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4 毫秒
1.
该文主要通过测评研究认知风格、内外向和情绪对军人认知反应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场独立性者对图形的认知反应能力比场依赖性者强,情绪稳定性高者的认知反应能力好于情绪稳定性低者,外向性格者的认知反应能力总体上要高于内向性格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负性情绪组和正常对照组被试进行认知执行功能测定,探讨负性情绪患者的认知执行功能特征,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贝克抑郁量表和贝克焦虑量表测查被试的抑郁和焦虑程度,并运用认知调控测试、Stroop测试和语词流畅性测试研究所有被试的认知执行功能,比较高负性情绪组和低负性情绪组的认知执行功能特征.结果:(1)低负性情绪组比高负性情绪组在完成AST测验大多数任务操作上速度更快(P<0.05),错误数更少,且抑郁情绪症状和焦虑情绪症状与完成AST测验所需时间的相关性分别在0.01和0.05的水平上显著;(2)低抑郁组比高抑郁组在完成Stroop任务操作上速度更快(P<0.01),且难度越大,低负性情绪组与高负性情绪组的成绩差异越明显;(3)低负性情绪组与高负性情绪组在完成VF测验中,除了低焦虑组在正确率指标上不如高焦虑组外,其他成绩都优于高负性情绪组.结论:高负性情绪者的认知执行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任务难度越大,其认知执行功能受损表现越明显.  相似文献   

3.
建立长期增加或减少年轻小鼠切牙的咀嚼刺激模型.通过形态学的观察,研究小鼠下颌骨和咬肌的变化以及大脑皮层和海马的厚度改变;通过行为学实验(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新异物体识别和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小鼠认知能力和焦虑情绪的变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小鼠皮层、海马中4种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的变化,以探讨小鼠焦虑情绪改变的机理;通过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小鼠皮层和海马与认知紧密相关的4种基因(BDNF、Synapsin I、NR2B和CREB)的mRNA表达,以研究小鼠认知能力改变的机理.形态学结果显示:各组小鼠下颌骨和咬肌纤维的形态没有影响,各组小鼠皮层和海马的厚度也没有差异.行为学实验结果显示:咀嚼增加组小鼠焦虑倾向低于对照组和咀嚼减少组,各组小鼠短期记忆能力没有统计学差异,咀嚼增加组小鼠空间认知能力优于咀嚼减少组.高效液相色谱结果显示,咀嚼减少组小鼠与咀嚼增加组和对照组相比,去甲肾上腺素在皮层中明显升高(P<0.05).mRNA检测结果显示,咀嚼减少组小鼠4种与认知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与咀嚼增加组相比都明显下调(P<0.05).上述结果提示,切牙咀嚼刺激的长期增加可以提高小鼠的自主运动能力,降低焦虑程度,提高空间认知能力,上调海马中认知相关基因的表达.切牙咀嚼刺激的长期减少,会降低小鼠的自主运动能力,下调认知相关的基因表达,增加大脑皮层中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是近几年国外新兴起的交叉学科,旨在阐述社会性、情绪性的体验与行为的心理和神经基础。它综合了认知神经科学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长处,对刻板印象、态度与态度改变、他人知觉、自我认知以及情绪与认知交互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范式是应用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来验证社会心理学在这些范畴上的各种不同理论观点,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仍存在着广泛的发展空间。随着当前各种脑成像技术的革新,人们对情绪状态下大脑的神经活动的了解在原来认知的层面上有了进一步提升。本文主要阐述社会认知神经科学在情绪的脑机制研究上所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动物认知能力高低及认知在动物中的进化是动物研究领域面对的难题之一。鸦科鸟类在工具使用、情景记忆、抑制控制等方面有着与类人猿媲美的优异表现。本文对过去三四十年间主要的鸦科鸟类认知研究进行了分类与汇总,并将上述认知研究划分为一般认知、物理认知、社会认知等三类。一般认知能力或者称为认知基础,是指具有普遍性的能力因素,是在解决不同问题时都能表现出来的相同的心理特质;物理认知指个体对自然规律的认知,主要包括客体永久性、数能力、工具的使用等;社会认知主要指个体对其他个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本文介绍了上述三类认知能力的主要研究范式,旨在为国内动物认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目前的研究更多地集中于鸦属的鸟类,对于鸦科中其他鸟类或是雀形目中其他鸟类的认知研究尚不充足。此外,鸦科鸟类的社会性、分布范围、觅食策略等生态因素具有显著差异,在后续的研究中,我们应该关注生态因素对鸦科鸟类认知能力的影响,或是结合鸦科鸟类的生境及习性设计出更加合理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6.
饮用绿茶不仅可以改善正常人的情绪和认知功能,还可以延缓认知功能退化,提高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水平。本文综述了绿茶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L-茶氨酸、咖啡因等有效成分对情绪和认知功能的作用和机制。  相似文献   

7.
内侧前额叶与社会认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期的研究表明杏仁核、前额叶、颞上沟、前扣带回等与人类的社会认知活动有关;随着多种新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其它一些脑区结构(如岛叶、基底节、白质等)也与社会认知和行为有关。本文综述了内侧前额叶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重点介绍了内侧前额叶在心灵理论、情绪认知、社会推理与决策、道德判断、自我认知等社会认知活动中的作用。未来研究希望能从整体和动态上认识内侧前额叶在社会认知活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20世纪由于非生态相关性的实验设计及不适宜的环境条件限制,爬行动物一直被人们误解为认知能力低下的脊椎动物。自21世纪始,动物认知领域迎来新契机,有关爬行动物认知的研究数量激增。现有的研究发现,爬行动物具有一系列不亚于哺乳动物和鸟类的认知技能,表现出空间记忆、社会学习、数质鉴别甚至工具使用等多方面的能力。近20年来,爬行动物凭借其丰富的物种数量、繁多的生殖策略、社会类群多样等优点逐渐走进研究人员视野,填补了动物认知领域的空白,有希望成为认知领域新的模式生物。本文针对近年来爬行动物认知研究的部分方向进行了总结和梳理,论述了爬行动物在认知研究的空间认知、数质鉴别、社会认知等方面作为模式生物的巨大潜力,并对爬行动物认知研究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9.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取向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是社会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相结合的新兴多学科研究领域,其强调在社会、认知与脑神经等三个层面的交互作用上去理解心理现象。前几年主要是对刻板印象、态度与态度改变、他人知觉、自我认知以及情绪与认知交互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主要范式是应用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来验证社会心理学在这些范围内上的各种不同的理论观点,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知觉和再认的社会标记、社会判断和归因、评价调节知觉和经验以及社会交互作用等传统的社会心理学方面,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展望未来的研究,其将在系统准则研究发展的基础上,把当今的社会认知研究与认知神经科学在理论和方法论上整合起来,为揭示人类高级社会心理现象的神经基础,开辟一条崭新的研究道路。  相似文献   

10.
岳妍  李娟娟  佀建锋 《生物磁学》2011,(Z1):4725-4729
目的:依据负荷理论,认知负荷会导致选择性注意任务中干扰刺激干扰效应的增加。本研究目的在于检验两种类型的认知负荷对色词Stroop干扰效应的影响。方法:实验一通过比较色词Stroop任务与言语工作记忆任务同时进行的双任务区组(高负荷条件)与单任务区组(低负荷条件)来检验认知负荷对构成Stroop干扰效应的语义冲突及反应冲突产生的影响。实验二则通过比较色词Stroop任务与言语工作记忆任务相协调的双任务区组(高负荷条件)与单任务区组(低负荷条件)来操纵认知负荷。结果:实验一的结果显示工作记忆负荷变化对语义冲突及反应冲突均不产生影响。实验二发现虽然在反应时指标上认知负荷与一致性之间未产生显著交互作用,但在错误率指标上两者交互作用达到显著,说明在高认知负荷条件下反应冲突显著增加了。结论:认知负荷对选择性注意任务中干扰刺激干扰效应的影响取决于认知负荷类型及冲突所发生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许多研究认为,不同个体的认知能力存在差异,同一个体的多种认知表现之间可能存在关联。然而,目前对动物认知表现关联的研究结果存在诸多矛盾和争议。本研究以虎皮鹦鹉(Melopsittacus undulatus)为研究对象,通过自我控制、联想学习和反转学习三项认知实验,探究三项表现的联系。实验结果发现,在虎皮鹦鹉中,联想学习表现越好,反转学习亦表现越好。个体对实验装置的新异恐惧(对新环境或新事物的恐惧)越弱,自我控制表现越好。雌、雄个体在三项认知实验中的表现没有显著差异。综上所述,虎皮鹦鹉的一些认知能力存在关联,这暗示了虎皮鹦鹉中可能存在一般认知能力(“g”)。新异恐惧与自我控制表现的强烈相关,说明了勇敢程度可能会影响认知表现。  相似文献   

12.
A型肉毒毒素(简称肉毒素)可引起可逆的局部肌肉麻痹,注射于特定面部肌肉可影响个体的情绪体验,还会干扰个体对情绪性材料(面部表情、语言文字和视频)中情绪信息的加工。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发现,注射肉毒素会影响杏仁核的激活,影响奖赏系统的功能,以及其他大脑皮层的认知神经功能。面部反馈假说和社会反馈假说分别从个体与社会层面对肉毒素的作用加以解释:注射肉毒素使被注射者的肌肉反馈减少,弱化相应情绪的体验和加工;人际交往中,面部模仿使观察者的情绪体验与被注射者趋同,反过来同样影响被注射者的情绪体验。基于已有研究,本文提出面部反馈与社会反馈的整合模型对注射肉毒素影响情绪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进行系统阐释。未来研究可拓展相关的研究范式和方法,关注肉毒素注射对不同层面和水平的情绪加工的影响,及其相应的认知神经机制,进一步明确面部反馈与社会反馈的相互作用,并且考察肉毒素用于抑郁症等心理疾病治疗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依据负荷理论,认知负荷会导致选择性注意任务中干扰刺激干扰效应的增加.本研究目的在于检验两种类型的认知负荷对色词Stroop干扰效应的影响.方法:实验一通过比较色词Stroop任务与言语工作记忆任务同时进行的双任务区组(高负荷条件)与单任务区组(低负荷条件)来检验认知负荷对构成Stroop干扰效应的语义冲突及反应冲突产生的影响.实验二则通过比较色词Stroop任务与言语工作记忆任务相协调的双任务区组(高负荷条件)与单任务区组(低负荷条件)来操纵认知负荷.结果:实验一的结果显示工作记忆负荷变化对语义冲突及反应冲突均不产生影响.实验二发现虽然在反应时指标上认知负荷与一致性之间未产生显著交互作用,但在错误率指标上两者交互作用达到显著,说明在高认知负荷条件下反应冲突显著增加了.结论:认知负荷对选择性注意任务中干扰刺激干扰效应的影响取决于认知负荷类型及冲突所发生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诊断临界值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患有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26例脑血管功能性认知缺陷患者分为非痴呆性血管认知功能障碍(VCIND)组53例、认知功能正常(NCI)组47例和血管性痴呆(VaD)组26例,分别予以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MoCA进行认知能力检测,分析比较三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将认知功能障碍MoCA临界值26分定义认知功能障碍时,VCIND组MoCA评分结果显示敏感度86.8%、准确度94.3%;VaD组敏感度100.0%、准确度88.5%与MMSE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MoCA在VCI筛查评估中的诊断效果极佳,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度和信度,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高中生与大学生在空军招飞基本认知能力测验成绩上是否存在差异。方法: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法,采用新编飞行员基本认知能力测验,包括无意义图形记忆、注意力持久、局部整体图形转换、图形识别、距离判断力、三维空间认知能力测验,对720名高中生与大学生进行测评,比较两者间的异同。结果:无意义图形记忆、注意力持久,局部整体图形转换,图形识别,距离判断力测验,大学生的成绩要优于高中生的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与高中生的三维空间认知能力测验成绩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大学生的记忆力、注意力的持久性和转换性、观察力等基本认知能力水平高于高中生,在三维空间认知能力方面二者的水平是相当的,建议在今后的招飞工作中可扩大对大学生的招生规模。  相似文献   

16.
迟冬青  胡文东 《生物磁学》2011,(10):1980-1982
目的:比较高中生与大学生在空军招飞基本认知能力测验成绩上是否存在差异。方法: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法,采用新编飞行员基本认知能力测验,包括无意义图形记忆、注意力持久、局部整体图形转换、图形识别、距离判断力、三维空间认知能力测验,对720名高中生与大学生进行测评,比较两者间的异同。结果:无意义图形记忆、注意力持久,局部整体图形转换,图形识别,距离判断力测验,大学生的成绩要优于高中生的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与高中生的三维空间认知能力测验成绩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P〉O.05)。结论:大学生的记忆力、注意力的持久性和转换性、观察力等基本认知能力水平高于高中生,在三维空间认知能力方面二者的水平是相当的,建议在今后的招飞工作中可扩大对大学生的招生规模。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探讨了中国人采用表达抑制和认知重评调节负性情绪的时间动态特征.被试采用自由观看、表达抑制和认知重评策略观看情绪图片,观看图片的同时采集事件相关电位活动(ERP).结果表明,被试在两种策略下自我报告的负性情绪水平有相似的降低.此外,表达抑制相比认知重评条件在额中央区诱发了更大的P3成分(340~480 ms).更重要的是,相比自由观看条件,表达抑制条件下在800~1000 ms,1000~1200 ms,1200~1400 ms及1400~1600 ms时间窗内晚期正电位(LPP)波幅均出现显著下降.相反,在认知重评条件下,除了在1400~1600 ms时间窗内LPP波幅相比自由观看显著降低;在其他时间窗口内认知重评与自由观看条件均没有显著差异.LPP波幅与负性情绪的评分存在正相关,而P3波幅预测了自我报告的表达抑制水平.这些结果提示,对中国被试而言,表达抑制比认知重评能更快地降低负性情绪唤起水平,但同时也消耗了更多的认知资源.  相似文献   

18.
睡眠剥夺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是一种由于环境或自身原因无法满足正常睡眠的情况.认知是个体认识和理解事物的心理过程,包括对自己与环境的确定、感知、注意、学习和记忆、思维和语言等.认知功能由多个认知域组成,包括记忆、计算、时空间定向、结构能力、执行能力、语言理解和表达及应用等方面.SD可对认知功能产生一定影响,如清醒度、警觉性及注意力下降;感官知觉能力下降;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等.SD可能增加氧自由基产生,改变神经递质动态分布,损伤海马结构,诱导异常基因表达以及抑制长时程增强效应,引起脑内神经结构状态紊乱,导致认知功能障碍.本文从SD所致认知障碍的表现形式,认知障碍的可能机制以及SD与神经变性的关系三个方面探讨SD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生物学通报》2010,(11):9-9
美国匹兹堡大学研究人员为了解步行对认知力的影响,从1989年开始对近300名老人进行长期追踪调查,其中2/3为女性。在调查开始时,这些老人都具有正常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20.
情绪模仿是指观察者对表达者传递出的非言语情绪信号进行模仿,进而表现出一致的表情与行为.以往关于情绪模仿的神经机制着重强调镜像神经系统的作用,然而随着研究成果越来越丰富,研究者们发现仅仅是镜像神经系统不足以解释情绪模仿的发生过程.梳理以往实证研究可以发现,情绪模仿是包括镜像神经系统、情绪系统、运动系统以及与社会认知相关脑区在内的脑网络共同作用的结果,该网络同时受到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本文首先基于过往研究对情绪模仿的神经生理基础进行总结,然后介绍新近的神经网络概念模型,试图解释情绪信息从表达者传递至观察者完成模仿的神经路径,为情绪模仿的神经生理机制提供较为完整的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