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人血清中游离氨基酸的萤光微量测定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用邻苯二甲醛与氨基酸产生萤光微量测定人血清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方法。灵敏度可测到1至0.1×10~(-9)克分子氨基酸。每次测定的血清用量为5至10微升。本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的优点。血清中其他含氨物质如脲、尿酸、肌酐和氨对测定无干扰。我国正常人血清的游离氨基酸含量,从52个人测得的平均值为2.83±0.45(S.D)毫克分子/升。此法适用于临床检验和科研。  相似文献   

2.
苯丙酮尿症(PKU)患者血清的氨基酸定量分析(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PKU患者血清中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定量分析。方法 应用日立835-5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进行测定。结果 七例PKU患者血清中Phe患者血清中Phe (1.5480.080) 和Glu (0.4680.098) 的含量分别为正常组Phe (0.1070.014) 和Glu (0.1330.046) 的15倍和3.5倍,差异非常显著 (p<0.001)。Arg (0.0330.046) 为正常组 (0.1130.025) 的1/4 (p<0.001)。但患者血清中Tyr (0.0500.016) 与正常值 (0.0470.008) 相比则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 用氨基酸分析方法可准确测定PKU血清中各种氨基酸含量,为PKU诊断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并发现除Phe外,还有Arg的异常降低及Glu的异常升高,其发生机理及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大熊猫乳汁中富含游离精氨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8只圈养大熊猫20个乳样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显示:大熊猫初乳和常乳中均含有丰富的游离精氨酸,并且是含量最高的游离氨基酸;泌乳2-10d的大熊猫初乳中总游离氨基酸含量约为82mg/100ml,其中游离精氨酸平均含量达61mg/100ml,常乳中游离精氨酸含量约为54mg/100ml,均明显高于人、牛和藏绵羊乳;游离精氨酸在大熊猫干乳期乳腺分泌物中含量显著下降。推测乳中高水平的游离精氨酸在大熊猫幼仔生长发育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动物学报52(2):309-315,2006]。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水稻、玉米和狼尾草花粉在低温(4℃),低湿(RH45%),低温(4℃)高湿(RH90%),高温(35℃),低湿(RH45%)和高温(35℃),高湿(RH90%)4种贮藏条件下的蛋白酶活性,蛋白质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低温高湿条件下,蛋白质降解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上升慢;在高温条件下蛋白质降解快,游离氨基酸含量迅速上升。3种植物花粉中,水稻花粉蛋白酶活性强,在贮藏过程中蛋白质降解速率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上升快:狼尾草花粉蛋白酶活性低,在贮藏过程中蛋白质降解速率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上升慢;玉米花粉的蛋白酶活性、蛋白质降解速率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上升速率居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5.
动态测定烧伤患者血浆及红细胞内游离氨基酸的含量 ,探讨输入外源性氨基酸后对血及红细胞内游离氨基酸的影响。以日立 835— 5 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烧伤患者血浆及红细胞内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发现烧伤患者血浆总游离氨基酸浓度从伤后到 2 1天均显著降低 (P <0 .0 5~ 0 .0 1) ;赖、苯丙和苯丙 酪氨酸比值显著升高 (P <0 .0 5~ 0 .0 1) ;色、组、精、丙、甘、苏、脯和丝氨酸比值显著降低 (P <0 .0 5~ 0 .0 1) ;缬、亮、异亮、酪、胱和支链氨基酸伤后早期降低。烧伤患者红细胞内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不同程度降低 ,其中 1、3、7天降低显著 (P <0 .0 5~ 0 .0 1) ;红细胞内苯丙和苯丙 酪氨酸比值未见显著性升高 ;色、蛋、精、脯氨酸含量很低或基本未测出。输注复合氨基酸注射液后未能显著改善患者血及红细胞内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提示烧伤患者红细胞内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与血浆游离氨基酸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烧伤后红细胞内苯丙氨酸及苯丙 酪氨酸比值有别于血浆变化。本研究条件下补充外源性氨基酸未能显著改变烧伤患者血浆及红细胞内游离氨基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10个山东栽培瓜蒌样品中的水解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发现山东栽培瓜萎中氨基酸的种类较为丰富,均含有19种相同的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氨基酸含量在各个样品之间差异显著,从游离总氨基酸的含量考虑,糖瓜蒌略优于仁瓜萎,仁瓜蒌优于地瓜萎.  相似文献   

7.
海南青牛胆中游离氨基酸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南青牛胆(Tinospora hainanesis H.S.Lo et Z.X.Li)藤茎中游离氨基酸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海南青牛胆中游离氨基酸种类极其丰富,其含量总游离氨基酸为0.27%,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总游离氨基酸选75%,精氨酸含量最高,为0.0909%。  相似文献   

8.
建立以PITC法和AQC法为柱前衍生试剂测定血液和尿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Waters-e2695操作系统,色谱柱为Shim-vp,ODS(250mm×4.6mm,5μm)(日本,岛津公司),以甲醇/乙腈/水和醋酸钠溶液(pH 6.5)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别采用紫外和荧光检测器对血液和尿液中游离氨基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两种衍生化方法灵敏度好、分离度高,具有良好的线性范围(r>0.990 0),准确度高(平均回收率为75.1%~127.0%),进样精密度好(RSD为0.12%~3.42%)。PITC法在尿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中显示了良好的测试准确性;而AQC法测定尿液中组氨酸、苏氨酸、脯氨酸超出线性范围,需要对尿样的前处理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芦笋茎叶游离氨基酸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芦笋茎叶游离氨基酸提取工艺中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酸浓度等影响因素的试验分析,确定芦笋茎叶游离氨基酸测定过程中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60℃;料液比为1:35;提取时间为2.5h;并对芦笋茎叶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确定芦笋茎叶游离氨基酸含量为76.54mg/100g。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人血清中游离氨基酸、特别是某些特殊氨基酸含量的变化,作为研究蛋白质代谢的指标,在临床医学研究方面已有很多报道。目前从测定生物体液和组织中,个别或某些氨基酸浓度的变化,已能诊断六十余种先天性氨基酸代谢缺陷的疾病,从而指导治疗。如患苯酮尿症的婴儿,血清中游离苯丙氨酸浓度可高出常人数倍,游离酪氨酸浓度则减低,如能在出生后短期内作出诊断并限制食物中苯丙氨酸含量,  相似文献   

11.
本工作将DANS反应和微量薄膜层析技术与荧光测量加以修改后联用,并注意了组织样品的去蛋白和DANS-牛磺酸洗脱剂的改进,获得了满意的定量测定氨基酸的结果。GABA、牛磺酸的浓度(GABA:0—60×10~(-12)克分子;牛磺酸:0—300×10~(-12)克分子)与其相应的DANS衍生物的荧光强度成线性关系。回收率分别为95—113%和82—94%。灵敏度比原有荧光方法提高了近100倍(10~(-12)克分子数量级)。用此法测得小鼠尾壳核中的GABA和牛磺酸分别为1.26±0.06和15.5±1.0微克分子/克湿重,组织样品只需0.5毫克或更少些。这为测定微量神经组织中的自由氨基酸提供了一种简便的超微量方法.  相似文献   

12.
游离氨基酸是烟叶中的重要化合物,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烟叶的品质和风味。为了解不同生长温度对烟叶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及其代谢的影响,通过人工气候室设置均温18.5℃、23.5℃和28.5℃3个动态气温条件,在烟叶从早期生长至成熟的整个时期进行不同生长温度处理,用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质谱法和荧光定量PCR分析,研究了不同生长温度下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单个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对脯氨酸和苯丙氨酸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温度对烟叶生长发育过程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和单一游离氨基酸含量有明显影响。其中,随着烟叶生长发育的进行,所含游离氨基酸含量逐渐下降。在不同生长温度处理下,随生长温度升高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下降;各游离氨基酸含量基本上也随生长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对脯氨酸代谢相关酶(P5CS,OAT,ProDH)活性以及苯丙氨酸代谢相关酶(PAL,C4H)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定量研究表明,其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变化与含量变化的趋势一致。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烟叶的生长发育和成熟,其游离氨基酸含量逐渐降低,而较低的生长温度有利于烟叶维持较高的游离氨基酸水平。  相似文献   

13.
测定荔枝核中的游离氨基酸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荔枝核水提取液、醇提取液样品。在醇提取液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高于水提取液,在两种提取液中共检出了21种游离氨基酸(其中4种为未知氨基酸,6种必需氨基酸);已知游离氨基酸的质量分数为307μg.kg-1(醇提取液)和269μg.kg-1(水提取液),总游离氨基酸的质量分数为500μg.kg-1,必需氨基酸的量占总游离氨基酸量的44%。结论:荔枝核中的游离氨基酸具有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鼠子宫内膜游离氨基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玮  程治平 《动物学杂志》1993,28(3):29-31,47
本文采用邻苯二甲醛(OPA)和β-巯基乙醇柱前衍生,荧光检测分析大鼠子宫内膜游离氨基酸。50分钟分析18种氨基酸,以TEGD缓冲液[10m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HCI),1.5mmol/L 乙二胺四乙酸(EDTA)3mmol/L叠氮钠(NaN_2)、30%甘油Immol/L二硫苏糖醇(DTT)pH为7.4提取氨基酸,平均回收率94.0±5%。各氨基酸保留时间变异系数平均为1.25±0.1%(均值±标准差),峰面积变异系数平均为3.1±0.9%,各氨基酸浓度在10pmol—1.5nmo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为0.979±0.08(均值±标准差)。同时还讨论了影响氨基酸检测的某些色谱条件。  相似文献   

15.
采用柱前衍生-液相色谱法(RP-HPLC)对云南会泽引种玛卡中水解氨基酸与游离氨基酸的种类与含量进行了测定。通过对玛卡中水解氨基酸的分析,发现玛卡中含有全部18种氨基酸,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为36.75%,表明玛卡是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农作物,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中苯丙氨酸、络氨酸、蛋氨酸和半胱氨酸含量不足,影响了其整体营养价值;对影响感官的游离氨基酸进行分类,研究了各类味觉氨基酸对玛卡风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温度与光强对高山杜鹃催花期间花芽营养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高山杜鹃为材料,研究了在3个昼/夜温度(6℃/0℃、22℃/16℃、30℃/24℃)和3个光照强度(2 000/10lx、7 500/5 500lx、10 000/8 000lx)组合成的9个光温催花条件下,高山杜鹃花芽内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变化以及对始花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昼夜温度的升高和光照强度的加强,高山杜鹃花芽内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增加,且在整个催花过程中持续上升;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整体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前期随温度光强增加而增加,后期则相反;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整体变化趋势与可溶性蛋白含量相反,表现为先降后升。在30℃/24℃、10 000/8 000lx的处理下,高山杜鹃最早进入始花期,比目标日期(春节)提前18d开花。可见,适当高温和高光强(22℃/16℃~30℃/24℃,7 500/5 500~10 000/8 000lx)处理能显著提高高山杜鹃花芽内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积累和代谢,促进了其花芽发育,有效缩短了催花时间,使植株提前进入始花期,从而达到提前上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利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了传统保肝食品--河蚬汤中的总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河蚬汤中含有17种常见(色氨酸在酸解时遭破坏)氨基酸,还有鸟氨酸和牛磺酸两种非蛋白质组成氨基酸,总含量为297.4 mg·g-1.其中鸟氨酸含量最高,占总氨基酸的12.4%,且87%的鸟氨酸以结合态形式存在.河蚬汤中游离氨基酸含量...  相似文献   

18.
HNPCC家系血清中游离氨基酸及矿物质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HNPCC家族血清游离的氨基酸与矿物质的变化 ,为HNPCC家族的监测提供论据 ;方法 :用HPLC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正常人与HNPCC家族成员血清中游离氨基酸及Cu、Ca、Fe、Zn的含量 ;结果 :HNPCC组血清中Glu、Cys、Val高于正常对照组 ;而His、Pro、Leu、Phe低于正常对照组 ,血清Fe比正常人高 ,血清Ca低于正常人。结论 :血清中的部分游离氨基酸及Fe、Ca可作为HNPCC家族监测的间接指标。  相似文献   

19.
研究重庆市3个品种共17种不同产地桑叶水提液中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含量,为本地区桑叶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以桑、华桑、鸡桑3个品种不同采样地区的样品为原材料,模拟桑叶茶冲泡方式获得水提液,用HPLC荧光法测定其游离氨基酸含量并计算18种游离氨基酸的味道强度值(taste activity value,TAV),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综合评价不同品种和产地桑叶营养成分和风味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品种、不同产地桑叶氨基酸种类无明显差别,但氨基酸含量存在差异,可测得最高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927.33 mg/100g、322.6 mg/100g、46.17 mg/100g和1558.56 mg/100g;桑叶氨基酸风味特征表现为甜味氨基酸>鲜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聚类分析将17个样品分为2类,重庆市巴南区安澜镇鸡桑(S15)、华桑(S7)两个品种的氨基酸品质高。综上所述,桑叶中氨基酸含量丰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开发氨基酸类功能性食品。  相似文献   

20.
海南山苦茶中游离氨基酸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海南山苦茶(Mallotus furetianus)叶中游离氨基酸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其含量总游离氨基酸为0.2%,人体必需氯基酸占总游离氨基酸为18.7%,脯氨酸含量特高,占总游离氨基酸达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