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6 毫秒
1.
澳大利亚轮藻植物研究历史悠久,迄今约有95种被描记。在Wood(1972)对澳大利亚轮藻植物的修订研究中,一些种因为标本遗失或已损坏而未包括在内,其中有的种近年来又被重新发现。本文重点介绍Nitella hookeri A.Br.var.arthroglochin A.Br.,Lychnothamnus barbatus(Meyen)Leonh.和Nitella partita Nordst.的发现过程及其产地生态环境,探讨了季节性湿地对轮藻植物的保护意义。N.hookeri var.arthroglochin早在1854年就发现于澳大利亚,并于1887年再次作为澳大利亚特有物种而被记录,然而从此销声匿迹,直至1989年才再度问世,它重新出现的地点为新南威尔士州高海拔花岗岩风化土壤地区的季节性溪流中。L.barbatus则为R.D.Wood首次发现于1960年,嗣后一再搜寻并无踪迹,直到1996年才于昆士兰东南地区亚热带阵发性溪流中被再次发现。昆士兰中部干旱地区1889年一度见到的N.partita,也是近一百年后才在新南威尔士州西北干旱地区的季节性湿地再次发现。  相似文献   

2.
安徽淮南早寒武世蠕虫化石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天瑞 《古生物学报》1995,34(4):505-508
Palaeoscolexhuainanensissp.nov.是我国华北地区寒武纪地层中首次发现的蠕虫化石,也是我国寒武纪地层中所发现的蠕虫化石的最高层位。  相似文献   

3.
安徽宣城早第三纪哺乳类及双塔寺组的地质时代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记述了近年来在安徽省宣城市双塔寺组中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计七种,其中包括一个新属和两个新种──杨氏皖柱兽(Wanostylopsyoungigen.etsp.nov.)和进步翼齿兽(Haopodusprogressussp.nov.)。根据这些属种及以往发现的材料,进一步肯定了双塔寺组的地质时代为晚古新世晚期。  相似文献   

4.
《生物产业技术》2010,(1):84-88
1928年.英国的细菌学者A.弗莱明发现了青霉具有抗菌作用。12年后.青霉素开始被用作药物.将人类从结核等感染性疾病的痛苦中解救出来。  相似文献   

5.
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小麦中的microRNAs及其靶基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icroRNAs(miRNAs)是最近发现的一种内源、非编码、长度约为21nt的小分子RNA,在转录后水平起调控基因表达的作用.先前的研究发现,植物中的miRNAs具有高度的保守性,这为在其他植物物种中通过同源比对发现保守的miRNAs提供了思路.本文利用EST和GSS分析法在小麦中预测miRNA及其靶基因.简单过程是,将其他植物物种中已经发现的miRNA与小麦的EST和GSS数据库比对,经过一系列的标准筛选、预测小麦miRNA.通过这一策略,本文共得到属于18个家族的37条小麦miRNA,其中有10条保守的miRNA是第一次被发现.发现miR395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家族,因为它的3个成员成簇的存在形式与动物miRNAs非常相似.本文还利用新发现的小麦miRNAs通过在线软件miRU与编码蛋白的数据库比对,总共预测到361个靶基因,其中一些靶基因参与到了小麦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及抗逆过程.  相似文献   

6.
发现: 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测定了供应不同果汁奖励的恒河猴的神经元放电率.通过改变果汁的数量和类型的独立实验测定恒河猴的主观偏好性.发现眼窝前额皮质(OFC)中特定的神经元只对一种果汁放电.而其它神经元对任意果汁均放电。  相似文献   

7.
伞形科柴胡属两新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在调查研究云南省柴胡植物过程中,发现两个新种,定名为韭叶柴胡 Bupleurumkunmingense Y.Li et S.L.Pan 和多枝柴胡B.polyclonum Y.Li et S.L.Pan, 并进行了挥发油和皂甙成分的初步分析,发现两新种的挥发油紫外吸收光谱及薄层层析图与北柴胡B.chinense DC.的很相似; 且所含柴胡皂甙均高于北柴胡,故二者可以作为药用柴胡中的优质品而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8.
山西榆社上新世犬类一新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建属Eucyon是广布于古北区的一类犬科动物,在特征上介于狐和犬族之间。它具有狐类所没有的额窦,但其下裂齿的跟座上却没有犬族所特有的横嵴.E.davisi是属型种。它最早发现于北美中中新世晚期,现在榆社上新世地层中也已发现.E.zhoui比属型种个体稍大,为亚洲土著种。  相似文献   

9.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分子克隆技术克隆了一个果蝇新基因CG7609.该基因属于WD40家族,具有7个典型的WD40重复结构域.与人类WDR24基因的同源度很高.胚胎原位杂交和RT-PCR显示其在胚胎早期的中胚层有弱表达,在胚胎晚期主要在肠中表达.通过心脏特异抗体检测CG7609突变体的表型,发现其心脏前体细胞的分化不受影响.但通过果蝇心力衰竭模型分析该基因在成体心脏中的功能,发现CG7609基因缺失后心力衰竭发生率明显高于野生型,而且在与pannier基因配对后心力衰竭率发生较大的变化,这个初步发现推测该基因可能在戍体心脏中具有功能.  相似文献   

10.
回顾了DNA双螺旋结构发现的背景与经过,分析了3组科学家探索DNA双螺旋结构的得失.论述了从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过程中获得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1.
谷胱甘肽S-转移酶P1-1在癌变细胞和抗药性肿瘤细胞中表达水平发生变化,提示可以作为恶性转化及肿瘤抗药性的标志物.对大鼠谷胱甘肽S-转移酶P1基因上游调控序列的研究发现在-2.5kb及-2.2kb各存在一增强子序列GPEⅠ,GPEⅡ,-400bP存在一沉寂子.GPEⅠ、沉寂子上均至少结合有3种反式作用因子.人谷胱甘肽S-转移酶P1基因上游区域中迄今尚未发现增强子或沉寂子,但却发现了胰岛素及视黄酸的应答序列,在癌变细胞和抗药性的肿瘤细胞中该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有别于正常细胞.  相似文献   

12.
Cytoscape是一个广泛应用于分子相互作用网络可视化的软件.发展了一个基于java的Cytoscape插件PNmerger.对于一个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Nmerger能够使用KEGG数据库中的通路信息自动注释网络中的蛋白质.并通过网络和通路的比较发现网络中已知的通路元件,预测可能的通路元件及通路交联元件.该软件可以可视化网络中存在的通路模块,并将连接不同通路间的潜在交联元件显示出来.PNmerger软件能够有效地帮助实验人员发现网络中重要的功能线索,帮助实验人员进行实验设计.用户可以通过网站http://www.hupo.org.cn/PNmerger下载PNmerger插件.  相似文献   

13.
人类抑癌基因beclin 1在胃癌和直结肠癌中表达下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抑癌基因beclin 1通过自噬作用调节细胞生长,但在胃癌和直结肠癌中其表达水平和调控机制仍不清楚.通过检测胃癌和直结肠肿瘤组织中beclin 1基因的表达水平,及DNA异常甲基化和杂合子缺失对其表达的影响,发现与癌旁组织相比,35%的胃癌标本和30%的直结肠癌标本中beclin 1基因表达显著下调.同时发现,beclin 1基因5’端存在一高密度CpG岛,在胃癌和直结肠癌中beclin 1的启动子区域和第二个内含子区域存在甲基化,而杂合子缺失仅在胃癌中发生.这些发现表明beclin 1基因的异常甲基化和杂合子缺失对其在胃癌和直结肠癌中的表达起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
转座子在植物基因分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朱乾浩(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杭州310021)转座子(transposon)最早由美国的玉米遗传学家B.McClintock在玉米中发现。但转座子的概念直到1967年在大肠杆菌(E.Coli)的半乳糖操纵子研究中发现插入序列这类转座因子后才被普遍承认和接受。  相似文献   

15.
《化石》1997,(3)
建议发行中华龙鸟邮票我国科学家在辽西地区发现并命名了世界最早的鸟类化石——中华龙鸟(Sinosauroptergxprimasp.nov.)。它的发现在生命科学和地球科学界引起了轰动。它动摇了德国始祖鸟一百多年来作为鸟类祖先的位置,充分论证了鸟类是由...  相似文献   

16.
贵州台江凯里动物群中的非钙质藻类化石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贵州台江凯里组的非钙质藻类化石在我国中寒武统尚属首次发现。国外主要见于北美。描述的非钙质藻类化石Marpolia spissa. Bosworthia simulans ,Alga gen. et sp. indet, A,Alga etsp. indet, B等常见于北美布尔吉斯页岩动物群。当前中武寒武非钙质藻类化石的发现不仅填补了我国中寒武统非钙质藻类的空白,而且对于凯里动物群与布尔吉斯页斯  相似文献   

17.
文章描述产自辽宁省北票市姜家沟中侏罗统海房沟组的叩甲化石1新属1新种,Sinolithomerus dolini gen.etsp.nov.,归入原槽缝叩甲亚科(Protagrypninae)。叩甲科化石最早发现于早侏罗世,侏罗纪是叩甲昆虫演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在中侏罗世至晚侏罗世早期产生明显的辐射演化。晚侏罗世以前叩甲化石目前很少报道,而笔者最近几年在内蒙古道虎沟中侏罗统九龙山组发现了大量叩甲化石。因此,海房沟组叩甲化石的发现,对叩甲早期多样性、古地理分布以及地层对比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云南多刺蚁属二新种记述:膜翅目:蚁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正会 《动物学研究》1998,19(3):242-246
在云南省发现多刺 属Polyrhachis Smith2新种,即;驼背多刺景P.cyphon-ota,sp.n.和巴卡多刺蚁P.bakana sp.n驼背多刺义隶属于驼背多刺蚁亚属Cyrtomyrma Forel。巴卡多刺义隶属于六刺多刺蚁亚属Myrmhopla Forel。巴氏多刺蚁发现于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热带雨林中。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描述了到目前为止仅在我国发现的一种杏树新病害——小叶病。用电镜检查天然感病鸯树叶片中脉的超薄切片,发现韧皮细胞中存在类立克次体(RLO)。RLO为卵圆形或棒状,直径约0.2—0.5μm,长约1.0—2.5μm。它们被双膜(波纹状的细胞壁和光滑的细胞质膜)环围着。在横切片中,这些微生物为卵圆形,内部结构由核糖体和带有DNA样细丝的核区组成。在纵切片中,微生物呈棒状。在健株组织中未发现这种微生物。青霉素处理染病杏树后,病状完全消失,说明利用电镜看到的类立克次体是杏树小叶病的病原物。  相似文献   

20.
乙醇酸氧化酶(EC.1.1.3.1,GO)是光呼吸中的关键酶,过去对其电泳行为和等电点的报告互不一致。Grodzinski和Col-man(1972)将菠菜、烟草等植物部分纯化的GO酶液在pH8.3的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电泳,活性染色后出现两条活性带,两者对FMN的依赖性有一定差异。Kerr和Groves(1975)对豌豆叶片部分纯化的GO酶液进行等电聚焦电泳,表明其pI值大于9.6.Behrends等(1982)将绿色黄瓜子叶的酶液经聚焦层析,发现GO活性分布在pH8.7附近。但Nishimura等(1983)发现在pH8.9的凝胶中南瓜子叶GO不迁移,而在pH4.5的凝胶中则出现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