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N-糖链的β-1,6分支与肿瘤关系密切。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V(N-acetylglucosaminyltransferase V,GnT-V)可催化β-1,6糖链分支的生成。GnT-V是一种双功能蛋白,可以定位在高尔基体中,也可以分泌形式存在。该酶通过一种金属离子依赖的丝氨酸蛋白酶来破坏细胞外基质或者直接催化促血管因子的生成来促进肿瘤的生长或转移,也可以通过分泌型的GnT-V催化糖链生成改变血管生成因子的功能,或者直接促进它们的转录从而起到促进肿瘤转移的作用。另外,GnT-V可以与癌基因产物及其受体相互作用来促进肿瘤的发生及侵袭。本综述主要就GnT-V的基本性质、促肿瘤生成及转移的机理进行展开,并展望了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用铀—铅—铜浸染技术处理样品后,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绿豆根部细胞内高尔基体。在缺氧3d,5d和5d后转入供氧条件3d后根部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表明,缺氧3d高尔基体的内质网的液泡仍能生成分泌泡,这种分泌泡不能排出到细胞外,而滞留于细胞质中;缺氧5d的高尔基体则不能形成分泌泡,而分泌物积累于内质网的液泡,使内质网的液泡膨大。当缺氧条件解除3d后,高尔基体的形态和功能基本恢复到正常状态。Russell(1973)证明,培养液缺氧能阻碍植株根部生长。Mollenhauer和Morre(1980)观察到细胞壁和膜的增殖有赖于高尔基体形成的分泌泡。本试验表明:由于缺氧引起高尔基体分泌泡形成和转运受阻,看来可能是它阻碍植株根部生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植物表达分泌蛋白的运输及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泌途径主要由内膜系统构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对于分泌蛋白的运输及定位具有重要作用。分泌蛋白的运输包括顺行途径和逆行途径。蛋白质通过质流和受体介导的途径运输到小泡中。在植物中,分泌蛋白的运输主要通过小泡和相连的小管来完成。分子伴侣和质量控制不仅能优化新合成蛋白的折叠和组装,而且去除了有折叠缺陷的蛋白。分泌蛋白的定位需要特定的信号肽,而高尔基体固有蛋白以依赖跨膜长度的方式,沿着分泌途径的细胞器分布。本文对植物表达分泌蛋白的分泌途径及定位、相关的分子伴侣和质量控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此前多数观点认为内质网一高尔基体运输是经典的分泌型蛋白质分泌出胞的途径。它们要先翻译出一段信号肽,这段信号肽将mRNA连同核糖体转移到内质网上并使合成的蛋白质保存于内质网内,而后通过高尔基体分泌出胞。  相似文献   

5.
 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sFlt 1 )与膜表面受体Flt 1竞争结合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 ,并且与膜表面受体Flt 1及KDR形成异源二聚体 .完全阻断VEGF的生物学活性 ,除与sFlt 1的结合部位结构域有关外 ,还与整个蛋白质分子的高效分泌表达有关 .而蛋白质分子的高效分泌表达与蛋白质在细胞内高尔基体及内质网的加工密切相关 ,基因工程重组可溶性受体由于一些尚未明了的原因 ,往往不能高效表达 ,从而大大影响了其应用价值 .利用RT PCR技术从胚胎小鼠中扩增出天然可溶性VEGF受体基因sflt 1 ,克隆于pcDNA3载体中 ,在COS 7细胞中短暂表达 ;并克隆至pET42b载体中 ,经IPTG诱导后 ,可大量稳定表达与His Tag形成的融合蛋白 ,经HisNi柱纯化 ,可特异性结合VEGF .可溶性受体sFlt 1在肿瘤组织的高效表达可有效阻断新生血管的形成 ,从而为肿瘤的治疗探索一种方法 .  相似文献   

6.
真核细胞的高尔基体是分泌途径中最重要的细胞器,它既控制细胞内新蛋白质和脂类合成后的修饰、分选和运输到目的位置等重要过程,又参与细胞外物质进入细胞内的物质运输和信号转导过程。高尔基体结构和功能的分子机制研究是目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细胞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前沿。就高尔基体研究中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和目前存在的几个主要科学问题及其今后研究方向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用冰冻蚀刻方法观察大鼠精子细胞高尔基体的膜结构。冰冻蚀刻复型膜显示了高尔基体膜囊上的膜内颗粒和圆形凹陷结构,这些结构在高尔基体的各层膜囊以及GERL上的数目和分布是不同的。一般认为膜内颗粒代表镶嵌于生物膜类脂双分子层中的蛋白质和酶,因此,它们的数目和分布说明了精子细胞高尔基体各层膜囊结构的分子排列以及酶的活性是不一样的。圆形凹陷结构的具体性质还不清楚,它们可能与高尔基体膜囊融合运输小泡以及长出分泌小泡的过程有关。本文还把高尔基体各部位的膜内颗粒分布与它们的细胞化学反应联系起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二、高尔基体的功能高尔基体的主要功能是参与细胞的分泌活动。近年来用细胞化学和放射自显影等技术对此作了深入的研究,阐明了高尔基体在分泌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是将由糙面内质网合成的蛋白质作进一步加工、浓缩和运输,形成各种分  相似文献   

9.
分泌蛋白质中包含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激素等具有重要功能的生物活性分子,广泛参与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调控等多项重要生命过程。因此,从分泌体系中发掘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标,是癌症蛋白质组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传统的分泌蛋白质体系主要包括血浆、尿液、脑脊液和组织间隙液等,这些系统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其所包含的蛋白质浓度范围跨度很大,对蛋白质组分离和鉴定提出巨大挑战。而收集肿瘤细胞在无血清体系中培养时所分泌的蛋白质,开展蛋白质组研究,则可以避开常规分泌系统中大量高丰度蛋白质的干扰,获得肿瘤特异性的细胞分泌蛋白谱。近年来,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和质谱仪的进步,癌细胞分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很快。我们系统回顾了癌细胞分泌蛋白质组富集方法和鉴定策略的发展,概括了癌细胞分泌蛋白质组研究现状和规模,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用四氧化锇浸染技术研究了嗜中性粒细胞发育过程中高尔基体的极性变化。结果表明,在大鼠嗜中性粒细胞发育过程中,高尔基体的超微结构与嗜锇反应有着一系列的变化。从原粒细胞到分叶核粒细胞,不仅高尔基体的形状与大小有变化,而且高尔基体的极性也在不断变化。呈嗜锇反应的高尔基体生成面并不总是位于凸面,因此不能单凭高尔基体的形状(凹面与凸面)来鉴别高尔基体的极性。嗜中性粒细胞高尔基体的主要功能是产生两种不同的细胞质颗粒,即嗜天青颗粒与特殊颗粒。嗜天青颗粒产生于早幼粒细胞阶段,从高尔基体的成熟面形成,这一阶段的高尔基体成熟面是凹面。特殊颗粒产生于中幼粒细胞阶段,也是从高尔基体的成熟面形成,但这一阶段的高尔基体成熟面是凹面。尽管早幼粒细胞高尔基体的凹凸面与中幼粒细胞相反,但两种颗粒都是从高尔基体的成熟面分泌出来的,与其他分泌细胞形成分泌颗粒的方式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