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荐 《生物学通报》2009,44(6):38-39
例题:将青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在脊柱下部打开脊椎骨,剥离出脊髓一侧的1对脊神经根(包含1个背根和1个腹根,见图)。分别电刺激背根与腹根均可引起蛙同侧后肢发生运动反应。背根与腹根合并成脊神经。  相似文献   

2.
Б.Н.伊萨英著的植物学挂图为彩色挂图.译著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挂图共分两辑:第一辑为植物形态学、解剖学和生理学部分,共50幅(分为3组);第二辑为植物分类学部分,共73幅(分为5组).该挂图的内容简明,绘图逼真,写生图的彩色接近于天然的颜色,细胞图的彩色与一般显微制片的染色相符合,对中等学校以及大学低年级植物学课程极为适用.这是一部很值得推荐的挂图.译著的内容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因由于某些地方的错译以及有些译名未按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统一公布的译名,这都令使用者遭到了一些困难.笔者现对译文中较重要的错误提出一些修正意见,供使用该挂图同志的参考. 第1辑第1组第1幅:“1.根:3一根毛……”中“根毛”应译作“细根”,有人根据俄文原义直译为“根纤维”亦不甚妥当.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SDS凝胶电泳方法从人脊神经前根中分离出人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特有的蛋白—190KD。将该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经杂交瘤技术,获得了抗190KD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表明,190KD单抗与脊髓灰质前角神经元、前根及肌支发生阳性反应。实验结果提示,190KD蛋白分布在脊髓运动神经元胞体及脊神经的前根和肌支纤维中。  相似文献   

4.
探索教学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最大限度地让学生独立地思考,并经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知识,使学生将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现以“骨骼”一节为例简述如下: (一)课时划分 1.骨骼的组成。直观教学法(1课时)。 2.骨 3.关节探索法教学(2—3课时连排)。 (二)课前准备 1.要求学生预习“骨骼”这一节内容。 2.学生分四个小组,课前培训小组长。 3.准备实验材料、药品及用具、挂图。 (三)提问导人新课提问人体骨骼由206块骨连接而成,它有什么功能?(要求回答:有运动、支持和保护的功能) 引言前面讲述了骨骼的组成与功能是相适应的,那么构成骨骼的这206块骨的形态结构和骨的连接又是怎样和运动、支持、保护的功  相似文献   

5.
神经系统各部的构造和机能脊神经脊神经31对,包括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脊神经由前后两根与脊髓连接。前后根在椎管内向下斜行合成一条脊神经,从椎间孔穿出,然后又分成前后两支,后支分布到身体背部,前支分布到躯干前面和两侧、四肢、内脏。脊神经前支,有许多上下结合起来,形成神经丛: 颈神经丛:由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颈神经形成,分布到头、颈、肩、横膈。  相似文献   

6.
如何上好生理卫生复习课?我利用直观教具指导学生阅读,取得一定的效果,现以“泌尿系统”一节复习课为例。 1.利用直观教具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课前把学生带到实验室,凡涉及到本课内容的模型、挂图、切片都让他们观察。观察顺序是从大到小,从宏观到微观。(1)观察肾脏在体腔内的位置、形状及泌尿系统的其它器官;(2)观察肾脏解剖模型或挂图,指出皮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的一、通过学生自学,使他们对生物的类群有初步的了解. 二、通过参观实物、标本和挂图等,对生物界的主要类群的主要特征有较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了解生物界分类的基本知识.为学习“生物进化”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 (一)拟出自学思考题. 1.生物分类系统的阶梯(等级)是如何确定的?分为哪几个等级? 2.什么叫物种?种的学名是怎么组成的?生物的分类有什么意义? 3.区别下列各类群: (1)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 (2)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3)病毒和细菌 (4)种和品种  相似文献   

8.
采用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商城肥鲵的脊髓和脊神经节的石蜡切片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商城肥鲵的脊髓可分为灰质和白质;白质外有3层膜包围,由外向内依次是硬脊膜、蛛网膜和软脊膜。常规染色显示脊神经节位于脊神经后根,外包被膜,呈不规则的卵圆形,神经节内的细胞有两种,一种为节细胞,胞体圆形或者卵圆形,大小不等,根据胞体的大小又可分为大脊神经节细胞和小脊神经节细胞;另一种细胞叫做卫星细胞,包裹在脊神经节细胞的周围。BDNF和IL-1α一抗均显示脊神经节细胞呈阳性,卫星细胞呈阴性,前者大神经节细胞阳性明显强于小神经节细胞,后者两种神经节细胞的阳性强度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转录”、“翻译”是高中生物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新课标教材中虽然配有彩色插图,但是学生对“转录”、“翻译”的过程缺乏一个动态的理解。普通挂图是常规的教学媒体之一,但是难以表达活动的事物。活动图能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在这一章节的教学前,利用课外活动指导学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描述了大鼠脊髓L_1节段后柱、后索、侧索和前角的诱发电位及其损伤后的变化,并观察了切断L_4、L_5脊神经背、腹根与横断高位颈髓对电位的影响,以进行行电位来源分析。结果可见,上述四个区域的诱发电位基本由早反应三相波和晚反应组成。分别电解损毁这些部位后,电位波幅均普遍降低,晚期反应较早反应降低明显。后柱或后索受损对电位影响最大。局部损毁后可见L_1及T_(13)水平的硬膜上电位改变明显,尤其晚反应减弱、波峰平坦。反应时值与潜伏时未见明显改变。切断L_4脊神经背、腹根后、电位基本消失。去大脑对电位未见明显影响。结果表明,刺激坐骨神经诱发的脊髓电位起源于低位腰段传入神经和脊髓内多通路的兴奋传导,在一定程度上受腹根逆行活动的影响,与大脑及脊髓下行传导束活动无直接联系。脊髓诱发电位的幅度与波形改变可作为脊髓损伤的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大家都知道脊髓位于椎管里,略呈圆柱形。在胚胎早期脊髓充满于椎管的全部,由于脊柱发育比脊髓快,因之脊髓下端就在椎管中相对地逐渐上升,到达成年时其下端上升到第二腰椎的水平。脊髓从每一对椎间孔都发出两对神经干,这就是腹根和背根。腹根和背根通过椎间孔从椎管出来,同时彼此连在一起,构成左右两根通向身体各部的脊神经。背根比腹根稍粗大一些,背根在椎间孔的旁边形成膨大的部分叫做脊神经节。  相似文献   

12.
“根的生长特性”一组对比实验彭晓映(湖北省郧西县第一中学442600)笔者根据学生在初、高中生物课中所学的知识,经实践摸索,综合设计一组“根的生长特性”的对比实验,既可训练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又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实验前的准备取包装用...  相似文献   

13.
李晋 《生物学杂志》2000,17(3):40-40
生物课教学挂图是配合课堂讲解的教具之一。要绘好生物挂图,必须从教学和科研的要求出发,要实事求是、注意科学性。绘制时,要简单准确,容易看懂。现从以下三方面简要介绍怎样绘好生物课的教学挂图。1 绘制前的准备工作11 工具:绘图纸、铅笔、幻灯机、橡皮、米尺、圆规、墨汁、颜料等。绘图纸的选择一般以图制后是否裱装为标准,如拟裱的挂图,则宜用薄纸,不拟裱的挂图,则用厚纸。选用的纸一般是长110公分,宽80公分。绘图前应充分考虑好边的尺寸应放大或缩小多少倍?如何布局等都应事前作充分的考虑。幻灯机可用上海长宁机修厂生产的蓓蕾牌789…  相似文献   

14.
生物挂图是配合课堂讲解的教具之一。要绘好生物挂图,必须从教学和科研的要求出发,要实事求是、注意科学性。绘制时,要简单准确,容易看懂。现从以下三方面简要介绍怎样绘好生物挂图。绘制前的准备工作绘制前必须准备好: 1.工具:绘图纸、铅笔、幻灯机、橡皮、米尺、圆规、墨汁、颜料等。绘图纸的选择一般以图制后是否裱装为标准,如拟裱的挂图,则宜用薄纸,不拟裱的挂图,则用厚纸。选用的纸一般是长110公分,宽80公分。绘图前应充分考虑好边的尺寸应放大或缩小多少倍?如何布局等都应事前作充分的考虑。幻灯机可用上海长宁机修厂生产的蓓蕾牌789型实物全反射投影机或用光耀牌JTD-1型投影幻灯。 2.认真对图稿、标本,模型进行观察、认识。放大复制一幅生物挂图,绝不是单纯的描绘,首先应对图稿、特别是标本模型,要仔细观察它们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理卫生第九章(神經系統)第二节“脊髓”一课的教材中,在阐述脊神經背根和腹根(教本上是称为后根和前根)的作用时,是通过切断蛙一侧背根和对侧腹根的实驗來說明的。的确,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前准备好,先对动物进行好手术处理,而在课堂上是直接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看到实驗的结果,再从实驗结果來进行分析講解,那么将会大大增强教学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16.
在初一《植物学》第五章“茎的结构”一节中,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是重点,而年轮的形成过程则是这节课的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 我将年轮的教学挂图加以改进,把“死”挂图变为“活动”挂图,以“静”变“动”,来展示树干的加粗情况。具体做法是:在原有年轮挂图的上面,覆盖两层白纸。  相似文献   

17.
课前,把“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成语画成一幅图,并特别突出蚌壳。上课时将图挂到黑板上,让学生回答图中所隐藏的成语以及成语的意思。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回答出来。紧接着向学生提出下列问题: 1.鹬(鸟纲,鹬科多数种类的通称)是一种生活在水边的鸟,嘴长而硬,为什么被河蚌夹住了却脱不了身?  相似文献   

18.
讲授“花的结构”一节,正值早春二月,在华北地区,自然环境中尚无开花植株,一般采用挂图、模型和浸制标本示教。为了使学生能观察、解剖新鲜的桃花和小麦花,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是这样进行准备工作的。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植物教材中,讲述了植物进化的证据、历程和原因。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要使学生建立上述概念和掌握基本知识,采用图示法讲述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在这个“植物界进化的路线图”(图1)中,除了反映了植物类群的来龙去脉外,还体现了类群与其生活环境的统一关系以及类群的复杂程度随地质年代的变化关系。利用这张图讲述进化的证据(再配合化石或挂图)、历程、原因和规律,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生长休止蛋白7(Gas7)在成年大鼠脊髓和脊神经节的表达.方法 成年SD大鼠12只,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焦油紫染色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来观察Gas7基因核酸和蛋白在成年SD大鼠脊髓和脊神经节的表达.结果 RT-PCR结果显示,脊髓和脊神经节有较丰富的Gas7 mRNA表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焦油紫染色相对照,脊髓灰质各板层神经元均表达Gas7蛋白,与其它版层相比较,后角Ⅱ版层胶状质的小细胞和前角Ⅸ版层的运动神经元显色较深且数量较多.脊髓白质Gas7免疫阳性反应较弱且分布均匀.脊神经节内大型感觉神经元呈Gas7免疫强阳性反应,中、小型感觉神经元为弱阳性反应.结论 本文首次描述了Gas7在成年大鼠脊髓和脊神经节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Gas7在成年神经系统再生和修复过程中的功能提供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