增加。在PEG/硫酸铵系统中,荧光素酶的K值随系统的pH增加略有提高,但变化不大。而在PEG/磷酸盐系统中,在pH6.4时,K值最小,pH高或低于此值,K值均增加。系统的温度变化对K值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经果糖修饰以改善其水溶性,再经半胱氨酸修饰得到巯基化果糖-壳聚糖。海藻酸钠与巯基化果糖-壳聚糖混合溶液经氯化钙及硫酸钠双重交联制得复合水凝胶珠。溶胀试验结果表明:该凝胶珠在pH值6.8及7.4时的溶胀率分别是pH值1.2时的7倍和10倍左右。牛血清白蛋白(BSA)包载试验结果表明:BSA重量为凝胶珠质量的20%时,包载率可达94%以上,随着巯基化果糖-壳聚糖在凝胶珠中比例增加,BSA包载率上升。BSA释放试验表明:pH值1.2时BSA的释放率很低,只有6%~10%的BSA从凝胶珠中释放出来,随后累积释放量基本不变;pH值6.8和pH值7.4时BSA的释放率迅速提高,因此这种复合水凝胶珠可作为一种潜在的口服蛋白类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11.
壳聚糖制备及加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本文在实验研究和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从甲壳素制备壳聚糖中脱乙酰化反应随温度、时间和碱液浓度变化规律,从而得出了脱乙酰化反应中较佳的工艺条件,和较为简便的从虾、蟹壳制备壳聚糖的工艺路线,为天然资源的综合利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研究壳聚糖吸附和戊二醛交联对木聚糖酶固定化条件 .将酶液加入到经醋酸溶液处理过的脱乙酰壳聚糖的pH 4 8的悬液中 ,加入浓度为 0 3%~ 0 4 %的戊二醛溶液 ,室温下 ,8h后得到固定化酶 .固定化酶的半失活温度比游离酶高 ,由 5 1℃升至 71℃ ,Km 值由游离酶的 1 2mg ml增加到1 5mg ml ,最适反应温度也由 5 5℃增加到 71℃ ,而最适反应pH由 4 6下降到 3 8.该固定化木聚糖酶可用于制造低聚木糖 .经过 10次连续应用实验后 ,该固定化酶的活力保持 81%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地衣芽孢杆菌所产凝乳酶的酶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在不同的温度、pH值、底物浓度、不同金属离子等条件下测定地衣芽孢杆菌产凝乳酶相对酶活力。结果:地衣芽孢杆菌所产凝乳酶最适凝乳温度为70℃;40℃以上热处理后凝乳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损失,75℃热处理10min后凝乳酶活性丧失;pH值为5~8时凝乳活性随乳pH值的降低而增强,pH值为7时凝乳酶最稳定;Ca2+ 、Fe2+、Fe3+、Mn2+、Mg2+、Al3+对酶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Li2+、Na+、Cu2+、Zn2+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底物浓度最适为250 g/L、Ca2+的最适浓度为0.014 g/L。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猪胸腺肽为芯材、壳聚糖为壁材,采用乳化交联结合单凝聚法制备猪胸腺肽壳聚糖口服微球。方法:以壁材浓度、交联剂含量、油水比值、芯材壁材比值为四因素设计正交实验,确定微球最佳制备条件,并对其体外释放及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制备微球最优化条件为壳聚糖浓度1%、25%戊二醛含量7%、油水比值2:1、壳聚糖与胸腺肽比值1:1;微球在pH1.5的HC1溶液中2h释放30%,在pH6.8及7.4的PBS缓冲液中最终释放度约80%,并在24h达到释放终点;微球30rain突释率约为10%,1h释放率约为20%,其后缓慢而持续地释放;猪胸腺肽壳聚糖微球在0℃保存8个月时微球外观及形态没有差异,药物剩余率约为91.8%。结论:采用乳化交联结合单凝聚法制备的猪胸腺肽壳聚糖口服微球为缓释给药系统的临床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5.
研究超声对于高分子聚合物Pluronic P-105载药缓释系统的影响作用。方法配制不同浓度的P-105溶液,研究P-105溶胶-凝胶转化点及其影响因素。构建P-105载米托蒽醌水凝胶系统,将水凝胶暴露于不同频率与功率的超声波作用下,一定时间后,用PBS缓冲液冲洗水凝胶,根据缓冲液中米托蒽醌的紫外吸光值计算得出超声引发的药物的释放量。结果P-105的溶胶-凝胶转化点受P-105的浓度及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在浓度低于26%的区域或较低温度时没有凝胶形成,浓度高于26%或者温度接近人体正常体温(或高于体温)时即为凝胶。P-105载药系统中药物的释放量与超声波的频率与功率有关,释放量随着超声功率增加而增加,随频率增加而降低。结论超声可以引发高分子聚合物Pluronic P-105载药系统的药物定时定量释放。  相似文献   

16.
夏玮  张文清  赵显峰  王文青 《生态学报》2009,29(8):4560-4564
探讨了土壤中水分、温度、pH值及水蒸气压、介质盐分浓度对甲壳素包裹肥料(CCF)养分释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CF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养分释放速率与包裹层内水蒸气压差呈线性关系; CCF的养分释放速率随介质盐分浓度的增高而降低,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而增大,并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每提高10℃,养分释放速率提高约1.3~1.4倍,但不同温度下养分累积释放曲线具有相似性和规律性.土壤pH值对CCF养分释放速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生物催化剂酶对环境较为敏感,在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中,高温对酶的失活效应尤为显著。构建耐热的特异性基质,对酶进行固定化,既有利于提高酶在高温条件下的稳定性,又可实现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极大提升了酶的工业应用价值。以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为原料,利用碱性溶液冷冻条件下的溶解及氢键重排的方法,制备出力学性质优良且耐高温的壳聚糖复合水凝胶,进一步采用化学交联法制备固定化耐高温酶。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优的固定耐高温酶的条件:壳聚糖质量分数5%,海藻酸钠质量分数0.5%,ZnSO4溶液质量浓度20 g/L,交联剂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GDE)体积分数0.8%。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的抗酸碱能力和热稳定性提高,最适温度升高5℃(从90℃升高到95℃),并在较宽pH和温度范围内也能保持较高酶活。在80℃下,重复反应8次以后,相对酶活仍能保持在75%以上。利用热重分析(TGA)研究了此类水凝胶中水的状态和热稳定性。建立的固定化酶制备方法,有助于解决工业酶高温情况下易失活,且难以连续使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不同脱乙酰化条件,如碱浓度、反应温度及时间和不同处理方法对壳聚糖的脱乙酰程度及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50%的碱浓度、反应温度为90℃并采用间歇法可制得高脱乙酰度及高粘度的壳聚糖。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提高其水溶性并扩大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范围。方法:在均相体系中HOBt和EDC的催化下,采用酰化缩合反应将小分子磷盐连接到壳聚糖主链上,合成不同取代度的壳聚糖季磷盐,并用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x一射线衍射谱表征产物的结构以及结晶性能。测定壳聚糖季磷盐的水溶解度及溶液的pH稳定性。结果:合成得到12.1%和21.5%两种不同取代度的壳聚糖季磷盐。与壳聚糖相比,两种不同取代度的壳聚糖季磷盐的结晶性能均有所下降,水溶性有很大的提高,并且溶液的pH稳定性显著增强。结论:使用小分子磷盐对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得到水溶性良好且具有一定pH稳定性的壳聚糖衍生物,在用作药物输送栽体及抗茵材料等领域内必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萘普生缓释微球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壳聚糖和海藻酸钠通过复凝聚法将萘普生制成微球,研究成球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及载药微球性能,制备了可生物相容,自然降解无毒的载药微球。实验中,以微球的药物包封率为制备工艺优化指标,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微球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壳聚糖浓度∶海藻酸钠浓度为1:1,pH值为4.0,搅拌速度为300rpm,反应温度为35℃。以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制备的含药微球,重现性好,工艺稳定,同时体外溶出实验表明,该微球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