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外制药公司用动物实验证明,用该公司研制的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能减轻在治疗艾滋病时服用AZT引起的白血球减少症,在札幌召开的日本癌学会上发表了这一结果.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白细胞数的恢复效果使开辟G-CSF的新用途更有希望.进一步的临床试验已在日本开始.7月18  相似文献   

2.
自1981年首次被发现以来艾滋病以来,人类至今既没有找到任何可以彻底根治艾滋病的方法,也没有研究出有效的疫苗预防病毒的感染。不过,在抑制艾滋病的发展或者说艾滋病的药物治疗方面还是取得了一些成就。1987年,第一种抗艾滋病药物 AZT 被用于临床,这是一种抑制病毒逆转录酶活性的核苷类药物。1995年12月,第一种艾滋病病毒蛋白酶抑制剂被美国食品药品管  相似文献   

3.
张慧敏  韩雅玲  陶杰  闫承慧 《生物磁学》2011,(22):4209-4211,4228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雷帕霉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rE)4移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含10%胎牛血清的细胞培养基(DMEM)培养正常VE细胞,用10nM,50nM,100nM和200nM的雷帕霉素孵育vE细胞24h,Westernbloting测定雷帕霉素对VE中mTOR和VEGF表达的影响,Transwell迁移模型观察不同浓度的雷帕霉素对内皮细胞迁移影响。结果:①雷帕霉素可显著抑制VE的迁移,除了在100riM之外,基本呈浓度依赖性的。100nM雷帕霉素对VE迁移的抑制作用显著减弱(P〈0.01)。②雷帕霉素对mTOR和VEGF165的表达呈浓度依赖性的抑制;而VEGF121的表达则是先升高后降低,在100nM雷帕霉素时表达最高,远远高于该浓度雷帕霉素时VEGF165的表达,可以解释100nM雷帕霉素时VE迁移抑制显著减轻的现象。结论:雷帕霉素抑制了VEGF165的表达,并且其对VE迁移抑制的效应主要由VEGF165表达减少所介导。VEGF121的表达在一定雷帕霉素浓度范围内可显著上调,从而显著改善了雷帕霉素诱导的VEGF165表达减少所致的内皮细胞迁移抑制。  相似文献   

4.
到目前为止,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只批准AZT这一种药物用于治疗艾滋病,而AZT又常常引起骨髓生长抑制和贫血等副作用,以前进行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重组人类造血素(EPO)可使那些体内EPO水平低的艾滋病患者的贫血症有所好转.这一结果已被进一步的研究证实,这样,重组EPO有希望被用于减少经AZT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的输血需求量.这是个好消息,因为在一系列疾病和过程(包括器官移植、结肠癌,也可能包括艾滋病)当中,血液传输常与免疫抑制作用有关.此外,如果AZT仍是最好的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雷帕霉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VE)迁移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含10%胎牛血清的细胞培养基(DMEM)培养正常VE细胞,用10nM,50nM,100nM和200nM的雷帕霉素孵育VE细胞24 h,Western bloting测定雷帕霉素对VE中mTOR和VEGF表达的影响,Transwell迁移模型观察不同浓度的雷帕霉素对内皮细胞迁移影响。结果:①雷帕霉素可显著抑制VE的迁移,除了在100nM之外,基本呈浓度依赖性的。100nM雷帕霉素对VE迁移的抑制作用显著减弱(P<0.01)。②雷帕霉素对mTOR和VEGF165的表达呈浓度依赖性的抑制;而VEGF121的表达则是先升高后降低,在100nM雷帕霉素时表达最高,远远高于该浓度雷帕霉素时VEGF165的表达,可以解释100nM雷帕霉素时VE迁移抑制显著减轻的现象。结论:雷帕霉素抑制了VEGF165的表达,并且其对VE迁移抑制的效应主要由VEGF165表达减少所介导。VEGF121的表达在一定雷帕霉素浓度范围内可显著上调,从而显著改善了雷帕霉素诱导的VEGF165表达减少所致的内皮细胞迁移抑制。  相似文献   

6.
白藜芦醇在联合治疗鼠艾滋病中可能的增效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是一种潜在的抗HIV药物,在体外与AZT、3Tc、ddI等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联用时表现出很强的协同增强作用。在本篇论文中我们在Friend-MuLV病毒感染的BALB/c鼠艾滋病模型(MAIDS)上研究了用白藜芦醇、AZT、3Tc不同组方及白藜芦醇单独使用治疗后的抗逆转录病毒作用,分析白藜芦醇在联合治疗中可能的潜在协同增强作用。72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9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未感染和未治疗),病毒对照组(感染但未治疗)和7个其他药物治疗组(感染病毒后并用白藜芦醇、AZT、3Tc不同组方治疗)。药物通过口服给药方式在病毒感染4 h后给药,每天一次,每周7 d,持续3周。感染后3周,所有实验组处死,对表现疾病病理特征的一些指标进行检测评价。结果表明:在体内鼠艾滋病模型上,单独运用白藜芦醇仅仅只有部分能够减少疾病的进展,未表现出所预期的显著的抗逆转录病毒作用(只有20.78%的脾肿抑制率)。白藜芦醇和AZT3、Tc的联合用药有较好的抗病毒效果(减少白细胞数83.34%,脾肿抑制率91.79%,升高CD4 /CD8 比值等)。然而,这些结果与AZT和3Tc联合给药的结果是重叠的,AZT和3Tc联合给药有类似的结果(脾肿抑制率87.65%和白细胞数减少82.25%),排除了AZT3、Tc和白藜芦醇可能的协同增效作用。因此在MAIDS模型中白藜芦醇和AZT3、Tc之间没有协同作用,AZT、3Tc并不会因为和白藜芦醇的联用而提高抗病毒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以虫草素为母核,合成三个虫草素衍生物,研究其体外抗肿瘤活性以及在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以人肝癌细胞HepG2为研究对象,通过MTT法测定三种虫草素衍生物对其抑制作用。通过HPLC方法考察三个虫草素衍生物大鼠血浆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检测大鼠血浆中药物含量并评价其药动学特性。研究发现,虫草素衍生物对HepG2细胞的抑制率增加。虫草素及三个衍生物IC_(50)值分别为0.12、0.11、0.07、0.06μM。虫草素衍生物T_(max )时间延长,药物在体内存在时间延长;随着C_(max)的升高,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8.
以药物对合胞体形成的抑制和对细胞的毒性作为检测指标,应用猴艾滋病D型逆转录病毒(SRV)/Raji细胞系统建立了体外筛选抗艾滋病药物的实验模型。AZT和天花粉蛋白可显著地抑制SRV诱导的合胞体形成,它们的选择指数(SI)分别为数13500和8812。用该模型筛选了46种来源于天然资源的化合物,结果表明有11种天然化合物有明显的抗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9.
美国IDEC Pharmacenticals公司1月16日宣布,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2月开始在加利福尼亚州临床试验用单克隆抗体治疗艾滋病。艾滋病的致病病毒(HIV)在感染于标的CD4细胞时通过病毒的表面抗原上的特定部位而结合。进入临床试验的单克隆抗体通过结合到HIV上的部位抑制感染。该公司1991年12月申请治疗试验。  相似文献   

10.
明治乳业公司开发了作用于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细胞,抑制病毒产生杀死细胞的新的治疗药。开始用小鼠试验能确认安全性,最近使用艾滋病模拟动物,还未确认作用机制。新物质是结合了化学修饰剂氯高铁血红素和琥珀酰化人血清白蛋白的复合物(M-HDA)。对淋巴细胞有亲和性的琥珀酰化人血清白蛋白运送氯高铁血红素。氯高铁血红素整合到细胞内,通过某些作用杀死细胞。使用重症免疫缺陷小鼠(SCID/hu)检测体内的抗HIV效果后,计划在美国进行临床试验。明治乳业卫生科学研究所小组进行的研究是“血浆蛋白掺入到清除剂受体,以葡萄糖硫酸阻止这种作  相似文献   

11.
美国科研人员已测定萘磺酸衍生物有效抑制人免疫缺陷症病毒(艾滋病病毒,HIV)的增殖,这种衍生物在接受治疗剂量范围的适当浓度是有效的,并只产生一点不愉快的副效应,为此很寄希望此衍生化合物用于治疗艾滋病。  相似文献   

12.
1988年8月10日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进行了第一次以人工合成的 CD_4受体治疗艾滋病的临床试验。该项实验,采用美国遗传技术公司(Genentech Inc.)生产的,由哺乳动物细胞产生的该蛋白质(CD_4受体)的重组体,总共将对50个患有艾滋病或艾滋病相关综合症(ARC)的非孕期病人进行试用。ARC 病人将会有低 T-细胞计数的症状表现。旧金山综合医院也将参加该项试验。CD_4受体是化于 T_4助细胞上的艾滋病毒结合位点,艾滋病毒最初正是通过附着于这个  相似文献   

13.
柚皮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但由于其生物利用率低,导致其应用受限。本文合成得到13种柚皮素的酰腙类衍生物,其中12种未被文献报道。采用ABTS、FRAP、DPPH 3种方法测定了合成衍生物与柚皮素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13种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均强于柚皮素,其中8种衍生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是柚皮素活性的3到6倍。细胞毒性实验中细胞存活率90%时,可认为化合物对细胞无抑制。8种化合物对HEK293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结果显示,在0~25μmol/L浓度范围内,衍生物b、g、j、k、l对HEK293细胞存活率大于90%,其中衍生物g、k、l的浓度在0~50μmol/L时,HEK293细胞的存活率仍大于90%,而衍生物j在浓度高达100μmol/L时细胞存活率仍大于90%。研究结果为后期的抗氧化食品添加剂及抗氧化药物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日本三井东压与美国霍普市的贝克曼研究所共同开发血栓溶剂TPA(组织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已开始它的第Ⅰ期临床试验。日本对TPA的临床试验始于1985年,先后已有旭化成等6家公司的研究小组进行试验。 三井东压公司的TPA,其特征是利用从正常细胞中提取的cDNA。  相似文献   

15.
用于治疗艾滋病的可溶性重组CD_4受体已由Genentech生物技术公司生产并开始在美国的3个中心进行临床试验,人类可溶性CD_4是试用于抗艾滋病的第一种通过基因工程生产的药物。 CD_4是血液中T淋巴细胞膜表面的艾滋病毒(HIV)的受体,Genentech公司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把编码哺乳类细胞的CD_4受体的胞外部分的DNA表达而得到可溶性CD_4的。  相似文献   

16.
病毒功能和复制的专一性抑制是医学上的一个主要难题.这种困难主要是基于这种事实即不象细菌一样,病毒是存在于细胞内的,它们遗传信息的复制和表达取决于某些寄主功能.病毒功能抑制因子也经常对寄主有反作用,特别是长时间的使用以后.这是真的,即使当病毒生活史中的一个唯一过程是药物靶子也是如此.适当的例子是逆转录酶(RT),它是所有逆转录病毒复制所需的一种病毒酶.核苷类似物叠氮胸苷(通常称作AZT)是HIV-1 RT的一种有效抑制剂.虽然RT在细胞中没有酶学功能类似物,但AZT抑制DNA聚合物和RNase H活性,尽管它们有很高的浓度.用AZT长时间的治疗最终导致毒性副作用,这就限制了该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2009年1月23日.美国Geron公司宣布,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公司提出的临床试验研究申请(IND).同意公司开展将人类胚胎干细胞(hESC)制剂“GRNOPCI”用于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临床试验。这将成为世界首项采用hESC进行治疗的临床试验。Geron公司于2005年建立了主细胞库,2007年完成了IND申请必需数据的收集。虽然IND申请几经周折.但管理当局最终还是首次批准了这项人ES细胞治疗试验。  相似文献   

18.
建立呼吸道合胞病毒A型(RSV-A型)感染Hep-2细胞模型,通过预防、治疗及直接灭活三种不同给药方式,观察中药雄黄对RSV-A型感染Hep-2细胞病变(CPE)的抑制作用。用高能球磨机研磨双蒸水水飞处理制备雄黄纳米微粒,应用砷钼蓝染色法测定雄黄纳米微粒浓度并在Nano Series粒度测定仪上测定其粒度。以MTT法计算药物的半数中毒剂量(TC50)。通过三种不同给药方式即预防给药、治疗给药及直接灭活给药方式进行体外实验,以利巴韦林为阳性对照药,观察雄黄纳米微粒对RSV-A型感染Hep-2细胞病变所起的作用,并对药物的量效关系进行分析。雄黄纳米微粒TC50值为0.649μg/mL。预防、治疗及直接灭活给药方式均可减轻RSV-A感染Hep-2细胞的CPE程度,其抑制RSV-A型感染Hep-2细胞病变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分别为0.20μg/mL、0.13μg/mL、0.16μg/mL,治疗指数(TI)分别为3.18、4.99和4.11,雄黄纳米微粒对RSV-A型感染Hep-2细胞病变的抑制作用存在着明显的量效关系。雄黄纳米微粒按预防、治疗及直接灭活给药方式给药时,其中治疗给药方式更有利于减轻RSV-A感染Hep-2细胞引起的病变。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探针药物硝苯地平(NF)、睾酮(TST)及其抑制剂酮康唑(KCZ)与重组HepG2-P4503A4、HepG2-P4503A46细胞全细胞在优化的重组细胞浓度、药物浓度、孵育时间等条件下进行体外孵育,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其药物代谢(抑制)动力学参数,并将二者进行比较分析。重组HepG2-P4503A46与HepG2-P4503A4细胞的硝苯地平、睾酮的代谢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在0~10μM的浓度范围内,酮康唑对硝苯地平和睾酮的抑制活性均随酮康唑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其IC50值均低于1μM,为nM级,表明酮康唑对二者的硝苯地平代谢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抑制剂酮康唑对重组HepG2-P4503A46与HepG2-P4503A4细胞的抑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表明无论是底物代谢或底物抑制活性,重组HepG2-P4503A46细胞均与重组HepG2-P4503A4细胞差异不显著,P4503A46可能为巴马小型猪体内人P4503A4的同源酶。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中效原理观察红景天苷与黄芪注射液协同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本实验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红景天苷、黄芪注射液单用及合用时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用中效方程计算两药的中效浓度,并计算两药合用时的合用指数(CI)。结果发现两种药物单独及联合应用时随着药物剂量增加,其效应也增加。红景天苷的中效浓度(IC50)为4.982 mg/m L,黄芪注射液的中效浓度(IC50)为142.349 mg/m L,两药合用时中效浓度(IC50)为123.271 mg/m L。两药在大剂量合用时效应为协同(CI1),而在小剂量合用时效应为拮抗(CI1)。因此,红景天苷或黄芪注射液对人肝癌HepG2细胞有抑制作用,联合应用时效果更佳,两种药物大剂量合用有协同效应,但小剂量合用则表现为拮抗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