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Human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简称 h IGF)是一类既有细胞分化和增殖活性,又有胰岛素样作用的多肽,包括IGF-Ⅰ和IGF-Ⅱ两种。其中IGF-Ⅰ的功能比较清楚,而IGF-Ⅱ的作用正在研究中,可能在胎儿的生长发育及脑组织和神经系统中起重要作用。IGF-Ⅱ能刺激一些细胞系的生长,对不同的肿瘤起自分泌和旁分泌生长因子的作用。最近又发现IGF-Ⅱ能刺激神经及肌肉的再生。由于天然IGF-Ⅱ的分离困难,我们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克隆表达IGF-Ⅱc DNA,以获得大量重组蛋白,为研究和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IGF系统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肿瘤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是体内重要的生长因子。它对组织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机体的生长发育及肿瘤的发生发展起重要的调节作用。IGF系统的组成包括;IGF-Ⅰ,IGF-Ⅱ,IGF-ⅠR,IGF-ⅡR,IGFBP家族,IGF促增殖,促生长的活性主要由IGF-IR介导;IGF-ⅡR的主要作用是清除游离IGF-Ⅱ,调节IGF-Ⅱ的水平,IGFBP1-6是IGFs活性的调节因子。近年的研究表明它们也有不依赖IGF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3.
IGF-Ⅰ能刺激卵泡颗粒细胞的代谢、增生、分化,甾体激素的生成及受体的诱导。卵泡内IGF-Ⅰ的分泌受促性腺激素,雌二醇及卵泡大小的调节。 1976年Rinderknecht和Humbel从血清中具有胰岛素样活性但不同胰岛素抗体反应的物质中分离出两种肽类,由于这两种肽类是依赖于生长激素,并具有促进生长的特性,因此被定名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简称IGF)。IGF又由于其组成肽类的氨基酸不同而被皮分为IGF-Ⅰ和IGF-Ⅱ。IGF-Ⅰ分子量约7000道尔顿,包括70个氨基  相似文献   

4.
目的:叶酸是一种水溶性B 族维生素,在体内氨基酸与核苷酸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是胎儿生长发育所必须的营养素。本文通 过建立叶酸缺乏的孕鼠模型,探讨叶酸缺乏对胎鼠宫内发育的影响,并研究胎鼠肝脏组织中胰岛素生长因子(IGF)系统的表达变 化。方法:雌性C57BL/6J 小鼠叶酸缺乏组6 只、正常对照组6 只,分别饲以不含叶酸和含2 mg 叶酸/kg 的纯合饲料。四周后与雄 鼠交配,于怀孕第13.5 天(13.5 dpc)对孕鼠剖腹取胎,观察和评价胎鼠发育指标,并对宫内发育迟缓(IUGR)比率进行统计。用 Real-time PCR 法检测胎鼠肝脏组织中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胰岛素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 R)、胰岛素生长因子Ⅱ(IGF Ⅱ)、胰岛素生长因子Ⅱ受体(IGFⅡR)、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和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mRNA的 相对表达水平。结果:叶酸缺乏组雌鼠合笼前每日体重增长量降低,13.5 dpc胎鼠吸收胎和死胎比率升高,胎重下降,IUGR 比率显 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叶酸缺乏组胎鼠肝脏组织中IGFⅡ和IGFⅡR mRNA 的相对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P<0.05),IGFⅠ、IGFⅠR、IGFBP-1 和IGFBP-3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两组间没有差异(P>0.05)。结论:叶酸缺乏会导致小鼠孕 中期胎鼠IUGR 比率升高及胎肝IGFⅡ和IGFⅡR mRNA 的表达水平降低,提示叶酸缺乏对IGF系统基因的调控,可能与胎鼠IUGR 发生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5.
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Human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简称hIGF)是一类既有细胞分化和增殖活性,又有胰岛素样作用的多肽,包括IGF-1和IGF-2两种。其中IGF-1的功能比较清楚,而IGF-2的作用正在研究中,可能在胎儿的生长发育及脑组织和神经系统中起重要作用。IGF-2能刺激一些细胞系的生长,对不同的肿瘤起自分泌和旁分泌生长因子的作用。最近又发现IGF-2能刺激神经及肌肉的再生。由于天然IGF-2的分离困难,我们利  相似文献   

6.
鱼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鱼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s)是进化上相当保守的多肽,能促进组织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对鱼类的生长和发育有重要的调节作用。IGF系统包括IGF—Ⅰ、IGF-Ⅱ、IGF—ⅠR、IGF-ⅡR和IGFBP家族。本文从IGF家族成员的分子结构、生理功能和表达调节等方面综述了有关鱼类IGF体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团头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是一单链多肽。在脊椎动物中,IGF-Ⅰ通过介导生长激素达到促进生长的作用。为研究鲤科鱼类IGF-Ⅰ的结构功能及在水产养殖中的潜在应用前景,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从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肝脏的总RNA中扩增出IGF-Ⅰ cDNA。测定了该基因序列,推导其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克隆的cDNA序列编码包括信号肽和B、C、A、D、E6个区域的161个氨基酸。E区域分析结果表明所克隆的团头鲂IGF-Ⅰ序列属于IGF-ⅠEa-2亚型。  相似文献   

8.
乳源性生物活性肽及其生物学与保健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乳中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肽,或自然存在于乳中,或来自乳的酶解产物。前一类生物活性肽包括表皮生长因子(EGF) 、转化生长因子(TGF) 、神经生长因子(NGF) 、胰岛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和Ⅱ(IGF—Ⅰ、IGF—Ⅱ) 。初乳中这类生物活性肽的浓度一般高于血液中的浓度。由于初生动物胃肠道的蛋白酶活性低以及乳中存在蛋白酶抑制因子,这些活性肽能在哺乳期动物的消化道内存活。饲喂EGF、胰岛素和IGF—Ⅰ可加快新生动物胃肠道的发育,因此其对调节哺乳期幼仔胃肠道发育有重大作用。后一类生物活性肽包括酪啡肽、免疫调节肽、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ACE) 抑制肽,这些活性肽构成了乳蛋白的主要结构,并可经酶水解而释放出来,在乳消化过程中这些肽可能是潜在的生理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9.
TGF-β1对体外培养的关节软骨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原代培养的软骨细胞为材料,研究了转化生长因子IGF-β1对关节软骨细胞的增殖和软骨特异性基质代谢的作用,结果显示TGF-β1可以刺激细胞外基质中蛋白多糖含量的增加,并可以在转录水平上调节Ⅱ型胶原的表达。TGF-β1可以在体外诱导高密度培养的软骨细胞形成透明软骨样结构。没有用TGF-β1处理的高密度培养细胞不能形成透明软骨样结构,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发现其内部结构发生了异常变化。这些结果表明TGF-β1对于支持关节软骨细胞的体外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草鱼IGF—Ⅰ cDNA的克隆和在原核生物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益民  林浩然 《动物学报》2001,47(3):274-279
根据亲缘关系较近的鲤鱼胰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cDNA设计一对引物,通过RT-PCR从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肝组织首次克隆了草鱼IGF-ⅠcDNA开放阅读框(ORF)片段,经序列分析表明克隆的草鱼IGF-ⅠcDNA为Ea-2亚型,ORF与鲤鱼有95%的同源性,与人有63%的同源性;草鱼IGF-Ⅰ蛋白与鲤鱼IGF-Ⅰ仅2个氨基酸残基不同,与人IGF-Ⅰ也仅有13个残基不同,将表达成熟草鱼IGF-Ⅰ(gcIGF-Ⅰ)蛋白的cDNA片段亚克隆至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融合表达载体pGEX-4T-3,再将构建的重组表达载体pGEX-T-gcIGF-Ⅰ转入大肠杆菌BL21。在IPTG的诱导下,GST-gcIGF-Ⅰ融合蛋白高效表达。兔抗鲑鱼IGF-Ⅰ抗血清进行了Western Blot检测显示重组草鱼IGF-Ⅰ蛋白具有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11.
电刺激猫大脑皮层体感Ⅱ区(SⅡ)对隐神经C类纤维传入引起的体感Ⅰ区(SⅠ)诱发电位(C—CEP)有抑制和易化作用。在SⅠ区局部用阿托品能部分地阻断电刺激SⅡ区对C—CEP的抑制作用,但对易化作用的影响不明显;而用六烃季铵(C_6)能阻断易化作用,但对抑制作用的影响却不明显。在SⅠ区局部应用0.01%乙酰胆碱(ACh)对C—CEP有易化作用,用0.1%ACh则有抑制作用。结果提示,ACh可能参与SⅡ区对SⅠ区C—CEP的影响,通过SⅠ区的胆碱能M受体起抑制作用,通过N受体起易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外力作为信号诱导基因的选择性剪接与力生长因子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种类的细胞都响应力信号,人们将这些细胞称为力效应细胞(mechanocyte).应力可引起细胞在基因水平或表达水平的调控,其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IGFⅠ)是力学敏感因子.对骨骼肌的长期拉伸实验发现,IGF-Ⅰ不仅表达量受到拉伸刺激的调控,而且存在多种变异体形式,其中一种对力刺激敏感,只在拉伸作用下产生,命名为力生长因子(mechano growth factor,MGF).进一步研究发现,MGF能激活卫星细胞、促进成肌细胞增殖,在治疗肌损失、预防心肌损伤和修复神经损伤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机械拉伸也可以使成骨细胞表达MGF,研究表明,对成骨细胞施加应变为15%的周期性拉伸刺激,细胞的IGFⅠ表达量增加,同时表达MGF剪接变异体.对MGF的深入研究可望在疾病治疗和组织工程修复领域取得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胰岛素样因子(IGF-I)对绵羊毛囊体外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胰岛素样因子(IGF—Ⅰ)对毛囊形态影响及生长调控机理作了初步研究,分别采用0.1ng/mL、1ng/mL、10ng/mL、100ng/mL浓度梯度和对照组,结果表明10ng//mL IGF—Ⅰ对毛囊生长具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生长速度为0.26mm/d,对其作毛囊生长长度与培养关数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培养前8d毛囊生长长度与培养时间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该试验仅从细胞水平上对体外培养毛囊生长及形态进行了研究,初步证实了IGF—Ⅰ有刺激毛囊生长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IGF-1对细胞凋亡的抑制调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1)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家族中的一种,通过与IGF-1受体相结合产生生物学效应,是通过内分泌、自分泌和旁分泌的三种途径分泌的低分子多肽。近些年来,研究发现IGF-1不仅具有胰岛素类似的功能以及介导生长激素的作用,还是多种类型细胞凋亡的一个重要抑制因子。本文就IGF-1抑制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途径和IGF-1对Bcl-2家族、caspases家族以及关键转录因子的调控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是一类多肽类生长因子。IGF-I、IGF-II以及各自受体和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inding proteins, IGFBPs)构成了IGF系统。IGF系统在多个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具有调节动物生殖,细胞增殖和凋亡等方面的功能。本文综述了IGF系统在雌性动物生殖激素分泌、卵泡闭锁、胚胎和胎盘发育等方面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IGF系统对动物生殖的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IGF-Ⅱ、IGF-1R以及IGFBP-3等的阳性表达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45例结直肠癌、33例炎性息肉、40例腺瘤以及35例正常肠粘膜组织予以免疫组织化学SP法进行IGF—Ⅱ、IGF—1R以及IGFBP-3检测,并统计结直肠腺瘤不同组织类型和结直肠癌不同Dukes分期的阳性表达差异。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IGF—Ⅱ、IGF—1R以及IGFBP-3表达均呈高阳性率,并且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结直肠腺瘤管状、混合型、绒毛状等不同组织类型IGF-Ⅱ、IGF—1R以及IGFBP-3表达阳性率呈逐渐增高趋势,绒毛状腺瘤显著高于其他两型(P〈0.05)。45例结直肠癌中,Dukes分期A、B两期显著低于C期和D期,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IGF—Ⅱ、IGF-1R以及IGFBP-3可能在结直肠腺瘤发生、发展及进展为结直肠癌的过程中起一定作用,对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的以细胞表面受体为靶向的基因导入系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鉴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号及Ⅱ号的受体 (IGFⅠR ,IGFⅡR)在人原发性肝癌中过量表达 ,以及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EGFR)在多种人恶性肿瘤过量表达 ,设计和合成了针对IGFⅠR及IGFⅡR的 1 4肽E5和针对EGFR的 1 6肽GE7,以及流感病毒血凝素功能域 2 0肽HA2 0作为内吞小体释放寡肽 (Endosomereleasingoligopeptide,EOP) ,将它们分别与多聚阳离子多肽 (Polycationic polypeptide ,PCP)———多聚赖氨酸 (Polylysine ,PL)或鱼精蛋白 (Protamine,PA)共价连接 ,藉静电效应与DNA形成一个复合体 (E5 PCP/DNA/PCP HA2 0 ,GE7 PCP/DNA/PCP HA2 0 ) ,即构建的新的受体介导的靶向性非病毒型基因导入系统 .体内、外实验结果表明它们相对靶向且高效地将外源基因导入人恶性肿瘤细胞并得到预期表达  相似文献   

18.
肝癌是最常见的人类恶性肿瘤之一.肝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交互作用逐级发生的过程.包括乙肝、丙肝病毒感染、酗酒、肝硬化等都可能导致肝癌.研究表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系统由IGF1、IGF2及其受体(IGF1R、IGF2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组成,在正常以及恶性肝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综述回顾近年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与肝癌发生发展的机理研究,及其在肝癌治疗中可能的临床应用前景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该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的研究展望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9.
牙鲆变态中IGF-I基因表达及甲状腺激素对其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s)是一类具有胰岛素样代谢和促有丝分裂功能的蛋白质,参与脊椎动物的胚胎发育、生长和生殖。IGF系统包括两个配体(IGF-Ⅰ、IGF-Ⅱ)、IGF受体(IGF-I receptor,IGF-I R;IGF-II receptor,IGF-ⅡR)以及IGF结合蛋白(IGF binding  相似文献   

20.
营养状况对幼年鲤鱼肝脏IGF-Ⅰ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华益民  林浩然 《动物学报》2001,47(1):94-100
通过室外喂养观察3种营养状况对幼年鲤鱼生长、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和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mRNA表达的影响。一组鱼喂含40%酪蛋白的饵料(H组),一组鱼喂含20%酪蛋白的饵料(L组),饵料的总能量相同;另一组鱼先饥饿32天再投喂含40%酪蛋白的饵料。禁食后饥饿组鲤鱼体重和体长的生长受阻,在第16天饥饿组鱼血清GH水平明显升高,到第32天达到H组的4倍;而肝组织IGF-Ⅰ mRNA水平在第16天无明显下降,但是到第32天已降到不到H组的一半。鲤鱼其它组织饥饿32天未发现IGF-Ⅰ mRNA表达有明显变化。饥饿32天后开始投喂含40%酪蛋白的饵料,鲤鱼生长、肝组织IGF-Ⅰ mRNA的表达水平逐渐恢复,再投喂16天皆与H组无明显差异。再投喂过程中,GH水平也逐渐下降,第16天恢复正常。实验结果提示鲤鱼营养对肝组织IGF-Ⅰ mRNA的表达有调节作用。营养缺乏将导致鲤鱼肝组织IGF-Ⅰ mRNA的表达水平也相应恢复正常,从而导致鲤鱼生长恢复。同时,实验结果也提示,鲤鱼肝以外的组织IGF-Ⅰ mRNA表达不受营养调节。L组鲤鱼在喂养过程中,体重和体长的增长比H组低,但即使喂养40天,两组鱼体重和体长并无显著差异。两组鱼血清生长激素水平和各组织IGF-Ⅰ mRNA的表达水平到实验第32天也未发现有明显差异。推测在鲤鱼含正常能量和20%酪蛋白的饵料已能维持正常IGF-Ⅰ mRNA的表达。L组和H组鱼肝IGF-Ⅰ mRNA在喂养1个月后仍无显著差异也可能与实验时间较短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