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UV-C和水杨酸对虎杖叶中白藜芦醇和虎杖苷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叶龄虎杖叶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剂量紫外线(UV-C)和10mmol/L水杨酸(SA)处理对叶中白藜芦醇和虎杖苷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2.4kJ/m2UV-C照射并经暗处理36h后可使虎杖嫩叶中白藜芦醇含量增加近1倍,暗处理24h后虎杖苷含量提高了30%以上,但是老叶中两者含量没有显著变化。SA处理48h后,嫩叶中白藜芦醇的含量提高约5倍,同时虎杖苷的含量下降了60%并且伴随着一个新成分的产生;老叶中白藜芦醇提高约2倍,虎杖苷的含量则没有显著变化。研究表明SA和UV-C对不同叶龄的虎杖叶片中白藜芦醇和虎杖苷合成均有诱导作用,且嫩叶比老叶表现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虎杖愈伤组织的诱导及高产白藜芦醇材料的筛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不同外植体经不同消毒时间处理后,接种在添加不同激素种类和水平的相同基本培养基上或相同激素种类和水平基本培养基上进行诱导实验,同时对根、根茎芽、叶、韧皮诱导的愈伤组织进行白藜芦醇的含量测定实验,其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以MS较好,外植体叶对激素种类较为敏感,其中适当浓度的NAA诱导愈伤组织比2,4-D的效果要好,KT比BA要好,在有KT存在的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比较紧密,有利于分化;在MS NAA2m g/L KT0.1mg/L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较好,根茎芽的诱导率最高,为73%.愈伤组织的生长趋势从接种的第3d开始生长,到21d时生长达到最高峰,干重为0.461g,以后生长速度减慢.不同材料诱导的愈伤组织中白藜芦醇的含量以根茎部芽的愈伤组织含白藜芦醇最高,其次是叶和根,最低的为韧皮.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以尾巨桉无性系32-29无菌苗的茎段为外植体,应用不同植物生物调节剂处理,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分别测量4种类型愈伤组织的蛋白质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保护酶的指标活性,比较不同愈伤组织的酶活性强弱与不定芽分化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愈伤组织诱导率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且不同愈伤组织蛋白质含量及3种酶活力差异明显,POD、SOD活力高的愈伤组织不定芽诱导率也高,而PPO含量高的愈伤组织诱芽率低。  相似文献   

4.
激光对珠子参愈伤组织诱导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激光功率密度和处理时间处理珠子参植株,然后分别用珠子参的茎和叶做外殖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结果表明,不经激光处理,珠子参茎和叶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45.3%和0.7%。经激光处理后,珠子参茎和叶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最高达到了92.0%和6.7%。经t检验,激光处理后,外殖体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与对照相比达到了显著性差异,表明激光处理有助于珠子参愈伤组织的诱导。  相似文献   

5.
比较了不同低温(14℃和4℃)胁迫对烟草(Nicotiana rusticaL.)愈伤组织抗氰交替途径诱导和交替氧化酶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低温胁迫处理能显著诱导烟草愈伤组织交替途径容量和实际运行的增加,且都呈现出基本相同的变化模式:在胁迫的初期(1—3d)持续增加,在3d时达到最高,而后下降到一个相对恒定的水平。但交替途径容量增加的幅度与温度下降的程度密切相关,而交替途径实际运行量的诱导程度在不同低温胁迫下的差异却很小。表明交替途径容量和实际运行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是不同的。免疫印迹分析结果表明:低温胁迫明显诱导了交替氧化酶总蛋白的增加,且其随低温胁迫进程的变化与交替途径容量的变化基本一致;而对交替氧化酶单体与二聚体在低温胁迫下的含量变化检测结果则显示,烟草愈伤组织中交替氧化酶主要以二聚体形式存在,且这一存在形式并不随低温胁迫程度的加深而发生改变。两种形式的交替氧化酶蛋白含量都能被低温胁迫诱导增加,但其单体水平在两种不同的低温胁迫下并无明显差别,而4℃低温胁迫诱导的二聚体交替氧化酶蛋白含量明显高于14℃。表明不同程度低温对抗氰交替途径发生的不同影响主要是由于对交替氧化酶蛋白二聚体形式的不同诱导程度所致;而高活性的交替氧化酶单体形式则不因低温胁迫程度的加重而被明显诱导升高,使得抗氰交替途径的运行程度在两种不同的低温胁迫处理条件下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NaCl胁迫对唐古特白刺愈伤组织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低(75 mmol/L)、中(150 mmol/L)、高(300 mmol/L)浓度NaCl处理下其膜脂过氧化、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性调节物含量的变化,试图从细胞水平揭示唐古特白刺适应盐环境的生理机制。结果显示:(1)唐古特白刺愈伤组织中MDA含量在低浓度NaCl处理下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而在中高浓度下显著升高。(2)白刺愈伤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各浓度NaCl胁迫下均比对照显著升高,且此效应无浓度依赖性;其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胁迫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中低浓度下比对照显著增加,高浓度下显著降低为对照的64%;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低浓度下无显著性变化,在中高浓度显著下降为对照的55%和29%。(3)随NaCl胁迫浓度的增加,白刺愈伤组织中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除高浓度下可溶性蛋白含量约降为对照的87%外,其余NaCl胁迫处理的3种渗透调节物含量均高于对照。研究发现,白刺愈伤组织在低浓度的盐胁迫下具有较强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性调节作用,因而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作用,但高浓度NaCl胁迫对白刺愈伤组织造成了显著的氧化损害。  相似文献   

7.
美容杜鹃叶片再生及愈伤组织耐热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琳  白洁  陈超  陈霞连  陈可  陈放 《西北植物学报》2014,34(7):1377-1382
以美容杜鹃幼叶为外植体,通过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探究不同培养基、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和植株再生的影响,并对愈伤组织进行38℃热胁迫,探讨热胁迫下其耐热生理指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愈伤组织诱导和芽分化最佳培养基均为Read+0.1mg/L NAA+0.2mg/L TDZ;最佳壮苗培养基为改良MS+0.1mg/L KT+0.2mg/L NAA;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改良MS+2.0mg/L GA3。(2)随着热胁迫时间的延长,愈伤组织中的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不明显,而MDA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则表现为先升后降趋势;其中,MD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和POD活性随时间变化显著,可作为评价美容杜鹃耐热性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碳源对早花百子莲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的影响机理,该研究以早花百子莲的小花梗为外植体,比较分析30.0 g/L蔗糖、葡萄糖、麦芽糖在愈伤组织诱导、增殖中的效果,测定不同碳源种类处理下愈伤组织增殖相关生理特性,并根据细胞增殖效果、生理指标相关性进行优化验证。结果表明:(1)蔗糖、葡萄糖和麦芽糖碳源处理下,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86.00%、72.00%和59.67%,蔗糖碳源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比葡萄糖和麦芽糖分别显著提高19.44%和44.13%(P<0.05),蔗糖碳源较葡萄糖和麦芽糖碳源的愈伤组织大小分别显著增加22.44%和90.09%(P<0.05);愈伤组织增殖阶段,蔗糖碳源能够同时维持良好的细胞增殖效率及活性,而葡萄糖碳源的愈伤组织增殖快、状态差,麦芽糖处理增殖慢、状态佳;蔗糖转换葡萄糖碳源后愈伤组织细胞团大小、细胞活性明显下降;蔗糖转换蔗糖、蔗糖转换麦芽糖的效果较好。(2)培养基碳源显著调节愈伤组织增殖阶段的糖代谢、内源激素代谢和氧化胁迫平衡。(3)愈伤组织的主要糖组分为淀粉、葡萄糖;淀粉、麦芽糖含量与细胞团大小相关性高,以蔗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添加麦芽糖,愈伤组织增殖效果良好,细胞团颜色鲜黄,活性较强。(4)愈伤组织的结合态IAA、GA4、CTK含量与细胞团大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培养基中添加1.0 mg/L 6-BA可显著促进愈伤组织增殖效率(P<0.05)。(5)ROS活性与POD、CAT活性以及POD活性与H2O2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而POD与CAT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6)验证及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增殖培养基中添加麦芽糖、6-BA可有效促进早花百子莲愈伤组织继代增殖效果,其中麦芽糖可以保持、改善细胞活性,而6-BA主要促进了细胞增殖。研究发现,蔗糖为早花百子莲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的最佳碳源,蔗糖、麦芽糖组合碳源利于愈伤组织细胞活力维持,而毒莠定(PIC)与6-BA组合利于愈伤组织细胞增殖,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0.5 mg/L PIC+1.5 mg/L 6-BA+15.0 g/L蔗糖+15.0 g/L麦芽糖+7.0 g/L琼脂。  相似文献   

9.
花榈木组培苗茎段低温胁迫培养及耐冷性诱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花榈木组培苗茎段为试材,在低温胁迫条件下进行耐冷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结果表明,5℃是花榈木茎段低温胁迫培养及耐冷性诱导的最适温度。经过5℃低温胁迫培养获得的耐冷性愈伤组织在分化培养基MS+6-BA 2.0 mg/L+NAA 0.25 mg/L上的分化率达70.0%,且再生植株的低温伤害率明显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探究不同诱导子对西洋参愈伤组织生长、相关酶活性及其人参皂苷含量的影响,在西洋参愈伤组织中,应用HPLC检测了添加诱导子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和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后西洋参愈伤组织皂苷生物合成的变化。结果显示,MeJA抑制生长,但SA对其生长影响较小;2种诱导子均可以显著激活西洋参愈伤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培养基中MeJA浓度为100μmol/L时,愈伤组织中总皂苷含量和产量均达到最大值,人参皂苷Rg_(1)、Re、Rb_(1)、Rc的含量最高,在SA诱导子试验组中,当SA浓度为300μmol/L时,西洋参愈伤组织中总皂苷含量和产量均达到最大值,人参皂苷Rb_(1)的含量最高。结果表明,在西洋参愈伤组织中添加适当浓度MeJA和SA诱导子会提高人参皂苷化合物含量,其中以MeJA诱导人参总皂苷的效果最好,同时也会影响西洋参愈伤组织的生长量。说明在培养过程中添加外源诱导子,有利于提高西洋参愈伤组织中皂苷含量。  相似文献   

11.
补血草愈伤组织中渗透调节物对NaCl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的NaCl处理盐生植物黄花补血草和大叶补血草愈伤组织,研究其中H2O2、MDA及渗透性调节物质等生理指标含量的变化,从细胞水平分析比较2种补血草愈伤组织对盐环境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随NaCl胁迫浓度的升高,2种补血草愈伤组织的H2O2和MDA含量逐渐显著增加;愈伤组织中脯氨酸含量增加幅度在75和150mmol/LNaCl下明显表现为黄花补血草大于大叶补血草,而其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程度于相同NaCl浓度下明显呈现出黄花补血草小于大叶补血草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在黄花补血草中随NaCl浓度升高而逐渐增加,但在大叶补血草中却表现为低浓度(75mmol/L)比对照升高,而高浓度(150和300mmol/L)比对照明显减少的趋势.研究发现,2种补血草愈伤组织中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这些有机渗透性调节物质对盐胁迫的反应特性存在差异,并与其耐盐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比较了不同低温(14℃和4℃)胁迫对烟草(Nicotiana rustica L.)愈伤组织抗氰交替途径诱导和交替氧化酶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低温胁迫处理能显著诱导烟草愈伤组织交替途径容量和实际运行的增加,且都呈现出基本相同的变化模式:在胁迫的初期(1~3 d)持续增加,在3 d时达到最高,而后下降到一个相对恒定的水平。但交替途径容量增加的幅度与温度下降的程度密切相关,而交替途径实际运行量的诱导程度在不同低温胁迫下的差异却很小。表明交替途径容量和实际运行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是不同的。免疫印迹分析结果表明:低温胁迫明显诱导了交替氧化酶总蛋白的增加,且其随低温胁迫进程的变化与交替途径容量的变化基本一致;而对交替氧化酶单体与二聚体在低温胁迫下的含量变化检测结果则显示,烟草愈伤组织中交替氧化酶主要以二聚体形式存在,且这一存在形式并不随低温胁迫程度的加深而发生改变。两种形式的交替氧化酶蛋白含量都能被低温胁迫诱导增加,但其单体水平在两种不同的低温胁迫下并无明显差别,而4℃低温胁迫诱导的二聚体交替氧化酶蛋白含量明显高于14℃。表明不同程度低温对抗氰交替途径发生的不同影响主要是由于对交替氧化酶蛋白二聚体形式的不同诱导程度所致;而高活性的交替氧化酶单体形式则不因低温胁迫程度的加重而被明显诱导升高,使得抗氰交替途径的运行程度在两种不同的低温胁迫处理条件下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罗布红麻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其对盐胁迫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寻获得罗布红麻胚性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和条件,并探讨该愈伤组织对盐胁迫的生理反应.方法:设计不同激素配比和浓度培养基,诱导并挑选、扩增胚性愈伤组织.对罗布红麻胚性愈伤组织进行不同浓度的盐胁迫(0、50、70、100和200numl/L),研究其在不同时期不同浓度盐胁迫下的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超氧化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同工酶的谱带变化.结果:获得了大量罗布红麻胚性愈伤组织及其盐胁迫下的生理生化数据和图谱.结论:罗布红麻胚性愈伤组织的产生主要依赖0.5mg/L2,4-D的作用,此外,转瓶过程中细心观察,不断挑选也很重要.不同浓度的盐胁迫不同时问,从MDA和脯氨酸含量变化上看,经50~70mmol/L.盐胁迫3~5d,罗布红麻胚性愈伤组织进入最敏感期,之后它对盐胁迫有个快速适应过程;根据SOD酶活性变化,盐胁迫第7d时,经70mmoL/L以上的NaCl处理组SOD酶活均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说明此时SOD酶正在发挥重要作用;从SOD同工酶谱看,Rf值为0.46的酶带是盐胁迫组特有的,说明它与盐胁迫密切相关;从POD同工酶谱看,Rf值为0.01的条带为J0、J2、J5组特有,带很窄但色较深,此酶带所代表的酶对盐的敏感性存在特殊性.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探讨柔毛淫羊藿愈伤组织的最佳诱导条件和愈伤组织中总黄酮、淫羊藿苷含量。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不同外植体、培养基、培养温度和光照条件对柔毛淫羊藿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分光光度法测定愈伤组织中总黄酮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淫羊藿苷含量。结果显示,以幼叶为外植体,培养基为N6+2, 4-D 3 mg/L+6-BA 1 mg/L+NAA 0.5 mg/L,在黑暗或弱光(1 000 Lx)和(21±1)℃条件下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最好;愈伤组织中总黄酮和淫羊藿苷含量分别达5.24%和0.564%,与叶中含量无显著差异。初步建立了柔毛淫羊藿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培养条件,为高产淫羊藿总黄酮和淫羊藿苷的组培苗生产和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咖啡酸和氯化钴对茉莉酸甲酯诱导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烟草愈伤组织在含咖啡酸(5mmol/L)和/或CoCl2(10mmol/L,乙烯合成抑制剂)的MS培养基上暗培养,同时用莱莉酸甲酯(1mg/d,简称MJ)处理愈伤组织。处理后测定乙烯、水杨酸和病程相关蛋白(PR)含量及一些抗病相关酶活性。MJ明显促进乙烯产生、增加水杨酸和PR蛋白含量,提高苯丙氨酸解氨酶(PAL)、β1,3—葡聚糖苷酶和几丁酶的活性。咖啡酸降低MJ对乙烯和水杨酸诱导,CoCl2明显降低MJ对乙烯的诱导,但没有明显影响MJ对水杨酸的诱导,两者都促进MJ诱导PAL活性而抑制MJ诱导β1,3—葡聚糖苷酶活性。咖啡酸明显影响MJ诱导内切几丁酶,几乎完全抑制对外切几丁酶的诱导;CoCl2对MJ诱导内切几丁酶没有影响,促进对外切几丁酶的诱导。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抗病相关酶活性诱导有不同的信号传递途径,在所测几种酶的诱导中,水杨酸起主要作用,乙烯作用较小,MJ的诱导作用主要是由水杨酸所转导。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的分化率,以3个黄淮麦区冬小麦品种(系)‘小偃22’、‘西农1013’和‘千斤早’为材料,研究了4℃低温和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TDZ、2,4-D、多效唑)预处理小麦种子对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低温和植物生长调节剂预处理对小麦成熟胚出愈率无显著影响,但能够显著促进愈伤组织的分化,并表现出处理及基因型间差异。‘小偃22’、‘西农1013’、‘千斤早’感应低温预处理的最好时间节点分别为6h、12h、12h,其成熟胚愈伤组织的分化率比对照分别显著提高16.2%、14.2%、12.8%;3个材料分别在10mg/L、5 mg/L、20 mg/L TDZ预处理下成熟胚愈伤组织分化率最高,比对照分别显著提高39.1%、29.7%、16.7%;3个材料的最佳2,4-D预处理浓度均为10mg/L,其愈伤组织分化率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17.3%、11.2%、25.2%;3个材料的成熟胚愈伤组织分化率分别在10mg/L、20mg/L、20mg/L多效唑预处理时最高,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6.2%、11.6%、7.2%。研究表明,低温和植物生长调节剂预处理均可有效提高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的分化率,但促进植物生长的调节剂(TDZ和2,4-D)对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再分化的效应远大于抑制植物生长的调节剂(多效唑)。  相似文献   

17.
丛枝菌根真菌对番茄信号物质的诱导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彬  李辉  徐丽娟  李敏  刘润进 《菌物学报》2010,29(4):561-568
盆栽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幼苗分别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地表球囊霉G.versiforme、根内球囊霉G.intraradices、幼套球囊霉G.etunicatum及珠状巨孢囊霉Gigaspora margarita 35d后,开始测定番茄植株内源信号物质水杨酸(SA)、茉莉酸(JA)、一氧化氮(NO)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变化,抗性相关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生长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增加了番茄植株鲜重、株高、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叶片和根系NO、JA、H2O2含量和结合态SA含量,其中,以摩西球囊霉G.mosseae诱导作用最大,叶片和根系内NO、JA、H2O2和结合态SA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3和1.9倍、6.8和8.0倍、0.9和1.2倍、1.9和2.6倍,而根系中游离态SA含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只有摩西球囊霉G.mosseae处理在诱导高峰时根系游离态SA含量比对照略有增加。接种AM真菌处理的番茄叶片和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显著增加,其中以摩西球囊霉G.mosseae的诱导效应最大,与未接种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0.6和0.3倍、7.9和3.1倍、0.4和1.2倍、2.3和1.9倍;幼套球囊霉G.etunicatum的诱导效应最小:与未接种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0.26和0.14倍、2.3和1.0倍、0.1和0.28倍、0.55和0.31倍;而MDA含量下降,分别降低了66%和68%、34%和41%、51%和50%、12%和26%、18%和29%。表明AM真菌能诱导植物同时产生多种信号物质,而且这些信号参与了AM真菌-番茄共生体系统抗性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夜间低温胁迫后外源SA对恢复中黄瓜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低温胁迫后恢复过程中水杨酸(SA)对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以黄瓜品种‘津研四号’幼苗为材料,通过沙培试验,研究了外源SA对夜间5℃低温胁迫后常温(25℃)恢复中黄瓜幼苗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气体交换参数等的影响。结果显示:(1)与喷施清水处理相比,外源SA处理显著促进了夜间低温胁迫后的常温(25℃)恢复效果,显著提高了恢复速度和水平,表现在黄瓜幼苗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显著升高,黄瓜幼苗净光合速率在恢复6h时达到对照水平的82.18%。(2)外源SA还明显加快了恢复过程中黄瓜幼苗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及非循环电子传递速率(ETR)的恢复,提高了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值,增强了幼苗自身光保护能力。(3)外源SA也促进了黄瓜幼苗叶片表观量子效率(AQY)和羧化效率(CE)的恢复,它们在恢复2d时分别达到对照水平的92.59%和90.62%。研究表明,在夜间低温胁迫后的常温恢复过程中,外源SA可有效地促进黄瓜幼苗光合作用的恢复,增强其对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以轮叶党参为材料,采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离体叶片和愈伤组织对轮叶党参进行诱变,选择最佳诱变组合,并对诱变再生群体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轮叶党参叶片和愈伤组织经EMS处理的存活率和分化率均低于对照,并且随EMS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下降。(2)叶片和愈伤组织的致死处理组合分别是0.4%EMS处理4h和0.3%EMS处理4h,半致死组合分别为0.3%EMS处理2h和0.2%EMS处理2h,愈伤组织是EMS诱变轮叶党参的的最佳材料。(3)筛选出的6号变异株皂苷含量为5.061mg/g,较对照平均值提高了5.48%。(4)对诱变再生苗进行遗传分析,8个特异引物对10个供试材料共扩增出59条带,具有多态性的谱带数为44条,占74.6%。材料间的相似系数变化范围0.453~0.912,其中3号、7号株与其他8株达到了品种间遗传差异。研究认为,EMS处理可应用于轮叶党参无性变异系的诱变,3号、6号、7号植株为诱变产生的具有较高皂苷含量的初选植株。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采用RACE扩增技术克隆了一个紫花苜蓿UV-B光受体基因(MsUVR8),在生物信息学分析基础上,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了该基因过表达愈伤组织,并对UV-B辐射处理后MsUVR8过表达愈伤组织及其野生型中的类黄酮、黄酮醇、花青素、过氧化氢(H_(2)O_(2))、超氧阴离子(O_(2)^(-·))含量以及UV-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以探讨MsUVR8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为揭示植物响应UV-B胁迫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成功克隆获得紫花苜蓿MsUVR8基因CDS序列834 bp,且MsUVR8与蒺藜苜蓿MtUVR8基因序列相似度高达95%以上;MsUVR8蛋白形成了不完整的β-折叠结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其与鹰嘴豆属于同一分支。(2)对MsUVR8过表达系检测发现,紫花苜蓿MsUVR8过表达愈伤组织(UVR8-OE)中类黄酮含量较野生型愈伤组织(WT)明显升高,而且经UV-B辐射后的UVR8-OE类黄酮物质含量较WT进一步显著升高。(3)DPBA荧光标记实验发现,UV-B辐射大大促进了细胞中黄酮醇的合成,且UV-B辐射后的UVR8-OE中黄酮醇含量最高。(4)DAB和NBT染色显示,UV-B处理后WT中活性氧(H_(2)O_(2)和O_(2)^(-·))的积累增加,而在UV-B辐射处理与未处理的UVR8-OE中H_(2)O_(2)和O_(2)^(-·)的积累无明显差异,表明MsUVR8可增强植物组织细胞的抗氧化性能,并可降低UV-B胁迫引起的氧化损伤。(5)UV-B辐照后,WT中PAL、CHS和FLS表达被激活而显著提高,UVR8-OE中的4种基因表达均达到最大,且较其他3个处理组均显著增强。研究认为,紫花苜蓿MsUVR8被UV-B激活后,促进了类黄酮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并激活了类黄酮合成关键酶的活性,从而提高了类黄酮物质的合成效率,增强了UV-B胁迫条件下植物愈伤组织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