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闭合性跟腱损伤是临床上一种较常见的运动创伤,据文献统计,跟腱损伤的发病率为0.18‰,而且在逐渐上升。然而在运动过程中,特别是剧烈弹跳的一瞬间,跟腱容易发生断裂。跟腱损伤后病人需长周期的治疗,以此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自身健康并发症。因此,跟腱损伤的治疗和康复显得尤为重要。很多学者已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总的来说方法很多,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对闭合性跟腱断裂尚未形成一套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文就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治疗的有关研究进展作以下综述,以期待对临床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一种用于盐度测量的光纤传感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作了智能水凝胶PDA—C12。根据凝胶的溶胀性质设计制作了一种盐度光纤传感器探头,并实测了在不同盐度溶液中的输出光强,可测范围达到了1.0mol/L以上,为在一般要求下的盐度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比通道辅助跟腱微创缝合方式(CAMIR)与2种临床最常用的跟腱缝合方式的生物力学强度,验证CAMIR微创缝合方式同样能够达到常规缝合方式的力学强度,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将27支跟腱样本随机分为3组(每组9支),分别是CAMIR组、经典微创Ma-Griffith组、标准切开Krackow组。所有跟腱样本首先预加载50N,2min。然后以20N-100N,1Hz,循环1000次。如果缝合未失效,则以20 mm/s的速度将样本拉伸至失效。通过实验仪上的传感器自动记录循环1000次时整个缝合结构的伸长量,记录拉伸失效时整个缝合结构的伸长量以及最大负荷,并计算单纯拉伸阶段缝合结构的抗拉伸硬度。结果:CAMIR的循环1000次结束时伸长量(P=0.581)、缝合失效时伸长量(P=0.799)、缝合失效时最大负荷(P=0.278)、单纯拉伸过程中抗应变硬度(P=0.935)与常用的Ma-Griffith、Krackow缝合方式均无明显差异。结论:CAMIR缝合方式强度可靠,为术后进行早期功能康复训练提供力学保障,同时能够有效避免腓肠神经损伤,是临床上值得推荐的微创缝合方式。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2种用于Hg2+检测的新型罗丹明-聚苯乙烯固相荧光传感器PS-RB-2和PS-R6G-2,并对其荧光传感特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照片(SEM)对其进行表征。PS-RB-2传感器对Hg2+表现出更高的选择性、灵敏度以及更低的检测限(0. 065μmol/L)。基于晶体结构,从理论层面提出并探讨了由Hg2+螯合诱导的罗丹明螺环开环的检测机制。值得关注的是,该传感器可以回收利用,并将环境友好的传感器PS-RB-2成功用于荧光检测实际水和鱼类样品中的Hg2+。在加标回收实验中,相对误差均低于10%,表明该传感器为实际食品样品中Hg2+检测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且具有潜力的方法。同时开发了一种可通过肉眼观察颜色变化进行快速检测Hg2+的固相萃取柱。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一种可直接用于原位测定糊状物和半固体的全固态复合Sb/SbxOy-pH传感器,研究了该传感器的制备工艺、性能、测试条件等。该pH传感器的响应范围是pH2.0~12.0,响应斜率S=-59.384mV/pH,响应时间小于40s,与玻璃电极测量值相比ΔpH0.1。  相似文献   

6.
光纤DNA传感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纤DNA传感器是DNA生物传感器中很有潜力、极具发展前途的一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诱人的应用前景。该技术灵敏度高,分析操作简便、快速,为分子生物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各个领域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光纤DNA传感器的原理,DNA探针在光纤表而的固定化,光纤DNA传感器的类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将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物(ATRP)修饰金纳米粒子(GNps)引入传统的免疫传感器,提出一种新的免疫传感器策略。方法:用ATRP反应修饰GNps,增加活性位点,提高传感器的检查灵敏度。结果:该免疫传感器能够对0.5fg/m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产生应答,线性标定范围为0.5~250fg/mL。结论:新研制的免疫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重复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抗生素作为一种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的作用。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了它在食物中的残留量逐年增加。因此,需要建立一种快速灵敏检测方法用于食品中抗生素残留量的检测。核酸适配体传感器因其高选择性、高特异性和高灵敏性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同时,借助纳米材料独特的光、电特性,能够进一步提高适配体传感器的性能。本文综述了目前用于抗生素检测的核酸适配体传感器如荧光适配体传感器、比色适配体传感器和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等的研究进展。此外,还对该研究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层析法新工艺和原有的低温乙醇工艺制备纤维蛋白原在大鼠跟腱断裂模型中促恢复的效果差异。方法:构建大鼠跟腱部位断裂模型,将其分为空白组(未剪跟腱)、模型组(跟腱断裂未给药)、实验组(自制纤维蛋白原2 mg/mL)与对照组(市售纤维蛋白原2 mg/mL),观察各组大鼠在手术后三周跟腱部位的最大滑动距离、弹性模量和最大抗拉力差异。结果:采用冷沉淀溶解、酸沉除杂、S/D灭活病毒、MacroCap Q柱层析、过滤等流程可从人血浆冷沉淀组分Ⅰ中成功分离纯度为90.9%纤维蛋白原。试验中构建的大鼠跟腱部位断裂模型无感染、且均存活至试验终止。生物力学结果显示,四组大鼠跟腱在最大滑行距离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跟腱部位弹性模量及最大抗压力比较上,实验组及对照组均优于模型组,但与空白组仍有一定差距,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柱层析法分离人纤维蛋白原,不仅能有效提高分离效率,减少蛋白损失,还可增强纤维蛋白原在断裂跟腱中的促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0.
密苏里州(Missouri)的研究人员借助活体细胞用以生产能量的细胞器——线粒体来开发一种自供电的微型传感器。该传感器只有一张邮票的大小,能快速探测隐藏的爆炸物。此次研究开发的传感器建立在一种特殊的生物燃料电池基础之上,该燃料电池的特别之处在于其是由线粒体夹在碳基电极和透气性电极之间制成的。研究人员以硝基苯化合物作为试验对象,发现该传感器在有硝基苯化合物存在时,电流显著增大,表明该传感器具有开发成探测TNT和类似爆炸物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生物传感器在转基因产品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传感器因快速、低耗和易于操作等优点在基因序列测定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概述了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分类以及几种主要生物传感器在转基因产品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其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王晓军  刘劲松  张洪彬  沈勇伟 《生物磁学》2009,(20):3897-3899,3881
目的:研究短跑训练对运动员跟腱的影响。方法:选择从事运动训练4-6年的健康男、女短跑运动员为实验组(n=12),同时选同龄健康非运动员男、女为对照组(n=12),采用高频超声检测平静状态跟腱长度、横截面积,以及小腿三头肌等长收缩最大力量跖屈跟腱长度的变化。结果:跟腱长度:对照组男子168.5±9.2mm,女子162.4±9.8mm,实验组男子170.9±10.7mm,女子164.0±7.0mm。实验组和对照组组内、组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跟腱横截面积:对照组男子62.2±6.2mm2,女子47.1±4.5mm2,实验组男子65.6±2.9mm2,女子49.6±1.9mm2。同组内男子比女子跟腱横截面积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和对照组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小腿三头肌等长收缩最大力跖屈时跟腱拉长值:对照组男子7.6±3.6mm,女子4.9±2.8mm,实验组男子11.1±2.9mm,女子7.9±3.1mm。男子比女子跟腱拉长值大、实验组比对照组拉长值大,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跑训练可增加跟腱可拉伸长度,跟腱的长度和横截面积未发生明显变化。高频超声可作为重要的测量手段用于...  相似文献   

13.
生物传感器由于其反应快速、灵敏度高、易于操作和能耗低等优点在植物激素含量测定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概述了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分类以及几种生物传感器在植物激素含量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其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分析带腓肠肌腱膜的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KuwadeⅣ型跟腱缺损的临床病例,探讨其手术注意事项及治疗经验。方法:总结2008年5月-2013年8月收治的KuwadeⅣ型跟腱缺损19例,应用带腓肠肌腱膜的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进行一期修复。7例为新鲜损伤,12例为陈旧性缺损。19例跟腱缺损均伴有皮肤及软组织坏死,皮肤缺损范围为4.0 cm×6.0 cm-6.0cm×12.0 cm,跟腱缺损长度为5-9 cm,术中皮瓣切取范围为6.0 cm×5.5 cm-12.0 cm×8.0cm,腓肠腱膜切取范围5.5 cm×6.0cm-10.0 cm×6.0 cm;供区游离植皮修复。客观性评价指标包括关节跖屈、背伸动度及形态学,主观性评价采用AOFAS评分。结果:术后17例跟腱功能重建良好,2例感染控制不良,跟腱移植体部分坏死。皮瓣完全成活13例,创面Ⅰ期愈合。2例术后6天皮瓣远端表皮坏死,经换药后愈合。2例术后10天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局部皮瓣移位修复愈合,2例感染控制不良者,皮瓣未愈合,移植跟腱部分坏死,经再次清创后,行阔筋膜条修复术,局部皮瓣移位修复。术后1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皮瓣略臃肿,但不影响穿鞋,行走功能恢复良好,术后1年AOFAS评分平均80.31分。结论:带腓肠肌腱膜的腓肠神经营养皮瓣用于治疗KuwadeⅣ型跟腱缺损,可以同时修复皮肤及跟腱缺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一期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5.
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生物传感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肠埃希氏菌、李斯特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等几种食源性致病菌不仅威胁到人们的 生命安全,还会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生物传感器是将生物识别元件和信号转换元件紧 密结合,从而检测目标化合物的分析装置.生物传感器在致病菌检测方面具有分析速度快、 灵敏度高、专一性强等特点;可分为光学式、电化学式、压电式生物传感器等;在检测食源 性致病菌方面生物传感器表现出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发展潜力,但是生物传感器目前仍面临 并需要解决一些问题,这也是生物传感器从实验室到市场如此缓慢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实际 检测应用中对生物传感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用于环境监测的生物传感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传感器是一项综合了多门学科的高新技术,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能在复杂体系中在线连续监测等特点,被广泛用于生命科学、医学检验、食品安全及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其中,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尤为令人瞩目。该文概括了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发展以及分类。并以各类生物学识别元件为依据将生物传感器分为酶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组织器官传感器、细胞器传感器、免疫传感器、DNA传感器等几种基本类型,分别回顾了各类生物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即时检测(point-of-care testing,POCT)是一种检测成本低、检测速度快、准确度高、能自我采样获得临床诊断结果的新型诊断技术。该技术在临床诊断、病情监控与疫情防控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核酸适配体是一种能够特异性识别多种靶标的分子探针,具有易合成、批间差异小、易实现信号放大等突出优势,是生物医学传感器中重要的分子识别元件。本文概述了核酸适配体探针的现有筛选方法和进展,总结了核酸适配体POCT传感器信号放大策略,着重介绍了各类核酸适配体传感器在POCT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对核酸适配体POCT传感器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新型传感器能紧紧追踪靶位生物分子美国加州劳伦斯实验室的科学家新近研制出一种新型传感器,它能紧紧锁住靶位生物分子和有机体,可以迅速测定出患者感染的病原,筛选新酶种,用于检测含特定污染物空气和水的样品。该传感器的特点是,在低浓度样品条  相似文献   

19.
末端脱氧核酸转移酶(TdT酶)是一种DNA聚合酶,可以催化脱氧核苷酸结合到DNA分子的3'羟基端,并且该反应无需特定的模板。目前,基于末端脱氧核酸转移酶可对模板核酸链的末端进行延伸这一特性,搭载不同的信号输出及扩增方式,构建了一系列的生物传感技术,如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荧光生物传感器、表面离子共振生物传感器等。对各类传感器的基本设计原理和应用进行了阐述。根据TdT酶的性质设计的一系列生物传感器具有简单、快速、廉价、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优点,实现了对金属离子、病原体、蛋白质等的检测。最后对TdT酶介导的生物传感器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且对TdT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一种光纤DNA传感器及其阵列的新的制备方法,以及应用该阵列同时进行多基因检测的结果.光纤经0.2%的poly-l-lysine处理后,可用于吸附寡核苷酸探针,探针经固定后即制成一种光纤DNA传感器.将携带不同基因探针的传感器排成一个阵列,可用于多个基因的同时检测.用含有p53,N-ras,Rb1基因探针的阵列进行实验的结果表明,这种传感器及其阵列可用于特定基因的探测,或多个基因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