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α受体激动对绵羊心脏浦肯野纤维延迟后除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乙酰毒毛旋花子成元0.2μmol/L诱发绵羊心脏浦肯野纤维产生延迟后除极(DAD),采用细胞内微电极记录。在用普奈洛尔1.0μmol/L阻断β受体条件下,苯肾上腺素1.0μmol/L使DAD幅值由8.1±2.2mV增至9.5±2.8mV,时程由240±47ms延长到273±47ms(n=13,PM<0.01),DAD上升速率由0.039±0.023V/s增至0.051±0.026V/s(n=13,P<0.05),DAD在动作电位后出现的时间提前了30±47ms(n=13,P<0.05)。用去甲肾上腺素1.0μmol/L增强DAD引起触发活动时,酚妥0拉明1.8μmol/L不能抑制触发活动,普奈洛尔1.0μmol/L能抑制之。上述结果表明α受体激动对DAD有轻度增强作用,但由DAD引起的触发活动,α受体阻滞剂的抑制作用不如β受体阻滞剂有效。  相似文献   

2.
α受体激动对绵羊心肌瞬时性内向离子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渭彬  徐有秋 《生理学报》1995,47(4):387-393
用乙酰毒毛旋花子甙元(AS)0.05μmol/L诱发绵羊心浦肯野纤维产生稳定的瞬时性内向离子流(Iti),用普萘洛尔0.5μmol/L阻断β受体,观察α受体激动剂苯肾上腺素(PE)0.3,1.0μmol/L对Iti幅值与时程的影响。PE1.0μmol/L灌流20,50min时Iti幅值分别由对照值12.8±1.9nA减小至10.7±1.2nA(n=5,P<0.05)与9.6±1.9nA(n=5,P<0.01);ItiD50时程分别由对照值145±24.4ms延长至183.3±28.1ms(n=5,P<0.05)与207.5±34.2ms(n=5,P<0.01),PE对Iti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与时间依赖性。Iti到达峰值的时间和回复到基线的时间都延长,提示PE作用下Iti通道动力学发生了变化。如果在β受体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ISO)1.0μmol/L增强Iti的基础上,PE1.0μmol/L灌流10min,对Iti幅值的抑制及时程的延长作用更显著,Iti幅值由对照值15.6±3.2nA减小到10.3±2.2nA;ItiD50由92.5±14.3ms延长到132.5±36.0ms(n=5,P<0.01)。  相似文献   

3.
体外培养大鼠星形细胞的缺糖缺氧性损伤及药物的保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实验用大鼠星形细胞体外培养模型,观察了细胞在不同条件下乳酸脱氨酶(LDH)的漏出。发现当去掉葡萄糖后,细胞缺氧5和7h后LDH漏出明显增加,5b为59.7±25.3U/mg蛋白(对照组24.7±16.3,P<0.05),7h为68.3±89U/mg蛋白(对照组39.9±212,P<0.01)。用3-氧-甲基-[1- ̄3H]-D-葡萄糖摄取法测量细胞体积,结果显示缺糖缺氧5h后细胞明显肿胀,从对照组的4.1±1.2增加到8.1±3.2μl/mg蛋白(P<0.01)。丹参有效成分764-3在0.5至50μmol/L时能减少缺糖缺氧细胞LDH漏出;在50μmol/L时能减小缺糖缺氧细胞的体积。谷氨酸受体拮抗剂DNQX(6,7-dinitroquinoxaline-2,3dione)50μmol/L能减轻星形细胞肿胀和LDH漏出。  相似文献   

4.
P物质对大鼠DRG神经元胞体膜的作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本文在大鼠DRG神经元标本上应用细胞内记录,以确定SP对DRG细胞的膜反应及其可能的离子机制。实验所测DRG细胞静息膜电位为-58.9±8.2mV(X±SE,n=81)。传导速度:A_(α/β)细胞为20.4±4.8m/s(X±SE),范围14.1-28.7m/s(47/60);Aδ及C类细胞为9.8±5.2m/s,范围1.2-13.7m/s(13/60)。浴槽滴加SP(10 ̄(-7)-3×10 ̄(-4)mol/L)在大多数细胞可引起明显的膜去极化反应(56/60)。少数细胞对SP无反应(4/60)。在SP去极化期间膜电导值有所增加,从平均值2.72×10 ̄(-8)mho增加24.6%(n=3)。所测逆转电位值在+40-+50mV之间(n=3)。浊流平衡液(BSS)中NaCl以氯化胆碱置代,或用含TTX(10 ̄(-5)mol/L)的BSS灌流,可使SP-去极化幅值大大减小但不能完全消除。而高(20mmol/L)和低(0mmol/L)Ca ̄(2+)的BSS灌流时,使SP-去极化幅值相应的增加和降低。用含10 ̄(-4)mol/LCd ̄(2+)及10 ̄(-2)mol/LTEA的BSS灌流,均使SP-去极化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5.
胰岛素对胰腺外分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英魁  朱文玉 《生理学报》1995,47(3):238-244
我们用链佐霉素选择性地破坏胰岛B细胞,研究胰岛素在糖尿病大鼠胰腺外分泌功能变化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糖尿病时,胰淀粉酶含量显著减少,胰淀粉酶mRNA也降低为对照组的3.2±0.5%(P<0.0)。体外实验表明,糖尿病大鼠胰腺腺泡上125I-胰岛素的结合明显增多。Bmax由对照组的2.8±10-9mol/L增加为3.5±10-9mol/L(P<0.01)。腺泡对3H-葡萄糖的摄取,3H-亮氨酸的掺入以及腺泡膜Na+-K+ATP酶的活性均比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补充胰岛素,可翻转上述变化。从而提示,胰岛素在调节胰腺外分泌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人血红细胞胞浆部分经(NH4)2SO4沉淀,DEAE-纤维素(DE2)柱层析,磷酸纤维素柱层析(P11)得到部分纯化的PTPP,产率;5.7%,提纯1075倍。以^32P-Tyr-Poly(G4:T)作底物,测得其表征Km约为0.5-0.8μmol/L。该酶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分别为7.0-7.8及37-40℃。Zn^2+等二价金属离子及Na3VO4等酸根基团对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EDTA、甘  相似文献   

7.
菜心下胚轴原生质体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萌发3—4 天(长约4 cm )的菜心(Brassica campestris var.parachinesis)无菌苗苍白下胚轴为材料,酶解分离原生质体。经纯化的原生质体,在含0.5 m g/LZT、0.5 m g/L2,4-D、1.0 m g/LNAA 和0.4 m ol/L葡萄糖的K8p 培养基中,进行微滴培养。在起始培养14—18小时,原生质体再生新的细胞壁。36 小时再生细胞开始第一次分裂。第三天分裂细胞频率可达35% 。培养第8—9 天,可见含8—16个细胞的小细胞团,植板率为15% —18% 。3 周后将发育成直径为2 m m 的白色小愈伤组织,转到含0.3 m g/L 2,4-D并用gelrite半固化的培养基上,增殖成4—5 m m 直径的愈伤组织。在MS+ 3.2(或1.6) m g/L BA+ 1.6(或0.8) m g/LZT+ 0.01 m g/L NAA+ 0.1 m g/LGA3 和0.2% 蔗糖的分化培养基上,获得芽的分化。切下约2 cm 长的芽苗,转移到含0.2 m g/LIAA 和2% 蔗糖的培养基上,生根形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8.
SNP抑制5-HT诱导的胞内游离钙浓度升高和内钙释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Fura - 2/AM 荧光测量技术研究了5 - 羟色胺(5- HT) 诱导的大鼠尾动脉平滑肌细胞胞内钙升高和一氧化氮(NO) 的抑制效应。实验表明, 胞外0m mol/ L Ca2 + 时胞内静息[Ca2 + ] i 为20 .2±8 .6nmol/L(n = 8) 。10μmol/L 5- HT 可诱导出胞内钙库释放引起的瞬态[Ca2 +]i 升高,其峰值达245 .7 ±71.6nmol/ L(n = 6) 。10 - 7 mol/L 硝普钠(SNP) 可抑制5- HT 诱导的[Ca2 +]i 升高,其峰值浓度降为75.1±35 .9nmol/L(n = 5) 。当细胞浴液含2.5m mol/L Ca2 + 时,静息[Ca2 +]i为112 .8 ±10 .3nmol/ L(n = 5) , 这时10μmol/ L 5 - HT 可诱导[Ca2 + ] i 的峰值为252 .3 ±80 .6nmol/L(n = 4) ,以及其后平台浓度为143 .0 ±37 .6nmol/L(n = 4) ,略大于[Ca2 +]i 为112.8 ±10 .3nmol/L 的静息浓度,为外钙内流引起。10 - 7 mol/L SNP 也可抑制5- HT 诱导[Ca2 + ]i 平台相浓度。平台浓度由143 ±47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含ArgRS306KR基因args306KR的pUC18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TG1转化子中经DEAE-Sephacel和Blue-Sepharose两步柱层析,得到电泳一条带的ArgRS306KR。纯酶的比活为2790单位/毫克。该酶氨酰化和ATP~PPi交换活力的最适pH分别为pH8.3和pH7.5。氨酰化活力对ATP、Arg和tRNA的Km分别为2.6mmol/L、14.0μmol/L和5.0μmol/L:Vmax为7630单位/毫克;koat为9S-1。ATP~PPi交换活力对ATP和Arg的Km分别为8.3mmol/L和99μmol/L;Vmax为16320单位/毫克;kcat为18S-1。  相似文献   

10.
杜氏盐藻细胞质膜具的氧化NAD(P)H,还原Fe(CN)^3-6和O2的氧化还原系统。当Fe(CN)^3-6浓度为0.6mmol/L,氧化NADH的Km为96μmol/L,Vmax为159nmol10^-8cellsmin^-1,最适pH为8.5。TritonX-100可促进NADH和Fe(CN)^3-6的氧化还原活性。NADH能促进藻细胞的氧吸收,最适pH为8.5。在无外源电子供体存在时,细胞质  相似文献   

11.
沙门菌CWDMs脂代谢检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毛地黄皂苷敏感试验和菌细胞胆固醇、甘油三脂及胆碱酯酶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经L 型变异后形成的细胞壁缺陷突变株(CW DM )的脂类代谢活性,了解这些CW DM 变异的性质和探讨细菌细胞壁缺陷突变与细菌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 DM s 具有显著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对毛地黄皂苷高度敏感并且还具有与白色念珠菌相似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但未能检出胆碱酯酶活性。CW DM s返祖菌丧失了脂类代谢酶类和胞浆膜不含胆固醇,恢复了与其亲代细菌型相似的代谢特征。提示在沙门菌天然即存在有与脂类及胆固醇代谢相关的基因,细胞壁的缺陷导致这些脂类及胆固醇代谢基因活化,以致 CW DM s 能够表达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和胞浆膜含有胆固醇  相似文献   

1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CWDMs及其宁代细菌型和伤寒杆菌粗糙型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功酶,以了解沙门菌CWDMs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结果表明,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细菌型及伤寒杆粗糙型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显示出相同的4种具有不同泳动速率的LDH同功酶,但CWDMs仅显示2种LDH。CWDMs的2种LDH同功酶与其亲代细菌型及伤寒杆  相似文献   

13.
沙门菌CWDMs氨基酸代谢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旭  王和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12(3):142-143,145
采用氨基氨利用生长试验和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酶(GOT)、乳酸脱氨酶(LDH)、肌酸激酶(CK)、α-闳丁酸脱氢酶(α-HBD)、γ-谷志肽酶(γ-GT),酸性磷酸酶(ACP)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CWDMs变异的特点及其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在仅含蛋氨酸或脯氨  相似文献   

14.
光照对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8种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除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Spring配子体假根无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其生长方向与光照方向无关外,其它7种的配子体假根均有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假根的向重力性反应在配子体发育初期,因光照的方向不同而异,表现为负向光性。随着配子体发育至片状体阶段,光对其向重力性反应的影响逐渐减弱,而重力的影响增强。在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初期,光对  相似文献   

15.
16.
作者解剖观察了33种,隶于4目、7亚目、15科、19属的中国鳐类脑颅的形态。研究结果认为:锯鳐目和鳐目是原始类群,它们均具吻软骨,其中圆犂头鳐科和团扇鳐科是特化类群。电鳐目亦具吻软骨,它们是特化和退化类群。在较高等的鲼目则无吻软骨。依据鳐类不同的分类阶元,其脑颅亦各具有不同的式型。  相似文献   

17.
18.
两种蚤的幼虫形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肖柏林 《昆虫学报》1990,33(2):250-253
关于蚤类幼虫形态的研究,进展比较缓慢,我国王敦清1956年首次描述7种蚤的幼虫形态以后,由柳支英,虞以新(1957),孙昌秀(1965),叶瑞玉(1982,1986),费荣中(1986)等学者先后共描述过约29种蚤的幼虫形态。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知蚤类幼虫形态约36种,隶属6科19属。本文描述未见报道的无棘鬃额蚤Frontopsylla aspiniformis Liu etWu(1960)和青海双蚤Amphipsylla qinghaiensis Ren et Ji(1979)两种蚤山幼虫形态。  相似文献   

19.
20.
省沽油科叶解剖结构的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士友  于兆英 《植物研究》1992,12(2):177-184
本文对国产省沽油科 Staphyleaceae 4属植物叶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叶解剖结构特征在属间的区别较明显, 特别是瘿椒树属 Tapiscia 有着几乎与其他三属截然不同的独特性状。根据已有的孢粉学, 花、节及木材的解剖等方面的资料, 我们支持Тахтаджян(1987)将瘿椒树亚科分出而建立瘿椒树科 Tapisciaceae 的观点。瘿椒树属为我国特有属, 根据我们对采自不同产地的材料观察, 居群间的差异很小, 其可能仍为一单种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