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评价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谷氨酰胺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营养状况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6例老年S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谷氨酰胺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淀粉酶(AMY)、尿淀粉酶(UAMY)、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及体重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AMY、UAMY、APACHE-Ⅱ评分及Ranson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ALB、PA、TRF及体重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谷氨酰胺营养支持干预较完全胃肠外营养在治疗老年SAP中能有效缓解机体高分解代谢,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奥曲肽辅助十二指肠镜治疗急性水肿型胆源性胰腺炎疗效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水肿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禁食、抗感染、营养支持、酶抑制剂治疗,对照组同期给予十二指肠镜治疗,研究组同期给予奥曲肽辅助十二指肠镜治疗,比较两组腹痛缓解时间,白细胞(WBC)、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治疗前(T0)、治疗3d(T1)、治疗7d(T2)血、尿淀粉酶水平与炎症因子CRP、IL-6、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1)研究组腹痛缓解时间、WBC、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2)两组患者T1、T2血、尿淀粉酶水平均较T0明显降低,且T2血、尿淀粉酶水平低于T1(P0.05),研究组T1、T2血、尿淀粉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3)两组T1、T2血清CRP、IL-6、TNF-α水平均较T0明显降低,且T2低于T1(P0.05),研究组T1、T2时血清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曲肽辅助十二指肠镜治疗急性水肿型胆源性胰腺炎可提高早期治疗效果,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加贝酯联合奥曲肽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胃肠功能、血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P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醋酸奥曲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甲磺酸加贝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免疫球蛋白lgG、lgM、lgA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24%,高于对照组的67.03%(P0.05)。治疗后观察组排气恢复时间、排便恢复时间、肠鸣音消失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TNF-α、CRP、IL-6及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lgG、lgM、lgA水平均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gG、lgM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贝酯联合奥曲肽治疗AP不仅能够有效抑制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其免疫功能,还能够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醋酸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血清内皮素(ET)、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9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与观察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醋酸奥曲肽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14 d。比较两组治疗的疗效,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腹胀缓解时间,治疗前后血清ET、MCP-1、TNF-α、IL-6水平的变化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62%)显著高于对照组(72.34%)(P0.05)。观察组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腹胀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ET、MCP-1、TNF-α和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时生存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乌司他丁相比,醋酸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疗效更好,其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ET、MCP-1、TNF-α和IL-6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内毒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6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作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3例。两组均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基于对照组加以奥曲肽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4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内毒素和TNF-α,IL-6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内毒素和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曲肽可显著提高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有效降低血清内毒素和IL-6、TNF-α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在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效果,分析其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7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曲肽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乌司他丁与奥曲肽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APACHEⅡ评分和血清炎症因子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入院时,两组血清CRP、IL-1、IL-6、TNF-α、APACHEⅡ评分无统计差异(P0.05),治疗后,组内CRP、IL-1、IL-6、TNF-α、APACHEⅡ评分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CRP、IL-1、IL-6、TNF-α、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6.52%)显著高于参照组(71.91%),观察组并发症(12.36%)明显低于参照组(24.72%),P0.05,组间有统计差异。结论:乌司他丁能够显著提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康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保护作用。方法 125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接受肝硬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500mg/次,3次/d,口服。2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ALT、TBil、PA)、血氨、血清内毒素、炎症反应因子(IL-6、TNF-α、CRP)、Child-Pugh分级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LT、TBil、血氨、血清内毒素、IL-6、TNF-α及CRP明显降低,PA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ALT、TBil、血氨、IL-6、TNF-α及CRP也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Child-Pugh分级有明显改善(P0.01),但对照组治疗前后及两组治疗后ChildPugh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SBP、HE、HR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能降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血氨、血清内毒素及炎症因子IL-6、TNF-α、CRP水平,改善肝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白介素-37(IL-37)的水平及其与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例(AMI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6例(UAP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0例(SAP组)及冠脉造影正常者26例(CON组)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血清IL-37、IL-6、IL-10和CRP的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1UAP组、AMI组血清IL-37水平均较对照组(CON组)显著增高(p0.05),而SAP组与CON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冠心病患者的血清IL-37水平与其血清CRP(r=0.3,P0.05)、IL-6(r=0.4,P0.05)水平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与IL-10水平无明显相关(P=0.16)。当排除SAP组患者后,冠心病患者的血清IL-37水平与CRP(r=0.3,P0.05)、IL-6(r=0.5,P0.05)、IL-10(r=0.2,P0.05)水平均显著相关。结论: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的血清IL-37水平显著升高,并与IL-6、IL-10、CRP水平相关,可能参与了ACS发病过程中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炎症因子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SAP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4)与观察组(n=74),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以及乌司他丁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CRRT治疗,两组均治疗28d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IgA、IgG、IgM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54%(67/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57%(50/74)(P0.05)。两组患者治疗28d后血清IL-6、CRP、PCT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28d后IgA、IgG、IgM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IgG、Ig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CRRT治疗SAP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调节免疫系统,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穿刺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TNF-α、IL-6、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11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5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观察组联合给予亚低温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疗效、并发症、短期预后及手术前后不同时点血清TNF-α、IL-6、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与对照组(76.79%)相比明显上升(P0.05)。观察组MODS、总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0%、26.7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d、7d血清TNF-α、IL-6、CRP水平逐渐下降,且均明显低于术前(P0.01);对照组术后3d血清TNF-α、IL-6、CRP水平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7d则明显下降,并显著低于术前(P0.01);观察组术后3、7d血清TNF-α、IL-6、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时点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3个月预后良好率为80.36%,与对照组(62.50%)比较明显上升(P0.05)。结论:亚低温联合穿刺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有效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抑制体内炎症反应,降低病死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分析血清载脂蛋白C1(APOC1)、乳酸脱氢酶(LDH)及炎性感染指标在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肺通气功能、预后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自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诊的130例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我院体检且结果正常的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入选者血清APOC1、LDH及炎性感染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肺通气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观察组患儿均严格按照《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2019年版)》接受治疗,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血清APOC1、LDH及炎性感染指标对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APOC1、LDH、CRP、IL-6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观察组患儿中,重症组血清APOC1、LDH、CRP、IL-6表达水平均高于轻症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APOC1、LDH、CRP、IL-6表达水平均与FVC、FEV1、PEF呈负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APOC1、LDH、CRP、IL-6均是其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APOC1、LDH、CRP联合IL-6预测其预后不良的AUC为0.930。结论:血清APOC1、LDH及炎性感染指标在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其肺通气功能密切相关,其中APOC1、LDH、CRP联合IL-6预测预后不良的效能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塞来昔布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评价及其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8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塞来昔布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CRP、RF、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患者的自评疗效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RP、RF、IL-1、IL-1、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RP、RF、IL-1、IL-1、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CRP、RF、IL-1、IL-1、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塞来昔布能显著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可能与其有效降低血清CRP、R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联合肾衰宁颗粒对尿毒症患者钙磷代谢、炎症反应以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HFH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肾衰宁颗粒。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包括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钙磷代谢相关指标血清钙、血清磷、甲状旁腺激素(PTH);炎症反应指标,包括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营养状况指标,包括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清总蛋白(TP)。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BUN、Scr、GFR、血清磷、PTH、PCT、CRP、IL-6较治疗前降低,血清钙、ALB、Hb、TP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患者BUN、Scr、GFR、血清磷、PTH、PCT、CRP、IL-6低于对照组,血清钙、ALB、Hb、TP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HD联合肾衰宁颗粒治疗尿毒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钙磷代谢和肾功能,改善机体炎症状态及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联合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营养状态、肠道菌群、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炎症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2年1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6例重症肺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微生态制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变化情况、治疗前后营养指标[血红蛋白(HG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肠道菌群(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弯曲杆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炎症因子水平[白介素-6(IL-6)、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C反应蛋白(CRP)]。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65%)高于对照组(80.95%)(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阴影消失时间、咳嗽改善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HGB、ALB、PA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双歧杆菌较对照组高,乳酸杆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弯曲杆菌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CD8+较对照组降低,CD3+、CD4+、CD4+/CD8+较对照组高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sVCAM-1、CRP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联合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治疗重症肺炎效果显著,可有效促使症状改善,调节肠道菌群、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营养状态、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6(IL-6)、IL-17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接诊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Rt-PA静脉溶栓。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血清IL-6、IL-17及VEGF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1 d、3 d、7 d、14 d时血清IL-6、IL-17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 d、3 d、7 d时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14 d时血清VE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早期采用Rt-PA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安全性高,可能与其降低血清IL-6、IL-17、VEG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外侧入路治疗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1月经由我院诊治的102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均征求患者的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4例通过常规的入路方式进行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48例采用前外侧入路方式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CRP、IL-6和D-二聚体水平,并通过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CRP、IL-6及D-二聚体在手术后12 h时升高,在7 d和14 d时,逐渐下降。观察组患者血清CRP、IL-6及D-二聚体水平在术后12 h、7 d和14 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外侧入路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常规入路方式更显著,且可有效降低血清CRP、IL-6和D-二聚体水平,更加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观察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免疫功能、心肌酶指标和血清白介素 -6(IL-6)、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到 2021年 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 92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为 46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研究组患儿接受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均治疗 3 d。观察两组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Ig)M、IgG和 IgA]、心肌酶指标[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血清 IL-6、CRP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 91.30%(42/4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71.74%(3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 3 d后血清 IgM、IgG、IgA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 3 d后血清 LDH、CK、CK-MB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 3 d后血清 IL-6、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可提高免疫力,减轻心肌损伤,降低血清 IL-6、CRP水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输尿管下段结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后应用坦洛新辅助排石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2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于ESWL术后,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予以坦洛新治疗。记录比较两组术后排石效果、疼痛情况,治疗前后血清IL-6、IL-10和CRP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无石率(91.8%)明显高于对照组(78.7%)(P0.05);观察组排石时间短于对照组,排石直径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IL-6,IL-10及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肾绞痛发生率、镇痛剂使用率及VAS评分均较低(P0.01)。用药期间,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P0.05)。结论:坦洛新能有效提高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排石效果,减轻机体损伤,缓解术后疼痛,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分析血清乳酸脱氢酶在评估颅脑手术患者重症肺炎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6月在本院神经外科进行收治的颅脑择期手术患者268例,根据是否合并术后肺炎,分为非感染组(n=185)和肺炎组(n=83),肺炎组根据肺炎严重程度分为重症肺炎31例及普通肺炎5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PCT、CRP水平;采用酶比色法检测血清 LDH 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合并肺炎患者血清LDH、PCT、CR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LDH、PCT、CRP水平对颅脑手术患者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血清LDH、PCT、CRP水平预估颅脑手术合并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术后1 d、3 d、7 d与未感染组对比,普通肺炎组患者血清LDH、PCT、CR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普通肺炎组对比,重症肺炎组患者血清LDH、PCT、CR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颅脑手术合并肺炎患者血清LDH、PCT、CRP水平与PSI评分呈明显正相关(P<0.05)。以术后1 d血清LDH、PCT、CRP水平建立ROC曲线,结果发现,血清LDH、PCT、CRP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0、0.825、0.746。以术后7 d血清LDH、PCT、CRP水平建立ROC曲线,结果发现,血清LDH、PCT、CRP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9、0.725、0.684。结论:LDH在颅脑手术合并肺炎患者中高表达,与肺炎严重程度正相关。LDH在区分非重症肺炎患者和重症肺炎患者以及预测重症肺炎患者的28天死亡率方面具有良好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用于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骨保护素(OPG)、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LP)、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Harris评分、血清OPG、BGP、ALP、CRP、IL-6水平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Harris评分、血清OPG、BGP、ALP、CRP、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且研究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OPG、BGP、ALP、CRP、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用于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肯定,虽可引起血清OPG、BGP、ALP、CRP、IL-6水平上升,但未增加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