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使用带标记(耐氨苄青霉素)的大肠杆菌制备的急性胰腺炎的动物模型,进行了大肠杆菌易位和生态防治的研究,结果证实双歧杆菌合剂和中药具有预防内源性感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的丁酸激酶基因 (buk) 和磷酸转丁酰基酶基因(ptb),以及Thiocapsa pfennigii的PHA合成酶基因,设计了一条能够合成多种聚羟基烷酸的代谢途径,用构建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获得了重组大肠杆菌菌株.前期的研究表明,在合适的前体物条件下,该重组大肠杆菌能够合成包括聚羟基丁酸、聚(羟基丁酸-戊酸)等多种生物聚酯[Liu and Steinbüchel, Appl. Environ. Microbiol. 66739-743].利用该重组大肠杆菌,通过生物催化作用合成了3-巯基丙酸的同型共聚酯,同时利用该重组大肠杆菌还获得了含3-巯基丙酸单体的多种异型共聚物.实验首先研究了3-巯基丙酸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优化了培养过程中添加3-巯基丙酸的时机和浓度,结果表明,在实验的条件下,细胞合成聚(3-巯基丙酸)可达6.7%(占细胞干重),合成聚(3-羟基丁酸-3-巯基丙酸)(分子中3-巯基丙酸3-羟基丁酸=31)可达24.3%.实验进一步研究了同时或分别表达以上3个基因的重组大肠杆菌合成聚合物的能力,结果表明只有当3个基因同时表达时才能合成聚合物,说明3个基因对合成过程是必须的,从而表明了合成途径是按照设计的路线进行的.还通过GC/MS、GPC、IR等手段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定性的研究.聚(3-巯基丙酸)或聚(3-羟基丁酸-3-巯基丙酸)等聚酯属于一类新型生物聚合物,它在分子骨架中含有硫酯键,不同于聚羟基烷酸酯的氧酯键,从而具有显著不同的物理、化学、光学等性质和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四、DNA的体外重组 DNA重组技术,当用于干扰素、胰岛素、疫苗、免疫球蛋白等物质的生产时,目前多半采用从mRNA反转录成cDNA,然后和载体DNA重组,再转化至大肠杆菌内进行复制和表达。在某一基因结构已清楚的情况下,亦可人工合成该基因(如人胰岛素基因等),再将该基因嵌入载体引进大肠杆菌中。若从基因库中分离出的基因,由于已含有内含子(Intron),  相似文献   

4.
创伤后肠道菌群移位与微生态防治研究(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深入地研究肠道菌群的生物屏障作用,我们使用Wistar大鼠制备烧伤动物模型,定量地分析了烧伤大鼠肠道粘膜和内容物中5类菌群,且对血液和内脏进行了细菌培养,结果显示烧伤大鼠48h菌群变化明显,烧伤大鼠48h血培养阳性率为50%,细菌移位率达41%,烧伤24h血浆内毒素升高,二胺氧化酶活性和结肠IgA水平下降,发生了内源性感染症。  相似文献   

5.
将来源于银白杨的异戊二烯合成酶基因按照大肠杆菌密码子偏爱性进行优化,克隆到表达载体pACYCDu-et-1上,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异源表达,采用镍柱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并测定其异戊二烯合成酶活性,通过摇瓶发酵实验对重组菌产异戊二烯进行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银白杨异戊二烯合成酶在大肠杆菌中能够高效表达,经过镍柱纯化后,电泳检测到特异性表达条带;该重组异戊二烯合成酶能够催化异戊二烯的合成,重组菌的异戊二烯产量可达到60μg/L。  相似文献   

6.
王正旋 《生物信息学》2012,10(2):141-142
加拿大女皇大学参赛队伍通过研究线虫,建立了有关线虫的BioBrick,从而代替大肠杆菌。以前的很多队伍都是以原核生物如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的,而这支队伍则通过创新,摒弃原核生物,转向了具有更高等生命的线虫,建立各种有关线虫的BioBrick,为以后其他队伍利用线虫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能引起仔猪、犊牛、羔羊等新生幼畜发生急性腹泻、K_(99)和F_(41)是这类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所产生的两种在免疫性质上不同的纤毛抗原。 提取K_(99)质粒,用HindⅢ酶消化,再用低熔点琼脂糖电泳回收分子量约为11Md的K_(99)的HindⅢ片段,并将该片段与经过碱性磷酸酶处理的PBR322载体重组,转化大肠杆菌C_(600)。用ELISA筛选K_(99)抗原阳性克隆。 E.coli83919F_(41)~+是非致病的产生F_(41)纤毛抗原的野生菌株。且F_(41)抗原基因是由染色体编码的。采用转化的方法将K99人工重组质粒转化到E.coli83919F_(41)~+中构建成K_(99)—F_(41)双纤毛基因工程菌。双纤毛菌中K_(99)抗原表达达到给体菌的水平,而F_(41)抗原的表达未受到明显的干扰。  相似文献   

8.
大肠杆菌O157H7是近年来新认识的肠道疾病病原体。随着认识的深入,对大肠杆菌O157H7实验诊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近年来大肠杆菌O157H7的细菌培养、免疫磁分离法、ELISA、热解质谱测定、多聚酶链反应等方法的研究情况作了介绍,并对其在流行病学和临床上的应用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利用大肠杆菌mRNA中存在的一定程度的poly(A)现象,利用oligo(dT)与poly(A)特异结合的特性,纯化并逆转录mRNA,并应用RD-PCR双方法获得了170多条大肠杆菌poly(A)化mRNA的基因片段,利用这些片段打印成基因芯片,以供后续大肠杆菌的基因表达研究。  相似文献   

10.
枯草杆菌BS_(224)菌体外拮抗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枯草杆菌BS_(224)菌对烧伤创面感染的几种常见致病菌的拮抗效应,我们分别将BS_(224)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及大肠杆菌的对数生长期的菌,按等量比例混合于肉汤管内,经28℃不同时间的培养和菌落计数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BS_(224)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及大肠杆菌在体外均有极显著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