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寡霉索可抑制光下DTT激活的Mg~(2 )-ATP酶活力并促进质子流出,这两种效应对温度的反应相似,并受膜能化状态的影响。 寡霉素对在光下以胰蛋白酶激活的叶绿体膜上Mg~(2 )-ATPase和脱离了膜的Ca~(2 )-ATPase都有抑制作用,但对经NEM修饰的叶绿体膜上Mg~(2 )-ATPase活力没有影响,且其促进质子流出的效应也消失,在暗中经胰蛋白酶活化的Ca~(2 )-ATPase对寡霉素不敏感。由此推断寡霉素抑制光激活的ATPase和促进质子流出的效应是光引起膜能化导致CF_1变构,γ亚基暴露,而使寡霉素能与之结合的结果,因此寡霉素在叶绿体上的作用部位是在CF_1中,而与线粒体在F_0上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acidfibroblastgrowthfactor,aFGF或FGF-1 )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成员之一 ,是一种重要的生长因子。人FGF 1 (FGF-1 )是一个 1 7~ 1 8kDa的非糖基化多肽 ,三胚层来源的细胞都可以表达。FGF-1的生物学效应非常广泛 ,在组织和器官发育、血管发生、血细胞生成、肿瘤发生、伤口愈合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FGF-1对人体的免疫系统也有重要的影响 ,能提高多种刺激诱导的T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因子的产生。主要概述了FGF-1的生物学效应、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及其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姜丹    李银心  黄凌风  曾凡荣  张语克 《植物学报》2008,25(5):533-542
研究了厦门海区盐度和温度对北美海蓬子 (Salicornia bigelovii )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 海蓬子种子对温度变化反应非常敏感, 在15°C时发芽率最高(94%), 但萌发指数最低, 而在20°C时萌发指数最大; 在盐度5 g.L-1时种子具有最高的发芽率和萌发指数, 在盐度50 g.L-1时仍有13.3 %的发芽率, 并且各种盐度处理下逐日萌发指数均能在2天内达到最大。盐度10-20 g.L-1最适宜幼苗生长, 高盐(>30 g.L-1)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主要表现为生长缓慢, 含水量和根系活力下降, 并且根的盐敏感程度大于茎。在不同盐度处理下, 北美海蓬子适应一种新的耐盐机制, 在无盐(0 g.L-1)和高盐(40 g.L-1) 胁迫下, 过氧化氢酶(catalas e, CAT)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e, POD)这2种酶蛋白对盐离子效应敏感, 起主要的抗氧化作用; 相反, 生长在适宜盐度范围(10-30 g.L-1)内,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维持较高活性。研究结果表明, 北美海蓬子适宜在沿海滩涂环境条件下生长, 有望作为一种抗盐耐海水蔬菜加以开发和利用, 并进一步在污染海水净化修复中发挥可能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4.
光周期条件对水稻光敏不育温度效应值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人工气候箱设置 31 /2 2℃、2 7/2 2℃ 2种昼 /夜温度处理及 1 0 .0、1 2 .0、1 3.0、1 3.6、1 4.0和 1 5.0 h6种光周期处理 ,考察光周期条件对水稻光敏不育温度效应值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对照品种雄性育性正常且光敏不育水稻能发生 SD可育与 L D完全不育育性转换的温度范围内 ,气温降低 4℃可以诱发温度效应 ,即可使在各光周期处理组的光敏不育水稻雄性可育程度明显增高 .光周期条件不同时温度效应值明显不同 .温度效应随日长的缩短而急剧增加 ,与日长有负相关的趋势 ,可以认为 ,通过培育败育临界日长较短的光敏不育水稻 ,人为调节制种地区 (季节 )实际日长与临界日长的关系 ,可促进光敏不育特性表达 ,减低温度的影响 ,增强光敏不育水稻不育性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海洋酸化对海洋无脊椎动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信国  刘广绪 《生态学报》2015,35(7):2388-2398
人源二氧化碳(CO2)的大量排放,导致空气中CO2浓度越来越高,其中大约1/4至1/3被海洋吸收。过多CO2在海水中的溶解,除引起海水p H值降低外,还导致海水中碳酸盐平衡体系的变化,即"海洋酸化"现象。很多海洋无脊椎动物不但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还是重要的水产养殖种,因此具有重要的生态与经济价值。由于海洋无脊椎动物的生活史在海水中完成,因此海洋环境的变化极易对其造成影响。大量研究已证实海洋酸化能对多种海洋无脊椎动物的受精、发育、生物钙化、基因表达等生命活动产生显著影响。综述了近年来海洋酸化对海洋无脊椎动物影响研究的相关报道,归纳了其对海洋无脊椎动物不同生命活动的影响,分析了其生态学效应,探讨了现有研究在方法创新、内容拓展以及机理分析等方面存在的局限与不足,并展望了海洋酸化对海洋无脊椎动物影响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海水灌溉欧洲菊苣盐肥耦合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在江苏北部沿海滩涂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海水灌溉下欧洲菊苣(Cicherium intybus L.)的盐肥耦合效应。结果表明:1)20%海水灌溉下欧洲菊苣肉质根和地上部分生物产量与淡水处理相比没有显著差异,而40%海水灌溉下产量均显著下降;N3(氮用量90kg.hm-2)水平与N1(氮用量0kg.hm-2)水平相比,欧洲菊苣肉质根产量与地上部分生物产量可以显著提高;同样,P3(P2O5用量45kg.hm-2)水平与P1(P2O5用量0kg.hm-2)水平相比,欧洲菊苣产量亦显著提高。2)各浓度海水灌溉下,随着施氮、磷量的增加菊苣主茎普遍增长和增粗。3)经过海水与氮肥及磷肥的交互作用对总产量影响的分析,可以看出W1N3(淡水,氮用量90kg.hm-2)和W1P3(淡水,P2O5用量45kg.hm-2)是优化组合。4)经过海水与氮肥及磷肥的交互作用对籽粒产量影响的分析,可以看出W2N3(20%海水,氮用量90kgN.hm-2)和W1P2(淡水,P2O5用量22.5kg.hm-2)是优化的组合。处理因子分析表明:海水、氮肥、磷肥对欧洲菊苣产量具有显著效应,以海水影响最大;总产量的优化组合为W1N3P...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和甲状旁腺激素甲状腺目前已知能产生和分泌两种激素。一种是甲状腺素,另一种是降钙素。1.甲状腺素甲状腺素是一种含碘的氨基酸类的物质,在化学结构上分为两种,即甲状腺素(17)和三碘甲腺氨酸(18)。甲状腺素在人体和动物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组织的代谢作用,  相似文献   

8.
力生长因子(mechano growth factor,MGF)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生长因子,由Igf-1基因剪接变异产生,拉伸刺激会促使成骨细胞表达力生长因子.比较分析了MGF及其羧基端E肽(MGF-Ct24E)对成骨细胞前体细胞MC3T3-E1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MGF和MGF-Ct24E具有显著激活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的作用,并降低了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的表达,促进了骨桥蛋白(OPN)的表达,减少了核心绑定因子(corebinding factor1,Cbfα-1)的核转运量,对成骨细胞的分化具有延迟效应,这种效应通过抑制剂PD98059抑制Erk1/2的活化得到逆转;MGF还能显著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信号通路中的蛋白激酶B(Akt),该活化作用对成骨细胞分化是必需的,钙沉积分析显示长期培养下的细胞MGF促进了矿化节结的形成.这些结果说明,MGF-Ct24E对成骨细胞的分化具有抑制作用,这种作用与Erk1/2的活化有关,MGF因为包含E肽和IGF-1部分,能分别激活Erk1/2和Akt,因此对成骨细胞分化表现出双重效用,在成骨细胞分化早期,具有一定的延迟效应,而在分化晚期对成骨...  相似文献   

9.
正常状态下人体细胞的能量主要来源于有氧磷酸化,而在肿瘤细胞,其能量主要来源于糖酵解,即使在含有充足氧气的环境中肿瘤细胞依然进行糖酵解,这种现象被称为Warburg效应.在肿瘤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HIF-1水平的升高与糖酵解活动的增强密切相关,HIF-1上调一系列与糖酵解能量代谢、血管新生、肿瘤细胞存活和红细胞生成相关的基因,从而促进了肿瘤细胞Warburg效应的发生.在肿瘤细胞代谢重编程过程中,丙酮酸激酶M2(PKM2)与HIF-1之间构成一个正反馈过程,而缺氧诱导因子抑制因子1 (FIH-1)能通过抑制HIF-1对重要基因转录因子CPB/p300的招募,来抑制HIF-1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
王立东  周吕 《生理学报》1989,41(6):575-182
本工作利用血管灌流离体大鼠胃研究促胰液素和生长抑素对泌酸的影响及其与内源性前列腺素E(PGE)和前列环素(PGI_2)释放的关系。结果表明:(1)促胰液素和生长抑素都能有效地抑制五肽胃泌素(G_5)促进胃酸分泌的作用,消炎病可翻转这种抑制作用。(2)促胰液素能显著促进PGE和PGI_2代谢产物6-酮-前列腺素F_(1α)(6-Keto-PGF_(1α))释放;生长抑素只能促进FGE释放。消炎痛分别阻断促胰液素对PGE和6-keto-PGF_(1α)释放及生长抑素对PGE释放的促进作用。上述结果提示:(1)促胰液素的抑酸效应由促进PGI_2和PGE释放介导;(2)生长抑素的抑酸效应通过促进PGE释放介导。  相似文献   

11.
赵甍  王秀伟  毛子军 《植物研究》2006,26(3):337-341
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在光合作用中的光吸收、传递和转换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为了预测未来大气CO2浓度升高并伴随温度上升的情况下,植物在不同的氮素营养水平下光合能力的变化,做了在3种氮素水平下(15 mmol.L-1N,7.5 mmol.L-1N和不施氮)CO2倍增和温度升高4℃对蒙古栎一年生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氮素水平对叶绿素含量影响显著,在CO2倍增(700μmol.mol-1)、高温( 4℃)和正常温度、大气CO2浓度条件下,高氮素水平下的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正常氮素水平和不施氮;CO2浓度和温度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受到氮素的制约:在高氮的条件下CO2浓度倍增促进叶绿素a、b的合成,而且对叶绿素b合成的促进尤为显著;而温度升高4℃能够促进叶绿素a的合成,但是对叶绿素b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在正常氮素条件下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量各个处理间的差异均不显著;在不施氮的条件下,CO2倍增和升高适当的温度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促进叶绿素a的合成,不能同时保证叶绿素b的合成。CO2浓度升高明显导致蒙古栎幼苗对氮素水平的需求也增加,高温条件下的蒙古栎幼苗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氮素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革新一号)花柄切段培养在加有不同浓度D-色氨酸(D-Trp)和6-BA(0.2mg/1)的MS培养基上,其花芽分化明显受到促进。这种促进效应只是在D-Trp和6-BA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才能观察到,而且这种效应受到其它因素的制约,如:1.花柄成花梯度。在培养基相同的情况下,花柄不同部位的切段,其花芽分化率不同;2.光。在暗培养条件下,花柄切段主要形成愈伤组织,花芽分化率大大下降。D-Trp作为一种D型氨基酸,在6-BA存在时具有促进花芽分化的生物学效应,而且对照实验表明,D-Trp和L-Trp在促进花芽分化方面几乎没有区别,其作用机制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鱼已)新本尼登虫(单殖目:多室科)的发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寄生于海水养殖鱼类体表的NFDA1新本尼登虫( Neobenedenia girellae )生活史各期的发育过程.虫卵在25℃~28℃海水温度条件下4~6 d钩毛蚴发育成熟;用钩毛蚴人工感染一种鲻科鱼类--棱NFDA2( Liza carinatus )获得成功.在26℃~30℃实验室温度条件下,钩毛蚴感染棱NFDA210~14 d后虫体发育成熟,并在感染后的第16 天虫体开始产卵.本文对NFDA1新本尼登虫的生活史发育各期幼虫的形态进行详细的观察、描述、测量和绘图.  相似文献   

14.
利用实测和遥感数据,对比分析南海海气二氧化碳(CO2)交换对2011年4月热带气旋Tropical Depression One(TDO)和2013年9月热带气旋Wutip(WU)的响应及其机理。结果表明,两个热带气旋过境的“风泵”作用均对海气CO2交换产生显著影响:TDO和WU过境后,海水表层CO2分压(pCO2,sw)分别增加42.56μatm、30.88μatm,TDO过境导致区域海洋由强碳汇(-4.7±1.8)mmol·CO2·m^-2·d^-1变为弱碳源(2.0±3.1)mmol·CO2·m^-2·d^-1,而WU过境使区域海洋由弱碳源(1.9±1.0)mmol·CO2·m^-2·d^-1变为强碳源(4.0±1.6)mmol·CO2·m^-2·d^-1。pCO2,sw的增加均由于次表层富含溶解无机碳(DIC)海水的入侵,但是“风泵”的作用机制不同:TDO过境强风引起的艾克曼抽吸导致水体涌升作用显著,而WU过境导致的垂直混合作用强烈。“风泵”的作用机制差异可归因于热带气旋过境前海水的初始状态和过境时移动速度不同:TDO过境前该海域存在冷涡,强风引起的艾克曼抽吸使次表层海水的向上涌升作用增强;而WU过境前存在暖涡,强风引起的艾克曼抽吸造成次表层海水与下沉的表层水垂直混合。TDO的移动速度慢,对海水的作用时间更长,强风引起的艾克曼抽吸作用更强;而WU移动速度快,短时间强风过境造成的水体垂直混合效应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红球藻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红球藻是一种生活于间歇性水体的淡水绿藻,能大量积累类胡萝卜素(可占干重的2%-5%),其中80%以上为虾青素(Astaxanthin)及其酯类1-3.近年来,虾青素在水产养殖中(如虹鳟、鲑等的人工养殖)较广泛地用作饲料添加剂,取得了满意的着色效果4-6.另一方面,虾青素的抗氧化能力强于β-胡萝卜素7和维生素E8,具有潜在的医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海洋浮游植物的热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热效应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了冬、夏两季温度对象山港海洋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细胞密度的影响,同时在冬季开展了温度对海水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研究.温度对浮游植物种类数和细胞密度的影响显著,影响程度与季节、增温幅度和实验时间有关.当夏季(自然水温为28℃)实验温度超过36℃,冬季(自然水温为12℃)实验温度超过34℃时,浮游植物种类数和细胞密度均急剧减少.温度对浮游植物细胞密度的影响显著,随着实验温度的升高,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与温度呈峰值关系.夏季实验当温度升高至30℃时浮游植物细胞密度最高,实验至第7天时的细胞密度达到最大值为40.56 cells/dm3;冬季实验当温度升高至24℃时的浮游植物细胞密度最高,实验至第7天时的细胞密度达到最大值为625.8 cells/dm3.温度对冬季实验海水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显著,并且冬季海水叶绿素浓度与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呈显著的正相关性(r=0.81,p<0.01).实验结合自然海区海水温度的变化进行分析,并探讨人们普遍关注的热(核)电厂建设与海洋生态效应的问题,为冬、夏两季温排水对受纳海域的增温对浮游植物的热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龙须菜和蛎菜两种大型海藻为试验材料,在室外自然条件下培养,设置常规CO2浓度(390μL·L-1)和高CO2浓度(800μL·L-1)空气两种通气条件、以及10和150μmol·L-1两种氮营养盐供应水平,以探讨大气CO2浓度升高对不同氮营养盐生长条件下海藻生长与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管是高氮还是低氮的培养条件,大气CO2浓度升高都能促进这两种海藻的生长;在龙须菜中,这种生长促进作用在低氮培养条件下更高,而在蛎菜中这种生长促进作用在高氮培养条件下较高;短期海水中高CO2浓度能促进蛎菜和龙须菜的光合作用;长期高CO2浓度生长环境依然能维持龙须菜高的光合作用,但抑制蛎菜的光合作用。另外,不管培养液中CO2供应条件如何,氮加富均促进了龙须菜和蛎菜这两种海藻的光全和呼吸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钙离子对菊芋海水胁迫的缓解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南芋2号为材料,设计1/2Hoagland(H)、1/2H 10mmol·L-1CaCl2、1/2H 30%海水、1/2H 30%海水 10mmol·L-1CaCl2、1/2H 30%海水 5mmol·L-1EGTA5个处理水平,研究了Ca2 对海水胁迫下菊芋鲜重以及菊芋叶片中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以探索Ca2 对缓解植物海水胁迫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正常生长条件下外施10mmol·L-1Ca2 对菊芋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在1/2H 30%海水处理下,菊芋的正常生理代谢明显受到抑制;在1/2H 30%海水 10mmol·L-1CaCl2处理下,与1/2H处理相比菊芋生物产量、叶绿素含量和Pn显著增加,与1/2H 30%海水相比菊芋生物产量、叶绿素含量和Pn显著增加,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显著降低。由此证明外源Ca2 可有效缓解海水胁迫所致的氧化损伤,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加叶绿素含量,维持较高的光合速率,促进干物质积累,从而使生物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19.
核酶与AIDS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艾滋病(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并破坏人体免疫功能所导致的一种综合症. 作为具有核酸内切酶活性的RNA小分子,核酶能特异性结合及切割HIV病毒靶分子,并促进靶分子mRNA的裂解,且能相继与多个靶分子RNA作用,同时又不影响宿主细胞RNA. 利用核酶治疗艾滋病不仅没有化疗药物常见的副作用,而且由于核酶本身具有RNA剪切酶活性,可同时剪切HIV mRNA和HIV生命过程中重要的调节蛋白mRNA.因此,较其它基因疗法如RNAi、DNA decoy等,更能有效地抑制HIV复制,并且对由HIV变异而导致的耐药病毒株同样有效,同时对病毒突变的诱导作用也较其它抗病毒药物低.因此,在抗AIDS基因治疗研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本文在对核酶的结构、催化作用机制及其对HIV-1的作用机制进行概述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近年来核酶作用于HIV的研究进展以及对AIDS治疗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海水盐离子对耐盐粘球菌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褐粘球菌 (Myxococcusfulvus)HW 1菌株是分离自海水样品的耐盐粘细菌 ,能够在海水 (盐浓度为3.8% )或稀释海水条件下生长。随着生长环境中海水浓度的提高 ,HW 1在生长与分化发育上表现出不同于陆地粘细菌的特性。对海水中主要盐离子的进一步分析表明 ,Na+ 对HW 1生长有抑制作用 ,当Ca2 + 超过海水中浓度时对HW 1生长抑制最为明显 ,而Mg2 + 对HW 1生长几乎没有抑制作用 ,但能促进子实体的形成。海水盐成分中SO42 -,K+ 和不含K+ 的其它盐组合都能导致孢子抗热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