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糙米发芽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影响糙米发芽的赤霉素(GA3)、温度、培养时间多个因素用正交设计的方法进行实验,主要以还原糖的含量作评价指标,同时对发芽糙米的芽长进行测量.最后经综合评价,认为经0.025mg/mL的GA3处理后在28℃温度条件下将糙米培养不超过8 h较为合适.这种条件下,还原糖含量为1.63%,芽长约1.0mm.  相似文献   

2.
以水稻02428×合系35的RILs群体及其亲本糙米和发芽糙米为材料,对糙米、发芽糙米各222个群体样品的γ-氨基丁酸、抗性淀粉含量进行测定,以期选育出高γ-氨基丁酸、高抗性淀粉的水稻新品种。研究结果表明,重组自交系糙米、发芽糙米γ-氨基丁酸含量差异不大,群体间存在广泛变异,由主效基因控制。重组自交系糙米、发芽糙米抗性淀粉含量差异大,发芽糙米抗性淀粉平均含量是该群体糙米的1.2倍,群体间存在广泛变异,呈偏态分布。高海拔冷凉气候有利于糙米高抗性淀粉含量的提升与进化。本研究可以为功能水稻的遗传及品种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水稻02428与合系35杂交培育的222个RIL(重组自交系)及其亲本的发芽糙米和糙米总黄酮和生物碱含量,对其进行遗传分析和探讨了发芽糙米和糙米中总黄酮、生物碱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RIL群体发芽糙米和糙米中总黄酮、生物碱呈现广泛的遗传变异,糙米总黄酮含量略高于发芽糙米,但两者均呈正态分布,类似于数量性状的分布特征。RIL群体发芽糙米生物碱含量是糙米的1.5倍,且两者呈偏态分布;为功能水稻的遗传及品种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乙醇提取,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的方法,以红柄白鹃梅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4个因素对提取红柄白鹃梅叶片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红柄白鹃梅叶中黄酮类物质提取量的影响依料液比、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因素顺次降低,当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2 h、料液比为1∶20时,提取效果最好,黄酮类物质提取量为22.412 mg/g。  相似文献   

5.
陈志德  王州飞  贺建波  仲维功  王军  杨杰  张红生 《遗传》2009,31(11):1135-1140
镉(Cd2+)是一种分布较广泛、毒性较强的一种重金属, 文章利用韭菜青×IR26杂交衍生的一个重组自交系群体(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RIL)及构建的SSR分子遗传图谱, 对控制糙米中Cd2+含量的QTL进行分析, 为选育籽粒中Cd2+低吸收或低积累的水稻品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 在Cd2+胁迫(5 mg/kg)处理条件下, 共检测到2个与糙米Cd2+含量有关的QTLs, 分别位于水稻第11染色体上的标记RM6288-RM6544和RM167-RM5704之间, 其中qCCBR-11a对表型贡献率为11.17%, 加性效应0.089; qCCBR-11b对表型变异贡献率为7.66%, 加性效应0.075。相关分析显示, 糙米Cd2+含量与株高、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糙米中Cd2+含量是一个相对独立、由基因控制的遗传性状。  相似文献   

6.
不同溶液浸泡处理对鹅掌柴扦插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清水对照,用多菌灵 福美双溶液和NAA IBA溶液对鹅掌柴插穗浸泡处理后扦插,试验对插穗的形态生长指标和生根过程进行了统计,并对插穗内源性激素IAA、ABA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NAA IBA和适宜的多菌灵 福美双溶液均可提高插穗的生根率,促进根生长。经浸泡处理的插穗的成活率显著地高于对照(p<0.01)。多菌灵 福美双溶液浸泡插穗3h的理论最佳浓度为519mg/L。519mg/L多菌灵 福美双和200mg/LNAA IBA处理都提高了插穗IAA的含量,ABA的含量却有所降低。用519mg/L多菌灵 福美双和200mg/LNAA IBA分别浸泡插穗1.5h,成活率达到95.6%,比单独用200mg/LNAA IBA处理的成活率提高了10%(p<0.05);实验结果还表明,鹅掌柴的生根属混合生根型。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水稻02428与合系35杂交培育的222个RIL(重组自交系)及其亲本的发芽糙米和糙米总黄酮和生物碱含量,对其进行遗传分析及探讨了发芽糙米和糙米中总黄酮、生物碱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RIL群体发芽糙米和糙米中总黄酮、生物碱呈现广泛的遗传变异,糙米总黄酮含量略高于发芽糙米,但两者均呈正态分布,类似于性状的分布特征.RIL群体发芽糙米生物碱含量是糙米的1.5倍,且两者呈偏态分布;为功能水稻的遗传及品种选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发育良好的黑心菊(Rudbeckia hybrida)种子采用不同温度(40、50、60 ℃)温水和不同浓度(50、80、 110、140 mg/L)赤霉素(GA3)溶液分别浸种处理,研究其不同处理组合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以80 mg/L赤霉素溶液浸泡2 h处理的种子萌发效果最好,是促进黑心菊种子萌发的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9.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一种功能性非蛋白氨基酸,在维持人体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明食用菌子实体的GABA含量水平和影响食用菌GABA产量的因素,本研究通过对食用菌GABA提取和衍生条件优化,建立了食用菌GABA检测的9-芴甲氧羰酰氯(FMOC-Cl)柱前衍生HPLC法;利用该方法测定了20种中国主要食用菌子实体的GABA含量,并进一步探究了培养料氮源含量和种类、栽培时间对GABA含量的影响。食用菌GABA提取的最佳料液比、时间和温度分别为1:100、1 h和65 ℃。20种食用菌子实体的GABA含量在0.20-3.02 mg/g DW,存在显著种间差异,其中黄白银耳GABA含量最高(3.02 mg/g DW),香菇、银耳、金针菇、双孢蘑菇的GABA含量也较高,为1-2 mg/g DW。增加培养料含氮量可显著促进GABA积累,且添加尿素的促进效果明显优于添加麦麸。栽培时间也可影响子实体GABA产量,第二茬和三茬子实体的GABA含量显著高于第一茬子实体。综上可知,食用菌GABA含量不仅与品种密切相关,而且受到培养料中氮源含量和种类、栽培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海稻米为研究对象,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溶剂、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5个因素对海稻米中γ 氨基丁酸(GABA)提取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分析方法确定海稻米中GABA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海稻米中GABA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溶剂为水、提取时间为1 h、提取次数3次、提取温度60 ℃、提取物料比1 g∶15 mL,在此提取条件下的提取率为6.2μg/g。  相似文献   

11.
固态下酵母自溶可以有效促进菌体内多种活性物质的释放,进而提高酵母类产品的品质。通过优化自溶温度、自溶时间及自溶促进剂锌离子浓度以获得固态发酵下酵母自溶的最佳工艺,对固态发酵物料中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α-氨基氮含量和A260/A280等指标的分析来确定固态酵母自溶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以自溶温度40 ℃、50 ℃、55 ℃;作用时间12、18、24 h;锌离子添加浓度2、4、8 mg/kg设置L9(33)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固态酵母自溶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酵母自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自溶温度55 ℃、作用时间18 h、锌离子浓度2 mg/kg,此时其可溶性蛋白含量可达9.31 mg/g、游离氨基酸14.36 mg/g、α-氨基氮10.16 μg/g、A260/A280为1.73。经工艺优化后,可显著提高酵母自溶产物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和α-氨基氮的含量,从而明显提高了复合菌培养物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环境污染加剧和人们对自身健康关注度的提高,功能性食品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彩色稻米作为稻米家族中的一员,由于富含微量元素、花色苷、生物碱等功能性成分,已成为当前功能性食品研究开发的热点之一。本研究利用粳稻品种龙锦1号/香软米1578杂交组合214个F_5家系,对水稻糙米总花色苷含量、粒色等级和千粒重的变异及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糙米粒色等级变异范围为1~9,平均值为4.98,变异系数为57.87%;糙米总花色苷含量变异范围为0~5459.34 mg/kg,平均值为834.47 mg/kg,变异系数为191.96%;糙米千粒重变异范围为11.96~26.24 g,平均值为17.75 g,变异系数为12.89%。糙米总花色苷含量、粒色等级和千粒重在F5家系中不符合正态分布,表现为右偏态,其中糙米总花色苷含量的偏斜程度最大。糙米总花色苷含量和千粒重的峰度系数为正值,表明为尖顶峰;而糙米粒色等级的峰度系数为负值,表明为平顶峰。糙米总花色苷含量与粒色等级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9;糙米总花色苷含量、粒色等级均与千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0和-0.34。与高亲龙锦1号相比,27个家系的糙米总花色苷含量极显著提高,占214个F_5家系的12.62%,为高花色苷水稻种质创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鳃隐鞭虫Cryptobia branchialis常寄生在鱼鳃上,易导致鱼类窒息死亡。中性红是一种易氧化分解的常用活体生物染色剂。本研究以普通水螅Hydra vulgaris为材料,使用中性红溶液,探索有效清除水螅体表鳃隐鞭虫的安全浓度与使用方法。结果表明:中性红浓度2030 mg·L-1(25℃±1℃)时10 min可有效清除鳃隐鞭虫,且不影响水螅的正常生长。中性红浓度为2030 mg·L-1(25℃±1℃)时10 min可有效清除鳃隐鞭虫,且不影响水螅的正常生长。中性红浓度为2050 mg·L-1时,触手出现解体的对应时间为3050 mg·L-1时,触手出现解体的对应时间为3010 min。研究表明,中性红溶液浓度与处理时间科学组合,能达到安全高效杀灭水螅体表寄生原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球花含笑是云南特有珍贵树种,绿化观赏性佳,为解决其播种育苗中出苗率不高、出苗缓慢问题,研究了不同浸种条件对其播种后出苗率、出苗起始时间、出苗持续时间的影响,找出适宜的浸种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比较萘乙酸(NAA)、赤霉素(GA3)、等浓度等体积赤霉素和萘乙酸混合液(1GA3∶1NAA)浸种对出苗的影响;采用全因素试验比较不同浸种条件:NAA浓度(300 mg/L、500 mg/L、700 mg/L),浸种时间(12 h、24 h),温度(20℃、30℃)对出苗的影响。结果:单因素试验在激素浓度500 mg/L,时间12 h,温度20℃条件下,使用激素NAA浸种出苗率高,出苗起始时间早,出苗持续时间短。全因素试验使用激素NAA浸种,浓度500 mg/L,时间12 h,温度20℃出苗率最高;NAA浓度700 mg/L,时间12 h,温度20℃出苗起始时间最早;NAA浓度500 mg/L,时间24 h,温度20℃出苗持续时间最短。结论:为提高球花含笑出苗的效率,使用激素NAA浓度500 mg/L,时间12 h,温度20℃为最适宜浸种条件。  相似文献   

15.
葡糖苷酶以低聚寡糖为底物,通过切割非还原末端α-1,4糖苷键以获得葡萄糖基,同时转苷生成α-1,6糖苷键,广泛应用于低聚异麦芽糖生产、代谢生理研究、疾病预防治疗等各个领域。Aspergillus nidulans来源的α-葡糖苷酶在毕氏酵母中外源表达时存在酶活较低、蛋白质降解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α-葡糖苷酶表达量,共表达N-乙酰转移酶(Mpr1)以降低发酵过程细胞受到的氧化胁迫,提高酶活。以实验室保藏的P. pastoris KM71/pPIC9K-AgbB为出发菌株,构建共表达菌株Pichia pastoris KM71/pPIC9K-AgbB/pPICZA-Mpr1,经过摇瓶发酵120h,α-葡糖苷酶转苷酶酶活和蛋白质含量可达22. 56U/ml和0. 52mg/ml,分别是出发菌株摇瓶产酶的1. 92倍和1. 27倍。在此基础上进行3. 6L罐发酵温度和甲醇诱导浓度优化,在25℃,以1%的甲醇浓度诱导发酵最高酶活和蛋白质含量可达128. 12U/ml和1. 81mg/ml,分别是起始菌株上罐产酶的1. 96倍和1. 50倍。  相似文献   

16.
研究壳聚糖吸附和戊二醛交联对木聚糖酶固定化条件 .将酶液加入到经醋酸溶液处理过的脱乙酰壳聚糖的pH 4 8的悬液中 ,加入浓度为 0 3%~ 0 4 %的戊二醛溶液 ,室温下 ,8h后得到固定化酶 .固定化酶的半失活温度比游离酶高 ,由 5 1℃升至 71℃ ,Km 值由游离酶的 1 2mg ml增加到1 5mg ml ,最适反应温度也由 5 5℃增加到 71℃ ,而最适反应pH由 4 6下降到 3 8.该固定化木聚糖酶可用于制造低聚木糖 .经过 10次连续应用实验后 ,该固定化酶的活力保持 81%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了通过低温微波辐射辅助处理后橘皮中类柠檬苦素的含量,并对提取分离后所得的类柠檬苦素以果蝇为实验对象进行了驱蝇效应探讨。提取实验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法,考察提取溶剂、溶液p H值、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五个因素对橘皮中类柠檬苦素提取率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设计表L16(45)对橘皮中类柠檬苦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为:无水乙醇作为提取剂、溶液p H=5、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120 min、料液比1∶12。在最优工艺条件下,橘皮中类柠檬苦素提取量为0.876 mg/g。在驱蝇效应实验中,通过不同浓度的类柠檬苦素对果蝇驱除效应的比较,发现时间和浓度对果蝇均有影响,但浓度效应大于时间效应,喷洒1.152 mg/m L浓度的类柠檬苦素溶液可以在12h内将果蝇全部杀死。  相似文献   

18.
多刺绿绒蒿(Meconopsis horridula)为罂粟科绿绒蒿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高山植物,目前处于濒危状态,因此研究多刺绿绒蒿种子的萌发特性对其种子育苗及人工栽培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多刺绿绒蒿的种子发芽率,该研究以多刺绿绒蒿的种子为材料,分析了不同消毒剂、浸种时间、温度和外源植物激素对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最适消毒方法为75%乙醇1 min+3%H2O25 min,最适浸种时间为24 h,最适温度和光照条件为20℃/10℃(光照12 h/黑暗12 h),用无菌水浸种后的种子发芽率为49.67%。(2) GA_3100~600 mg·L~(-1)和NAA 5~30 mg·L~(-1)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缩短发芽启动时间和发芽持续时间,对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3) 6-BA 5 mg·L~(-1)和10 mg·L~(-1)对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不显著,6-BA浓度≥15 mg·L~(-1)则抑制种子的萌发。(4)用GA3500 mg·L~(-1)浸种后的种子发芽指标最好,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为69.67%、33.00%、4.51,种子的发芽起始时间和发芽持续时间分别为10.67 d、11.67 d。  相似文献   

19.
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桑叶中多酚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以没食子酸为标准,研究了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桑叶中多酚含量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桑叶提取液在Folin-ciocalteu试剂2.0 mL、20%Na2CO3溶液5.0 mL、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2 h的条件下,测定其760 nm处的吸光值,多酚浓度在10.0~100.0 mg/L范围内与吸光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稳定性、精密度、重现性和回收率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2969%~2.502%。该法是一种简便、快速、准确测定桑叶多酚含量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不同种源的10份紫斑牡丹种子为材料,研究了赤霉素浓度及沙藏温度对不同种源紫斑牡丹种子生根的影响,分析了不同主根长度、低温时间及赤霉素浓度对各种源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1)适于紫斑牡丹种子生根的温度为15~20℃,原生种源种子生根对25℃的适应性随纬度增大而减弱;原生种源种子生根的最佳赤霉素处理浓度较高(400~450mg/L),次生种源种子生根的最佳赤霉素处理浓度较低(300~350mg/L)。(2)根长、赤霉素浓度、低温时间交互效应对各种源紫斑牡丹种子始萌期、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有极显著或显著性影响;根长大于4cm时,赤霉素和低温处理能更有效地促进已生根种子发芽。(3)种子发芽最佳处理组合因种源而异,湖北种源、河南种源和甘肃种源最佳处理组合分别是低温20d结合300mg/L赤霉素、低温20d结合200mg/L赤霉素和低温40d结合300mg/L赤霉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