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非同位素标记是核酸分子杂交和检测的关键技术,在已知的各种非同位素标记检测方法中,化学发光标记和检测以其灵敏度高,安全无害和操作简便等优点,愈来愈受到重视,本对核酸分子的化学发光标记和核酸杂交分子的化学发光检测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增强化学发光基因检测技术(enhanced chemiluminescence,简称ECL)是目前最灵敏的非放射性核酸检测方法之一。其灵敏度可以满足多数杂交技术的需要(达pg水平),并且具有快速显示杂交结果(曝光1~5min)和对人无伤害、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等独特优点。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有广泛的用途。根据我们应用ECL基因检测系统(amersham)情况,将这一技术介绍如下。 ECL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在氧化剂存在时,刚被氧化的发光底物被HRP催化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核酸适配体与靶蛋白特异结合的凝胶电泳迁移实验(EMSA)测定方法中,探索使用非同位素标记取代同位素标记。方法:取一定量的生物素标记的核酸适配体与靶蛋白(或无关蛋白)于室温孵育,聚丙烯酰胺非变性凝胶电泳后将核酸适配体湿转至带正电荷的尼龙膜上,紫外交联,经蛋白酶K消化后,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与未使用蛋白酶K消化组相比,经蛋白酶K消化后,可明显呈现核酸适配体与靶蛋白特异结合后产生的阻滞条带,其灵敏度不次于同位素标记的检测方法。结论:经蛋白酶K消化步骤优化的生物素标记的EMSA方法,可以替代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EMSA方法,用于核酸适配体与靶蛋白结合情况的鉴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化学发光法检测体外HBV复制水平的方法,研究其灵敏度和稳定性.方法:用HBV DNA重组质粒pCH9转染到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Huh7中,5d后收集细胞并抽提其HBV复制中问体DNA,转印后以地高辛标记HBV DNA为探针进行杂交,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杂交结果,同时进行探针灵敏度的检测.结果:转染后HepG2和Huh7细胞提取HBV DNA中检测出较强的复制中间体的信号,分别为松散环状DNA(rcDNA),双链线性DNA(dslDNA),单链DNA(ssDNA),探针检测的灵敏度可达到lpg,接近同位素法检测的灵敏度.整个实验重复3次获得同样结果.结论:成功建立了稳定的化学发光法检测体外HBV复制水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向安  汪钦  包晗  颜真  郭晏海 《生物磁学》2011,(5):857-860
目的:了解毛细管内核酸偶联和游离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催化化学发光差异。方法:不同浓度HRP和经核酸杂交固定于毛细管内壁HRP催化化学发光反应。结果:①游离HRP催化化学发光线性检测范围窄(2.7×10-5-1.3×10-6mg/ml,R2〉0.96),下限为1.0×10-7mg/ml;②2.0×1014-2.0×106copies/ml的5μl单链DNA杂交后,1.0-10min时DNA浓度M对数(lgM)与化学发光I值线性相关(R2〉0.99),且大于阴性I值平均数+3倍标准偏差(s.d);③5.0×1011-5.0×106copies/ml的5μl PCR产物杂交后,10min内PCR产物对数lgM与I值线性相关(R2〉0.97),且大于阴性I值平均数+3倍标准偏差(s.d)。4.0-7.0min内lgM与I值的R2〉0.99,3次平行检测标准偏差〈5.0%。结论:毛细管内核酸杂交的HRP催化化学发光检测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底物用量少,有望用于临床核酸分子杂交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毛细管内核酸偶联和游离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催化化学发光差异。方法:不同浓度HRP和经核酸杂交固定于毛细管内壁HRP催化化学发光反应。结果:①游离HRP催化化学发光线性检测范围窄(2.7×10-5-1.3×10-6mg/ml,R2>0.96),下限为1.0×10-7mg/ml;②2.0×1014-2.0×106copies/ml的5μl单链DNA杂交后,1.0-10min时DNA浓度M对数(lgM)与化学发光I值线性相关(R2>0.99),且大于阴性I值平均数+3倍标准偏差(s.d);③5.0×1011-5.0×106copies/ml的5μl PCR产物杂交后,10min内PCR产物对数lgM与I值线性相关(R2>0.97),且大于阴性I值平均数+3倍标准偏差(s.d)。4.0-7.0min内lgM与I值的R2>0.99,3次平行检测标准偏差<5.0%。结论:毛细管内核酸杂交的HRP催化化学发光检测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底物用量少,有望用于临床核酸分子杂交检测。  相似文献   

7.
生物发光及化学发光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应用的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生物发光和化学发光在生物医学领域内的应用主要包括细胞学检测,分子生物学、卫生学检测,生物传感器、脂质过氧化检测和药物筛选等六个方面,其中细胞学检测主要是利用细胞内ATP导致的虫荧光素酶发光进行活细胞计数,目前已实现快速、动态、单细胞分析;同时发现了一些新的与生物或化学发光有关的细胞学指标。分子生物学领域内的应用主要为报告基因和分子杂交,近年来又有人推出了生物发光实时DNA测序技术。卫生学检测则主要  相似文献   

8.
对采用外源基因原核显微注射法生产的基因转移山羊,用一种新的DNA非同位素标记法即地高辛配基标记DNA探针作外源基因整合检测.结果表明:地高辛标记核酸探针能检测出基因转移动物基因组中整合的外源基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在梅毒实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RPR法、TPPA法分别检测150例梅毒患者及125例非梅毒患者血清。结果:化学发光法、RPR法、TPPA法对150例梅毒血清标本和125例非梅毒血清标本对照组的敏感性分别为98.0%、75.3%和97.3%,特异性分别为98.3%、81.6%和97.5%。化学发光法、TPPA法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高于RPR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学发光法和TPPA法相比,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别不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3种方法检测,梅毒诊断阳性率可提高到100%。结论:梅毒的化学发光检测法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一种自动化、定量检测方法,能够用于梅毒的准确诊断和疗效观察,与传统方法联检可防止误诊、漏诊,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化学发光杂交进行菌落克隆的原位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化学发光杂交试剂代替^32P进行菌落原位筛选重组P53阳性克隆,可减少同位素的放射性损害和污染及半衰期短等缺点,本方法实验周期短、特异性可和同位素相当,可用于重组目的基因的原位杂交筛选。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评估了6个品牌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特异性抗体检测试剂盒的性能,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收集2020年1月30日至2020年5月11日期间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住院患者样本资料共245例,其中包括SARS­CoV­2感染确诊患者122例,排除SARS­CoV­2感染的其他疾病患者123例。选用6个品牌的抗体检测试剂盒(3种为胶体金法,3种为化学发光法)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样本,同步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SARS­CoV­2核酸,统计临床灵敏度、特异性、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等指标,比较各检测方法间的差异。 结果显示,各检测试剂盒在临床特异性方面表现相近,但临床灵敏度差异明显,IgG的灵敏度高于IgM。化学发光试剂灵敏度为72.1%~85.2%,整体优于胶体金试剂的47.5%~84.4%。所有试剂检测结果与SARS­CoV­2核酸诊断结果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SARS­CoV­2抗体的特异性检出率随时间而上升,核酸确诊患者≥16 d抗体检出率最高可达96%。 结果表明,SARS­CoV­2抗体检测可作为核酸诊断的辅助手段,IgG和IgM 联合诊断可提高检测的灵敏度。但是不同试剂盒性能表现有差异,应根据不同临床需求和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试剂盒。  相似文献   

12.
用化学发光杂交试剂代替32P进行菌落原位筛选重组P53阳性克隆,可减少同位素的放射性损害和污染及半衰期短等缺点.本方法实验周期短、特异性可和同位素相当,可用于重组目的基因的原位杂交筛选.  相似文献   

13.
氨基酸电分析研究是生命科学中令人关注的课题。本文就各种氨基酸电分析化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叙述了电活性氨基酸的直接伏安检测和非电活性氨基酸通过衍生化反应和电致化学发光进行的间接检测 ,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毛细管电泳与核酸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毛细管电泳技术以其快速,高效,高灵敏度,重复性好,易定量,非同位素操作,可实时监测及全自动化等优点在核酸研究的各个方面和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着重介绍了毛细管电泳技术在4个领域中的应用:(1)未知和已知单核苷酸改变的寻找;(2)短串联重复序列的检测;(3)DNA测序;(4)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5.
6个不同产地的太子参对超氧自由基清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一化学发光体系,应用智能化学发光法对6个不同产地的太子参物的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6个不同产地的太子参均具清除超氧自由基的作用,其中以安徽广德产地的太子参抑制自由基能力最强,其半数抑制率达0.50464g/ml。研究表明,各产地太子参均具稳定的非酶类清除超氧自由基的SOD样作用物质。本文对快速检测不同产地的同种药用植物抑制超氧自由基的能力并筛选其优质资源提供了研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一种简便的检测血清HBVDNA的方法。参照Renz等人的标记方法,构建了直接酶标HRP-HBVDNA探针。此探针经与固定在硝酸纤维素滤膜上的血清靶DNA杂交后,可通过化学发光自显影检测技术观察结果。敏感度可检测0.1pg靶DNA,相当于同位素探针的灵敏度。对63份HBsAg HBeAg和AnitHBc ELISA阳性血清以及24份HBsAg Anti-HBc阳性,NbeAg阴性血清用HR  相似文献   

17.
CRISPR/Cas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基因编辑工具,而且还是一种有效的分子诊断工具。目前基于CRISPR/Cas建立了一系列的分子诊断传感器系统,广泛应用于核酸、非核酸等检测过程中。与应用较广泛的核酸分子诊断传感器系统相比,基于CRISPR/Cas的非核酸检测系统目前尚未见系统性综述,因此本文围绕基于CRISPR/Cas12和CRISPR/Cas13建立的两大类非核酸分子传感器诊断系统的基本特征、工作流程及其检测原理等进行了全面综述,期望能为CRISPR/Cas分子诊断系统在体外诊断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主要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过氧化氢(H2O2)等活性氧的检测方法,包括化学发光法、分光光度法、荧光染色法,EPR波谱学方法、DAB组织染色法和电子显微技术检测法等进行了综述,并简单介绍了最近发展起来的一些新技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丙型肝炎病毒(rmv)抗体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基因工程重组的HCV抗原包被微孔板,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人IgG为二抗,并结合鲁米诺化学发光底物系统,建立HCV抗体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应用HCV抗体诊断试剂国家参考品分析所建立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稳定性和精密性,并-9北京万泰公司的ELISA试剂盒同时检测临床血清样本350份,比较检测结果。结果:检测结果符合国家参考品质量标准。批内变异系数5.1%。6.6%,批间变异系数9-5%;试剂盒置37℃考核3d,其稳定性良好;与万泰公司的ELISA检测结果对照,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9.0%,阴性符合率分别为100%,总符合率为99.4%;Kappa值为0.986,一致性强度最强。结论:建立了特异、敏感和稳定的HCV抗体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适用于HCV感染的批量筛查,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背景】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作为高致病性传染病,给我国生猪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建立快捷、灵敏的诊断方法至关重要。【目的】建立一种管式非洲猪瘟病毒pp62蛋白化学发光抗体检测方法。【方法】以重组pp62蛋白作为包被抗原,羧基磁珠(carboxylic magnetic beads)作为固相载体,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P)标记的兔抗猪IgG作为酶标二抗,通过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采用非洲猪瘟国家参考品作为溯源血清绘制出标准曲线,建立基于ASFV pp62蛋白的化学发光抗体检测方法。【结果】用建立的化学发光方法检测277份临床样品血清,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确定阴性、阳性临界值,并确定判定标准:浓度值>140.02 U时为抗体阳性,浓度值<140.02 U时为抗体阴性。此方法对6种不同的病原血清抗体进行检测均无交叉反应,且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在10%以内,与商品化非洲猪瘟抗体检测试剂盒的符合率达96.7%。【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管式非洲猪瘟病毒化学发光抗体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可为非洲猪瘟早期监测及试剂盒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