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紫山药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能。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pH示差法测定花色苷得率为考察指标,优化了溶剂提取法提取紫山药色素的工艺参数。通过DPPH体系测定该色素清除自由基能力。试验结果表明:紫山药色素属于花色苷类物质,优化的紫山药色素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80 min,料液比1∶30,提取溶剂为0.5%盐酸乙醇溶液,提取液花色苷含量可达2.075mg/鲜紫山药g。紫山药色素提取液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为98.14μg/mL。紫山药具有开发功能性色素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谷胱甘肽和没食子酸对紫淮山花色苷的辅色作用,本文研究了谷胱甘肽和没食子酸对紫淮山花色苷降解率、热稳定性及色差的影响。试验表明,谷胱甘肽和没食子酸能有效抑制花色苷的降解,且最佳添加量分别为0.03%和0.2%。在此添加量条件下,紫淮山花色苷在50、70、90℃水浴中的热降解均符合一级降解反应动力学规律。添加谷胱甘肽和没食子酸的紫淮山花色苷降解速率常数(k)小于对照组,半衰期(t 1/2)和活化能(Ea)高于对照组,说明谷胱甘肽和没食子酸能够增强花色苷的热稳定性。色差测定结果表明,经谷胱甘肽和没食子酸辅色后的紫淮山花色苷,其明度指数(L*)和色品指数(a*、b*)较对照组变化缓慢,颜色的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新的花色苷资源,以黑小豆种皮为原料,对其花色苷类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和L_9(3~4)正交试验,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液比、温度和p H对粗提液中花色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20(g∶m L)、温度50℃、p H=2.0。此条件下,黑小豆种皮粗提液中花色苷的含量最大(5.912 mg/g);黑小豆种皮花色苷粗提物得率为19.1%,纯度为3.06%;粗提物具有一定的总抗氧化能力和清除O~(-·)_2、·OH和DPPH自由基的能力。黑小豆种皮可作为一种新型花色苷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4.
优化黑豆种皮花色苷复合酶法辅助提取工艺,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确定了黑豆种皮花色苷生物酶法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为:复合酶(纤维素酶400 U/g,α-淀粉酶50 U/g),酶解温度50℃,液料比26∶1 mL/g,乙醇体积分数64%,酶解时间为59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花色苷的含量为2.019 mg/g。抗氧化试验研究表明,黑豆种皮花色苷的还原能力、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低于抗坏血酸,但对亚硝酸根离子和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强于抗坏血酸。因此,生物酶法辅助提取是一种高效的黑豆种皮花色苷提取方法,且作为一种新型花色苷资源,黑豆种皮花色苷有着挖掘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用响应面法对猕猴桃果粉的喷雾干燥工艺进行优化。选取料液固形物含量、进风温度、进料速度为响应因子,采用Box-Behnken法设计试验,以感官指标为响应值,通过SAS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到的最优喷雾干燥工艺为:料液固形物含量30%、进料速度7.6r/min、进风温度140℃。  相似文献   

6.
灵芝孢子油微胶囊制备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灵芝孢子油是从灵芝孢子粉中提取的具有一定药理活性的脂质成分。为提高灵芝孢子油稳定性,以大豆分离蛋白和麦芽糊精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和冷冻干燥法制备灵芝孢子油微胶囊。通过试验优化了制备工艺条件并比较了两者干燥方式制备微胶囊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大豆分离蛋白和麦芽糊精质量比1:1、固形物含量20%、均质压力30MPa、壁材芯材质量比4:1。两种干燥方式微胶囊流动性、溶解性均较好,差异不显著。但两种微胶囊形态差异较大,喷雾干燥微胶囊整体呈球状、表面紧密无裂缝有凹陷,包埋率为90.84%;冷冻干燥微胶囊结构疏松呈片状,表面多孔。因此喷雾干燥法更适合包埋灵芝孢子油。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喷雾干燥法优化桔梗方提取液的喷雾干燥工艺条件。以喷干粉物料状态、出粉率和含水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喷雾干燥影响因素;以喷干粉出粉率、桔梗总皂苷含量和含水率为指标,选取进料量、进风口温度、空气流量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桔梗方提取液的喷雾干燥工艺。结果表明,优选的喷雾干燥工艺为进料量25%,进风口温度180℃,空气流量700 H/L,提取液相对密度1.07(25℃)。该优选工艺合理、稳定,可为桔梗方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淮山全粉的安全状况,为广西地区淮山全粉安全地方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每种淮山全粉取5份,共计50份,依照国标进行主要安全性指标的测定。结果:广西地区10种淮山全粉的农药残留含量、理化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限量;重金属含量方面,所检测的50份淮山全粉样品中,铅含量达标率为84.0%,镉含量达标率为80%,总汞和总砷含量均低于国家限制量,达标率为100%;真菌毒素含量都没有到达国家标准。结论:广西地区淮山全粉的安全存在一定程度的隐患,主要是黄曲霉毒素B1的超标,应该加强对淮山全粉制作工艺的监督。  相似文献   

9.
昝丽霞 《广西植物》2015,35(4):603-609
为了优化香樟果皮花色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用乙醇作为提取溶剂,选取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剂浓度、料液比、pH五因素,采用Box-Behnken建立三因素三水平模型,用响应面法优化各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最佳组合,用Design-Expert 8.0设计回归正交实验;同时用水杨酸比色法和DPPH法,测定了香樟果皮花色苷的抗氧化能力,并比较了不同放置时间对香樟果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樟果花色苷最佳提取工艺的回归方程为Y=58.64+2.27A+12.78B+10.18C-14.01A2-11.00B2-7.56C2,R2=0.9796,模型拟合程度良好,在该试验范围内,模型能够准确反映花色苷的提取结果;最佳工艺参数分别为pH1.0、料液比1∶15、乙醇浓度78.59%、提取温度77.14℃、提取时间42.48min,在此条件下香樟果花色苷的得率为67.99mg·100g-1;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香樟果皮花色苷清除羟自由基率和总抗氧化能力均与浓度成正线性相关,回归方程分别为y=0.3388x+13.485(R2=0.9856),y=0.0275x+0.0221,(R2=0.9966)。利用响应面法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合理,可用于香樟果皮花色苷的提取,同时香樟果花色苷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为天然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提取方法优选,表明超声法对黑莓果渣中花色苷的提取效果最佳。以60%乙醇为超声法提取溶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了料液比、超声时间、温度、功率、提取次数对提取黑莓果渣中花色苷的影响。综合单因素实验结果,通过响应面法筛选出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4∶1(mL∶g),时间40 min,温度58℃,功率300 W,提取2次。通过提取物中花色苷含量与其清除DPPH.活性的相关性分析发现,黑莓果渣提取物清除DPPH.活性与其花色苷含量之间存在相关性,由此推断花色苷为黑莓果渣中主要的自由基清除物质。  相似文献   

11.
采用酶解方法改善玉竹全粉的应用特性和功能品质,通过比较酶解玉竹全粉与真空冷冻干燥、传统炮制及真空微波干燥制备的玉竹全粉品质特性差异,以评估玉竹全粉酶解改性效果。以果胶酶、纤维素酶和木瓜蛋白酶组成的复合酶对玉竹全粉进行酶解,以物性指标(冲调性和色泽)、化学指标(总多糖和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法考察复合酶用量、时间、温度及pH值对改性玉竹全粉品质指标的影响,并优化工艺参数。采用体外抗氧化能力(Fe^(3+)还原能力、DPPH·清除能力和·OH清除能力)及体外降血糖能力(α-淀粉酶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等指标综合比较酶解改性对玉竹全粉功能活性的影响。结果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获得玉竹全粉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酶用量3%,酶解时间80 min,温度40℃,pH值5.5。酶解改性后玉竹全粉Fe^(3+)还原能力和·OH清除能力增强,α-淀粉酶的抑制能力亦增强,酶解改性提高了玉竹全粉的体外抗氧化和体外降血糖作用。复合酶解改性能有效改善玉竹全粉的应用特性和功能品质,可提升玉竹全粉的保健功能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高纯α-亚麻酸为芯材、亚麻籽胶为壁材的微胶囊,并以微胶囊化效率和含油率为指标,考察了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微胶囊原料配方为:芯材与壁材的比例为(m/m)3∶2,料液浓度为5%,进料温度为20℃;最佳喷雾干燥工艺条件:进风温度为180℃,出风温度为80℃,雾化器转速21000 rpm,进料速度为42.01 mL/min.在此工艺条件下亚麻酸的微胶囊化效率为96.18%,含油率为60.09%.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化鲟源嗜水气单胞菌拮抗解淀粉芽孢杆菌微胶囊的制备工艺,并观察其特性。【方法】以明胶为壁材,采用单因素法,考察了明胶浓度、进风温度、进料速度、空气流量等因素对解淀粉芽孢杆菌微胶囊有效含菌量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制备解淀粉芽孢杆菌微胶囊的喷雾干燥工艺参数,观察其微胶囊颗粒形态以及对人工模拟胃液和肠液的耐受力。【结果】解淀粉芽孢杆菌微胶囊喷雾干燥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明胶浓度为3%,进风温度为155°C,进料速度为8 mL/min,空气流量为700 L/h,各因素对其喷雾干燥工艺的影响程度为:明胶浓度进料速度空气流量进风温度。此外,解淀粉芽孢杆菌微胶囊的颗粒呈球形,表面有凹陷,但没有孔和裂纹,颗粒粒径分布基本均匀,平均大小为9.22μm,对人工模拟胃液和肠液具有较好的耐受力,对鲟源嗜水气单胞菌具有良好的生长抑制效果。【结论】本研究结果为鲟源嗜水气单胞菌拮抗解淀粉芽孢杆菌微胶囊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是一种重要的粮菜兼用型作物,马铃薯传入我国后产生了许多变种、变型和适合当地种植的地方品种,尤其是块茎的皮色和肉色出现了红色、紫色、黑色品种。"黑美人"马铃薯是甘肃省特有的经航空育种技术培育的新型马铃薯品种,经分析测定"黑美人"马铃薯中花色素含量非常丰富,其富含的花青素还具有抗癌、抗衰老、美容和防止高血压等多种保健作用。因此,"黑美人"马铃薯中花色苷提取工艺的研究,对于花色苷的应用与开发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研究以甘肃"黑美人"马铃薯为原料,对其所含花色苷提取工艺条件(乙醇浓度,温度,pH,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等)进行优化。研究结果显示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80%,温度75℃,pH 1.0,时间1 h,料液比1:20,提取3次。在优化后的提取工艺条件下,"黑美人"马铃薯的花色苷提取率得到提高,花色苷含量可达到33.05 mg/100g。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白芍中单萜苷类和酚酸类化学成分的影响,为白芍适宜干燥方法的确定提供依据;采用HPLC同时测定经不同干燥方法制备的样品中4种单萜苷类、2种酚酸类化学成分的含量;利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利用主成分得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法所得白芍均能达到2015年版《中国药典》对白芍含量和水分的要求,采用真空冷冻干燥单萜苷类和酚酸类总量最高,为6.248%,热风60℃干燥次之,为6.141%;经主成分分析,不同干燥方法处理的白芍中单萜苷类和酚酸类成分含量综合评分依次为:真空冷冻干燥热风60℃干燥微波干燥远红外干燥晒干热风40℃干燥热风80℃干燥阴干热风100℃干燥。不同干燥方法对白芍中单萜苷类和酚酸类成分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从各成分含量、成本和实用性方面综合分析,热风60℃干燥为白芍适宜的干燥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考察了不同的干燥预处理手段(烘箱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及减压内部沸腾法中各因素(真空度、温度、液料比和提取时间等)对壶瓶枣多糖及蛋白质得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干燥方式对原料枣粉的色差和多糖、蛋白质含量均有显著影响,对含水量无明显影响;真空冷冻干燥所得的枣粉色差小、多糖含量高、蛋白质含量低,综合考虑,选用真空冷冻干燥作为原料预处理手段;减压内部沸腾法最佳工艺参数为体系内温度60℃,液料比50∶1(mL∶g),提取时间30 min,此时外界温度为71℃,真空度为80 kPa,此条件下多糖及蛋白质得率分别为26.05 mg/g和2.14 mg/g;与传统热浸提相比,有效物质多糖得率提高了16.66%。  相似文献   

17.
对黑米花青苷浸膏进行喷雾干燥的响应面实验。喷雾干燥的特点是干燥迅速,颗粒均匀,可以大范围使用,可加工的物料多样,操作简单稳定,适合工业化生产。响应曲面设计方法是利用合理的试验设计并通过实验得到一定数据,采用多元二次回归方程来拟合因素与响应值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对回归方程的分析来寻求最优工艺参数,是解决多变量问题的一种统计方法。采用此方法优选黑米花青苷浸膏的喷雾干燥工艺。以喷雾干燥过程的出粉率、干粉中黑米花青苷的含量为指标,考察进风口温度、浸膏比重、蠕动泵泵速,对黑米花青苷浸膏喷雾干燥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风口温度154.04 ℃ ,浸膏比重1.05,蠕动泵泵速10 r/min的条件下得到黑米花青苷粉末成粉率为38.08%,粉末中花青苷含量为112.758 mg/g。该优选工艺参数可为黑米花青苷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与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耐盐紫甘薯Z103中的花色苷类化合物,确定该品种含有15种花色苷,主要为被咖啡酸、阿魏酸、对羟基苯甲酸等芳香酸酰化的矢车菊苷和芍药苷,其中矢车菊素3-O-对羟基苯甲酰-槐糖苷-5-O-葡糖苷、芍药素3-O-对羟基苯甲酰-槐糖苷-5-O-葡糖苷、芍药素3-O-阿魏酰-槐糖苷-5-O-葡糖苷为首次报道;同时进一步考察了不同体系中,紫甘薯花色苷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和对DPPH·、O-·2和HO·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紫甘薯花色苷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且均具有量效关系。紫甘薯花色苷(0.4 mg/mL)对脂质体氧化的抑制率为83.24%,对DPPH·(0.20 mg/mL)、O-·2(4 mg/mL)和HO·(30μg/mL)的清除率分别为94.06%、96.62%和96.12%。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不同肉色马铃薯花色甘含量与总抗氧化能力。方法:以16个马铃薯品种(系)为材料,分别采用pH示差法和总抗氧化能力测定试剂盒测定花色苷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结果:紫皮紫肉马铃薯平均花青素含量为0.88~70.33mg/100g(Fresh weight,FW),平均总抗氧化能力为2.80~62.67u/ml(FW);红皮红肉马铃薯平均花青素含量为0.55~5.29 mg/100g(FW),平均总抗氧化能力为0.37~11.14 u/ml(FW)。结论:不同品种之间的花青素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值均差异显著; 总花色苷含量与总抗氧化能力呈显著正相关(R2=0.9532)。  相似文献   

20.
以乙醇作提取剂,恒温水浴震荡器为辅助仪器,利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花色苷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当乙醇含量为80%、料液比为1∶70、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60min时,杨梅叶中的花色苷的提取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