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低能离子注入对固态尿嘧啶损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25keV氮、氩离子束辐照尿嘧啶(uracil)引起其分子结构的变化分别进行了研究,通过紫外光谱的分析,得到了离子注入后尿嘧啶的残余紫外吸收曲线,富里叶红外光谱仪的分析,说明尿嘧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伤;茚三酮反应的测定证明了氮、氩离子辐照后的样品中均产生了新的化学基团氨基。  相似文献   

2.
超氧自由基与嘧啶碱基及其核苷反应的ESR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用自旋捕集技术和ESR方法,以MNP为捕集剂,研究了紫外线辐照核黄素产生超氧自由基等活性氧与嘧啶碱基及其核苷的反应,确定了尿嘧啶,胞嘧啶和胸腺嘧啶及其核苷所产生的自旋加合物自由基的类别,讨论了自由基的形成机制,揭示了超氧自由基与嘧啶碱基及其核苷的反应是不是直接进行的,而是通过羟基自由基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60Coγ射线处理芦苇以及分析辐照前后芦苇中的基本成分含量、副产物含量,研究辐照预处理对芦苇木质纤维素的影响.采用国标法测定了辐照前后芦苇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采用气质联用(GC-MS)法对芦苇^60Coγ辐照后降解副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芦苇经^60Coγ射线辐照预处理之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程度较大,在2 000 KGy处理处理条件下降解率分别达到83.07%和79.86%.在辐照前和辐照后的芦苇中,一共检测出42种脂肪酸类化合物、27种芳香类化合物和8种呋喃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固态乙酸钠氮离子注入的辐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 25ke V 氮离子辐照固体乙酸钠样品,测定离子注入前后样品的紫外光谱,发现辐照后的样品中产生了新的具有紫外吸收的化学物质,给出了新物质的紫外吸收值的剂量效应关系式。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的分析测定,发现经氮离子束辐照后的乙酸钠样品中还产生了另一种新的化学基团一氨基,再结合茚三酮反应的检测,得到了离子束辐照剂量与新产物中氨基产生量的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5.
具有修复功能的尿嘧啶—DNA糖苷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具有修复功能的尿嘧啶-DNA糖苷酶刘丽贲昆龙(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免疫学实验室,昆明650223)关键词尿嘧啶-DNA糖苷酶尿嘧啶DNA修复在真核或原核生物中,尿嘧啶都不是正常DNA的组分。但是,在下列两种情形下,尿嘧啶会成为DNA的成分;①当细...  相似文献   

6.
XeCl准分子激光辐照对溶菌酶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荧光光谱、SDS-PAGE和NMR方法,考察308 nm XeCl准分子激光辐照对溶菌酶结构与活性的影响。使用能量密度为0.3 mJ/mm2的激光辐照溶菌酶,脉冲数分别为25、50、100、200、600、1200、1800、3600和7200。结果表明,用低强度激光辐照(低于200个脉冲)时,溶菌酶的活性出现增高趋势。随着激光辐照脉冲数的进一步增大,溶菌酶的活性又开始逐步降低。激光辐照处理后,溶菌酶的荧光强度发生了与生物活性相对应的先增高再降低现象,说明溶菌酶的高级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SDS-PAGE结果显示,经激光辐照后,溶菌酶出现了分子间的聚合。分析溶菌酶的1H-NMR谱发现,辐照后,溶菌酶色氨酸(Trp)111、Trp63和Trp62的化学位移发生了变化,此结果进一步说明,激光辐照使溶菌酶的高级结构发生了变化。该实验可为激光辐照诱导蛋白质去折叠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γ射线辐照灭菌处理的关键性技术是辐照剂量的优化和确定。通过对照射后的SPF试验动物饲料的理化、微生物和感官指标的分析,提出γ辐照灭菌处理的模糊综合质量评价方法,进而实现对辐照剂量的模糊优化。  相似文献   

8.
根据泡盛曲霉SG1菌株分生孢子的紫外线致死曲线,选择死亡率为85%~90%的诱变时间诱变分生孢子,然后将其涂布于含FOA(5-flourooroticacid)和尿嘧啶核苷的基本培养基上,选择抗FOA的突变株。经过纯化和回复突变检测后,获得了5株需要尿嘧啶或尿嘧啶核苷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的稳定突变株。进一步分析鉴定结果表明,这些突变株的URA3基因发生了突变。Northern杂交及RTPCR方法证明这些突变株中URA3基因突变均发生在转录水平上。选择突变株SA5作为受体菌,用含来自黑曲霉的野生型URA3基因的质粒转化该受体菌,结果获得了稳定的转化子。Southern杂交证明野生型URA3基因取代了突变株的ura3基因。  相似文献   

9.
尿嘧啶糖基化酶是碱基切除修复过程的起始酶,对于维护基因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在不同组织及不同细胞周期中,该酶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通过反转录PCR克隆了人尿嘧啶糖基化酶的cDNA编码序列,进一步以克隆所得的已知UNG基因拷贝数的重组质粒作为定量标准,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测定了食管癌病人手术切除组织中尿嘧啶糖基化酶的mRNA水平,探讨了尿嘧啶糖基化酶表达水平与食管癌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利用低功率的He-Ne激光辐照离体质粒DNA,并用离子束和紫外线为对照,分析了质粒DNA的单双链断裂效应。结果表明:He-Ne激光辐照可诱发质粒DNA断裂,且断裂频率辐照剂量增大而提高;He-Ne激光辐照后的质粒超螺旋双链的DNA存活率剂量曲线不同于紫外线和氮离子束。He-Ne激光诱发双链断裂的频率低于氮离子束和紫外线。  相似文献   

11.
不同浓度红景天苷对γ射线和质子辐照质粒DNA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4.2MeV的质子和60↑Co产生的γ射线在200Gy的剂量下分别对添加了不同浓度红景天苷的pUC19质粒DNA样品进行了辐照,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红景天苷在两种辐照过程中均对DNA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保护作用增强。同时还发现质子辐照后DNA样品中出现了线性形态的,而γ射线辐照后则没有出现,再次证实质子对DNA的损伤作用强于γ射线,这应该和质子与物质相互作用复杂以及质子对物质的直接电离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2.
激光辐照对离体质粒DNA的断裂效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低功率的He- Ne 激光辐照离体质粒DNA,并用离子束和紫外线为对照,分析了质粒DNA的单双链断裂效应。结果表明:He- Ne 激光辐照可诱发质粒DNA 断裂,且断裂频率随辐照剂量增大而提高;He- Ne 激光辐照后的质粒超螺旋双链DNA存活率剂量曲线不同于紫外线和氮离子束。He- Ne 激光诱发双链断裂的频率低于氮离子束和紫外线。  相似文献   

13.
紫外线辐照聚苯乙烯微孔板用于酶免疫测定的研究与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重组人钙调素(rhCaM)、亲环素(rhCyP)、心磷脂和双链DNA(dsDNA)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针对上述4种抗原自身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并对聚苯乙烯微孔板(PS)紫外线(UV)辐照前后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PS板经UV-辐照后,可显著改善酶免疫分析的测定效果,自身抗体的测定敏感度和重复性均有显著提高.原子力学显微镜(AFM)表征结果则提供了改善酶免疫分析的直接证据,抗原分子均匀平铺于UV-辐照的PS基底表面,而未经辐照的PS板则抗原分子的吸附率低,且分布不均并有成团聚集现象.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表明,PS板经UV-辐照后,基底表面发生了氧化并引入了含氧的活性基团,O/C元素比较辐照前提高了6.9倍,改善了对抗原生物分子的亲水和化学反应性能,此亦即UV-辐照PS板改善对抗原分子固定效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Nd:YAG激光辐照雨生红球藻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Nd:YAG激光(波长1.06μm,功率30W,40W)照射雨生红球藻的营养细胞,辐照时间为10sec,30sec,60sec。辐照后进行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经激光辐照后,藻细胞在运动能力,生长速率,色素含量及厚壁孢子的形成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低剂量辐照组(功率30W,辐照10sec,30Sec和40W,辐照10sec)的生长期延长,生长速率较出发株最高增加11.  相似文献   

15.
从辐照剂量和修复时间两个角度研究了重离子辐照对肿瘤细胞DNA损伤及细胞周期的影响,为重离子治癌的临床应用积累基础数据。不同剂量的80MeV/u^20Ne^10 辐照SMMC—7721细胞样品,利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SCGE)对细胞DNA损伤进行了检测,利用流式细胞技术(Flow Cytometry Methods,FCM)对细胞周期变化进行了分析。80MeV/u^20Ne^10 辐照后4小时内,SMMC—7721细胞的DNA损伤与辐照剂量呈线性关系,在0小时组其线性相关因子r为0.9621,4小时组为0.914;随着修复时间的增加,DNA损伤与辐照剂量不再线性相关,但0.5Gy,1Gy和2Gy三个剂量点的DNA损伤程度极为相近。另外,重离子辐照后SMMC—7721细胞发生S期和G2/M期阻滞现象,其随剂量变化及时间变化的规律不同于X、γ等低LET(Linear Energy Transfer)射线辐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重离子辐照对微藻的生物学效应,实验研究了不同剂量碳离子辐照(10~80 Gy)对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光合色素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分别测定了辐照后短期内其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显示:(1)较低剂量(10~20 Gy)辐照后,光合色素含量变化较小或无显著变化,中等剂量(40~60 Gy)辐照后,光合色素含量显著升高,之后又回落,恢复至正常水平,高剂量(80 Gy)辐照后,光合色素含量明显降低,不能恢复正常;(2)低剂量(10 Gy)辐照后,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上升,8 h后出现回落,到24~48 h时,回升至正常水平,较低剂量(20 Gy)辐照后,MDA含量瞬时有所下降,到24~48 h时,回升至正常水平,中等至高剂量(40~80 Gy)辐照后,MDA含量降低,24~48 h时显著升高,不能恢复正常;(3)低剂量(10 Gy)辐照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上升,8 h后出现回落,恢复正常,中等剂量(20~60 Gy)辐照后,SOD活性显著上升,到48 h时回落至正常水平,高剂量(80 Gy)辐照后,SOD活性无明显上升,到48 h时,活性明显降低,不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7.
Nd^+3:YAG激光对黑曲霉的诱变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Nd^+3:YAG激光辐照柠檬酸生产菌黑曲霉孢子,辐照后进行培养和发酵试验,分析测定不同辐照时间黑曲霉孢子的存活率、黑曲霉菌丝体生长繁殖及颓丧 酸的速度、主要代谢产物柠酸的产量及淀粉糖化酶活力等变化。  相似文献   

18.
南海海绵Dysidea sp.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我国南海陵水地区采集的一种未定种海绵Dysideasp中首次分离到7个化合物,经MS,NMR等光谱技术,确定了结构分别为胆固醇(1),过氧化麦角甾醇(2),cholesl-7-en-9a,11α-epoxy-3β,5α,6β,19-tetraol-6-monoacetate(3),甲基尿嘧啶(4),尿嘧啶(5),甲基尿嘧啶脱氧核糖核苷(6),尿嘧啶脱氧核糖核苷(7)。其中化合物3的^1H NMR和^13C NMR数据通过二维NMR实验首次得到了全归属。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用不同剂量的 ̄(60)Co—γ射线辐照硫磺软膏、鞣酸软膏、土肥氏软膏及辐照后贮藏效应的研究表明,γ辐照对软膏剂灭菌效果显著,杂菌存活量随辐照剂量及辐照后的贮藏时间增加而降低。对于上述三种软膏,最适辐照剂量为2.0—4.0KGy。  相似文献   

20.
低能离子束辐照植物样品质量损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50 keV的N+对100 滋m厚的芸豆切片和75 滋m厚的Mylar(聚乙烯对苯二酸酯)高分子膜辐照,辐照剂量从1×1015 ions/cm2到1×1017 ions/cm2。利用高灵敏度的天平测量样品辐照前后的质量,得到了辐照后样品的质量变化。结果表明,当离子剂量大于3×1016 ions/cm2时,切片样品的质量明显减少,并且质量损失随辐照剂量增加而增加;但Mylar膜样品在辐照剂量达到7×1016 ions/cm2时仍没有测量出明显的质量变化。由测量的质量损失计算出50 keV的N离子轰击切片样品时溅射产额约为560 atoms/ion。结合植物样品的结构和分子组成特性对这种辐照引起的高溅射产额现象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