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拓展张淑兰(山东省潍坊教育学院生物系,262500)高中课本中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是用层析法验证叶绿体色素的种类和各种色素的颜色。叶绿体含有四种主要光合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和胡萝卜素。这些色素不溶于水,但溶于...  相似文献   

2.
"叶绿体色素分离"的探究教学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曾燕 《生物学通报》2002,37(12):41-41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教学中尝试探究教学的学习模式 ,取得的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材料滤液颜色 (特点 )实验结果菠菜叶片绿色能看到 4条色素带 ,但第 2条黄色带不太清楚青菜叶片绿色 4条色素带清晰、明显红薯叶片粘度过大 ,色素不被丙酮溶解提取收集不到色素滤液 ,无法分离色素宽叶生菜 (莴苣 )叶片浅黑色 能看到 4条色素带 ,但第 2条色素带不太清楚 ,滤液变黑 ,不影响分离结果小白菜叶片绿色能看到 4条色素带 ,但第 2条色素带欠清晰葱叶片 粘度大 ,色素难被丙酮溶解提取 ,滤液以丙酮为主 ,呈黄色只见到胡萝卜素和叶绿素 a两条…  相似文献   

3.
黄复华 《生物学通报》2006,41(11):43-44
1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第5章第4节第1小节的内容。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掌握了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产物和概念,高中是在初中原有知识基础上的拓展和加深。本小节通过让学生了解叶绿体内光合色素的种类、分布和作用以及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对学生后面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本质、形成生物体的结  相似文献   

4.
学导式教学法是当代行之有效的教学法之一 ,目前已经成为教育界很有影响的比较好地体现了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教学理论[1 ] 。几年来我们在《植物生理学》部分章节的实验课和理论课的教学中运用这一教学方法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2 ,3] 。本文是学导式教学法在“叶绿体和光合色素”一节中应用的教学实录。一 .教学过程师 :在高中《生物》的光合作用一章及“叶绿体的提取和分离”中同学们已对叶绿体及其色素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高中所学过的这方面的知识 ,回答下面 4个问题。 [板书 :( 1 )叶绿体的成分。 ( 2 )叶绿体的结构…  相似文献   

5.
对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改进任金龙(山东省阳信县第一中学,251800)根据高中生物实验四的目的要求可知,该实验是验证叶绿体中的色素的种类和颜色。而做实验时,首先要对色素进行提取,然后再用纸层析法进行分离。按实验步骤,进行色素的提取要用的材料...  相似文献   

6.
1 教材分析1.1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实质 ,色素的作用 ;难点是光反应和暗反应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该过程十分复杂 ,牵涉到许多物理学、化学等知识 ,而有机化学知识学生还未学到 ,同时受实验条件的限制 ,有些实验无法开设 ,因此理论性很强 ,很抽象很枯燥 ,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1.2 教材处理 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和学生实际情况 ,这部分内容安排 3个课时。第 1课时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第 2课时学习光合作用概念、光合作用过程及实质 ;第 3课时学习光合作用的意义 ,补充介绍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和光…  相似文献   

7.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做好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有助于学生对光合作用中光合色素的种类和颜色有更好的认识 ,加强学生对光合作用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我选用大叶黄杨做实验材料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选绿叶材料高中课本原实验 4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用 5g新鲜菠菜叶和少许的二氧化硅、碳酸钙研磨制取滤液 ,由于菠菜叶含水分多 ,实验效果不太明显。我选用大叶黄杨 ,因为它的叶片含水量相对较少 ,颜色深绿 ,含色素较多。用剪刀剪成细小碎块 (越细越好便于研磨 ) ,经过耐心细致研磨、过滤后 ,取得的滤液含杂质少 ,深绿而透明。画…  相似文献   

8.
水浴法提取叶绿体中色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是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一个经典实验,人教版高中<生物>多种版本教材中均将其列为必做实验.该实验分为2步:1)是提取绿叶中的色素;2)是采用纸层析法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只有制备高质量的色素提取液,纸层析分离的效果才明显.  相似文献   

9.
"彩色马铃薯"块茎花色苷分子结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彩色马铃薯”是指块茎的“皮”和/或“肉”为红、紫、蓝或橙色的马铃薯,其块茎“皮”和“肉”变化多端的着色模式源于花色苷的积累,块茎各种颜色在根本上由花色素决定。在“彩色马铃薯”块茎中已发现6种花色素,即矮牵牛色素、花葵素、锦葵色素、芍药色素、花青素和花翠素;不同颜色块茎所含的花色素种类不同,同一颜色块茎所含花色素种类也可能不同;紫色块茎所含的花色素种类最为多样化。“彩色马铃薯”块茎的各种花色素一般在C3位经过氧一糖苷键实现1个芸香糖基取代,在苷元的C5位,要么以氧.糖苷键实现单葡萄糖基取代,要么不发生取代。“彩色马铃薯”块茎花色苷常在花色素C3位二糖取代基上或在C5位的单糖取代基上进一步发生反式单酰基取代,实现酰基取代的酚酸多为对香豆酸,其次为阿魏酸和咖啡酸。“彩色马铃薯”块茎矮牵牛素、锦葵色素、花葵素和芍药色素的对香豆酸酰化衍生物的惯用名分别为“petanin”,“malvanin”,“pelanin”和“peonanin”。本文可以为“彩色马铃薯”块茎颜色呈现的机理探索及其花色苷的分子结构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浅谈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实验的基本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不少老师和同学常提出以下一些问题: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为什么必须用丙酮?用纸层析法分离各种色素时,各种色素在滤纸上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分布?为什么用不同质量的滤纸或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实验,所得的结果不一样?等等。要解释这些问题,就需要了解叶绿体中色素的基本结构及其化学性质和纸层析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影响纸层析的各种因素等。  相似文献   

11.
用混合酒精水浴法提取叶绿体中色素效果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一直是新旧高中教材设定的学生分组验证定性实验,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实验操作。认识不同颜色的叶绿体色素,深入理解叶绿体色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可以吸收利用不同的光波。如果实验中不能“提取”出“叶绿体中色素”,“色素的分离”就不能进行。由于教材设定使用有“臭味”和“毒性”的丙酮作叶绿体色素溶剂,所需要的用具多,步骤多,操作繁琐。加上学生研磨技能差,用药量不准。  相似文献   

12.
叶绿体色素性质实验的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绿体色素及其性质”是师范院校生物教育专业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实验内容。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直观的颜色变化 ,使学生加深对叶绿素化学性质及生理功能的理解 ,为进一步学习光合作用的原初过程奠定基础。我们在实验教学中采用的教材是张志良[1] 主编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  相似文献   

13.
在“光合作用”的教学中 ,笔者常发现学生难以理解从光能到 ATP分子中活跃的化学能 ,再到糖类等有机物分子中的稳定的化学能这一能量转换过程 ,更难掌握光合作用的能量和物质变化规律的本质。在多年教学中 ,我从以下几方面来突破重点难点 ,收到较好的效果。1 复习引入 ,埋下伏笔叶片和叶绿体分别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和细胞器。叶绿体中吸收、转化光能的光合色素主要集中在基粒片层的膜上 (暗示光反应的场所为基粒、光反应需要光能和色素 ) ,催化光合作用的酶系除了分布在基粒片层上之外 ,也存在于基质中 (暗示暗反应的场所为基质、…  相似文献   

14.
按照高中《生物》教材中“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方法和步骤操作,据许多中学老师反映实验效果不很理想。存在的问题有:①采用毛细吸管吸取滤液,画线很难达到“细、齐”的要求;②制备滤纸条时剪去两角,不容易把握;③层析液容易没及滤液细线。④层析后容易出现色素带分离不够充分,或色素带分离过度而造成胡萝卜素在滤纸条上消失的现象。⑤用菠菜作为实验材料,易受季节性限制,此外, 色素提取液呈黄绿色,色素带颜色浅,实验效果差。对该实验我们做了一些改进,在此提出。  相似文献   

15.
果实的颜色不仅可作为成熟的标志,而且对其商品价值的影响极大。本文就苹果果皮的着色问题做以下介绍: 一、苹果果皮的色素 苹果果皮中主要含有三种色素:叶绿素、胡萝卜素和花青苷: 叶绿素 存在于叶绿体中。幼果表皮细胞中也含有发育完整的叶绿体,并有气孔能够吸收CO_2,进行光合作用,它对幼果本身的膨大与干物质积累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叶绿素分子只有与蛋白质结合(称为叶绿蛋白)才能执行光  相似文献   

16.
中华金叶榆子代苗光合特性及叶片呈色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金叶榆是普通白榆的天然黄叶突变体,黄叶性状在子代中可稳定遗传,自由授粉子一代出现黄绿性状分离。该研究以中华金叶榆子代黄叶苗和绿叶苗为试验材料,从生长速率、叶片色素含量、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等方面对黄叶苗的光合特性和叶片呈色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1)黄叶苗生长缓慢,净光合速率(12.5μmol·m-2·s-1)显著低于绿叶苗(17.5μmol·m-2·s-1),而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片温度显著高于绿叶苗。(2)黄叶苗和绿叶苗叶片的光合色素种类基本相同,但黄叶苗的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4种主要色素含量始终低于绿叶苗且相对稳定,各种色素含量在生育期内不同月份略有变化,类胡萝卜素含量始终低于叶绿素含量。(3)黄叶苗叶片光系统Ⅱ(PSⅡ)发育不完全,电子传递效率低。(4)黄叶苗叶绿体内膜系统发育紊乱,基粒垛叠失败。研究表明,中华金叶榆子代黄叶苗叶绿体内膜系统发育缺陷,基粒片层垛叠失败,进而多种色素含量大幅下降,光合系统发育不完全,致使其叶片呈现黄色、光合性能下降、植株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17.
几种层析液对滤纸圆盘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高中生物学(必修)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介绍“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有关层析液的替代品有很多种,只有通过实验验证.才能知道哪种层析液分离色素效果好。同时在实验验证过程中还能发现更为理想的层析液比例搭配.既容易配制又操作简单。笔者进行了实验探索.现将“几种层析液对滤纸圆盘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影响”的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阐述如下,以便于各位同仁交流和商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本人采用胡萝卜叶、法国梧桐叶、胡萝卜肉质根与菠菜叶等材料进行了“叶绿体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的对比实验 ,结果表明胡萝卜叶、法国梧桐叶的实验效果很好 ,能清楚地观察到 4种色素的分层、颜色及位置 ,现介绍如下。1 色素的提取方法  分别称取洗净、擦干的上述新鲜植物材料各 2 g,剪碎后放入不同研钵中 ,然后各加入少许碳酸钙、石英砂、3 ml丙酮和 3 ml石油醚 ,研磨成匀浆 ,再用双层纱布过滤得到滤液。静止片刻 ,滤液分为两层 ,上层液色深即为石油醚色素提取液。2 层析方法及装置用 50 0 ml、高 1 1 .5cm的烧杯作为层析容器。取长1 2…  相似文献   

19.
提高叶绿体色素抽提效率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菠菜是“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的常用材料。但受菠菜生长的季节性限制 ,有的季节采集不到 ,用其它植物绿叶 (树叶、蔬菜叶、野生植物叶 ) ,尤其是四季均可采到的常绿植物叶片替代 ,按教材的提取方法操作 ,所得到的色素提取液呈黄绿色 ,色素含量低 ,展层后 ,色素带颜色浅 ,有的色素带不能显现 ,实验效果差。分析其原因主要是 :1)对于角质层厚、机械组织多的绿叶 ,按常规方法研磨 ,组织、细胞破碎率低 ,提取出的色素绝对量少 ;2 )对含水量较高的蔬菜叶等 ,因过多水分的存在 ,降低了丙酮对色素分子的抽提效率。因此 ,实验中如何增加叶…  相似文献   

20.
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教材中,当学生做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后,笔者安排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学生观察叶绿体色素的荧光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