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蛙胚胎的中胚层形成黄 浙  1980  0 2  2 8上好“解剖青蛙”实验课王秀勤  1981  0 2  58青蛙怎样翻舌捕虫蔡明章  1981  0 2 封二两栖纲和爬行纲动物的采集和保存法 (一 )李家坤编译  1981  0 3  52怎样采集蛙卵吴云龙  1981  0 3  55两栖纲和爬行纲动物的采集和保存法 (二 )李家坤编译  1981  0 4  50武夷湍蛙蔡明章  1983  0 1  13“两栖纲”的教学叶春茂  1983  0 1  39上好“解剖青蛙”实验课的体会崔佩玉  1983  0 1  4 2饲养蝌蚪的方法金德民  1983  0 1  58“两栖纲”教学参考资料吴云龙  1983 …  相似文献   

2.
根据已往的经验,在解剖实验课中把观察蛙的外形和内脏解剖合在一起作为一堂课进行是有困难的,主要的是感到时间促迫,因为要学生分组自己动手解剖观察,还要在课堂上填好青蛙解剖空白图,他们的操作又不够熟练,所以常有时间不足或很多同学不能当堂完成作业的情况。因此,我们在上期讲“青蛙的生活方式和外部形态”一节课时,应用了随堂分组观察活蛙外形的方式来进行廛课,这样认为不仅能减轻解剖实验时免去观察外形的负担,能集中精力有更多的时间更好的来观察内脏,而且在讲外形时使学生得到深刻的印象,效果良好。下面作者把进行的方式与过程介绍如下。课前准备:青蛙便于饲养,价格便宜,多可在本期开始时趁它没蛰居以前,发动同学扑捉,有条件时  相似文献   

3.
在“青蛙”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们改变了以往的从书本到黑板的教法,将青蛙的外部形态和生活习性等置于室外观察。实践证明,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得到了较好地培养。现将“青蛙”这节课的教学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青蛙保护历     
保护青蛙是农业生产上生物防治的一项重要措施。广大贫下中农讲:“蛙多田丰产”。我们从1973年开始对保护青蛙进行了试验、示范、推广。结果在3.5亩放蛙的稻田比对照田,平均每亩增产11.3—25.1%。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青蛙,在不同的时期提出相适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问:初中动物学教科书中说到:“青蛙后肢的肌肉特别发达,可烹调作食品”.我们感到青蛙是益虫,我们应加以保护,不应把它作为食品.原书中“可烹调作食品”一句应删去.不然,在这一句下面应说明,这样才不会在同学中造成滥捕青蛙的不好的有碍增产的行为? 答:青蛙后肢肌肉特别发达,可烹调作食品,这是事实.不但中国人吃青蛙,东洋、西洋的外国人也一样爱吃青蛙;中国人吃青蛙,而且是“古已有之”了.唐宋人诗里既有说起,更古的书本里,后汉代假托周代制作的周礼,也说到蛙脯的事情.蛙是有益的动物,不应提倡吃蛙是合理的;但因为要强  相似文献   

6.
乐天 《四川动物》1993,12(2):43-44
动物学实验是动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动物学实验技能的主要途径。但长期以来大多数学校始终没有解决好一个教师要指导50至60名学生,教师的语言难于直观、形象地表达操作要领、观察现象、实验结果;教学信息难于在课堂上及时地交流和反馈等矛盾。因此,实验教学的组织,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一直是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为了探索实验教学的组织形式,使实验课真正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动物学实验技能的目的,一年来我们在初二年级进行了用录像指导学生进行动物学实验的教学研究。我们先后在几所普通中学开展了“鲫鱼解剖”、“青蛙解剖”的实验研究课,受到了参与实验的学校和教师的肯定和好评。  相似文献   

7.
在解剖青蛙时,使学生观察它的心脏跳动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这不仅能使学生更清楚的认识心室和心房的位置、数目及其规律的收缩活动的机能,而且也激发了学生观察的兴趣和唤起了学生观察的积极性。但是观察的时间如果遇到青蛙即将进入冬眠或已经进入冬眠的时候,天气渐渐寒冷,解剖后常常发现青蛙的心脏不跳动或跳动微弱,或刺激一下跳一下的现象。这样就大大的降低了教师的期望和同学们的观察兴趣。对这个问题怎么办呢?以前我们总是“碰点”或给学生解释为天气冷了,由于青蛙进入冬眠代谢缓慢的缘故。后来在解剖  相似文献   

8.
青蛙是“捕虫能手”,已是众所周知的事。但对青蛙吞食哪些农林害虫,每天吞食的有效系数是多少,却缺少充分的数据。为此,我校从1984年起在青蛙解剖实验中,同时对青蛙胃进行解剖和食性分析的统计。这既可以增强学生对保护青蛙的自觉性,也为学生的科技活动作一些基础训练。现将实验过程和有关数据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一)实验课考试方法改革的必要性《动物学教学大纲》规定: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技能主要通过实验、实习进行的.实验课的考试方法起着调动学生平时注意基本技能训练的作用.以往的实验课大多没有进行期末考试,而以平时作业(实验报告)的成绩,作为评定期末成绩的根据.或者在期末由担任实验课的教师出几道题与理论课合并在一起,由学生笔答,这种考试方法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实验技术的积极性.我们对动物实验课的考试方法,进行了改革的尝试,在期末单独进行面试,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以无脊椎动物的实验课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0.
为培养医学本科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在实验课教学中围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这一主题,进行了改进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方法的探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教师在指导生物解剖实验课,特别是脊椎动物的解剖实验课时,最重要、最困难的一个环节,是老师的示范性演示操作.这一环节如果搞好了,对指导学生动手实验有着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在整个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既可巩固和加强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好地掌握本学科的基本操作技能,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分析能力.而中医专业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少,内容简单,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我们采取了立体式教学模式,包括多媒体的应用,开放性实验课的开设,以及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13.
<正>蛙雷锋的这里地点:印度勒克瑙一只不幸落水的小老鼠在池塘中拼命挣扎。这时,一只青蛙游了过来,询问它是否需要帮助。在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青蛙让小老鼠爬上了自己的背,向对岸游去——千万别以为这是个童话故事,摄影师阿扎姆·胡赛因亲眼见证了这温暖的一幕。最令人感动的是,青蛙完全是无偿帮助小老鼠的。将小老鼠送上岸之后,它就像啥事也没发生过一样转身离去。  相似文献   

14.
实验课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独立类型,实验是生物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正确地组织生物学实验,能很方便的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具体的显示出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相互关系.学生在教师领导之下进行实验,可以获得巩固而精确的知识,获得关于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技能,以及使用各种仪器、器具和其他材料的技能.经过实验,还能使学生深入的确信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钻研知识的宝贵品质.实验是向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教学倾向作斗争的重要手段,是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之一,因此,教师应当研究有关实验课方面的教学法.  相似文献   

15.
“我们其实是走在原来的大海里.”周海翔老师多年来一直在这一带从事鸟类保护和摄影,他一边开车一边向我们介绍这条沿着海岸边刚刚建成的滨海大道:“现在是方便多了,记得2003年我们做黑脸琵鹭觅食地调查时.跑完庄河海岸线,整整用了三天时间.现在有两三个小时就能跑完.效率提高了很多,人也不累。”据悉滨海大道贯通后.既促进了临港工业和特色规模工业园区的第二产业建设,又能推动旅游资源的开发.形成自然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旅游观光经济带。  相似文献   

16.
能与大熊猫媲美的国宝——白鳍豚,属兽纲,鲸目,齿鲸亚目,淡水豚科。其历史悠久,数量稀少,有“古生物活化石”和“水中大熊猫”之称。它对我国仿生、军事等学科都有着重要的科研价值,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被列入《国际濒危物种红皮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  相似文献   

17.
我们南钢中学七位生物教师,在开展生物课外活动的实践中都有过“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慨。因为当我们带领学生到室外采集标本时,几乎都被初中一、二年级的学生“将”过“军”。“老师,这是什么植物?”“老师,这叫什么昆虫?”面对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有时我们只好坦率而又尴尬地回答:“这个我也不知道。”为了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从1983年开始,我们以各年级生物小组为骨干,带动全校学生,对三十  相似文献   

18.
青蛙剥制标本的制作青蛙标本多用浸制仅保行。用没制标本过行教学,取拿不方便,学生观察也不清楚。我们改用剥制标本解决了上述问题,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青蛙剥制标本的制作方法介绍如下:回麻醉青娃将活青蛙放入密闭容器中,倒入少量乙醚使其深度麻醉致死。Zt支...  相似文献   

19.
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在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大搞科学种田的群众运动中,保护青蛙,利用青蛙捕食害虫,是农业生产上生物防治的一项重要措施。 几年来,我社植保工作在两条路线激烈斗争中得到发展。过去由于靠洋不靠土,年年使用大量剧毒农药,对人畜毒性很大,花工又花本,虫害却越来越多。根据广大贫下中农要求消灭虫害的迫切愿望,我们曾得  相似文献   

20.
在多年开展植物生理学课外实验的基础上,近年来,我们有意识地把学生的课外实验与教研室承担的科研项目结合起来,让学生较早地了解科研,参与科研。具体做法是:1.介绍科研课题,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在课堂讲授和实验课上.我们结合植物生理教学内容,有目的地介绍本室承担的科研课题,尤其是近几年取得的新进展,以激发学生参与科研的兴趣。例如在第一堂课讲述“绪论”时,教师就结合植物生理学的内容和任务、植物生理学的发展与展望以及如何学习植物生理学而全面介绍本室的教学科研情况,并介绍前几届同学利用课外时间参与科研活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