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1 毫秒
1.
<正> 自然界除了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外,还存在许多非蛋白质氨基酸,现据统计已测分子结构的非蛋白氨基酸已多达400多种,其中在植物中发现的约有240多种、在动物中发现50多种,其余多存在微生物中,这些天然产物大都具有芳香或杂环的结构,存在于各种细胞或组织中,有的呈游离状,有的呈结合状,但并不存在于蛋白质中,它们大多数是蛋白质中存在的α-氨基酸的衍生  相似文献   

2.
<正> 非蛋白氨基酸是跟以肽键构成高分子蛋白质有所不同的一些氨基酸,它是以游离或小肽形式存在。当生物组织用乙醇溶液浸提时,不会随蛋白质沉淀,而是留在溶液之中,一般认为非蛋白质氨基酸不是构成机体结构物质,也不作能源物质。故不象蛋白质氨基酸那样,与生物机体生长发育直接相关。而且由于它含量少,发现迟,还被人们误以为  相似文献   

3.
<正> 丁二氨酸(2,4 DiaminobutyricAcid,英文缩写DABA)’也称为2,4一二氨基丁酸,是一种次生非蛋白质氨基酸,属于四碳化合物,其结构式为(NH_2)CH_2CH_2CH(NH_2)COOH,与天门冬氨酸有内在的联系。由于氨基数目多于羧基,故该氨基酸属于碱性氨基酸。它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内,呈游离或结合状态存在,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尽管丁二氨酸从发现  相似文献   

4.
刘庆榕  吴鹤龄 《遗传》1987,9(1):39-42
非组蛋白是在染色体中组蛋白以外的蛋白 质。它除了含有基因的调控蛋白外,还具有许 多与核酸代谢有关的酶和结构蛋白。非组蛋白 从染色体复合物上分离下来后,很容易聚集在 一起,也很容易被蛋白水解酶降解。所以,它们 很难在溶液中保持原状〔31。目前,非组蛋白中能 够较好地分离、纯化,并对其生物学性质及结构 功能加以详细研究的是一组称为高泳动因子的 染色体非组蛋白,简称HMG染色体非组蛋白。 HMG蛋白质分子量较低(MW < 30, 000),可 以用稀盐溶液或高氯酸从细胞核提取,并能溶 于2沁三氯乙酸溶液中。HMG蛋白质主要含 有4种主要成份: HMG HMG2, HMGl4和 HMG,,, HMG蛋白质与组蛋白有相似之处,它 们的碱性氨基酸残基的含量很高(25-30多); 与组蛋白不同的是它们的酸性氨基酸残基的含 量也很高(20-30务)。碱性和酸性氨基酸的 含量加在一起占HMG蛋白质氨基酸含量的一 半左右[5,11,13]  相似文献   

5.
植物氨基酸生物合成及其调节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的与非蛋白质的氨基酸从植物分离出的氨基酸在一百种以上。醇不溶的残渣水解后释放的氨基酸,通常在蛋白质水解物内发现,叫蛋白质氨基酸。在蛋白质水解物以外遇到的氨基酸叫非蛋白质氨基酸。一般认为: (1)非蛋白质氨基酸是次生产物,在植物  相似文献   

6.
植物RACK1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ACK1(蛋白激酶C受体)是一种色氨酸-天门冬氨酸域(WD40结构)重复蛋白。它是一种多功能支架蛋白, 结合来自不同转导通路的信号分子并在多种哺乳动物发育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在植物中也存在RACK1同源基因, 如拟南芥基因组有3个编码RACK1蛋白质的基因, 这3个蛋白质与哺乳动物RACK1在氨基酸水平的相似性都超过75%。此外, 植物RACK1蛋白质包含的WD40数量、位置和蛋白激酶C结合位点的结构域在很大程度上是保守的。该文对植物RACK1蛋白的发现、结构及其在信号转导方面的功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正> 本章讨论几种稀有氨基酸的测定。这些氨基酸在相当少的几种蛋白质中存在。它们的测定存在着特殊的困难或特性,然而,它们的测定方法对今后可能将是重要的。稀有氨基酸的测定蛋白质中除了已遇到的普通氨基酸外,还有许多非普通氨基酸存在,例如,这些非普  相似文献   

8.
镧对植物伤流液中氨基酸的成分及含量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倍  吴兆明 《植物学通报》1992,9(3):44-46,49
植物根系的伤流量及其内含物的变化常作为根系生理活动的指标.根系内有较强的合成氨基酸的能力,并将合成的部分氨基酸提供给地上部合成蛋白质,因之在根系伤流液中存在有大量的游离氨基酸.植物体内氨基酸的合成与代谢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营养状况.近年来,吴兆明等发现镧对植物不定根的分化、促进根系的生长及活力有明显  相似文献   

9.
逆境条件下植物脯氨酸的累积及其可能的意义   总被引:183,自引:1,他引:182  
早在本世纪初就发现脯氨酸是植物蛋白质的组分之一,并以游离状态广泛地存在于植物体中。一般来讲,植物体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并不多,约在200~690微克/克干重范围内,占总游离氨基酸的百分之几。但也有例外,如柑桔属的 Citrus acida,C.medica,C.decumana的叶子中脯氨酸是主要的游离氨基酸,在 C.lemonum的苗茎中它可占总游离氨基酸的70%。近年来,脯氨酸研究引人注目,其原因有二:(1)它可参与肽键,从而作为肽结合的羟脯氨酸(peptidyl—bound  相似文献   

10.
γ-氨基丁酸在植物抗逆生理及调控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非蛋白质氨基酸,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GABA已经在多种植物体中被发现,但是它在植物体中的生理作用还不十分清楚.对γ-氨基丁酸在高等植物体中的合成、代谢途径、逆境条件下GABA在植物体中起的作用以及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氮代谢以及信号调控作用等生理过程的影响进行了综合评述,为GABA在植物体中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重组蛋白质中20种天然氨基酸之间彼此相互替代的情况每天都会发生。所有这些都需改变在基因中编码氨基酸的三碱基密码子,使之变成所需蛋白的氨基酸密码。这是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技术。现在,伯克利加里弗尼亚大学的Peter G. Schultz, Christopher J. Noren及其同事们发明了一种用天然蛋白中从未发现过的氨基酸替代天然氨基酸的新方法(Science 244:182~188)。这极大地增加了对改变蛋白质分子形状和特性的选择。为使非天然氨基酸替代氨基酸,伯克利的研究者们用“空白”错误密码ATG(胸腺嘧啶-腺嘌呤-鸟嘌呤)替换编码天然氨基酸的寡核苷酸密码子,信使RNA(mRNA)一般  相似文献   

12.
小麦丛矮病毒是在中国发现的一种植物弹状病毒 ,病毒基因组是由一条单链负链RNA组成并编码 5种病毒结构蛋白质 :表面糖蛋白G、膜基质蛋白M、核衣壳蛋白N、大蛋白L和所谓非结构蛋白NS。后来的研究证明 ,在弹状病毒的模式病毒———水泡性口膜炎病毒中 ,NS蛋白也是一种结构蛋白 ,而且在成熟的病毒粒子中以各种磷酸化形式存在 ,并且证明NS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对病毒基因组的转录和复制的调控起重要的作用。用体外磷酸化方法证明 ,结合于小麦丛矮病毒的核衣壳上的NS蛋白可以被磷酸化 ;同时也证明 ,从大肠杆菌中表达的小麦丛矮病毒的NS蛋白 ,只有在病毒核衣壳存在下才可以体外被磷酸化 ;从而证明 ,小麦丛矮病毒或植物弹状病毒的NS蛋白也是一种磷酸化蛋白质 ,在成熟病毒粒子中可能存在磷酸化和非磷酸化两种形式。病毒的L蛋白除以前报道的具有RNA聚合酶活力外 ,也具有蛋白激酶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雪花莲外源凝集素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源凝集素(lectin)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一组蛋白质,在多种生物中均有发现。外源凝集素为一类能特异地识别并可逆结合糖类复合物的糖基部分而不改变被识别糖基的共价结构的非免疫性蛋白。它对植物有很重要的生理作用。例如保护功能,在植物生长的各个阶段以不同的方式保护植物免于害虫的侵害;作为储藏蛋白,在植物发芽和幼苗生长阶段,裂解的外源凝集素为其提供氨基酸;外源凝集素还可能参与细胞间的识别,如在植物建立共生关系中,根部的外源凝集素可能是宿主特异性的重要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4.
<正> 一、蛋氨酸的营养价值与大豆品质育种蛋白质由氨基酸构成,比糖或脂类有更大的变异性。人类的饮食并不要求蛋白质自身,而是制造蛋白质的原材料,即大部份以氨基酸的形式吸取。在天然的食物中氨基酸很少以游离形式存在,而多半是以蛋白质形式存在。由于约有20种氨基酸的组合和排列,使产生的蛋白质多的不计其数,而每一个蛋白质的独特的氨基酸顺序和长度的构成不同,所以蛋白质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蛋白质的合成,所有的氨基酸成份都必须具备,但作为食物它们之中的个别的氨基酸不是人体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15.
利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了传统保肝食品--河蚬汤中的总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河蚬汤中含有17种常见(色氨酸在酸解时遭破坏)氨基酸,还有鸟氨酸和牛磺酸两种非蛋白质组成氨基酸,总含量为297.4 mg·g-1.其中鸟氨酸含量最高,占总氨基酸的12.4%,且87%的鸟氨酸以结合态形式存在.河蚬汤中游离氨基酸含量...  相似文献   

16.
蛋白质-核酸复合物界面氨基酸与核苷酸偏好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核酸相互作用机制到目前还不是很清楚,尤其是蛋白质与RNA的相互作用。目前,可得到的蛋白质-核酸复合物结构数据不断增多,作者收集了Protein Data Bank数据库中所有的蛋白质-核酸复合物结构数据,对复合物中结合残基和结合核苷酸的偏好性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1)不同功能的蛋白质-核酸复合物间的结合残基数量存在显著差异;2)在蛋白 质-DNA和蛋白质-RNA复合物界面,碱性氨基酸都是最受欢迎的;3)氨基酸的极性大小及方向在决定它是否与RNA分子进行结合时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发现氨基酸侧链形成的空间位阻会影响氨基酸残基与RNA分子的相互作用;4)随着定义结合残基距离阈值的增大,其氨基酸使用的特异性降低,而受欢迎与不受欢迎的氨基酸种类均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17.
林生山黧豆(Lathyrussylvestris)是一种耐干旱抗贫瘠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含有丰富的游离氨基酸,特别是含有一些非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如2,4-二氨基丁酸,γ-氨基丁酸和高丝氨酸。国外文献报道的均是各种逆境条件下生长的林生山黧豆,本文则是大田生长的林生山黧豆,种子从美国引进。数年的栽培试验,表明它能适应我国北方气候。但其体内游离氨基酸的组成特点如何,尚不清楚。为此我们采用本实验室建立的聚酰胺薄膜层析荧光定量法,结合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其体内的游离特殊非蛋白质氨基酸和常规氨基酸。样品采自中国农业大学科学园…  相似文献   

18.
氨基酰-tRNA合成酶(aminoacyl-tRNA synthetase,aa RS)负责催化氨基酸与对应的tRNA生成氨基酰-tRNA,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aaRS除可以活化其对应的氨基酸外,也可误活化一些与对应氨基酸相似的非对应氨基酸。基于此,aaRS进化出一种编校功能,可以水解误活化或误氨基酰化的氨基酸,保证翻译的正确进行。一旦某种特定的aaRS的编校功能受损,会导致非对应氨基酸误掺入蛋白质,引起蛋白质误折叠。细胞通过上调热休克蛋白来帮助误折叠蛋白质重折叠。误折叠的蛋白质可能会聚集,引起ER应激,或通过泛素化-蛋白酶体途径降解。若超过细胞修复功能所能承受的范围,细胞会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来说,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疾病,而对于单细胞生物来说,生长会受到抑制,严重的会直接死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3个茯苓品种的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比较。方法:凯氏定氮法和考马斯亮蓝测定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结果:3个品种的茯苓所含蛋白质、氨基酸种类齐全,辐射一号中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最具明显优势,其游离氨基酸和总蛋白含量高于湘靖28,蛋白质与游离氨基酸含量高低为野生型>辐射一号>湘靖28;结论:辐射一号是一个经济价值指标较优的品种,对茯苓新品种选育和茯苓蛋白类保健品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白芷是我国常用中药材的一种,关于白芷镇痛的有效成分,主要认为是异欧前胡素、欧前胡素等香豆素类具有解痉、镇痛等作用的挥发油类化学成分,但白芷镇痛的成分及其机理尚不十分清楚,是否有其他物质也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也不得而知,比如说某些药效性氨基酸。该研究采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了湖南道地茶陵白芷的蛋白质类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并分析其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总氨基酸检出除Asn以外的其他16种蛋白质氨基酸,含量最高的Arg占总氨基酸的31.21%,接近1/3;必需氨基酸总量达27.01%,其中含量最高的是Leu,占总必需氨基酸的24.14%;药效氨基酸比例较高,在酸水解产物总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中分别达到73.89%和85.78%,其中Arg的含量最高,达1.383g·100g-1,占比为42.24%,游离氨基酸中γ-氨基丁酸、鸟氨酸含量也较高。此外,还含有少量的高半胱氨酸和鹅肌肽等游离非蛋白质氨基酸和短肽;必需氨基酸的组成接近WHO/FAO的建议摄入值,但Met+Cys的RC值最小,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这些药效性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可能是茶陵白芷具有良好药效的一个因素,而且茶陵白芷的氨基酸组成和配比较合理、符合人体需要,在强化含硫氨基酸的基础上具有开发成为新型药食同源保健性食品的潜力。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白芷的药理作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