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鼠卵子在不同条件下的体外受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比较了小鼠精、卵细胞在不同生理状态下体外的受精能力。结果表明,体内受精率明显地高于体外(p<0.05),自发排出的卵子比超数排出的卵子受精率高(p<0.05),体外获能的附睾精子比体内获能的子宫精子受精率高(p<0.01)。唯独用超数排出的卵子和体外获能的附辜精子体外受精时,其受精率和体内相似。  相似文献   

2.
昆明小鼠卵子的体外受精及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稳定有效的昆明小鼠卵子的体外受精和体外培养系统,研究中以成熟雄鼠附睾尾部精子与超排得到的卵子在TYH培养液中进行体外受精,并对精子的穿入情况以及受精卵中精子头部及卵细胞核的形态变化进行了连续观察。将小鼠输卵管上皮或卵丘细胞加至培养液中与受精卵共同培养,克服了“2细胞阻滞”现象,分别有72.3%和69.9%的胚胎发育为桑椹胚。将培养得到的桑椹胚和囊胚移植给受体雌鼠后,得到了产仔的结果。证明本研究建立的昆明小鼠卵子的体外受精和培养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小鼠附睾头精子获得与卵子质膜融合能力的物质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精子在附睾中的转运,它们与卵子质膜的融合能力逐渐增加。怩证明2附睾体和附睾尾的精子均具有相当高的膜融合能力,而附睾头中的精了奶少能与卵子质膜融合,这是还说明附睾头中的精子不具备与云透明带卵子融合的物质条件呢?利用附睾结扎留并延长体外获能时间,可使附睾头远端精子的融合能力明显地提高;在精子培养液中加入ATP,并延长精卵共培养时间,也可使一少部分附睾头近端的精子获得与卵子质膜融合的能力。这表明附睾  相似文献   

4.
猪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将体外受精和显微操作技术相结合,已成功应用于哺乳动物受精机理研究,家畜性控胚胎生产,动物转基因等领域。综述了猪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预处理、精子的选择和处理、注射卵的人工激活以及操作技术的改进,为进一步提高猪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的效率以及该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生命的化学》2012,(3):J0001-J0001
单倍体细胞,如酵母,是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工具。自然状态下存在的单倍体细胞只有结构和功能均已特化的配子,包括卵子和精子。然而卵子和精子不能在体外进行培养,因此也不能对其进行基因操作。如果能够在体外建立哺乳动物的单倍体细胞系,那将极大地促进哺乳动物遗传学及相关生命科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猕猴精浆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的来源及在精子获能中的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Zheng P  Zou RJ  Liu YX 《生理学报》2001,53(1):45-50
我们的前期工作表明,不育症人精液中纤溶酶原激活因子(plasminogen activator;PA)活性明显升高;给成年办和猕猴注射长效睾酮诱发无精过程中,精液PA含量也伴随上升,为进一步查明PA的来源和对精子的作用,原位杂交检测组织型PA(tPA),尿激酶型PA(uPA)及PA抑制因子-1(PAI-1)泊mRNAs在成年健康猕附睾、前列腺和精囊中的表达。体外培养猕猴精子,培液中加入uPA、tPA及其底物纤溶酶原(plasminogen),测试PA对精子活力、顶体反应及激活卵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猕猴附睾、前列腺和精囊均表达tPA、uPA和PAI-1 mRNAs。加入uPA能维持精子的活力,使精子产生超激活运动,诱导顶体反应的发生,并使精子获得激活卵子的能力,这说明猕猴精浆PA除来源于睾丸外,可能主要来源于附睾及附性腺;在体外,uPA,而不是tPA,可能诱导精子获能。  相似文献   

7.
合浦珠母贝的配子发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沈亦平  马丽君 《动物学报》1992,38(2):113-117
本文研究了合浦珠母贝精子和卵子的发生过程,详细描述了原始生殖细胞,精原细胞,卵原细胞,精母细胞,卵母细胞以及精子和卵子的形态结构;另外还报道了合浦珠母贝中独特的精、卵退化现象,并讨论了它们对合浦珠母贝人工育苗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郑曙明  吴青  刘筱筱 《四川动物》2006,25(4):822-825
采用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了华鲮(Sinilabeo rendahli)成熟卵子、精子的形态特征和精子入卵的过程。结果显示:华鲮成熟卵子直径1.2 mm左右,仅有一个受精孔,卵膜表面有大量的不规则褶皱,精孔器表面平整;成熟精子全长约30μm,头部圆形无顶体;授精1 s精子大量附着于精孔器周围,仅有一个精子进入卵中,授精30~60 s受精孔内形成“受精栓”,精子开始溶解,卵膜逐渐隆起,褶皱消失。  相似文献   

9.
1教材分析 专题3胚胎工程包括“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3节。“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这部分内容是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也是学习本专题的钥匙。它包括3部分的内容:精子和卵子的发生、受精、胚胎发育。把它分为2个课时完成教学,即精子和卵子的发生1课时,受精和胚胎发育1课时。  相似文献   

10.
《生物学通报》2013,(2):38-38
日本研究人员利用新开发的冷冻保存技术,在虹鳟体内培养出山女鳟的精子和卵子,并且利用这些精子和卵子繁殖出了山女鳟。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牛所研究员黄右军主持的“水牛胚胎体外生产与胚胎移植技术研究”日前通过专家鉴定。据悉 ,该研究成果创 4项世界第一 :世界最大的试管水牛群 (生产 2 2头全部成活 ) ;世界首例完全体外化冻胚试管水牛 ;世界第一例试管水牛双犊 ;世界首列利用先人工授精后胚胎移植生产的不同品种的水牛双犊。其卵母细胞成熟率、受精分裂率和囊胚率分别为71.6%、5 2 .8%和 2 7.2 %。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 ,该研究成果建立的水牛体外受精胚胎生产技术安全、重复性好 ,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据了解 ,此项技术的研究成功 ,为开展水牛活体采卵—…  相似文献   

12.
体外生产胚胎技术是胚胎工程技术的基础,其过程涉及到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精子获能和体外受精、胚胎的体外培养这三个方面。主要综述了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因素、精子分离和获能的方法、早期胚胎体外培养的发育“阻滞”现象和体外培养体系,同时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前景 。  相似文献   

13.
精子膜麦芽凝集素结合糖蛋白抗原某些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自制的抗牛精子膜麦芽凝集素结合糖蛋白血清,对兔、人、小鼠和仓鼠精子进行了免疫细胞化学定位,结果各种动物精子均呈阳性反应,且以精子顶体区标记最强,与麦芽凝集素亲和细胞化学的标记结果相似。用抗血清处理地鼠精子,再与同种卵子进行体外结合试验,结果精子与卵于透明带的结合受到显著抑制、本实验的结果提示,牛精子膜麦芽凝集素结合糖蛋白抗原具有种间交叉反应性,并可能在精子与卵子透明带结合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旨在探讨泥鳅精子受精时限及为其人工繁殖提供基础资料。采用光镜、电镜技术对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精子、卵子和不同时间段的受精卵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泥鳅精子头部无顶体,主要为核占据,核凹窝较浅,中段具不对称的袖套,尾部轴丝为9+2结构,无侧鳍。卵子动物极卵膜仅有一受精孔,受精孔为深凹陷、短孔道型。在20-21℃水温条件下,授精后3s,精子开始穿过精孔管或已经进入卵子;授精后5-8s,形成精子星光;授精后70s,卵子处于第二次减数分裂后期;授精后6-8min,第二极体形成,等待排出;授精后20-25min,雌雄原核融合;授精后25-30min,受精卵进入第一次有丝分裂中期;授精后40-45min,第一次有丝分裂结束,二细胞形成。研究表明:成熟卵子精孔管内口径(2.2860.364)m,而精子头部直径与其接近,单精受精;入水后150s内可受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卵子冷冻复苏后、以及复苏卵子经过激光打孔后,与新鲜精子、冷冻复苏精子体外受精,受精率的变化。方法 (1)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判断卵子冷冻前后透明带糖蛋白-2、微丝以及细胞核的变化;(2)冷冻C57BL/6J小鼠卵子,复苏后一部分卵子打孔,一部分不打孔,然后与9个品系的新鲜精子和冷冻精子体外受精,比较各组受精率的变化。结果 (1)新鲜卵子组透明带糖蛋白-2、微丝及细胞核结构清晰,而冷冻组以及冷冻剂处理组,微丝结构略有变化,透明带糖蛋白-2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而细胞核在冷冻前后无明显变化;(2)9个品系的新鲜精子与C57BL/6J复苏卵子受精率为17.6%~42.9%,平均为29.6%;新鲜精子与复苏打孔卵子受精率为29.1%~72.3%,平均为49.7%,差异显著(P〈0.05);9个品系复苏精子与复苏卵子体外受精率为5.4%~23%,平均为15.5%;复苏精子与复苏打孔卵子受精率为16.7%~48.6%,平均为28.8%,差异显著(P〈0.05)。结论 (1)冷冻对卵子的透明带糖蛋白-2有较大的损伤,对微丝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对染色体没有影响;(2)冷冻卵子复苏后,体外受精率下降明显,但是复苏卵子经过激光打孔后,可以显著提高体外受精率。  相似文献   

16.
《生物学通报》2012,(12):42-42
在精子和卵子结合之前.精子要经过漫漫征程奋力游向卵子。那么精子是如何准确朝着卵子的方向前进的呢.日本研究人员利用海鞘做实验揭开了精子认路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细胞重编程一般是指将分化细胞转变成全能性胚胎或多能性细胞的过程,是研究发育和分化的重要手段,为再生医学、疾病个体化治疗及药物筛选等提供了巨大的应用前景。诱导细胞重编程的方法有多种,如细胞培养、卵子介导的核移植(nuclear transfer)、细胞融合、山中伸弥因子介导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 PSC)技术等。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为依托,李劲松课题组围绕着卵子介导的细胞重编程领域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完善了卵子介导的核移植体系;建立精子和卵子来源的"类精子"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系和半克隆技术;建立人和猴子的孤雌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系;卵子介导的重编程与i PSC技术比较揭示影响重编程的重要因子;建立卵子介导遗传疾病治疗的策略。现主要对卵子介导细胞重编程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的原创性实验成果进行综述,并展望未来关注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胞浆内精子注射技术生产小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piezo操作系统为技术支撑 ,在掌握小鼠卵母细胞胞浆内精子注射技术 (ICSI)的基础上 ,进行了ICSI技术生产试管小鼠的尝试。来自成年昆明 (KM)小鼠附睾尾的新鲜精子 ,剪切去尾后 ,直接将精子头注射到B6D2F1小鼠卵母细胞质中 ,注射后 1h ,83.3%的卵母细胞存活。6h时 ,84.0 %的成活卵子成功受精 ,形成原核 ,排出PB2 体外培养的ICSI胚胎 ,卵裂率 (98%vs 94.7% )和 4-细胞期胚胎比率 (89.5%vs 92.1% )均与培养的体内受精卵没有差异 (P >0.05 ) ;但是 ,桑椹胚(63.8%vs84.2% )和囊胚发育率 (25.7%vs68.4% )极显著地 (P <0.01)低于对照组。120枚原核期胚胎移植给 7只假孕受体后 ,4只受孕小鼠共产出 28只ICSI小鼠 (23.3% )。健康成年的 25只ICSI小鼠都没有明显的生理和行为异常。随机选择其中的 20只小鼠 ,分别进行ICSI小鼠间、ICSI与KM小鼠间共 12组的交配 ,结果所有雌鼠妊娠产仔。在成功建立小鼠ICSI技术的基础上,成功获得了我国的首例ICSI小鼠,并且证明这些ICSI小鼠都具有正常的繁殖后代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生物学通报》2006,41(3):29-29
2月13日上午11点20分,在广西水牛研究所的一头杂交母水牛,通过分离XY精子性别控制产下了雌性水牛双犊。据悉,这在世界尚属首例。据介绍,这两头性控试管水牛犊体重均为29kg。“姊妹花”出生经历了复杂、严密的科学设计:首先,用流式细胞仪分离出良种摩拉水牛精液的X精子和Y精子;然后, 将X精子与本地母牛的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生产性别控制的胚胎;最后将3枚雌性胚胎移植给一头受体母牛,经10月怀胎后生产出来。该项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基金、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资金联合资助的水牛性别控制研究项目由卢克焕教授主持,广西水牛研究所和广西畜禽品种改良站共同参与完成。该项成果的关键技术是分离XY 精子技术。这意味着水牛生公生母完全可能人为控制。  相似文献   

20.
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分化潜能。精原干细胞移植技术作为精原干细胞研究的重要手段,已成为一种新兴的动物繁殖技术,能够提高雄性动物的生殖能力。该技术是从适龄雄性供体动物中采集精原干细胞,注射入受体动物的生精小管中使其产生精子。通过对精原干细胞的体外培养、遗传修饰及移植等操作,可以为探讨精子的发生机制、重建不育个体的精子发生、生产转基因动物提供新的途径;同时为提高优良品种家畜的生产效率、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及不育症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在医学、生物学及动物科学方面有着广泛地应用。通过对培养体系的不断完善,筛选、移植方法的不断改进,可获得更高的移植成功率。本文将从利用精原干细胞法生产转基因动物的优势,精原干细胞的形态特性和增殖分化特性,精原干细胞的移植技术和影响移植效率的关键因素,精原干细胞的体外培养,以及相关操作技术的应用与前景展望等方面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